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吕福 佘相均 +5 位作者 赵士鑫 毛剑波 洪明胜 蒋璐 董玉桂 沈丽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6-349,共4页
背景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病率高,其主流治疗方法是后囊膜切开术,但是目前缺乏对PCO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评估PCO患者行Nd∶YAG激... 背景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病率高,其主流治疗方法是后囊膜切开术,但是目前缺乏对PCO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评估PCO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的视力及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方法 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12年9-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拟行Nd∶YAG激光治疗的PCO患者200例250眼,术前所有患者按视力损害的程度不同分为无或者轻度视力损伤(1级)、中度视力损伤(2级)、重度视力损伤(3级)和盲(4级),并由同一位眼科医师对纳入的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本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视力和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功能问卷-25(NEI-VFQ-25)调查问卷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3周检测并分析患者的单眼和双眼视力,采用NEI-VFQ-25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中的各项条目分别计为0~4分,评价结果为调查问卷的累积分数.结果 所有患者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术前双眼视力(LogMAR)及NEI-VFQ-25评分分别为0.47&#177;0.44和59.1&#177;13.0,术后3周分别为0.30&#177;0.30和72.1&#177;15.9,患者术后的双眼视力和NEI-VFQ-25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8、22.01,P<0.05).PCO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术后3周NEI-VFQ-25调查问卷中12类视觉生活质量相关的项目,如一般健康状态、总体视觉情况、眼痛、近距离工作、远距离工作、社交功能、精神健康状态、社会角色限制、独立性、驾驶、色彩视觉和周边视野等方面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各级视力损害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在NEI-VFQ-25调查问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t=21.20、8.39、3.18,P<0.05). 结论 PCO患者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视力联合视觉相关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分是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囊膜 手术 激光疗法 固态激光 治疗 前瞻性研究 问卷调查 生活质量 视觉 后囊膜混浊
下载PDF
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预防近视、减少眼底病变的认知现状及思政课程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佘相均 梁智 沈丽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8期194-198,共5页
目的分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预防近视、减少眼底病变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开展思政课程的意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高度近视的认知,以及高度近视对个人和国家的潜在影响。比较不同学历、年龄学生对于疾病和国家影响的认... 目的分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对预防近视、减少眼底病变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开展思政课程的意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高度近视的认知,以及高度近视对个人和国家的潜在影响。比较不同学历、年龄学生对于疾病和国家影响的认知差异。结果共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29份,其中无近视为39人(30.23%),屈光度-3~<0 D为37人(28.68%),屈光度-6~<-3 D为32人(24.81%),高度近视(屈光度≤-6 D)为21人(16.28%)。24.81%(32/129)的学生不知道高度近视的危害,且随着学历的升高,学生对于高度近视危害的认知逐渐提高。针对近视引起的潜在危害及治疗的调查显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生分别有40.62%(26/64)、43.59%(17/39)、29.41%(5/17)、55.56%(5/9)担心近视引起的并发症,但是从未进行眼科检查。针对高度近视对生活影响的调查显示,42.86%(9/21)的学生抱怨高度近视对生活非常不便。高达34.11%(44/129)的学生否定高度近视会带来国家安全隐患。结论学历越低、年龄越小的大学生对于高度近视的认知越不足。有相当比例的近视大学生担心眼底病变,但从未进行眼科检查。大学生对高度近视与国家安全认知不足,而加强近视防控和思政课程的结合对于推广近视防控的国家战略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思政课程 眼底病变
下载PDF
国产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植入兔眼的短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赟 陈亦棋 +3 位作者 陶继伟 佘相均 董玉桂 沈丽君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23期2505-2509,I0003,共6页
目的评估国产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植入兔眼后的短期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选用健康白毛黑眼兔10只,右眼为实验眼。予以全身麻醉后,植入眼行晶状体联合玻璃体切除,将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植入眼内视网膜上,并用视网膜钉固定。术中观察角膜是... 目的评估国产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植入兔眼后的短期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选用健康白毛黑眼兔10只,右眼为实验眼。予以全身麻醉后,植入眼行晶状体联合玻璃体切除,将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植入眼内视网膜上,并用视网膜钉固定。术中观察角膜是否透明、前房出血、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电极芯片的位置;分别于术后1、7 d,1、3、6个月观察角膜是否透明、前房出血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症情况),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眼底照相及B超检查评估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电极芯片与视网膜的位置。6个月时处死动物摘除眼球行病理切片评估视网膜结构完整性。结果共10眼顺利完成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植入术;其中1眼术中出现眼内出血,并于1个月后吸收,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电极芯片位正。余9眼术后无明显眼内出血、未见视网膜脱离。6个月时病理切片显示视网膜变薄。结论国产人工视网膜视觉假体手术植入活兔短期观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视觉假体 安全性 人工视网膜
下载PDF
巩膜穿通血管在近视眼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姚王静 佘相均 沈丽君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近视眼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是病理性近视眼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虽可显著提高mCNV患者的视力,但存在复发率高,疗效不统一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脉络膜变薄和缺血是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 近视眼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是病理性近视眼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虽可显著提高mCNV患者的视力,但存在复发率高,疗效不统一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认为,脉络膜变薄和缺血是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重要原因,新近研究提示,除了脉络膜因素外,巩膜穿通血管(PSV)与mCNV发生、疗效等紧密联系。本文对PSV的定义,影像学分类及特征,PSV与mCNV的发生、临床疗效等进行全方位阐述,以期深入认识其在mCNV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破裂 自发性 巩膜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相关眼病对角膜对称性及角膜屈光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佘相均 洪明胜 +6 位作者 余心洁 陈捷灵 张俐娜 盛文 毛剑波 陈峰 沈丽君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675-679,共5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对角膜形态学及角膜屈光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患者24例(46眼)作为观察组,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性的评估主... 