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0年扬州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静 罗娜 +3 位作者 冯尚勇 王艳 张真稳 佘敦敏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目的对2020年度江苏扬州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12188名江苏扬州地区20岁以上健康成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HUA的患病率,并分析各生化指标与HUA发生... 目的对2020年度江苏扬州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12188名江苏扬州地区20岁以上健康成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HUA的患病率,并分析各生化指标与HUA发生的相关性。结果2020年度江苏扬州地区体检人群HUA的患病率为18.7%,其中女性HUA的患病率为5.6%,男性HUA患病率为24.8%。在男性中,20~29岁、30~39岁的青年HUA的患病率最高,分别达到31.9%和29.9%。Spearmen相关分析和Logi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与HUA的发生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体重指数>23.84 kg/m^(2)可以用于预测HUA的发生。结论2020年度扬州地区体检人群HUA患病率为18.7%。在男性中,20~39岁的青年HUA的患病率最高,HUA在青年男性中的高患病率不容忽视。体重指数和HUA的发生呈正相关,体重指数是HUA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尿酸 年龄 体重指数 患病率
下载PDF
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佘敦敏 朱妍 +1 位作者 张真稳 闫彩凤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222-223,共2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甲钴胺组)30例,每日给与甲钴胺针剂静脉注射0.5 mg,连续2周,2周后予以甲钴胺0.5 mg口服每...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甲钴胺组)30例,每日给与甲钴胺针剂静脉注射0.5 mg,连续2周,2周后予以甲钴胺0.5 mg口服每天3次,持续10周;B组(联合治疗组)30例,在前组的基础上加服胰激肽原酶240 U,每天3次,连续治疗12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症状改善的情况以及神经病变自觉症状问卷(T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症状及TSS评分均有明显好转,且B组优于A组。结论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钴胺 胰激肽原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扬州市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佘敦敏 朱妍 +6 位作者 冯尚勇 张真稳 闫彩凤 张宁 居益君 谢修强 车永茂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5期417-419,共3页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不仅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尿石症、尿酸性肾病,而且与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冠...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不仅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尿石症、尿酸性肾病,而且与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疾病密切相关[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患病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被引量:10
4
作者 佘敦敏 章秋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基因 绝经期 骨质疏松 生物学技术 基因多态性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初孕年龄、产次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佘敦敏 章秋 +1 位作者 邵宜波 杨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初孕年龄、产次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调查180名健康绝经后妇女年龄、初孕年龄、产次、绝经时间,并测量身高、体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近端(Neck、Ward三角、Troch)BMD.结果①初孕年龄≤20岁的绝经后妇女在L2~... 目的探讨初孕年龄、产次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调查180名健康绝经后妇女年龄、初孕年龄、产次、绝经时间,并测量身高、体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近端(Neck、Ward三角、Troch)BMD.结果①初孕年龄≤20岁的绝经后妇女在L2~4及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均低于初孕年龄在21~25岁者(Neck、Ward三角、Troch P<0.01,L2~4 P<0.05)和初孕年龄在26~30岁者(L2~4、Neck、Ward三角、Troch P<0.01),在L2~4、Neck、Ward三角部位低于初孕年龄>30岁者(Ward三角P<0.01,L2~4、Neck P<0.05).②随着产次的增加,股骨近端各部位BMD逐渐下降,产3次,产4次,产次≥5次各组BMD显著低于产1次和产2次组(P<0.01).③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次与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绝经年限与L2~4、Neck和Troch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初孕年龄与Neck和Troch部位BMD呈负相关.结论初孕年龄≤20岁的绝经后妇女腰椎和股骨近端BMD减低,产次影响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各部位B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次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下载PDF
产次与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佘敦敏 章秋 +1 位作者 邓大同 杨洋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产次与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 180名健康绝经后妇女年龄、产次、绝经时间 ,并测量身高、体重、左侧股骨近端 (Neck、Ward三角、Troch)BMD。结果 随着产次的增加 ,股骨近端各部位BMD逐渐下降 ,产 ... 目的 探讨产次与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 180名健康绝经后妇女年龄、产次、绝经时间 ,并测量身高、体重、左侧股骨近端 (Neck、Ward三角、Troch)BMD。结果 随着产次的增加 ,股骨近端各部位BMD逐渐下降 ,产 3次 ,产 4次 ,产次≥ 5次各组股骨近端各部位BMD显著低于产 1次和产 2次组 (P <0 0 1)。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次与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绝经年限与Neck和Troch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产次影响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各部位BMD ,随着产次的增加 ,股骨近端各部位BMD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次 股骨近端 BMD 绝经后妇女 部位 骨密度 左侧 三角 结论 负相关
