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铸造铝合金AlSi_9 Cu_3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斌
何国求
+3 位作者
樊康乐
刘晓山
佘萌
朱旻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1,共5页
研究了铸造铝合金AlSi9Cu3在不同应变幅值下的单轴低周疲劳行为。利用MTS疲劳实验机测试了材料的宏观疲劳性能,揭示了应变幅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使用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疲劳断口,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造铝合金...
研究了铸造铝合金AlSi9Cu3在不同应变幅值下的单轴低周疲劳行为。利用MTS疲劳实验机测试了材料的宏观疲劳性能,揭示了应变幅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使用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疲劳断口,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造铝合金AlSi9Cu3在应变控制下表现为循环硬化,且应变幅值越大硬化速率越高;应变幅值越大,其寿命越短;合金塑性应变、弹性应变与断裂时的载荷反向次数之间呈直线关系,实验结果符合Coffin-Manson公式。对材料的疲劳断口在SEM下观察,发现疲劳条纹的宽度和应变幅值相关,疲劳损伤程度也与应变幅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铝合金
循环响应
E-N曲线
疲劳断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铸铁HT250的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
5
2
作者
袁永立
何国球
+4 位作者
樊康乐
佘萌
卢棋
刘晓山
朱旻昊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59,共6页
研究了取样于汽车发动机缸体上的HT250灰铸铁的常温低周疲劳行为。对循环应力-应变和应变-疲劳寿命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材料在常温下的疲劳参数。循环应力响应行为表明,HT250灰铸铁在较小应变幅下经历初期循环硬化、循环软化、断裂...
研究了取样于汽车发动机缸体上的HT250灰铸铁的常温低周疲劳行为。对循环应力-应变和应变-疲劳寿命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材料在常温下的疲劳参数。循环应力响应行为表明,HT250灰铸铁在较小应变幅下经历初期循环硬化、循环软化、断裂;而较大应变幅下几乎无硬化阶段,循环软化至断裂,原因在于循环形变过程中位错之间以及位错与石墨、夹杂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疲劳断口分析表明:疲劳裂纹萌生于片状石墨尖端,夹杂物及局部软点,且沿石墨扩展;疲劳断裂的方式是准解理脆断和沿晶断裂的复合机制,断口有解理面和二次裂纹,并存在韧性断裂特征;断口附近的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较多,部分石墨片互相连接成网状,导致局部区域强度降低,促进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250灰铸铁
低周疲劳
循环应力响应
疲劳裂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21不锈钢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动态应变时效
被引量:
1
3
作者
佘萌
张怀征
+1 位作者
何国球
张凡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1-1394,共4页
研究321不锈钢高温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动态应变时效行为,并分析不同温度下疲劳迟滞回线以及峰值应力曲线.结果表明:动态应变时效锯齿屈服行为仅发生在550℃以上;在高温疲劳试验中锯齿屈服大多发生在疲劳前10周,10周之后锯齿屈服现象减弱...
研究321不锈钢高温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动态应变时效行为,并分析不同温度下疲劳迟滞回线以及峰值应力曲线.结果表明:动态应变时效锯齿屈服行为仅发生在550℃以上;在高温疲劳试验中锯齿屈服大多发生在疲劳前10周,10周之后锯齿屈服现象减弱或者消失;应变幅值越小,锯齿幅度越小,消失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1不锈钢
动态应变时效
锯齿屈服
低周疲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卢棋
何国球
+3 位作者
杨洋
佘萌
刘晓山
刘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10,共6页
对国内外有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分别介绍了内部因素(包括颗粒粒径、颗粒含量、颗粒形貌和基体材料)和外部因素(包括载荷、速度、温度和电流)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
对国内外有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分别介绍了内部因素(包括颗粒粒径、颗粒含量、颗粒形貌和基体材料)和外部因素(包括载荷、速度、温度和电流)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电子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机械训练过程中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
2
5
作者
卢棋
何国球
+4 位作者
陈淑娟
佘萌
刘颺
杨洋
朱旻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2,共5页
采用金相、XRD、SEM和TEM等对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在热机械训练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机械训练是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过程的重复。训练前的组织中几乎不存在马氏体,训练后合金中应力诱发的ε马氏体...
