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语言模型下文化认同的发生、型构与再序
1
作者 余乃忠 宫曼露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文化认同是塑造民族共同体、维护国家统一的心理基础,也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随着信息技术带来的时空延伸和文化全球化加速演进,大语言模型成为文化信息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文化认同产生、深化和发展... 文化认同是塑造民族共同体、维护国家统一的心理基础,也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随着信息技术带来的时空延伸和文化全球化加速演进,大语言模型成为文化信息代谢的重要器官,也是文化认同产生、深化和发展的重要媒介。在大语言模型迭代发展的背景下,从介质、技术和主体角度理解文化认同的发生局域,从基因、情感和能量角度挖掘文化认同的价值局域,从认知、算法和场景角度研究文化认同的实践局域,可推动文化认同广泛形成、价值实现和再造转化,有效防止信息共享传播中的文化霸权发展、信息失衡加剧、意识形态渗透等问题,为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凝聚人类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文化认同 语言载体 信息技术 价值共识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感性世界与现实世界--基于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余乃忠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0,共6页
生物和人工智能技术史无前例地创造出人类全新的生物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如何重新定义,人类如何理解技术,我们需要以更全面的世界观来分析和回应。人工智能的未来引发全球人类的期待与担忧,因而被称为“宇宙级乡愁”。... 生物和人工智能技术史无前例地创造出人类全新的生物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如何重新定义,人类如何理解技术,我们需要以更全面的世界观来分析和回应。人工智能的未来引发全球人类的期待与担忧,因而被称为“宇宙级乡愁”。只有在马克思新世界观下,人工智能才会显现其外在尺度与内在尺度的统一。在人的世界下的智能世界与智能世界下人的世界呈现同步展开。基于人的感性活动的人工智能使人类至今最基本的认识困境得到解围。而在智能场景下,人类的现实世界也会朝着人的发展方向而发生全面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新世界观 人工智能 感性活动 革命化
下载PDF
元宇宙际遇下人类对“自我”的再认识
3
作者 余乃忠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人类活动及其自身的存在形式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如何认识人类自身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虚拟与智能的相遇,推动了对宇宙概念的重新认识和元宇宙概念的爆发,也开启了重新定义人类之旅。争夺... 人类活动及其自身的存在形式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如何认识人类自身是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虚拟与智能的相遇,推动了对宇宙概念的重新认识和元宇宙概念的爆发,也开启了重新定义人类之旅。争夺元宇宙的定义权在不断加剧,元宇宙下人的多元化、多维度、多介质、多循环、多时态的存在形态将构成人类自我概念的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智能 元宇宙 人类 自我意识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空间概念
4
作者 余乃忠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2-89,共8页
空间是离我们最近亦是最远的一个概念。人类的空间概念,不仅包括客观空间,也包括主观空间。人类空间概念的演化史也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史。空间概念是反映智能发展水平和智能时代人类角色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参数。从微观到超微的物化空间、... 空间是离我们最近亦是最远的一个概念。人类的空间概念,不仅包括客观空间,也包括主观空间。人类空间概念的演化史也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史。空间概念是反映智能发展水平和智能时代人类角色的基本范畴和主要参数。从微观到超微的物化空间、从三维到四维的关系空间、从思维到行为的思维空间、从二元到一元的虚拟空间、从黑箱到澄明的梦境空间,共同演绎了人工智能时代空间概念的演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空间 物质生活空间 精神生活空间
下载PDF
文化品牌成长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余乃忠 陈东英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4-128,共5页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和示范点,承载着中部崛起和全国先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双重使命。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文化和文化品牌的构建过程及结果势必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具... 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和示范点,承载着中部崛起和全国先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双重使命。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文化和文化品牌的构建过程及结果势必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品牌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推陈出新,利用多方资源进行文化品牌保护、挖掘、开发、宣传、研发和交流工作,是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文化品牌成长的战略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 两型社会 文化品牌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机遇: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领导者 被引量:16
