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钛元素自吸收效应的分析
1
作者 童巨红 袁梦甜 +5 位作者 王朋 钱龙 田志辉 宣文静 余华清 曾庆栋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为了减小谱线自吸收效应对样品物质中元素定量分析带来的干扰,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对钢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准确度和精度,以攀钢生铁标准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Fe(Ⅰ)438.4 nm、Fe(Ⅰ)347.6 nm作为内标线,以原子线Ti(Ⅰ)506.5... 为了减小谱线自吸收效应对样品物质中元素定量分析带来的干扰,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对钢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准确度和精度,以攀钢生铁标准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选取Fe(Ⅰ)438.4 nm、Fe(Ⅰ)347.6 nm作为内标线,以原子线Ti(Ⅰ)506.5 nm、离子线Ti(Ⅱ)334.9 nm作为分析线,对Ti元素谱线的自吸收效应进行校正,分别建立内定标曲线,并建立了相应的量化模型。先通过指数函数拟合定标曲线来表征自吸收效应,然后对自吸收效应进行校正。自吸收校正后,Ti两组定标曲线的决定系数R 2分别从0.882增加到0.994、0.881增加到0.917,分别提高了12.7%和4.0%。定量分析时,2#和5#样品用于验证,结果显示两验证样品中Ti预测浓度的相对误差都降低到了10%以内,预测浓度的相对误差分别减少了72.01%、97.10%,测量精度得到明显提高,并且自吸收校正后的预测浓度近似于等于标准浓度。实验表明,通过指数函数拟合定标曲线的方式来量化自吸收效应,并对其进行校正的方法可以提升对Ti的分析精度,方法为通过探索改善自吸收效应来提高LIBS技术的定量分析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收效应 定量分析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内定标曲线模型
下载PDF
不同水氮管理下麦茬杂交稻氮磷钾吸收和转运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余华清 丁峰 +3 位作者 殷尧翥 杨志远 孙永健 马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7-343,共7页
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设置不同灌溉方式(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和氮肥运筹(总氮150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质量比分别为4:4:2(T1)、3:3:4(T2)、2:2:6(T3),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水肥耦合对麦茬杂交籼稻茎叶氮、磷、钾吸收和转运影响及... 以杂交稻F优498为材料,设置不同灌溉方式(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和氮肥运筹(总氮150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质量比分别为4:4:2(T1)、3:3:4(T2)、2:2:6(T3),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水肥耦合对麦茬杂交籼稻茎叶氮、磷、钾吸收和转运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淹灌相比,干湿交替灌溉有利于抽穗期和成熟期茎叶氮、钾及成熟期穗部和植株钾积累,并随氮肥后移量的增加,抽穗期茎叶、成熟期穗部和植株磷、钾积累呈先增后降趋势;淹灌能明显促进磷积累,且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茎叶的氮、磷、钾积累提高;干湿交替灌溉能够明显提高茎叶的氮、钾转运量及转运贡献率,增加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促进增产;适宜氮肥后移增产显著,T2较T1、T3增产9.09%、6.48%(淹灌)和11.24%、11.05%(干湿交替灌溉).干湿交替灌溉,总施氮量为150kg/hm2,基肥、蘖肥、穗肥的质量比为3:3:4时,麦茬杂交籼稻的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水氮管理 吸收 转运 产量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远场发散角的近似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余华清 姜向东 刘金龙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14,共2页
从半导体激光器的单模工作条件出发,提出一个远场发散角的近似公式。比较用此近似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计算、二阶矩近似计算的结果发现,在半导体实际应用中的波导层范围,该公式能减少计算难度,同时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关键词 激光物理 半导体激光器 光束质量因子 远场发散角
下载PDF
相移光纤光栅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华清 姜向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2-355,共4页
文章对分析相移光栅的Agrawal G P理论模型与Turan Erdogan理论模型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前者一般适用于均匀相移光栅,而后者适用于各种相移光栅。多层薄膜模型可用于各种相移光栅的研究,当多层薄膜的划分层数达到20时,满足计算精度... 文章对分析相移光栅的Agrawal G P理论模型与Turan Erdogan理论模型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前者一般适用于均匀相移光栅,而后者适用于各种相移光栅。多层薄膜模型可用于各种相移光栅的研究,当多层薄膜的划分层数达到20时,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移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多层膜 透射谱