下载PDF
以糖尿病为首发症状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1例
7
作者 佘敦敏 张真稳 +4 位作者 闫彩凤 刘彦 冯尚勇 李影 陈晖 《安徽医学》 2022年第9期1116-1117,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血糖升高3年,反复呕吐2个月”入院,有轻度双耳听力下降,舅舅早亡,母亲及妹妹有糖尿病病史,其母亲死于“急性脑梗死”。患者3年前出现口干、多饮、体质量下降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并开始注...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8岁,因“血糖升高3年,反复呕吐2个月”入院,有轻度双耳听力下降,舅舅早亡,母亲及妹妹有糖尿病病史,其母亲死于“急性脑梗死”。患者3年前出现口干、多饮、体质量下降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并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门冬胰岛素30 R早12U晚8U餐前皮下注射),平素血糖控制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6~8 mmol/L。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偶伴头晕,当地医院诊断为“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予以补液、降糖、纠酸等治疗后症状略有好转,但此后呕吐症状反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高乳酸血症 卒中样发作 线粒体糖尿病 乳酸酸中毒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绝经及初潮年龄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邵宜波 章秋 +1 位作者 佘敦敏 杨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探讨安徽合肥地区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绝经及初潮年龄与骨密度关系。方法调查240例合肥市健康妇女的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和初潮年龄、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正位腰椎(L2~L4)、股骨各部位(Neck,ward,GT)的骨密度(B... 目的探讨安徽合肥地区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绝经及初潮年龄与骨密度关系。方法调查240例合肥市健康妇女的年龄、绝经年限、绝经年龄和初潮年龄、测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及正位腰椎(L2~L4)、股骨各部位(Neck,ward,GT)的骨密度(B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绝经年限与各部位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初潮年龄与L2、L3、L4、大转子的骨密度呈负相关(P<0.01),绝经年龄与L2、L3、L4的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随着绝经年限增加,初潮年龄越大,绝经年龄越早,骨密度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因素 绝经 年龄因素 月经初潮 骨密度 骨质 疏松 绝经后
下载PDF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艳 张真稳 +4 位作者 朱妍 佘敦敏 陈晖 冯尚勇 孙晓芳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2期1995-1997,共3页
患者,男,53岁,于2010年12月17日因乏力、纳差、消瘦3个月余而就诊。入院前3个月开始出现乏力、消瘦,体质量下降约8kg,伴有纳差、畏寒、嗜睡、性功能下降,偶有恶心、呕吐住院。既往体健,有高血压病史,口服氨氯地平5mg/d治疗,发病以来未... 患者,男,53岁,于2010年12月17日因乏力、纳差、消瘦3个月余而就诊。入院前3个月开始出现乏力、消瘦,体质量下降约8kg,伴有纳差、畏寒、嗜睡、性功能下降,偶有恶心、呕吐住院。既往体健,有高血压病史,口服氨氯地平5mg/d治疗,发病以来未服用药物,监测血压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疾病 自身免疫疾病 磁共振成像 激素类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艳 罗娜 +4 位作者 刘彦 佘敦敏 冯尚勇 张真稳 于爱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7期3037-303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更合理的激素替代方案。方法:选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入院治疗中的患者28例,分为有精神症状组及无精神症状组,进行多因素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 目的:通过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更合理的激素替代方案。方法:选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入院治疗中的患者28例,分为有精神症状组及无精神症状组,进行多因素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治疗中出现精神症状者平均病程(17.40±3.92)年(P<0.05)、血钠(117.40±11.15)mmol/L(P<0.01)、FT3(1.21±0.96)pmol/L(P<0.01)、FT4(7.23±3.18)pmol/L(P<0.05)单因素分析与无精神症状组有显著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病程、FT3与治疗中精神症状的出现有相关性。结论:伴有长病程、较严重甲减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患者在使用常规量的糖皮质激素时更易发生精神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精神症状 糖皮质激素 甲状腺素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4、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糖尿病足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艳 罗娜 +4 位作者 冯尚勇 佘敦敏 陈晖 朱妍 张真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5期574-576,共3页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足(DF)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51例(DM组),T2DM合并DF患者72例(DF组),门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收集基本临床资料,检测RBP4、hsCRP、FBG、HbA1c、UA...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足(DF)的关系。