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预后和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徐渭 鲍翔 +3 位作者 蒋烽烽 刘晓波 陈峰 余丹枫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5期806-808,812,共4页
目的探究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重点讨论时间窗及术前症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51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 目的探究影响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重点讨论时间窗及术前症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10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51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basilar artery occlusion,BA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90 d的临床预后。分为良好预后组(mRS评分≤2分)及不良预后组(mRS评分>2分)。其中发病时间至股动脉穿刺时间为时间窗(≤6 h,6~12 h,>12 h);术前症状用GCS、NIHSS评分来评估,(GCS 9~15分为轻中度,6~8分为重度,3~5分为特重度);NIHSS评分≥20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BAO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重点探讨时间窗和术前临床症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51例患者血管均再通(100%),术后住院治疗时期4例(7.8%)患者死亡,47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个月,19例(37.2%)预后良好,28例(62.7%)预后不良,其中4例死亡。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前症状严重程度(GCS评分、NIHSS评分)为BAO血管内治疗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时间窗≤6 h良好预后率更高,特别对于患者术前症状GCS(3-5)、NIHSS评分≥20分预后往往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闭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辅助性支架释放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致急性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余丹枫 蒋烽烽 +4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陈峰 何平游 鲍翔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8期1061-1064,共4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致残致死率高。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我国AIS中ICAS的占比更是高达45.3%~51.3%[1]。ICAS所致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致残致死率高。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我国AIS中ICAS的占比更是高达45.3%~51.3%[1]。ICAS所致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的治疗目前仍是难点,支架取栓被认为是首选治疗方案[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支架取栓 辅助性支架释放
下载PDF
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余丹枫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9期1327-1329,共3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患者87例,分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28例)和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患者87例,分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28例)和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59例),分析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时间、手术时间、血管再通程度(mTICI)、术后颅内出血、术后严重脑梗死、死亡率、术后3个月mRS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与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P=0.017)、高血压(P=0.040)、吸烟史(P=0.020)、术前NIHSS评分(P=0.013)、侧支循环良好代偿(P=0.017)、术中行血管成形(P<0.001)、手术时间(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血管再通时间、有效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发生率、术后严重梗死发生率、死亡率和90 d良好预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吸烟史是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的高危因素,后循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闭塞患者术前血管代偿相对良好,症状相对较轻,及时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后循环大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盐酸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栓塞术后Rho-激酶调控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余丹枫 周格知 +4 位作者 童民锋 陈俊良 李征阳 虞凯杰 袁坚列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0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Rho-激酶的调控及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收录我院于2010年6月~2016年5月a SAH患者43例,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处理动脉瘤,术后分别应用盐酸法舒地尔或尼莫地... 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后Rho-激酶的调控及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收录我院于2010年6月~2016年5月a SAH患者43例,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处理动脉瘤,术后分别应用盐酸法舒地尔或尼莫地平进行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治疗,测定不同时间段脑脊液Rho-激酶mRNA含量及相应时间段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分析盐酸法舒地尔对于不同病程aSAH后Rho-激酶的调控和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结果盐酸法舒地尔组及尼莫地平组在治疗14 d后GC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两组病例Rho-激酶在SAH后1周内均逐渐升高,在第2周下降,相比尼莫地平组,盐酸法舒地尔组在第3、7和14天Rho-激酶的浓度更低(P<0.05),且在相同时间点,盐酸法舒地尔组能够更有效降低大脑中动脉流速(P<0.05)。结论 Rho-激酶在aSAH后1周内逐渐升高,在第2周下降,盐酸法舒地尔能够有效的抑制a SAH后Rho-激酶的表达,降低Rho-激酶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从而降低相应时间段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其对脑血管痉挛的预防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介入栓塞 Rho-激酶 脑血管痉挛 盐酸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下载PDF