采用金相、XRD、SEM和TEM等对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在热机械训练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机械训练是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过程的重复。训练前的组织中几乎不存在马氏体,训练后合金中应力诱发的ε马氏体分布比较均匀,相互平行,交叉现象较少。同时,晶体中的马氏体呈现ε马氏体区域择优取向,过多(5次以上)训练后,合金基体内部形成大量位错缠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Si系记忆合金
热机械训练
组织演变
马氏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轮轴钢35CrMoA单轴微动疲劳失效机理
被引量:
7
6
作者
杨洋
何国球
+4 位作者
卢棋
樊康乐
佘萌
刘兵
朱旻昊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通过平面对平面的接触方式,研究轮轴钢35CrMoA在单轴微动疲劳下的失效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动损伤表面的微观形貌,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动疲劳过程中不同应力幅值时接触区位错的组态。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微动疲劳寿...
通过平面对平面的接触方式,研究轮轴钢35CrMoA在单轴微动疲劳下的失效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动损伤表面的微观形貌,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动疲劳过程中不同应力幅值时接触区位错的组态。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微动疲劳寿命降低的幅度变小;微动磨损可能加速微裂纹的萌生,也可能推迟微裂纹扩展;随着轴向应力幅值的增大,形成的位错胞尺寸也较大,并且其多边形化的趋势也越明显;微动疲劳的接触压应力和循环载荷为位错的滑移切变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CrMoA
轮轴钢
微动疲劳
失效机理
原文传递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
25
7
作者
卢棋
何国球
+3 位作者
杨洋
樊康乐
佘萌
刘飏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5年第2期41-47,共7页
采用干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速度和载荷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HT250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率增加,滑动摩擦系数先下降至最低值(载荷为10M...
采用干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速度和载荷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HT250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率增加,滑动摩擦系数先下降至最低值(载荷为10MPa)后缓慢增加。滑动摩擦速度对滑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有着直接影响,随着速度的升高,材料的磨损率增加。在载荷为20MPa,速度为400r/min的高速高载下,材料容易发生严重的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系数
磨损率
耐磨性
原文传递
题名
铸造铝合金AlSi_9 Cu_3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
16
1
作者
刘斌
何国求
樊康乐
刘晓山
佘萌
朱旻昊
机构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1,共5页
基金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TPL1306)
文摘
研究了铸造铝合金AlSi9Cu3在不同应变幅值下的单轴低周疲劳行为。利用MTS疲劳实验机测试了材料的宏观疲劳性能,揭示了应变幅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使用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疲劳断口,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铸造铝合金AlSi9Cu3在应变控制下表现为循环硬化,且应变幅值越大硬化速率越高;应变幅值越大,其寿命越短;合金塑性应变、弹性应变与断裂时的载荷反向次数之间呈直线关系,实验结果符合Coffin-Manson公式。对材料的疲劳断口在SEM下观察,发现疲劳条纹的宽度和应变幅值相关,疲劳损伤程度也与应变幅值相关。
关键词
铸造铝合金
循环响应
E-N曲线
疲劳断口
Keywords
cast aluminium alloy
cycle response
E-N curve
fatigue fracture
分类号
TG146.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铸铁HT250的低周疲劳行为
被引量:
5
2
作者
袁永立
何国球
樊康乐
佘萌
卢棋
刘晓山
朱旻昊
机构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金属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59,共6页
基金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TPL1306)
文摘
研究了取样于汽车发动机缸体上的HT250灰铸铁的常温低周疲劳行为。对循环应力-应变和应变-疲劳寿命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材料在常温下的疲劳参数。循环应力响应行为表明,HT250灰铸铁在较小应变幅下经历初期循环硬化、循环软化、断裂;而较大应变幅下几乎无硬化阶段,循环软化至断裂,原因在于循环形变过程中位错之间以及位错与石墨、夹杂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疲劳断口分析表明:疲劳裂纹萌生于片状石墨尖端,夹杂物及局部软点,且沿石墨扩展;疲劳断裂的方式是准解理脆断和沿晶断裂的复合机制,断口有解理面和二次裂纹,并存在韧性断裂特征;断口附近的气孔、夹杂等铸造缺陷较多,部分石墨片互相连接成网状,导致局部区域强度降低,促进失效。
关键词
HT250灰铸铁
低周疲劳
循环应力响应
疲劳裂纹
Keywords
gray cast iron
low cycle fatigue
cyclic stress response
fatigue crack
分类号
TG143.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21不锈钢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动态应变时效
被引量:
1
3
作者
佘萌
张怀征
何国球
张凡
机构
同济大学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燃气轮机设计工程中心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91-1394,共4页
文摘
研究321不锈钢高温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动态应变时效行为,并分析不同温度下疲劳迟滞回线以及峰值应力曲线.结果表明:动态应变时效锯齿屈服行为仅发生在550℃以上;在高温疲劳试验中锯齿屈服大多发生在疲劳前10周,10周之后锯齿屈服现象减弱或者消失;应变幅值越小,锯齿幅度越小,消失越快.
