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宝安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及其成效 被引量:9
1
作者 余义瑞 史贵君 +4 位作者 武星 张博昱 陈垚 张永宜 罗莺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7,共7页
为了从治理措施、行政建设管理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于高密度建成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科学有效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治水模式的成功实践进行了分析归纳。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宜以地方政府顶层设计为主,坚持“系统+源头... 为了从治理措施、行政建设管理等方面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于高密度建成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科学有效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治水模式的成功实践进行了分析归纳。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宜以地方政府顶层设计为主,坚持“系统+源头”的治理原则,按照“厂、网、河、源”的技术路线,从末端截污向正本清源延伸,从骨干河道向支流系统辐射,在全流域治理的大幕下,精准治理每一条黑臭水体;②需要坚持“建管并重”的治理策略;③应采用简约高效的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治水模式以及“1+1+4”的管理模式,并充分借助央企等参建单位在人才、技术、经验和设备方面的优势,确保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全过程跟踪管理,而且也易于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水质目标等要素进行整体控制。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综合治理 治水模式 黑臭水体 顶层设计 技术路线 深圳市
下载PDF
基于不同疏浚绞刀结构的底泥污染物释放情况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余义瑞 杨白露 +1 位作者 董苗苗 朱家悦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2期74-78,共5页
分别采用普通绞刀、加罩普通绞刀、螺旋绞刀和加罩螺旋绞刀进行疏浚模拟试验,通过比较疏浚点周围上覆水中各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结构绞刀的环保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螺旋绞刀疏浚下,底泥中污染物释放量较采用普通绞刀疏浚时小;... 分别采用普通绞刀、加罩普通绞刀、螺旋绞刀和加罩螺旋绞刀进行疏浚模拟试验,通过比较疏浚点周围上覆水中各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结构绞刀的环保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螺旋绞刀疏浚下,底泥中污染物释放量较采用普通绞刀疏浚时小;在这两类绞刀上加装罩壳均能有效抑制底泥中污染物释放,特别是疏浚后1 h内营养盐氮释放;理想的绞吸式挖泥船环保功能改造方案为采用螺旋绞刀替换普通绞刀并加装罩壳(防扩散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 底泥污染物 普通绞刀 螺旋绞刀 罩壳 环保功能 污染物释放量
下载PDF
绞刀型式对航道疏浚中底泥污染物释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余义瑞 陈垚 +1 位作者 雷晓玲 杨白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0-213,共4页
为了减少绞吸式挖泥船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底泥污染物释放量,避免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需对其进行环保功能改造。论文分别采用普通绞刀、螺旋绞刀以及加装防扩散装置的普通绞刀和锥形螺旋绞刀进行疏浚模拟试验,考察疏浚点周围上覆水中污染... 为了减少绞吸式挖泥船疏浚过程中产生的底泥污染物释放量,避免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需对其进行环保功能改造。论文分别采用普通绞刀、螺旋绞刀以及加装防扩散装置的普通绞刀和锥形螺旋绞刀进行疏浚模拟试验,考察疏浚点周围上覆水中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对比分析各种疏浚设备的环保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螺旋绞刀疏浚时,底泥中污染物释放量比采用普通绞刀时小。同时,在这两类绞刀上加装防扩散装置均能有效降低污染物释放量,特别是能有效抑制疏浚后1 h内营养盐氮的释放。普通绞吸式挖泥船环保功能的最佳改造方案为采用螺旋绞刀替代普通绞刀并加装防扩散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绞刀 螺旋绞刀 防扩散装置 环保功能 污染物释放量
下载PDF
改进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在珠江口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林涛 尹静 +4 位作者 张博 单永体 杨鹏 杨颖 余义瑞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173,194,共9页
为了解珠江口水系近年来水质变化特征,基于2018—2020年51个采样点的逐月水质数据,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结合不同赋权法对传统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权重进行改进,对珠江口水系河道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质时空分布特... 为了解珠江口水系近年来水质变化特征,基于2018—2020年51个采样点的逐月水质数据,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结合不同赋权法对传统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权重进行改进,对珠江口水系河道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组合集成赋权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了超标污染物和其他指标的客观权重,结果合理可信,适合于时空尺度大的流域水质评估;各河道水质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趋势,由以劣Ⅴ类为主转变为以Ⅲ类为主,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研究区西部地区河道水质整体略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南山片区河道水质优于大空港片区,但大空港和前海片区河道水质提升效果显著;河道上游水质总体较下游好,入海口水质随季节波动较大且普遍受海水污染和挡潮闸运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组合集成赋权 主因子分析法 珠江口水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层对生物滞留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爽 任萍萍 余义瑞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5期51-58,共8页
覆盖层可有效减少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TSS)对种植层填料的阻塞。对于高TSS含量的道路雨水径流而言,在生物滞留设施中构建覆盖层可延缓填料的阻塞,并避免表层土壤发生板结而造成滞留设施渗透性能的降低。研究采用椰丝(CC)、沸石(ZE)、火... 覆盖层可有效减少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TSS)对种植层填料的阻塞。对于高TSS含量的道路雨水径流而言,在生物滞留设施中构建覆盖层可延缓填料的阻塞,并避免表层土壤发生板结而造成滞留设施渗透性能的降低。研究采用椰丝(CC)、沸石(ZE)、火山岩(SC)等3种材料作为覆盖层,考察其对滤柱水力性能及其除污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递阶层次模型对不同滤柱性能进行层次分析评估,以确定具有耐堵特性且较优除污性能的覆盖层构造。结果表明,ZE和CC作为覆盖层时,滤柱的水力性能在试验期内持续下降;SC组的渗透系数稳定在(72±9.9)mm/h,滤料层表现出良好的耐堵塞特性,并具有较优的除污性能,对TSS、COD、NH4^+-N、TN、N03^--N和TP的去除率(中位数)分别可达99.8%、72.6%、99.7%、87.1%、89%和98.1%。生物滞留设施的最佳覆盖层构造为进水区采用CC,而非进水区采用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 雨水径流 覆盖层 水力特性 除污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