6
作者 余乃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之际,中国具有超稳定的发展环境(稳定高效的政治制度、稳健高质的经济发展、稳步高升的文化自信)、宏远的国家战略和丰厚的人才储备,必将实现全面赶超。目前中国在智能制造、区块链、服务器、数据中心、电子商务网... 在第四次科技革命来临之际,中国具有超稳定的发展环境(稳定高效的政治制度、稳健高质的经济发展、稳步高升的文化自信)、宏远的国家战略和丰厚的人才储备,必将实现全面赶超。目前中国在智能制造、区块链、服务器、数据中心、电子商务网络等领域的成绩引人瞩目。"历史瞬变"的中国尺度,"全球竞发"的中国高地,"重大首创"的中国边界,"痛点导航"的中国场景和"万物智能"的中国支点等,构成了中国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领导者的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次科技革命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大数据 中国尺度 中国高地 中国场景 中国支点
下载PDF
拟像乌托邦:黑格尔式形而上学的后现代复活 被引量:2
7
作者 余乃忠 陈志良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9-133,共5页
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经历了从行为、语言符号到数字化拟像的历史。权力符号的宰制使得鲍德里亚摈弃了马克思生产动力结构下的资本运动范式,把批判理论带进了一个广沃的领域。符号与指涉物的离析使得拟像走进"无阶级时代"的中... 符号作为文化的载体,经历了从行为、语言符号到数字化拟像的历史。权力符号的宰制使得鲍德里亚摈弃了马克思生产动力结构下的资本运动范式,把批判理论带进了一个广沃的领域。符号与指涉物的离析使得拟像走进"无阶级时代"的中心。然而,无论是真实的"死亡",还是政治经济学的"终结",晚期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的历史秩序并没有被打破。所谓符号化时代人类的奴役性转换不过是一个陷阱,拟像的出场最终没有挽救鲍德里亚黑格尔式形而上学的厄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编码 拟像 死亡 形而上学 黑格尔式形而上学
下载PDF
现代性政治话语的本质——论对语言的控制就是对思维的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余乃忠 于今玺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56,共5页
现代性政治话语是权力意志社会从孕育到成熟最显著的标识。最高权贵、社会精英、普罗大众和准起义者分别在"国家"、"稳定","公共"、"责任","弱势"、"保障"和"民主&qu... 现代性政治话语是权力意志社会从孕育到成熟最显著的标识。最高权贵、社会精英、普罗大众和准起义者分别在"国家"、"稳定","公共"、"责任","弱势"、"保障"和"民主"、"正义"等政治话语下,表达了话语主体对权力"从占有到守护、增量、微分和颠覆"等隐性或公开的不同主张。这些政治话语的形成、散播和建构过程乃是自我对他者思维牵制和支配的设计过程,从而成功地或预期性地抵达其政治弘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政治话语 语言 思维 权力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认识论重塑 被引量:6
9
作者 余乃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138,255,共9页
历史轨迹往往以椭圆型出现,即使焦距再长,也会回归。但毕达哥拉斯没有预见到数字本体论会以数据主义形式复归。对于数据本质的认识成为大数据哲学的“最高意识”。“非实事”求是、实事求“或是”、事为“恒是”、“不可是”也是、“是... 历史轨迹往往以椭圆型出现,即使焦距再长,也会回归。但毕达哥拉斯没有预见到数字本体论会以数据主义形式复归。对于数据本质的认识成为大数据哲学的“最高意识”。“非实事”求是、实事求“或是”、事为“恒是”、“不可是”也是、“是”其不是等构成了大数据时代认识论的新演绎。生动的场景蕴藏的数据主义形而上学使数据道德论成为颓废的哲学。在国内外“千帆竞发”的局面下,“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方能成为数据发展的领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认识论
下载PDF
元宇宙:至“暗”时刻的元共识 被引量:7
10
作者 余乃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87,共8页
人类以数字化虚拟为内核开启了元宇宙的定义之旅,但元宇宙并不等于虚拟。元宇宙并不是我们所在的宇宙,不是实体,也不是虚体,仅仅是一个元概念,一种元思维,一种抗拒人类现存文明形态的执念,是一种“被压抑物的回归”和“强迫性起义”的火... 人类以数字化虚拟为内核开启了元宇宙的定义之旅,但元宇宙并不等于虚拟。元宇宙并不是我们所在的宇宙,不是实体,也不是虚体,仅仅是一个元概念,一种元思维,一种抗拒人类现存文明形态的执念,是一种“被压抑物的回归”和“强迫性起义”的火焰,一种去沉沦、去绝望的幻象。人类的生存之困与第四次科技革命相遇,催生了元宇宙概念的耀目。元宇宙是人类自我解困的元精神,走出至“暗”时刻的元共识。元宇宙是一个假象,但在牵引前行的意义上,它又是一个超越假象的伟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 至“暗” 元共识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对象世界与意义世界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乃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88,共7页