下载PDF
取样光纤光栅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华清 姜向东 《电子器件》 EI CAS 2005年第3期592-595,599,共5页
对分析取样光栅的Agrawal GP理论模型与Turan Erdogan理论模型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更适合普通取样光纤光栅,而后者适用于各种取样光栅。多层薄膜模型可用于各种取样光栅的研究,当多层薄膜的划分层数达到20时,计算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取样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多层膜 反射谱
下载PDF
低双折射光纤的调制不稳定性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华清 郭开惠 姜向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利用连续波在光纤中传播时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CW波在低双折射光纤的正、反常色散区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调制不稳定性的特征由入射功率和偏振不稳定性的阈值功率的关系决定,增益谱的峰值随着入射功率的变化,大... 利用连续波在光纤中传播时满足的非线性薛定谔耦合方程,研究了CW波在低双折射光纤的正、反常色散区产生的调制不稳定性。结果表明:调制不稳定性的特征由入射功率和偏振不稳定性的阈值功率的关系决定,增益谱的峰值随着入射功率的变化,大小和位置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折射 调制不稳定性 增益谱 光纤损耗
下载PDF
啁啾相移光纤光栅的多层薄膜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余华清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4-817,共4页
将啁啾相移光纤光栅看成一多层薄膜体系,每层膜用界面传输矩阵和膜层传输矩阵表示,将每层的传输矩阵相乘后得到相移光纤光栅的传输谱。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传输谱的峰值和带宽取决于相移光纤光栅的啁啾系数、相移大小、位置及相移点的多少... 将啁啾相移光纤光栅看成一多层薄膜体系,每层膜用界面传输矩阵和膜层传输矩阵表示,将每层的传输矩阵相乘后得到相移光纤光栅的传输谱。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传输谱的峰值和带宽取决于相移光纤光栅的啁啾系数、相移大小、位置及相移点的多少。该模型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相移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多层膜 透射谱
下载PDF
相移光纤光栅的有效反射率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余华清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24-1427,共4页
采用有效反射率法分析了相移光纤光栅的传输特性.将相移光纤光栅等效成含缺陷的布拉格反射镜,然后用利用效反射率法分析其反射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且与耦合模理论吻合较好,相移光纤光栅中的相移相当于布拉格反射镜中的缺陷... 采用有效反射率法分析了相移光纤光栅的传输特性.将相移光纤光栅等效成含缺陷的布拉格反射镜,然后用利用效反射率法分析其反射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且与耦合模理论吻合较好,相移光纤光栅中的相移相当于布拉格反射镜中的缺陷,通过改变缺陷在布拉格反射镜中的光学厚度、位置及引入缺陷的数量可实现相移光纤光栅中的相移的大小、位置及数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相移光纤光栅 有效折射率法 反射谱
下载PDF
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多层薄膜分析新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华清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122,共4页
将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看成一多层薄膜体系,每层薄膜用界面传输矩阵和膜层传输矩阵表示,将每层的传输矩阵相乘后得到光栅的传输谱。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传输谱的通道数取决于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长度、两线性啁啾光栅的中... 将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看成一多层薄膜体系,每层薄膜用界面传输矩阵和膜层传输矩阵表示,将每层的传输矩阵相乘后得到光栅的传输谱。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传输谱的通道数取决于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长度、两线性啁啾光栅的中心波长的差值;通道间隔和带宽取决于光栅的啁啾系数和折射率调制幅度。该模型的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啁啾莫尔光纤光栅 传输矩阵 多层膜 透射谱
下载PDF
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华清 姜向东 《孝感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2-24,共3页
从非线性Schr dinger方程出发,运用分步傅里叶法,数值模拟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群速度色散(GVD)和自相位调制(SPM)同时起作用时能够实现光脉冲压缩及光孤子传输。
