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血光量子疗法中两种基因和血SOD的检测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元勋 刘萍 +1 位作者 董英海 张宗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60-62,共3页
13名外伤性截瘫患者经自血光量子疗法(ALQ)治疗后,未发现病人杜氏肌营养不良病(DMD)基因缺失和c-abl原癌基因易位情况;但治疗后病人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比正常人显著增高(P<0.001)。从一个侧面... 13名外伤性截瘫患者经自血光量子疗法(ALQ)治疗后,未发现病人杜氏肌营养不良病(DMD)基因缺失和c-abl原癌基因易位情况;但治疗后病人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比正常人显著增高(P<0.001)。从一个侧面讨论了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有效的机理,认为ALQ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量子疗法 输血 基因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下载PDF
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 G/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元勋 王爱玲 +2 位作者 陈森 朱霖 孙国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4期21-22,2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对照者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G/A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寻找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方法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多态性分析:(1)碘化钾法提取人基因组DNA;(2)多聚酶...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对照者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G/A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寻找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方法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多态性分析:(1)碘化钾法提取人基因组DNA;(2)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再用HaeⅢ限制性内切酶消化;(3)酶切产物经3%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紫外灯下检测结果;(4)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组中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急性心肌梗死组中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GA和AA基因型携带者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血糖及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AA+GA基因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明显影响。结论(1)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ntA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2)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与性别、血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β纤维蛋白原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肺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元勋 胡杰贵 王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3期28-29,25,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良性肺病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端粒酶活性(TA),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CR-TRAP-ELISA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42例以及良性肺病患者20例和正常人1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端粒酶...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良性肺病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端粒酶活性(TA),探讨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CR-TRAP-ELISA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42例以及良性肺病患者20例和正常人1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端粒酶活性,并测定肺癌患者等的血CEA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2例肺癌患者TA升高的阳性率达69.05%(29/42),OD值为0.45±0.37;20例良性肺病患者只有2例TA升高呈阳性,OD值为0.11±0.06,而15例正常人全部呈阴性,OD值为0.08±0.03。肺癌组血TA升高的阳性率及OD值均高于良性肺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PCR-TRAP-ELISA法检测肺癌组TA特异度为90%,灵敏度为69.05%,优于CEA检测(P<0.01)。肺癌I期TA阳性率为25%(1/4),而IV期阳性率为100%(8/8),TA高低与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0.585,P=0.001)。结论1.PCR-TRAP-ELISA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A升高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EA检测,可联合或替代CEA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外周血TA可作为分子指标,辅助TNM分期,用于指导肺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活性 肺癌 癌胚抗原
下载PDF
NP-40-β-巯基乙醇-RNA酶A法制备DNA供PCR检测使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元勋 刘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7年第3期20-20,10,共2页
我们建立了一个新的制备细胞DNA的快速方法,即“NP-40、β-巯基乙醇,RNA酶A”法,所得的DNA制备质量很好,能满足PCR和分子杂交的需要,并可节省实验时间和使用的酶,值得向同道介绍。
关键词 DNA 聚合酶链反应 制备
下载PDF
合肥地区输血后和非输血后慢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
5
作者 余元勋 何金生 +1 位作者 沙泉 宗庭益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89,共1页
合肥地区输血后和非输血后慢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余元勋1何金生2沙泉2宗庭益2我们对输血后及非输血后慢性肝炎患者进行HCV、HBV、HDV感染的检测,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病例1994年... 合肥地区输血后和非输血后慢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余元勋1何金生2沙泉2宗庭益2我们对输血后及非输血后慢性肝炎患者进行HCV、HBV、HDV感染的检测,发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病例1994年2~10日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输血后 病原学