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蒋烽烽 鲍翔 +4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余丹枫 童民锋 周格知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1986-1988,I0008,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首次DSA阴性s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根据首次头颅CT检查结果,中脑周围出血(PM-SAH)22... 目的探讨首次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阴性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首次DSA阴性s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根据首次头颅CT检查结果,中脑周围出血(PM-SAH)22例,非PM-SAH28例;其中非PM-SAH为局灶性8例,脑室内2例,弥漫性(SAH≥2个脑池)18例。5例DSA复查阳性患者均诊断为动脉瘤,位置包括基底动脉上段穿支、基底动脉下段穿支、前交通、小脑前下、小脑后下各1例。3个月预后良好率为98%(49/50)。DSA复查阴性的4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再次出血;DSA复查阳性的5例患者,有1例死亡。对于小脑前下动脉动脉瘤及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随访4年未见复发;对于基底动脉穿支夹层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背侧,行开颅夹闭,术中未发现出血破口、被迫夹闭基底动脉,术后死亡;对于前交通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术中发现为假性动脉瘤,行前交通缝合,随访2年未见复发;1例穿支夹层动脉瘤观察随访6个月自愈,随访4年无再次出血。结论首次DSA阴性的sSAH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但复查DSA阳性率偏高。尤其对于非PM-SAH患者,实施二次DSA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脑周围
下载PDF
单时相CTA良好侧支循环代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延期血管内再通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蒋烽烽 鲍翔 +4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余丹枫 童民锋 周格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7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单时相CTA良好侧支代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延期血管内再通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血管内治疗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年龄>18岁;CTA证实急... 目的探讨单时相CTA良好侧支代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延期血管内再通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血管内治疗2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其中年龄>18岁;CTA证实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原始CTA侧支循环评估等级为充足(3分);初始NIHSS评分≥6分,入卒中单元前NIHSS评分<6分,伴或不伴静脉溶栓;首次入院未接受血管内治疗,内科治疗期间NIHSS评分再次升高并接受急诊血管内治疗,且发病至血管内治疗时间6 h^3 d的患者。共确认16例(6.4%),分析这部分患者的病因、治疗以及预后特点。结果16例患者发病中位NIHSS评分16(9,23)分,入卒中单元时中位NIHSS评分3(1,5)分。入卒中单元至出现NIHSS评分升高平均时间为(725±35)min。术前复查头颅CT有13例患者(81.3%)未出现ASPECT评分变化,比较首次ASPECT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62.5%(10/16)的患者TOAST分型为ICAD。DSA侧支代偿良好率同单时相CT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87.5%(14/16)的患者术中实现成功再通(mTICI 2b^3级)。术后7 d中位NIHSS评分与发病即刻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比较入卒中单元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87.5%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无死亡病例。结论单时相CTA良好侧支代偿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为主,且呈现低龄的特点。延期血管内再通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大部分患者可取得良好预后,但较一期血管内治疗其长期良好预后率下降,最佳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侧支循环 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 延期
下载PDF
房颤致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余丹枫 鲍翔 +3 位作者 蒋烽烽 陈俊良 李征阳 虞凯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房颤栓子导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支架取栓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7年12月房颤栓子致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卒中行急诊取栓患者34例(房颤组),其他原因致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行急诊... 目的探讨房颤栓子导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支架取栓治疗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7年12月房颤栓子致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卒中行急诊取栓患者34例(房颤组),其他原因致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行急诊取栓患者48例(非房颤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INR、NIHSS评分、发病到再灌注时间(TOR)、手术时间、取栓次数、有效再通率、术后再出血、术后去骨瓣减压、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进行分析,分析房颤致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支架取栓治疗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组成方面无明显差异,房颤组术前NIHSS评分及术前INR均显著高于非房颤组,房颤组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取栓次数均少于非房颤组;两组患者在TOR、有效再通率、术后再出血、去骨瓣减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非房颤组在术后7 d NIHSS改善总有效率和术后90 d mRS恢复良好率上优于房颤组,但是在细分亚组中均无显著优势。结论房颤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病情相对较重,动脉支架取栓治疗该类患者效果良好,不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近期临床功能恢复基本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大脑中动脉闭塞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支架取栓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血管内治疗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8