关键词 非线性效应 非线性光纤光学 群速度色散 自相位调制 光脉冲压缩 光孤子传输 光纤通信
下载PDF
啁啾对存在离散效应时孤子脉冲压缩的影响
11
作者 余华清 郭开惠 姜向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
本文从描述双皮秒脉冲在单模光纤中共同传输的耦合NLS方程出发 ,研究了具有啁啾因子的泵浦脉冲对孤子脉冲压缩的影响 ,结果表明 :泵浦脉冲具有初始啁啾时 ,会有利于存在离散效应和初始延时的信号脉冲的压缩 ,脉冲的压缩比随着正啁啾因... 本文从描述双皮秒脉冲在单模光纤中共同传输的耦合NLS方程出发 ,研究了具有啁啾因子的泵浦脉冲对孤子脉冲压缩的影响 ,结果表明 :泵浦脉冲具有初始啁啾时 ,会有利于存在离散效应和初始延时的信号脉冲的压缩 ,脉冲的压缩比随着正啁啾因子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啁啾 脉冲压缩 离散效应 初始延时
下载PDF
基于反向耦合模原理光栅的薄膜模型研究
12
作者 余华清 姜向东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0-53,共4页
提出了将Round方法与薄膜理论相结合的多层薄膜模型,将光纤光栅看成一多层薄膜体系,每层薄膜用界面传输矩阵和膜层传输矩阵表示,将每层的传输矩阵相乘后得到光栅的总传输矩阵,用它分析了基于反向耦合模原理的各光纤光栅。数值计算结果表... 提出了将Round方法与薄膜理论相结合的多层薄膜模型,将光纤光栅看成一多层薄膜体系,每层薄膜用界面传输矩阵和膜层传输矩阵表示,将每层的传输矩阵相乘后得到光栅的总传输矩阵,用它分析了基于反向耦合模原理的各光纤光栅。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方法简单,而且和耦合模理论吻合得很好,可以用此模型来分析光纤光栅的各种参数对光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光纤光栅 多层薄膜模型 传输矩阵
下载PDF
论数理方程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华清 《孝感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8-50,共3页
:文章主要讨论了具有非齐次边界条件的数理方程定解问题的一般及特殊的处理方法,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数理方程 非齐次边界条件 函数代换法 本征函数 线性叠加原理 处理方法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何艳 严田蓉 +8 位作者 郭长春 李娜 彭志芸 唐源 马鹏 余华清 孙永健 杨志远 马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114,共10页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 通过明确不同秸秆还田与栽插方式下水稻根系及产量形成的差异,为不同栽插方式下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迟熟型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设计,主区设置秸秆不还田、覆盖还田和翻埋还田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移栽和毯苗机插2种栽插方式,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和栽插方式下水稻根干质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对根系生长的影响表现为前抑后促,抑制了分蘖盛期单茎和群体根系的生长,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期根系的生长,齐穗期翻埋还田水稻根系生长更好,成熟期则是覆盖还田根干质量、根数更高。各生育时期根系直径,分蘖盛期和成熟期的单茎、群体根系指标以及根干质量,拔节后15 d、齐穗后15 d和成熟期单茎伤流强度均表现为人工移栽>毯苗机插,但拔节期和齐穗期根系形态指标和群体根干质量小于毯苗机插。不同于翻埋还田对毯苗机插稻齐穗期根系生长有利,覆盖还田能有效促进人工移栽稻齐穗期根系生长,减缓花后根系衰老,维持单茎较大伤流强度。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平均使水稻增产3.50%,与人工移栽互作的增产率为2.03%~9.81%,与毯苗机插互作的增产不明显,其中又以秸秆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增产效果最佳。3)分蘖盛期根干质量,成熟期根干质量、单茎根系指标和群体根系指标,分别与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产量显著正相关,分蘖单茎和群体根系形态指标与有效穗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秸秆还田后人工移栽均实现了增产,而毯苗机插多表现为减产,覆盖还田产量较翻埋还田高。覆盖还田与人工移栽互作下的水稻根系早生快发、衰老慢、单茎伤流强度大,产量最高,翻埋还田促进了毯苗机插中期的根系生长,但齐穗后根系衰老快,单茎伤流强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秸秆 生长 秸秆还田 水稻 栽插方式 根系 产量
下载PDF
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杂交籼稻氮肥利用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春雨 余华清 +4 位作者 何艳 郭长春 张绍文 杨志远 马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92-1801,共10页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毯苗机插(机插)、湿润精量穴直播(直播)和人工移栽3种播栽方式,副区为4个施氮量(0 kg×hm^(-2)、90 kg×hm^(-2)、135 kg×hm^(-2)和180 kg×hm^(-2)),研究... 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毯苗机插(机插)、湿润精量穴直播(直播)和人工移栽3种播栽方式,副区为4个施氮量(0 kg×hm^(-2)、90 kg×hm^(-2)、135 kg×hm^(-2)和180 kg×hm^(-2)),研究杂交籼稻在不同处理下的氮素积累与运转、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以及氮素利用率。