下载PDF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附64例分析)
6
作者 余元勋 李蒲生 +1 位作者 王素萍 高培梅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4,共3页
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花费时间很长。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直接镜检、皮试和抗结核疗效可进行初步诊断。临床标本涂片镜检虽然简易,但并不总能查到抗酸杆菌,也无法鉴别菌型。细菌培养不仅阳性率低,而且需3~8周的时间,而副结核... 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花费时间很长。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直接镜检、皮试和抗结核疗效可进行初步诊断。临床标本涂片镜检虽然简易,但并不总能查到抗酸杆菌,也无法鉴别菌型。细菌培养不仅阳性率低,而且需3~8周的时间,而副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还需特殊生长因子,如再根据细菌生长特性和生化试验进行菌型鉴定又需要很长时间。近年来探索过的一些新方法,如血清试验、气相色谱、DNA探针和BACTEC检测法等,有的敏感性或特异性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下载PDF
用斑点核酸杂交检测临床“合格血”HBV-DNA
7
作者 余元勋 罗运满 丁子清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6-47,共2页
本文对235份临床血库常规检查后的“合格血”用地高辛-HBV-DNA斑点核酸杂交法检测HBV-DNA,共8份阳性,阳性率3.4%。其中7份每斑点含HBV-DNA 1~10微微克,另1份为10~50微微克.讨论了本方法对加强输血质控的意义,并对现行的输血员筛检方... 本文对235份临床血库常规检查后的“合格血”用地高辛-HBV-DNA斑点核酸杂交法检测HBV-DNA,共8份阳性,阳性率3.4%。其中7份每斑点含HBV-DNA 1~10微微克,另1份为10~50微微克.讨论了本方法对加强输血质控的意义,并对现行的输血员筛检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HBV-DNA 检测
下载PDF
安徽汉族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的检测与分析
8
作者 余元勋 鲍远程 范骏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12期42-43,共2页
目的建立PCR-LIS-SSCP银染法,筛选WD基因外显子突变,并经DNA测序确定之。方法应用PCR-LIS-SSCP银染法,对34例WD患者及10例正常人的ATP7B基因第8、12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并对部分突变样品DNA测序。结果安徽WD患者的WD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率... 目的建立PCR-LIS-SSCP银染法,筛选WD基因外显子突变,并经DNA测序确定之。方法应用PCR-LIS-SSCP银染法,对34例WD患者及10例正常人的ATP7B基因第8、12外显子突变进行检测,并对部分突变样品DNA测序。结果安徽WD患者的WD基因第8外显子突变率为38.2%,第12外显子突变率为14.7%,是安徽汉人WD基因突变的相对热区。结论PCR-LIS-SSCP加DNA自动测序,是一种操作较便捷的基因突变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检出WD先证者、杂合子及进行症状前诊断和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WD) 基因突变 PCR—LIS—SSCP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家系血SOD测定及遗传学分析
9
作者 余元勋 祝文华 +1 位作者 黄邦良 杨文先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6年第3期29-30,共2页
采用联苯三酚自氧化速率法测定了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症患者血SOD活性,结果表明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家系一级亲属中血SOD升高者占71.4%,躁狂症患者家系一级亲属中血SOD升高者65.5... 采用联苯三酚自氧化速率法测定了精神分裂症及躁狂症患者血SOD活性,结果表明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家系一级亲属中血SOD升高者占71.4%,躁狂症患者家系一级亲属中血SOD升高者65.5%。从家系图分析等看出,这两种患者家系中血SOD升高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进行遗传。也讨论了在优生优育遗传咨询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超氧化物歧化酶 遗传学分析
下载PDF
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余元勋 王爱玲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5期22-23,2,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对照人员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a)基因807nt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多态性分析:(1)碘化钾法提取人基因组DNA。(2)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对照人员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 Ia)基因807nt多态性,探讨该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方法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多态性分析:(1)碘化钾法提取人基因组DNA。(2)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3)酶切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后,紫外灯下检测酶切结果。(4)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急性心肌梗死组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TT+T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在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TT+TC和CC基因型之间,高血压病和糠尿病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4)在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 TT+TC和CC基因型之间,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脂浓度无显著性差异。(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甘油三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1)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处T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独立遗传性危险因素。(2)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807nt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病及糖代谢等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Ia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与其多巴胺受体1表达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疗效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彬 杨清峰 +5 位作者 赵小玉 余元勋 李建平 刘萍 冷雪峰 王迎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7-601,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其多巴胺受体1(DRD1)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进展、疗效监控的影响。