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2例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原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植玉婷 孙涛 +2 位作者 黄勇志 颜鲁宁 佘啸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选择符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适应症标准并行穿透角膜移植术的272例病例,分析行角膜移植患者的致病原因及变化趋势。结果角膜移植术病因以角膜白斑占首位(44.12%),其余依次为... 目的探讨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选择符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适应症标准并行穿透角膜移植术的272例病例,分析行角膜移植患者的致病原因及变化趋势。结果角膜移植术病因以角膜白斑占首位(44.12%),其余依次为感染性角膜炎(约20.59%),角膜化学伤及热烧伤(约8.82%)、遗传相关的角膜营养不良和角膜变性、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角膜破裂伤、再次角膜移植术者及其他。在调查期内,角膜白斑始终占角膜移植病因首位,数量和比重没有明显变化,感染性角膜炎和角膜化学伤及热烧伤的数量和比重在下降,圆锥角膜、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数量在逐步增加。其余病因变化不明显。形成角膜白斑的首要病因是真菌性角膜疾病(约46.28%)。真菌感染患者一直居感染性角膜炎病因首位,但绝对数量在下降,而所占比重在上升。年龄分布以中青年组为主。结论角膜白斑是穿透性角膜移植的主要病因,真菌性角膜疾病是导致角膜白斑的主要原因,并呈上升趋势。圆锥角膜和大泡性角膜病变在逐年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穿透性 病因学 角膜疾病
下载PDF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涛 植玉婷 +4 位作者 黄勇志 佘啸 邓振德 颜鲁宁 许金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617-618,共2页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在显微镜下利用深板层剖切技术,对用甘油冷保存的角膜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结果:21眼中16眼角膜植片存...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在显微镜下利用深板层剖切技术,对用甘油冷保存的角膜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结果:21眼中16眼角膜植片存活,呈半透明,其中7眼术后角膜植片血管化,治愈率76.19%。5眼术后角膜植片发生混浊、溶解。结论:采用甘油冷保存的角膜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是安全的、有效的方法,这将明显提高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 穿孔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下载PDF
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涛 许金美 +5 位作者 黄勇志 邓振德 佘啸 植玉婷 林旭初 王红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6-947,共2页
关键词 角膜移植 真菌性角膜溃疡 治疗
下载PDF
PTK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角膜浅层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涛 植玉婷 +2 位作者 黄勇志 颜鲁宁 佘啸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0期24-25,共2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PTK )联合丝裂霉素c在治疗浅层角膜病变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PTK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10例(13只眼)角膜浅层病变,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6个月最...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PTK )联合丝裂霉素c在治疗浅层角膜病变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PTK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10例(13只眼)角膜浅层病变,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6个月最佳矫正对数视力与术前比较,提高均数分别为0.16、0.27、0.33。13只眼术后各时间点视力均值与术前视力均值作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远视漂移度数平均为+1.6 D ±0.21D (+0.50D-+3.0D);4只眼在术后3个月,形成轻度角膜haze;所有病例未见原有角膜病变复发者。结论: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安全有效,术后存在远视化和原有疾病可能复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浅层病变 丝裂霉素
下载PDF
甘油保存角膜治疗角膜穿孔18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颜鲁宁 孙涛 +4 位作者 林旭初 王红 邓振德 黄勇志 佘啸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甘油保存角膜治疗角膜穿孔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角膜穿孔患者,使用甘油保存的角膜材料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观察3~6个月。结果:18例患者15例保持角膜透明,3例角膜出现排斥反应而发生植片混浊或融解。结论:小范围... 目的:探讨甘油保存角膜治疗角膜穿孔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角膜穿孔患者,使用甘油保存的角膜材料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观察3~6个月。结果:18例患者15例保持角膜透明,3例角膜出现排斥反应而发生植片混浊或融解。结论:小范围角膜穿孔者,使用甘油保存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保存角膜 角膜穿孔 角膜移植术
下载PDF
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颜鲁宁 孙涛 +4 位作者 林旭初 王红 邓振德 黄勇志 佘啸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2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角膜内皮移植术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内皮移植术并观察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程度及视力改变。结果:4例治愈,术后角膜移植透明,疼痛明显减轻,视力提高。结论:角膜内皮移植术对大泡性角... 目的:评价角膜内皮移植术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例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内皮移植术并观察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程度及视力改变。结果:4例治愈,术后角膜移植透明,疼痛明显减轻,视力提高。结论:角膜内皮移植术对大泡性角膜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泡性角膜病变 角膜内皮移植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在角膜浅层病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涛 植玉婷 +2 位作者 黄勇志 颜鲁宁 佘啸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6期519-520,共2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 PTK )在浅层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 PTK治疗 8例 ( 10只眼 )角膜浅层病变,术后随访观察6~12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及术后 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作配对t检验,对...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 PTK )在浅层角膜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 PTK治疗 8例 ( 10只眼 )角膜浅层病变,术后随访观察6~12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及术后 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作配对t检验,对数视力平均提高0.15 ( P < 0.001).术后 6个月,远视漂移度数平均为 + 1.6 D.结论 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安全有效,术后存在远视化和原有疾病可能复发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 浅层角膜病变
下载PDF
柿叶黄酮对KKAy小鼠视网膜病变CTGF,VEGF,HIF-1α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振德 黄勇志 +4 位作者 潘丽莎 颜鲁宁 佘啸 李丽 郑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KKAy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KKAy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取30只8周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另取150只8周龄雄性KKAy小鼠随机分为KKAy模型组、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羟苯磺酸钙组,每组各30只小鼠。柿叶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柿叶黄酮(50,100,200 mg·kg^(-1)·d^(-1))ig,羟苯磺酸钙组给予羟苯磺酸钙230 mg·kg^(-1)·d^(-1)ig,KKAy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16周。检测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GHb),血液流变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法检测视网膜内CTGF,VEGF,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损伤情况,TUNEL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程度。结果:与正常组小鼠比较,KKAy模型组小鼠的血糖显著升高,GHb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视网膜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严重。经过16周给药,与KKAy模型组比较,柿叶黄酮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血糖显著降低(P<0.01),GHb的水平显著提高(P<0.01),视网膜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及明显减少(P<0.05,P<0.01),视网膜组织损伤情况改善明显。结论:柿叶黄酮对KKAy小鼠DR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视网膜内CTGF,VEGF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叶黄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早期前房穿刺放液治疗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红 孙涛 +4 位作者 邓振德 黄勇志 颜鲁宁 佘啸 林旭初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833-836,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前房穿刺放液治疗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效果。方法对60例(60眼)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按年龄进行分层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早期前房穿刺放液及保守治疗,观察前房积血后眼压变化、积血吸收时间、瞳孔大小变化及视力恢复情... 目的评价早期前房穿刺放液治疗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效果。方法对60例(60眼)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按年龄进行分层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早期前房穿刺放液及保守治疗,观察前房积血后眼压变化、积血吸收时间、瞳孔大小变化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重度外伤性前房积血伤后早期83.3%出现眼压升高,早期前房穿刺放液组眼压下降明显,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前房穿刺放液组积血平均吸收时间为(5.57±1.28)d,与保守治疗组的平均(10.00±1.9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前房穿刺放液组有3例出现瞳孔散大,保守治疗组有11例出现瞳孔散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前房穿刺放液组治疗后平均视力0.84±0.45,保守治疗组愈后平均视力0.61±0.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前房积血早期行前房穿刺放液可加快积血吸收,减少并发症,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 前房 重度前房积血 高眼压 瞳孔散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