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中部冰雹天气过程成因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玲 佘一坤 +1 位作者 王珊 梁莲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17期135-139,共5页
本文选取2007年资阳与相邻简阳发生的2次冰雹天气过程micaps、Fnl、雷达等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次冰雹天气过程中14日夜间为高空冷平流强迫类,16日晚低层暖平流强迫类。11—16日地面气温明显偏高,说明边界层增温显著。2次过程均... 本文选取2007年资阳与相邻简阳发生的2次冰雹天气过程micaps、Fnl、雷达等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次冰雹天气过程中14日夜间为高空冷平流强迫类,16日晚低层暖平流强迫类。11—16日地面气温明显偏高,说明边界层增温显著。2次过程均有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垂直风切变较大,温江站0^-20℃层间有相对湿度大于70%的水分累积区,并且在此范围内温江与沙坪坝站均有较强的上升速度,有利于形成冰雹,上下喇叭口形状有利于大风。在2次降雹过程前20:00,上升运动区与静力能分布对简阳、资阳的降雹大致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2次过程中雷达回波的组合反射率因子中心强度均达50d Bz以上,且对应回波顶高在10km附近,而VIL值约20 kg/m2,垂直方向上有悬垂结构。径向速度在这2次过程中无法用来判断回波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层结不稳定 0℃层 -20℃层
下载PDF
两高切变型四川盆地大暴雨天气过程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德友 陈杨楠 +2 位作者 佘一坤 王婷 王剑波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2年第S01期13-18,共6页
利用常规观测和EC数值模式资料,对2020年8月12~13日四川盆地大暴雨天气的环境条件、水汽条件、能量条件、不稳定层结、MCS系统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盆地大暴雨属于“两高切变”型,是在高能高湿环境条件下,北方干冷空气入侵盆地... 利用常规观测和EC数值模式资料,对2020年8月12~13日四川盆地大暴雨天气的环境条件、水汽条件、能量条件、不稳定层结、MCS系统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盆地大暴雨属于“两高切变”型,是在高能高湿环境条件下,北方干冷空气入侵盆地触发锋线对流系统,盆地南部受地形强迫抬升影响触发对流系统,在高空切变线上合并加强,造成四川盆地大暴雨过程。贵州高原的强水汽输送是此次大暴雨的重要水汽条件,对流云团合并加强是造成局地特大暴雨的重要特征。基于EC数值模式资料分析的盆地暴雨落区比实况探空更加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高切变 高能高湿 大暴雨 机制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