方法对20例健康对照者和20例未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集其外周血,通过差相富集-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SE-iFISH)及荧光定...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其多巴胺受体1(DRD1)的表达水平对乳腺癌进展、疗效监控的影响。方法对20例健康对照者和20例未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集其外周血,通过差相富集-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SE-iFISH)及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CTCs、CTCs DRD1的表达水平。之后在20例患者中,选择6例进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并在术后3、6个月,采集外周血,检测CTCs和CTCs DRD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出CTCs;20例未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检出CTCs 18例(90.0%),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3例T2期乳腺癌患者术后3、6个月时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CTCs和CTC DRD1的水平呈现下降趋势。3例T3期乳腺癌患者术后3、6个月时出现了复发和转移,CTCs和CTCs DRD1的水平呈现升高趋势。结论在CTCs高检出率和CTCs DRD1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随访常会提示预后不良;相反,在CTCs低检出率和CTCs DRD1低表达的患者中,随访提示疾病控制佳、预后较好。因此,无创的CTCs和CTCs DRD1检测,在乳腺癌疗效监控中,可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多巴胺受体1 乳腺癌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中ATP7B基因复合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彬 余元勋 +5 位作者 鲍远程 王迎新 李建平 刘萍 黄迅威 朱霖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9-1214,共6页
目的通过对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患者ATP7B基因测序,探讨其突变率及与WD的关系,分析WD中ATP7B基因复合突变的意义。方法提取67例临床确诊的WD患者口腔黏膜细胞的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ATP7B全部外显子5′端→3′端扩增... 目的通过对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患者ATP7B基因测序,探讨其突变率及与WD的关系,分析WD中ATP7B基因复合突变的意义。方法提取67例临床确诊的WD患者口腔黏膜细胞的基因组DNA,应用PCR技术对ATP7B全部外显子5′端→3′端扩增,运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突变。结果在67例患者中,发现WD中ATP7B基因突变患者52例,检出率为77.61%,其中16例纯合子突变(12例Arg778Leu纯合子突变和4例Arg919Gly纯合子突变),5例复合突变,31例单纯杂合子突变。5种ATP7B基因复合突变国内罕见报道。结论本研究发现5种ATP7B基因的复合突变,这些复合突变可能与WD的发生发展相关,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外显子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关婷 鲍远程 +2 位作者 余元勋 方长水 陈丽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4期4300-4302,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发病机制 线粒体 氧化应激 蛋白水解应激 免疫 遗传学
下载PDF
安徽省1999~2009年6021例病残儿医学鉴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叶秀 夏果 +7 位作者 叶逵 吴俊华 陈德平 方晔 潘发明 葛锐 国斌 余元勋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17-319,共3页
目的分析鉴定安徽省近十年的遗传性与非遗传性因素所致的病残儿出生缺陷的种类,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体检、辅助检查、鉴定医生对疾病做出鉴定结论。结果鉴定病残儿病例为6 021例,男性为5 109例,占84.9%;女性为912... 目的分析鉴定安徽省近十年的遗传性与非遗传性因素所致的病残儿出生缺陷的种类,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场体检、辅助检查、鉴定医生对疾病做出鉴定结论。结果鉴定病残儿病例为6 021例,男性为5 109例,占84.9%;女性为912例,占15.1%。非遗传性疾病为4 619例,遗传性疾病为1 412例。非遗传性疾病中,神经肌肉系统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脑瘫和癫痫分别为951例和440例,大脑发育不全占397例,位居第三。遗传疾病中,以心血管疾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先天性心脏病为472例,在遗传疾病中位居首位。结论病残儿中男性多于女性,神经肌肉系统占非遗传性疾病比重最大,先天性心脏病在遗传性疾病中居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残儿 出生缺陷 遗传疾病 非遗传疾病
下载PDF
安徽汉族遗传性耳聋患儿142例基因芯片的筛查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彬 余元勋 +4 位作者 李建平 王迎新 刘萍 张立 方佩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49-1853,共5页
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研究142例安徽汉族遗传性耳聋患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位点的分布特点。方法取患儿干血斑,提取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检测患儿GJB2、SLC26A4、GJB3和mtDNA 12s rRNA 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 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技术研究142例安徽汉族遗传性耳聋患儿常见耳聋基因的突变位点的分布特点。方法取患儿干血斑,提取DNA,用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检测患儿GJB2、SLC26A4、GJB3和mtDNA 12s rRNA 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耳聋突变位点。结果142例遗传性耳聋患儿中,检出携带耳聋相关基因突变患儿68例(47.89%),GJB2、GJB3、SLC26A4、mtDNA 12s rRNA基因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8.17%(40/142)、0.70%(1/142)、18.31%(26/142)、5.63%(8/142)。结论 GJB2、SLC26A4、mtDNA 12s rRNA这3个基因是导致安徽汉族遗传性耳聋患儿耳聋主要基因,其中GJB2的235del C、SLC26A4的ⅣS7-2A>G、mtDNA 12s rRNA的1555A>G是本研究组患儿最常见的致聋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基因芯片 GJB2 GJB3 SLC26A4 MTDNA 12S rRNA
下载PDF