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最自我(自我意识最强)的时代,也是最失去自我(对抗最为凶险)的时代。人与智能的对抗开辟了人类时代对抗的新形态。智能的异化预示人类文明正处于危险之中,人类作为物种的抽象整体性和神圣性可能被玷污与摧毁。人工智... 人工智能时代是人类最自我(自我意识最强)的时代,也是最失去自我(对抗最为凶险)的时代。人与智能的对抗开辟了人类时代对抗的新形态。智能的异化预示人类文明正处于危险之中,人类作为物种的抽象整体性和神圣性可能被玷污与摧毁。人工智能以"人为自然立法"的终结而显示其"野蛮"的个性。智能时代以与更高的自我交往、双向自由选择生命周期、类整体的强联结性和新感性的大爆发构造了智能时代人的意义世界的新筑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对抗 对象世界 意义世界
下载PDF
理解为自然历史过程的人工智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乃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2-129,共8页
人工智能自从诞生以来,给世界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革命力量。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史的必然过程还是技术发展中的偶然突变,一直备受争议。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史理解为自然史带来的启示,让我们洞察到人工智能尽管改变了技术史与社会史的预... 人工智能自从诞生以来,给世界带来了史无前例的革命力量。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史的必然过程还是技术发展中的偶然突变,一直备受争议。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发展史理解为自然史带来的启示,让我们洞察到人工智能尽管改变了技术史与社会史的预期轨迹,但也以自己的特点与方式诠释了作为“自然史的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全部定律,并为唯物史观注入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自然史 社会史 唯物史观
下载PDF
“权力”矩阵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乃忠 陈志良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0,共4页
后现代所推崇的物理化的场域概念为我们带来了对权力的吸噬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然而场域的混沌性使我们无法明晰权力运作的真正机制,也难以找到遏制权力的有效途径。权力的矩阵原理开启了权力布控研究的新视角,矩阵的行列图式、运算和秩... 后现代所推崇的物理化的场域概念为我们带来了对权力的吸噬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然而场域的混沌性使我们无法明晰权力运作的真正机制,也难以找到遏制权力的有效途径。权力的矩阵原理开启了权力布控研究的新视角,矩阵的行列图式、运算和秩、逆性质解密了权力的布控、集发、繁殖和归位等多种形态与演变机要。各种力量在简约的纵横对峙中演绎了本性的多维关联,并展现了现代性病灶的多种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权力 矩阵 消解
下载PDF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特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乃忠 张进蒙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1,共6页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特质表达了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其他西方政治哲学以及与马克思主义其他领域的界分。它由"建立与共产主义政治行为相适应的正义原则与价值信念"为理论目标、"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公正及其人的解放原理&qu...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特质表达了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其他西方政治哲学以及与马克思主义其他领域的界分。它由"建立与共产主义政治行为相适应的正义原则与价值信念"为理论目标、"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公正及其人的解放原理"为研究对象、"实现从政治道德建构论向政治形而上学批判转向"为研究范式和"哲学的现实化与无产阶级消灭自身的统一"为实现方式等所构成。马克思政治哲学特质的明晰,不仅为马克思政治哲学原理的厘清和体系的创建奠定了科学基础,更有利于全面、准确地阐发在人类面临共同危机的全球化时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政治哲学 西方政治哲学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诗性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革命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乃忠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的诗性使其走出了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论路线。人工智能以技术和方法的革命实现思维和诗性的革命。智能置顶开启了人类反思的二级范式。人类理性创造了算法黑箱,但无法解释黑箱,而黑箱方法又解放了理性。传统哲学的主客二... 哲学社会科学的诗性使其走出了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论路线。人工智能以技术和方法的革命实现思维和诗性的革命。智能置顶开启了人类反思的二级范式。人类理性创造了算法黑箱,但无法解释黑箱,而黑箱方法又解放了理性。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之争在智能新主体诞生中获得弥合。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第四范式"带来了哲学社会科学方法的"透明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 人工智能 想象力 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的形而上学基础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乃忠 解泽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大数据给予人类的新知远不是集成技术的供给而升级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秩序,更多的是人类的思维建构、反思模式和知识创造因为大数据的中介而展现全新的姿态。数字的深度承诺赋予大数据时代的哲学在形而上学基础和社会功能上较传统... 大数据给予人类的新知远不是集成技术的供给而升级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秩序,更多的是人类的思维建构、反思模式和知识创造因为大数据的中介而展现全新的姿态。数字的深度承诺赋予大数据时代的哲学在形而上学基础和社会功能上较传统哲学发生了根本性转向,数字本体论、虚拟认识论、公共实践论、丛聚方法论、娱乐生存论和西化价值论构成了大数据时代形而上学的整体性框架。基于大数据意识的哲学现代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殆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形而上学 哲学现代化