播栽方式与施氮量对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积累量、运转及产量具显著影响及互作效应。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氮积累总量为人工移栽>机插>直播;播种—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速率为直播>机插>人工移栽,拔节—抽穗期氮素积累速率为人工移栽>机插>直播,不同播栽方式下均在拔节—抽穗期氮积累速率达最大;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表现为人工移栽>机插>直播;百千克籽粒需氮量为直播>人工移栽>机插;人工移栽稻的产量与机插稻差异不显著,与人工移栽稻相比,直播稻平均减产13.04%。植株氮素积累量和穗部氮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叶片氮素对穗部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播栽方式和施氮量对氮素利用率产生较大影响,机插稻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直播、人工移栽的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氮素回收利用率在人工移栽和机插下随着施氮量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关系,直播则随施氮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均随氮肥的增加而降低,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综合而言,直播稻施氮量在135 kg×hm^(-2),机插和人工移栽在135~180 kg×hm^(-2)时既能获得稳定的产量,也能维持较高氮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量穴直播 机插 施氮量 氮素积累和转运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栽插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艳 严田蓉 +6 位作者 唐源 林郸 李郁 余华清 杨志远 孙永健 马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5,共10页
【目的】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土壤和肥料中养分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还田方式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为水稻人工插秧和毯苗机插技术选择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成都温江四川农业大学... 【目的】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土壤和肥料中养分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还田方式下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为水稻人工插秧和毯苗机插技术选择适宜的秸秆还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18年在成都温江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以籼型三系杂交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不还田(S0)、覆盖还田(S1)和翻埋还田(S2) 3种还田方式,副区为人工插秧(HT)和毯苗机插(MT) 2种栽插方式,氮肥用量为N 135 kg/hm^2,按基肥∶蘖肥∶促花肥∶保花肥=3∶3∶2∶2的比例施用。磷肥(过磷酸钙)用量为P2O5 90 kg/hm^2,作基肥一次施入;钾肥(氯化钾)用量为K2O 150 kg/hm^2,施用比例为基肥∶穗肥=7∶3。分别于分蘖盛期、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采集茎鞘、叶和穗样品测定干物重和氮含量,计算不同时期氮素积累、转运及氮素利用效率。【结果】秸秆还田方式对人工和机械插秧水稻产量、植株氮素积累及氮素利用具有显著影响。1)与S0相比,S1、S2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抑制了水稻分蘖盛期氮素积累,促进了拔节期至成熟期各器官及植株氮素积累,提高了植株氮含量,S1效果优于S2,且S1提高了氮素茎鞘转运量(44.1%)、茎鞘转运率(10.2%)、叶片转运量(23.5%)和穗氮增加幅度(21.2%),S2仅提高了氮素茎鞘转运量(24.7%)、茎鞘转运率(6.5%)和穗氮增加幅度(16.7%)。氮肥农学效率和氮素回收率表现为S1> S2,但S1、S2氮素的稻谷生产效率均有所降低。2)分蘖盛期至拔节期,HT处理的水稻各器官氮素积累、各时期植株氮素积累、氮素转运和产量均大于MT处理的,氮素回收率则显著低于MT处理的。秸秆还田方式对不同栽插方式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程度不一,分蘖盛期HT处理的氮素积累以S2处理最小,MT处理则以S1最小。两种栽插方式下拔节期至成熟期氮素积累和转运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吸收利用率均以S1处理最大。【结论】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来看,人工插秧和毯苗机插均适宜采用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模式,并以覆盖还田结合人工插秧方式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栽插方式 水稻 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下载PDF
外源Na_2SeO_3和Na_2SiO_3对不同水稻拔节期镉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代邹 余华清 +5 位作者 郭长春 马均 李娜 杨志远 徐徽 孙永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1-450,共10页