方法:选取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51例(DM组),T2DM合并DF患者72例(DF组),门诊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收集基本临床资料,检测RBP4、hsCRP、FBG、HbA1c、UA、Cr、HOMA-IR、WBC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F组的HbA1c、UA、Cr、HOMA-IR、WBC、血清RBP4和hsCRP水平均高于DM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相关性分析示UA、Cr、年龄、BMI、HOMA-IR、WBC、hsCRP与血清RBP4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sCRP(r=0.453,P<0.01)、HbA1c(r=0.551,P<0.01)、RBP4(r=0.362,P<0.01)是DF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RBP4、hsCRP与DF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是DF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超敏C反应蛋白 糖尿病足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尚勇 朱妍 +3 位作者 张真稳 王艳 罗娜 佘敦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其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 目的:探讨扬州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粥样斑块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其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测定。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应用电化学发光夹心免疫测定血清胰岛素。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结果:调查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粥样斑块的患病率分别为35.4%、2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颈动脉粥样斑块危险因素的危险度由大到小分别为:高LDL-C、高HOMA-IR、男性、高HbA1c、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吸烟、高RBP-4。结论:扬州地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高LDL-C、高HOMA-IR、男性、高HbA1c、高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吸烟、高RBP-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白细胞
下载PDF
54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死亡原因分析
13
作者 位增 曹灵 +3 位作者 佘敦敏 刘彦 王艳 张真稳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9期806-812,共7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T2DM合并COVID-19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情况,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死亡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T2DM合并COVID-19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情况,详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对患者入院初期的检测指标与入院终末期复查指标进行对比。结果54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74.31±10.64)岁;50例(92.6%)合并其他基础疾病,74%的患者合并2种以上基础疾病。与入院初期检查结果相比,死亡前最后一次血糖、酸碱度、红细胞计数、白蛋白、球蛋白明显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CO_(2))、乳酸、乳酸脱氢酶(LDH)、血钠、肌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D-二聚体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4例死亡患者中有96.3%的患者胸部CT影像学改变为双肺存在大片斑片状阴影及磨玻璃样影,81.5%的患者同时合并双肺胸腔积液。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CO_(2)、LDH是T2DM合并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合并COVID-19患者预后不佳,PCO_(2)、LDH是影响T2DM合并COVID-19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型糖尿病 死亡原因 二氧化碳分压 乳酸脱氢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章秋 佘敦敏 +2 位作者 邵宜波 杨洋 杨红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65-368,362,共5页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88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BMD),并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88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BMD),并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分析ER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ER基因型分布频率PP(13.2%)、Pp(45.8%)、pp(40.9%),XX(5.21%)、Xx(31.6%)、xx(63.2%),联合PvuⅡ和XbaⅠ这两种基因型后得到:PPXX(5.6%),PPXx(3.8%),PPxx(6.3%),PpXX(1.4%),PpXx(23.3%),Ppxx(25%),ppxx(34.7%),未检测到ppXX及ppXx型。PvuⅡ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腰椎BMD相关,PP基因型腰椎BMD显著低于pp和Pp基因型(P<0.05),ER基因p等位基因是一种有益于骨量的基因型。Xba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各部位BMD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联合分析PvuⅡ和Xba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BMD相关性发现,有Px单倍型的妇女腰椎部位的BMD显著低于无此单倍型的妇女(P<0.01)。结论E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腰椎BMD有相关性,PP基因型妇女腰椎BMD减低,而具有Px单倍型的ER基因可能对BMD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受体 雌激素 骨密度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_3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27
15
作者 佘敦敏 朱妍 +3 位作者 冯尚勇 罗娜 王艳 张真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51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 目的探讨血清25OH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电生理检查,将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6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51例),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25OHD3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分析25OHD3与2型糖尿病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较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维生素D3缺乏发生率分别是79.4%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25OHD3水平低于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分别为(40.1±12.7)nmol/L与(54.4±18.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4)。结论低25OHD3水平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和HbA1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糖尿病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的巨大甲状旁腺腺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佘敦敏 张真稳 +3 位作者 王艳 罗娜 冯尚勇 朱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989-2989,共1页