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MYH7基因突变及相应临床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春 王爱玲 +3 位作者 余元勋 徐岩 冯俊 史学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6-339,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相关基因,寻求新突变位点,并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3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β肌球蛋白重链(MYH7)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相关基因,寻求新突变位点,并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对3个无血缘关系的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β肌球蛋白重链(MYH7)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外显子片段,双脱氧末端终止法直接测序,克隆测序法确证,并分析各突变患者相应临床表型特点。结果在一家系中发现MYH7基因nt2013c缺失、nt2025C插入,为一国内罕见移码突变,其为该家系患者间遗传相关的致病相关基因突变。结论MYH7基因突变是我国汉族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病因之一,其某些突变可在同一家系内遗传并致病,所致肥厚型心肌病外显率较低、临床症状出现较晚、进展较慢。同一突变携带者的临床表型存在异质性提示多因素参与了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家族性 汉族 肌球蛋白类/遗传 突变 基因型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爱玲 余元勋 +2 位作者 尹长森 杨善志 刘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人工修饰过碱基序列的引物及错配PCR方法,加上内切酶酶切和电泳,分析了高血压患者组和家系健康对照组的AGT基因23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发现AGT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人工修饰过碱基序列的引物及错配PCR方法,加上内切酶酶切和电泳,分析了高血压患者组和家系健康对照组的AGT基因23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发现AGT235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患者组略高于家系健康对照组,在2、3级高血压组中,AGT235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1级高血压组。结论 AGT235基因型多态性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遗传学 原发性高血压 M235T基因
下载PDF
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爱玲 余元勋 +5 位作者 徐岩 陈森 程景林 吴继雄 张莉 刘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寻找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对照组40人,排除有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及外周血管血栓疾病者。采用碘化钾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 目的探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关系,寻找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对照组40人,排除有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及外周血管血栓疾病者。采用碘化钾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基因型。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中β纤维蛋白原455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β纤维蛋白原455A等位基因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心肌梗死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调控及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爱玲 余元勋 +6 位作者 徐岩 刘萍 程自平 张立 吴继雄 孙国梅 陈森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78-982,共5页
在高血压患者中研究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M2 35T多态性、等位基因分离及与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内切酶消化进行AGT基因型分析。用双抗体夹心ELISA酶联法测定细胞因子 (IL 1、IL 6、TNF)。分析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的血... 在高血压患者中研究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M2 35T多态性、等位基因分离及与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内切酶消化进行AGT基因型分析。用双抗体夹心ELISA酶联法测定细胞因子 (IL 1、IL 6、TNF)。分析高血压病组和对照组的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 2 35位氨基酸残基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 ,并分析细胞因子对AGT基因M2 35T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血压组中AGT 2 35为TT型 38例 (5 5 88% ) ,TM型 2 4例(35 2 9% ) ,MM型 6例 (8 82 % ) ,其T型和M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73 5 3%和 2 6 4 7%。对照组中TT型 2 8例(47 4 6 % ) ,TM型 2 5例 (42 37% ) ,MM型 6例 (10 17% ) ,T型和M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6 8 6 5 %和 31 35 %。在AGT 2 35T等位基因型组中 ,高血压病组IL 1、IL 6、TNF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AGT 2 35M等位基因型组中 ,TNF浓度高于对照组。无论大于 6 0岁或小于 6 0岁的高血压病与相应年龄对照组比较 ,IL 1、IL 6、TNF浓度均显著升高。而在高血压病或对照组内 ,大于 6 0岁组与小于 6 0岁组之间比较 ,IL 1、IL 6、TNF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IL 1、IL 6、TNF升高与疾病有关而与年龄无关。研究结论 :高血压病AGT 2 35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健康对照。AGT 2 35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AGT基因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安徽省汉族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耳聋患者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彬 余元勋 +3 位作者 王迎新 李建平 刘萍 张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53-1657,共5页
目的研究安徽省汉族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耳聋(AAID)患者基因突变与其非综合征性耳聋(NSHL)的关系,建立口腔黏膜细胞基因组DNA新一代基因测序法(NGS)。方法由122例NSHL患儿及120例健康儿童,取得口腔黏膜基因组DNA,应用NGS对GJB2、12S r... 目的研究安徽省汉族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耳聋(AAID)患者基因突变与其非综合征性耳聋(NSHL)的关系,建立口腔黏膜细胞基因组DNA新一代基因测序法(NGS)。方法由122例NSHL患儿及120例健康儿童,取得口腔黏膜基因组DNA,应用NGS对GJB2、12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口腔黏膜细胞的基因组DNA质量较好,能满足NGS研究需要;在122例NSHL患者中,28例GJB2基因突变,占耳聋患者的22.95%;10例12S rRNA基因突变,占耳聋患者的8.20%。120例健康儿童中,未发现基因突变(P<0.01)。结论口腔黏膜细胞基因组DNA的NGS检测法能用于检出安徽省汉族人AAID基因突变;在安徽NSHL患者中GJB2、12S rRNA基因突变有其一定的特点,能对安徽省汉族人AAID基因突变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细胞 耳聋 突变 GJB2 12SrR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