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6
1
作者 余俊材 杨毅梅 白丽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0-821,共2页
关键词 肠疾病 寄生虫性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预防和控制 学生保健服务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度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智勇 余俊材 +2 位作者 范扬航 黄建豪 李恩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结转移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随访资料,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来评估这些因素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245例手术患者共切除淋巴结1758...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标准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结转移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随访资料,通过Kaplan-Meier曲线和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来评估这些因素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245例手术患者共切除淋巴结1758个,病理学报告112例患者共有220个淋巴结发生转移,总体转移率为45.71%,淋巴结转移度为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残留状态、淋巴结状态和淋巴结转移度对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后,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肿瘤残留状态、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和淋巴结转移度均可作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采用标准的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转移的个数不能明确影响pN1患者的预后,而淋巴结转移度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强的敏感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度 N分期 预后
下载PDF
大理民族中学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与防治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邓超凡 万绍进 +1 位作者 余俊材 杨毅梅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6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了解大理民族中学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防治现状。方法:取大理民族中学257名学生粪便进行镜检。结果:总感染率为9.34%,共查出7种寄生虫,其中鞭虫感染率最高,为3.89%。男女生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查的四种主要民族... 目的:了解大理民族中学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防治现状。方法:取大理民族中学257名学生粪便进行镜检。结果:总感染率为9.34%,共查出7种寄生虫,其中鞭虫感染率最高,为3.89%。男女生感染无显著性差异(P>0.05)。检查的四种主要民族间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回族感染率最高为22.22%,年级之间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染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理中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学生感染下降,提示加强饮食卫生宣教,定期服用驱虫药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寄生虫 中学生 调查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兆宪 刘小燕 +1 位作者 余俊材 郭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第20期50-52,共3页
目的调查叙事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某三甲医院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叙事护理,干预前后采用SCL-90量表对两... 目的调查叙事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某三甲医院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加用叙事护理,干预前后采用SCL-90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进行评分;同时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出院时干预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其他项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叙事护理能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躯体症状,提升心身健康水平,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叙事护理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综合性心理干预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兆宪 刘小燕 +1 位作者 余俊材 郭敏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综合性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某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综合性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某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心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HAMA、HDMA量表评分差值及出院时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量表评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状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倾向,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但不能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出血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益生菌对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庄志杰 余俊材 罗特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7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7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行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治疗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7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降体质量、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化疗前后两组肠道菌群谱变化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益生菌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下降体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治疗前,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杆/球比值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益生菌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数量均多于治疗前,杆/球比值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益生菌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多于对照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及葡萄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杆/球比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类杆菌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益生菌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化疗相关腹泻临床传染病(CID)、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周围神经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益生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益生菌治疗能有效改善术后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肠道菌群平衡,可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胃癌 肠道菌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