患者女,65岁,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3d”入院。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上腹疼痛,呈束带状持续性胀痛,向后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均为胃液及为内容物。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急性胰腺炎 首发表现 持续性胀痛 呕吐物 上腹疼痛 上腹痛 内容物
下载PDF
PD-L1抗体首个治疗周期内出现的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
17
作者 茅蕾蕾 颜楠 +2 位作者 佘敦敏 罗娜 王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2,共3页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全身乏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及相关家族史。患者于2019年7月初确诊食管鳞状细胞癌伴骨转移,2019年7月24日起行白蛋白紫杉醇(300 mg d1)、奈达铂(50 mg d1~d3)联合放疗,4个疗程放化疗后复... 1病历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全身乏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否认糖尿病病史及相关家族史。患者于2019年7月初确诊食管鳞状细胞癌伴骨转移,2019年7月24日起行白蛋白紫杉醇(300 mg d1)、奈达铂(50 mg d1~d3)联合放疗,4个疗程放化疗后复查疾病进展。2020年4月1日治疗方案调整为度伐利尤单抗500 mg d1+安罗替尼8 mg d1~d14,21 d为1个周期。3月28日基线空腹血糖6.01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1型糖尿病 度伐利尤单抗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原文传递
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娜 张真稳 +4 位作者 朱妍 孙晓芳 王艳 冯尚勇 佘敦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52-9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89例,按照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104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85例,100例无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189例,按照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104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85例,100例无糖尿病者为正常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3水平检测;根据25(OH)D3水平由高到低按三分位法将患者分为25(OH)D3高、中、低3组,比较3组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情况。结果: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单纯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25(OH)D3水平由高到低进行分组的3组患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分别为:14.29%、25.40%和48.73%,25(OH)D3低水平组患者的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显著高于25(OH)D3中、高水平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呈明显负相关,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可能增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二醇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756例门诊患者骨密度检测就诊现状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彩凤 佘敦敏 +3 位作者 陈慧 魏华 冯新民 张旭东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门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检测患者的就诊现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门诊就诊、年龄>60岁、临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检测的756例患者并进行就诊现状分析。结果 86.3%的患者来源于骨... 目的分析门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检测患者的就诊现状。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门诊就诊、年龄>60岁、临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检测的756例患者并进行就诊现状分析。结果 86.3%的患者来源于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内分泌科和老年医学科,分别占该时期进行骨密度测定患者的32.8%、17.1%、10.2%、20%和6.2%,其他科室同时行骨密度测定的患者占13.7%。结合该院同期各科>60岁的患者门诊就诊人次进行分析,门诊行骨密度测定患者分别为骨科0.8%、风湿科10%、疼痛科12%、内分泌科1.2%、老年医学科10%。在提交骨密度检测申请的医师中,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分别占19%、46%、23%和12%。骨质疏松症诊断符合率为68%,骨量减少合并骨质疏松症诊断符合率为88%。756例患者中骨折者为10.1%、有骨折家族史者为17.5%、体重指数(BMI)<18.5kg/m2者占67%、骨痛者占23%。结论门诊疑诊骨质疏松症并行骨密度测定的患者主要来自骨科、风湿科、疼痛科、内分泌科及老年医学科,其中以疼痛科行骨密度检测率最高。进行骨密度检测者主要为有骨折病史、体形较瘦及骨痛的患者。对医务人员进行骨质疏松症知识更新有助于对该病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诊断 调查
下载PDF
妊娠期暴发性1型糖尿病并死胎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娜 佘敦敏 +5 位作者 张真稳 闫彩凤 陈晖 王艳 冯尚勇 刘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2期3030-3031,共2页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新的亚型,其主要临床特点是起病特别迅猛,并且很快发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其中,妊娠期妇女发生暴发性1型糖尿病在国外的文献报道中并不少见,而在国内鲜见相关报告,现报告本院2013年收治1例妊娠... 暴发性1型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的一种新的亚型,其主要临床特点是起病特别迅猛,并且很快发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其中,妊娠期妇女发生暴发性1型糖尿病在国外的文献报道中并不少见,而在国内鲜见相关报告,现报告本院2013年收治1例妊娠合并暴发性Ⅰ型糖尿病并发生死胎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暴发性 妊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