关键词
321不锈钢
动态应变时效
锯齿屈服
低周疲劳
Keywords
321 stainless steel
dynamic strain aging
serrated yielding
low cycle fatigue
分类号
TG142.2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4
作者
卢棋
何国球
杨洋
佘萌
刘晓山
刘颺
机构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应用开发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5-10,共6页
文摘
对国内外有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分别介绍了内部因素(包括颗粒粒径、颗粒含量、颗粒形貌和基体材料)和外部因素(包括载荷、速度、温度和电流)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总结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电子等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SIC
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
磨损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friction
wear
分类号
TG146.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机械训练过程中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
2
5
作者
卢棋
何国球
陈淑娟
佘萌
刘颺
杨洋
朱旻昊
机构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2,共5页
文摘
采用金相、XRD、SEM和TEM等对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在热机械训练过程中组织的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机械训练是应力诱发γ→ε马氏体相变及其逆相变过程的重复。训练前的组织中几乎不存在马氏体,训练后合金中应力诱发的ε马氏体分布比较均匀,相互平行,交叉现象较少。同时,晶体中的马氏体呈现ε马氏体区域择优取向,过多(5次以上)训练后,合金基体内部形成大量位错缠结。
关键词
Fe-Mn-Si系记忆合金
热机械训练
组织演变
马氏体
Keywords
Fe-Mn-Si shape memory alloy
thermal mechanical training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martensite
分类号
TG139.6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轮轴钢35CrMoA单轴微动疲劳失效机理
被引量:
7
6
作者
杨洋
何国球
卢棋
樊康乐
佘萌
刘兵
朱旻昊
机构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基金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TPL1306)
文摘
通过平面对平面的接触方式,研究轮轴钢35CrMoA在单轴微动疲劳下的失效机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微动损伤表面的微观形貌,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动疲劳过程中不同应力幅值时接触区位错的组态。结果表明,随着应力幅值的增加,微动疲劳寿命降低的幅度变小;微动磨损可能加速微裂纹的萌生,也可能推迟微裂纹扩展;随着轴向应力幅值的增大,形成的位错胞尺寸也较大,并且其多边形化的趋势也越明显;微动疲劳的接触压应力和循环载荷为位错的滑移切变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
35CrMoA
轮轴钢
微动疲劳
失效机理
Keywords
35CrMoA
axle steel
fretting fatigue
failure mechanism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
25
7
作者
卢棋
何国球
杨洋
樊康乐
佘萌
刘飏
机构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金属功能材料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5年第2期41-47,共7页
文摘
采用干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速度和载荷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HT250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率增加,滑动摩擦系数先下降至最低值(载荷为10MPa)后缓慢增加。滑动摩擦速度对滑动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有着直接影响,随着速度的升高,材料的磨损率增加。在载荷为20MPa,速度为400r/min的高速高载下,材料容易发生严重的粘着磨损。
关键词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摩擦系数
磨损率
耐磨性
Keywords
silicon carbide particle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
friction coefficient
wear rate
wear resistance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铸造铝合金AlSi_9 Cu_3低周疲劳行为
刘斌
何国求
樊康乐
刘晓山
佘萌
朱旻昊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灰铸铁HT250的低周疲劳行为
袁永立
何国球
樊康乐
佘萌
卢棋
刘晓山
朱旻昊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321不锈钢低周疲劳过程中的动态应变时效
佘萌
张怀征
何国球
张凡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研究进展
卢棋
何国球
杨洋
佘萌
刘晓山
刘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热机械训练过程中Fe-Mn-Si系形状记忆合金的组织演变
卢棋
何国球
陈淑娟
佘萌
刘颺
杨洋
朱旻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轮轴钢35CrMoA单轴微动疲劳失效机理
杨洋
何国球
卢棋
樊康乐
佘萌
刘兵
朱旻昊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5
7
原文传递
7
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卢棋
何国球
杨洋
樊康乐
佘萌
刘飏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5
2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