目的研究甲状腺相关眼病对角膜形态学及角膜屈光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患者24例(46眼)作为观察组,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性的评估主要依据临床活动度评分CAS标准进行评估。收集与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30例(30眼)作为对照组。采用Pentacam测量2组角膜形态学参数及角膜屈光力,包括角膜表面变异指数(ISV)、垂直不对称指数(IVA)、高度不对称性指数(IHA)、高度离心指数(IHD)和最小曲率半径(Rim),角膜中央厚度(CCT),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散光度及散光轴向。应用眼球突出计(Hertel眼突计)测量观察组眼球突出度。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对2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甲状腺相关眼病ISV中位数为21.0(10~71),高于正常组的14.0(10~34).Z=1.31,P〈0.01;IVA为0.180(0.07~0.70),高于正常组的0.100(0.50±0.37),Z=1.08,P〈0.01;IHA为5.95(0.0~28.7),高于正常组的1.65(0.2±13.9),Z=84.34,P〈0.01;IHD为0.020±0.015,高于正常组的(0.010±0040),t=5.67,P〈0.01;Rim为(7.43±0.30)mm,低于正常组的(7.62±0.26)mm,t=-2.505,P〈0.01;CCT为(523.74±26.00)μm,低于正常组的(546.25±28.84)μm,t=3.230,P〈0.01;角膜前表面K1为(43.58±1.18)D,高于正常组的(42.86±1.43)D,t=2.123,P〈0.05;角膜后表面K1为-6.20D(7.2~5.7D),高于正常组的-6.10D(-6.6—5.7D),Z=101.4,P〈0.01;角膜前、后表面陡峭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散光轴向及大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相关眼病能引起角膜对称性降低,角膜屈光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角膜形态学 角膜屈光力 PENTACAM
原文传递
巩膜外加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及中央厚度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佘相均 何吕福 +7 位作者 赵士鑫 毛剑波 蒋璐 洪明胜 董玉桂 郑斌 陈峰 沈丽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外加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及中央厚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1例(31只眼)作为手术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 目的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巩膜外加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及中央厚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在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1例(31只眼)作为手术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用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双眼角膜滞后量cornea hysteresis,CH),角膜阻力因子(cornea resistance factor,CRF),角膜补偿眼压(cornea—compens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cc),模拟Goldmann眼压值(goldman—corrected IOP value,IOPg),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眼内压GAT,A超测量角膜中央厚度(corneacentralthickness,CCT)。收集与术眼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人群为正常对照组26人(26只眼),测量参数同手术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手术前后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手术组、正常组术前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及中央厚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眼CH术前为(10.48±1.17)mmHg,术后1周降至(8.41±1.6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为(9.28±0.9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恢复正常(10.12±0.7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P〉0.05)。CCT术前为(544.74±29.02)μm,术后1周升至(561.52±34.叭)斗m,术后1个月降为(532.23±30.3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为(536.55±29.03)μm,较术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F术前为(9.40±1.47)mmHg,术后1周降为(8.77±1.5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5),术后1个月时恢复正常。对侧眼无显著变化。结论巩膜外加压术后角膜滞后量先降低后升高,术后3个月时恢复正常;角膜中央厚度先升高后降低,至术后3个月时仍低于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外加压术 角膜生物力学性能 角膜中央厚度 眼反应分析仪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双模态眼底照相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血氧饱和度及血管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昕熠 刘辉 +6 位作者 毛剑波 孙明斋 张正熙 陶继伟 佘相均 陈亦棋 沈丽君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双模态眼底照相机研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眼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及血管形态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5~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学院检查确诊的BRVO患者31例31只眼(BRVO组)和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 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双模态眼底照相机研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眼视网膜血氧饱和度及血管形态变化。方法前瞻性研究。2020年5~10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学院检查确诊的BRVO患者31例31只眼(BRVO组)和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名20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BRVO组31例31只眼中,既往接受1次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20例20只眼,未接受任何治疗11例11只眼;并据此分为治疗组、未治疗组。应用双模态眼底照相机采集视网膜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在黄斑感兴趣区域(MROI)分割动静脉;使用光密度比计算对照组受检眼、BRVO组患者受累侧和非受累侧视网膜血氧饱和度(SO_(2)),并计算MROI内动静脉直径、曲率、分形维数及密度。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BRVO组患眼、对侧眼及对照组受检眼MROI内动脉SO_(2)(SO_(2)-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5,P<0.001);静脉SO_(2)(SO_(2)-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07,P=0.178)。未治疗组患者受累侧、非受累侧MROI内SO_(2)-A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5,P=0.012);SO_(2)-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07,P=0.550)。治疗组受累侧、非受累侧和对照组受检眼MROI内SO_(2)-A、SO_(2)-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159、1.701,P=0.854、0.197)。治疗组、未治疗组受累侧和对照组受检眼MROI内SO_(2)-A、SO_(2)-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53、0.265,P=0.088、0.546)。未治疗组、治疗组患眼和对照组受检眼动脉直径、动脉曲率、动脉分形维数、静脉分形维数、动脉密度、静脉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527、3.322、7.251、26.128、4.782、5.612,P=0.047、0.044、0.002、<0.001、0.013、0.006);静脉直径、静脉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32、1.199,P=0.143、0.321)。结论BRVO患者SO_(2)-A较健康眼升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后降低;SO_(2)-V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闭塞 血氧饱和度 血管形态学 深度学习 双模态眼底相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