下载PDF
“后世界”的逆袭与清算——西方“形而上学”概念的演变与存疑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乃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3,共9页
形而上学从古希腊诞生到现在,支撑了整个西方文明大厦从初创到辉煌,再到今天的黯然失色,其演进之路映射了西方文明的起伏与进退。从亚里士多德的"是其所是"到康德经验彼岸的"常驻",再到休谟的"根本没有先天综... 形而上学从古希腊诞生到现在,支撑了整个西方文明大厦从初创到辉煌,再到今天的黯然失色,其演进之路映射了西方文明的起伏与进退。从亚里士多德的"是其所是"到康德经验彼岸的"常驻",再到休谟的"根本没有先天综合判断"和马克思的"间离现实的思辨"以及恩格斯的"反辩证法",经历了从建构到拆解的全部完成。然而,后现代主义在"没有自在之物"的形而上学解构进程中,逆向演绎了一段新的"后世界"神曲,其多姿斑斓的呈现,迷离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现代生活中的形而上学在形式上学的主导下,散发出更多生态化的对峙与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概念 演变 存疑
下载PDF
理论“偶遇”与民族感性世界化——马克思论“中国社会主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乃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马克思关于中国问题的丰富论述中,中国革命的特点、性质和前途,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发展道路已进入马克思的视野。马克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思想起源的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民族特质的内在性与中国社会主... 在马克思关于中国问题的丰富论述中,中国革命的特点、性质和前途,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发展道路已进入马克思的视野。马克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思想起源的相对独立性、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民族特质的内在性与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与建设道路的长期性。在分析与判断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过程中,马克思运用了实践唯物主义和世界历史辩证法等一系列科学方法,为我们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全方位的方法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中国革命 中国道路
下载PDF
“诱惑”的滥觞与勾兑——西方现代性批判的历程与范式
19
作者 余乃忠 王瑞超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8,共7页
发轫于尼采的反常规之道,非传统"诱惑"颠覆了整个传统理性世界。经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拉康、福柯、德里达到鲍德里亚等操劳,非理性、非本质、非概念、非操持、非澄明、非等价、非自身、非秩序、非常规、非稳定、非真实... 发轫于尼采的反常规之道,非传统"诱惑"颠覆了整个传统理性世界。经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拉康、福柯、德里达到鲍德里亚等操劳,非理性、非本质、非概念、非操持、非澄明、非等价、非自身、非秩序、非常规、非稳定、非真实、非连续的裂变,"诱惑"爆发出无限的能量。"诱惑"的万有引力使我们跌入"诱惑"的深渊,因为鲍德里亚明示我们"一切都是诱惑"。但立意于反现代性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最终仍囿困于现代形而上学之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惑 肤浅 女性 拟真 死亡
下载PDF
论改革攻坚期中国经济矛盾治理的机制创新
20
作者 余乃忠 张进蒙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7,共5页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关键期。因为形势复杂、改革难度大、任务艰巨,亦称改革的攻坚期。目前,中国传统的粗放式经济竞争力不断下降,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社会稳定压力较大。保增长、调结构、增收入进退维谷...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方式和调结构的关键期。因为形势复杂、改革难度大、任务艰巨,亦称改革的攻坚期。目前,中国传统的粗放式经济竞争力不断下降,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国际环境不容乐观,社会稳定压力较大。保增长、调结构、增收入进退维谷。基于习近平"全面运筹"战略思维方法、"深化改革驱动创新"实践方法的启示,宏观调控严密督察机制、新上投资项目环保评估公开机制、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激发机制、经济政策和产业调整对就业影响的评价机制和核心经济指标科学联动制约机制是改革攻坚机制创新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攻坚期 经济矛盾 习近平方法论 机制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