以2个不同籽粒Cd积累特性的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和"川谷优234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基施Na_2SeO_3和Na_2SiO_3对水稻拔节期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SiO_3可显著提高2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pH,并对... 以2个不同籽粒Cd积累特性的杂交籼稻品种"宜香优2115"和"川谷优2348"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基施Na_2SeO_3和Na_2SiO_3对水稻拔节期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Na_2SiO_3可显著提高2个水稻品种根际土壤pH,并对2个水稻品种根系生长产生抑制作用;Na_2SeO_3和Na_2SiO_3使宜香优2115根表铁膜中Cd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8.5%和14.1%,使川谷优2348根表铁膜中Cd含量下降12.9%和39.4%;2个处理均降低了Cd从根向地上部的转运系数,进而减少其在地上部的含量;Na_2SeO_3和Na_2SiO_3使水稻的总Cd积累量显著下降,且使2个水稻品种地上部Cd积累量占总Cd积累量的比例也下降,而根和铁膜中Cd积累量占水稻总Cd积累量的比例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Na_2SeO_3和Na_2SiO_3主要改变宜香优2115铁膜中Cd积累量所占比例,而对川谷优2348根和铁膜中所占比例均有较大影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根表铁膜在本试验条件下是水稻Cd吸收的贮藏库。此外,Na_2SeO_3和Na_2SiO_3降低了2个供试品种籽粒成熟期的Cd含量,且对川谷优2348的降低效果优于宜香优2115,Na_2SiO_3处理的效果优于Na_2Se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硅酸钠 水稻 镉吸收 镉积累
下载PDF
单模光纤中啁啾脉冲传输特性的一种新分析方法
18
作者 余华清 《孝感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研究群速度色散(GVD)和自相位调制(SPM)的相互作用,得到啁啾脉冲在单模光纤的正、反常色散区的啁啾演变规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正色散区可实现脉冲压缩,形成暗孤子;在反常色散区,可形成亮孤子。
关键词 非线性光纤光学 群速度色散(GVD) 自相位调制(SPM) 频率啁啾
下载PDF
高校光电信息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华清 吴冯娣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上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应当从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实验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实验课程体系的完善,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加以改进,以... 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在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上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光电信息技术实验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应当从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实验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实验课程体系的完善,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信息技术 实验教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极化子效应对ZnS/CdSe核壳量子点光吸收系数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知红 李钱光 +2 位作者 易煦农 余华清 熊良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0-586,共7页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利用量子力学密度矩阵理论,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极化子效应后核壳量子点中线性、三阶非线性以及总的光吸收系数在不同条件下随入射光能量变化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电子-LO声子和电子-IO声子相互作用对ZnS/CdSe...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利用量子力学密度矩阵理论,从理论上研究了考虑极化子效应后核壳量子点中线性、三阶非线性以及总的光吸收系数在不同条件下随入射光能量变化的关系。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电子-LO声子和电子-IO声子相互作用对ZnS/CdSe柱型核壳结构量子点光吸收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极化子效应对光吸收系数有很大影响,不同声子模式对光吸收系数影响大小不同。考虑电子-LO声子后,光吸收系数被大大提高。另外,入射光强和弛豫时间对系统的吸收系数也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子 核-壳量子点 光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