作者 蒋烽烽 鲍翔 +4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余丹枫 童民锋 周格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TO)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外段闭塞伴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0 d mRS评分... 目的 探讨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TO)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颈内动脉颅内外段闭塞伴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90 d mRS评分0~2分)和预后不良组(90 d mRS评分3~6分)。比较两组发病年龄、手术前后NIHSS评分、ASPECT评分、侧支循环、闭塞类型、开通顺序、术中替罗非班使用、有效再通率、术后出血转化率、术后7 d NIHSS评分、术后90 d mRS评分等临床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确认21例[(10.6%(21/198)]急性前循环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8例(38.1%),预后不良组13例(61.9%)。两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肺部慢性疾病、入院NIHSS评分、术前ASCEPT评分、病因TOAST分型等术前评估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年龄更低(P=0.009)。两组术后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6,P=0.020),术中替罗非班的使用、症状性颅内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21例患者有效再通率为(TICI 2b-3)71.5%,死亡率28.6%,仅38.1%的患者预后良好。两组再灌注TICI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336),较低的发病年龄(P=0.009)、良好侧支循环(P=0.037)、术后7 d NIHSS评分(P=0.020)及桥接静脉溶栓(P=0.011)与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侧支循环为预后预测因子(B=3.651,OR=38.5,95%CI为2.951~508.463,P=0.006)。结论 前循环急性颅内外串联闭塞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总体良好预后率偏低,良好侧支循环为预后较强预测因子。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为非随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TO患者最佳治疗策略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串联闭塞 机械取栓 血管内治疗 静脉溶栓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后支架内亚急性闭塞再通治疗二例
9
作者 蒋烽烽 鲍翔 +2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余丹枫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2期272-273,共2页
所有颈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CAS)并发症中,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在所有国内发表的此方面研究中不足1%[1],且仅为个案报道及小样本文献回顾分析,没有具体描述急性、亚急性血栓事件以及颈动脉支架内完全闭塞的血运重建策略。不同于急性... 所有颈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CAS)并发症中,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在所有国内发表的此方面研究中不足1%[1],且仅为个案报道及小样本文献回顾分析,没有具体描述急性、亚急性血栓事件以及颈动脉支架内完全闭塞的血运重建策略。不同于急性颈动脉支架血栓形成(aCSTH),CAS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sCSTH)致颈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治疗有其特殊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例CAS术后sCSTH致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回顾进一步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可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市中心医院 颈动脉支架 个案报道 颈动脉血栓形成 急性闭塞 亚急性血栓 文献回顾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经颞下岩前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干出血 被引量:10
10
作者 许志剑 徐虎 +2 位作者 余丹枫 杨帆 周格知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97-499,506,共4页
目的研究经颞下岩前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相关性脑干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颞下岩前入路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均成功清除血肿,其中11例患者的血肿完全清除,15例患者的血肿大... 目的研究经颞下岩前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相关性脑干出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颞下岩前入路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均成功清除血肿,其中11例患者的血肿完全清除,15例患者的血肿大部分清除。术后随访3个月,本组患者中,手术后死亡者5例,病死率19.2%;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5分者1例、4分者7例、3分者8例、2分5例、1分5例,恢复良好(GOS评分≥4分)率30.8%(8/26例)。结论对于具备适应证的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患者,应积极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经颞下岩前入路是一种理想的、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干出血 颞下岩骨前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志剑 余丹枫 +1 位作者 周格知 杨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323-324,共2页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夹闭47例(开颅组)和介入栓塞31例(介入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预...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急性期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夹闭47例(开颅组)和介入栓塞31例(介入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开颅组成功夹闭47例,术后脑积水2例,神经功能缺损6例(记忆力减退4例,精神症状2例);介入组完全栓塞28例,次全栓塞3例,术后脑积水3例,神经功能缺损2例(均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与开颅组相比,介入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但住院费用较高(P<0.001)。两组术后随访6~12个月,CTA或DSA复查均未见动脉瘤残留或复发,两组GOS预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较快,但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夹闭 栓塞
下载PDF
丁苯肽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蒋烽烽 鲍翔 +4 位作者 刘晓波 徐渭 余丹枫 童民锋 周格知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580-1584,共5页
目的研究丁苯肽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丁苯酞组、瑞舒伐他汀组、联合组,各42例。丁苯酞组... 目的研究丁苯肽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丁苯酞组、瑞舒伐他汀组、联合组,各42例。丁苯酞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丁苯肽胶囊治疗,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联合组给予丁苯肽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检测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丁苯肽组、瑞舒伐他汀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低于丁苯肽组、瑞舒伐他汀组,HDL-C水平高于丁苯肽组、瑞舒伐他汀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水平低于丁苯肽组、瑞舒伐他汀组,PGI2水平高于丁苯肽组、瑞舒伐他汀组,TXA2水平低于丁苯肽组、瑞舒伐他汀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丁苯肽组、瑞舒伐他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肽联合瑞舒伐他汀通过调节TXA2、PGI2水平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血脂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卒中 丁苯肽 NIHSS评分
下载PDF
急性自发椎管内血肿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德清 应广宇 +2 位作者 朱亮亮 余丹枫 朱永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椎管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8例自发性椎管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对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椎管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8例自发性椎管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对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硬膜外血肿29例,硬膜下5例,蛛网膜下腔1例,髓内血肿3例。男性22例,女性17例;血肿分布以颈、胸段最多。29例患者行手术治疗,9例患者保守治疗。脊髓损伤ASIA A和B级的患者出院后6个月随访JOA评分恢复率为(51.26±38.97)%, ASIA C、 D、 E级的患者恢复率为(80.33±25.83)%(P<0.05);24 h内手术减压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优于24 h后手术患者(P<0.05)。结论诊断急性椎管内血肿MRI是首选检查。对于已明确出血节段、症状较重且呈现进展趋势的患者应尽快急诊手术。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和术前病程时间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椎管内 脊髓功能 磁共振成像 急诊手术 椎板切除 保守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治疗急性期高分级前循环动脉瘤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许志剑 余丹枫 +1 位作者 徐虎 周格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治疗急性期高分级[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Ⅳ~Ⅴ级]前循环动脉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2例急性期高分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术与血管内治疗急性期高分级[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分级Ⅳ~Ⅴ级]前循环动脉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2例急性期高分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颅夹闭组(88例)和血管内治疗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短期随访情况,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价短期疗效。两组的数据结果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再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开颅夹闭组(3.4%,3/88)的脑积水发生率低于血管内治疗组(12.2%,9/74)(P<0.05)。随访3~12个月,开颅夹闭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56.8%,50/88)高于血管内治疗组(40.5%,30/74)(P<0.05),尤其是WFNSⅣ级的患者[64.4%(47/73)对比45.2%(28/62),P<0.05];而对于WFNSⅤ级的患者,两种手术方式的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高分级的前循环动脉瘤,采用开颅夹闭术治疗并发症较低,而且短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高分级 显微外科手术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许志剑 余丹枫 +1 位作者 蒋烽烽 鲍翔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老年(>65岁)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行CAS,32例行CEA,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围术期30 d并发症和随访结...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老年(>65岁)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4例行CAS,32例行CEA,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围术期30 d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CEA和CAS两组成功率(96.8%和100.0%),和围术期30 d内心动过缓(6.3%和4.05%,χ2=0.228,P=0.663)、急性心肌梗死(0.0和1.4%,χ2=0.432,P=0.511)、短暂性低血压(6.3%和8.1%,χ2=0.114,P=0.735)、缺血性脑卒中(6.3%和6.8%,χ2=0.009,P=0.923)、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8.8%和10.8%,χ2=1.228,P=0.268,)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AS组持续性低血压发生率高(3.1%和17.6%,χ2=4.398,P=0.036),随访1年结果显示两组颈动脉再狭窄(中度6.3%和8.1%,χ2=0.114,P=0.735,重度3.1%和2.7%,χ2=0.014,P=0.905)和同侧卒中率发生率(3.1%和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9,P=0.598)。结论CEA和CAS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都具有较好疗效,但CAS组术后持续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于CE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小脑梗死减压术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志剑 余丹枫 +1 位作者 徐虎 周格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后颅窝减压术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后颅窝减压术的91例小脑梗死患者,其中术后出血转化或出血增多组17例,无出血或出血无变化组74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后颅窝减压术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后颅窝减压术的91例小脑梗死患者,其中术后出血转化或出血增多组17例,无出血或出血无变化组74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经单因素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和分析小脑梗死后颅窝减压术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大面积小脑梗死(受累面积直径>5cm)、术前急诊溶栓治疗、术前少量出血、口服抗凝药、房颤、高血糖和术后血压波动7个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面积小脑梗死(P<0.05)、术前急诊溶栓治疗(P<0.01)、术前少量出血(P<0.01)和口服抗凝药(P<0.01)是小脑梗死减压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面积小脑梗死、术前急诊溶栓治疗、术前少量出血、口服抗凝药、房颤、高血糖和术后血压波动是小脑梗死减压术后出血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面积小脑梗死、术前急诊溶栓治疗、术前少量出血和口服抗凝药是术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合理评估这些因素,同时个体化治疗术后出血转化,有助于更好把握手术风险和提高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出血转化 后颅窝减压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