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余向文 蓝锋 候萍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8期4292-4293,共2页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儿科的70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细菌感染,对照组为病毒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含量、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入住我院儿科的70例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细菌感染,对照组为病毒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含量、阳性率。结果观察组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阳性率高,对照组阴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鉴别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的重要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乳酸脱氢酶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检测价值
下载PDF
血乳酸水平在儿童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余向文 梁粤 蓝锋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监测血乳酸水平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和中心静脉压监测补液,观察组另外添加血乳酸测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监测血乳酸水平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和中心静脉压监测补液,观察组另外添加血乳酸测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指标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从第2天开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混合静脉血氧饱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8 d死亡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监测指导性治疗儿童感染性休克,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生理指标,降低死亡率,对感染性休克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乳酸水平 儿童 白细胞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40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张煜华 余向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187-187,共1页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常早期发生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发生在生后1~3个月婴儿的维生...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K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常早期发生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发生在生后1~3个月婴儿的维生素K缺乏症,常称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我院1995~1999年.收住4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晚发性 缺乏症 颅内出血 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 凝血酶原时间 肝功能障碍 后遗症 婴儿 患儿
下载PDF
中药制剂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林红 侯继文 +1 位作者 杨玉先 余向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314-315,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黄芪精口服液加玉屏风散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疗效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设中药制剂佐治组 (n =12 2 )及常规治疗组 (n =12 0 )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同时检测前后免疫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的...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黄芪精口服液加玉屏风散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疗效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设中药制剂佐治组 (n =12 2 )及常规治疗组 (n =12 0 )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同时检测前后免疫抗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中药制剂佐治组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5 8 2 %比 3 1 7% ,3 1 1%比 15 8% ,均P <0 0 0 5 )。中药制剂佐治组治疗后比治疗前IgG、IgA均明显升高 ,分别为 (8 42± 0 96)g/L比 (6 3 4± 0 82 )g/L ,(0 64± 0 3 1)g/L比 (0 5 2± 0 2 8)g/L ,均P <0 0 0 1;CD+ 4 明显上升 ,(4 0 12± 1 5 8) %比(3 8 10± 1 61) % ,P <0 0 0 1。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中药制剂佐治组发热、咳嗽、咽红、肺部罗音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 ,分别为 (2 6± 1 2 )d比 (3 9± 2 6)d、(4 4± 1 6)d比 (6 3± 2 5 )d、(4 2± 2 0 )d比(6 1± 2 3 )d、(4 0± 1 8)d比 (5 9± 1 8)d ,均P <0 0 0 5。结论 :中药制剂佐治组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提高小儿RRTI临床疗效 ,改善症状体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小儿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性 黄芪 玉屏风散
下载PDF
清热解毒化湿透疹健脾汤治疗手足口病158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林红 温利辉 +2 位作者 徐金燕 林呼 余向文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解毒化湿透疹健脾汤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25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0例按常规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治疗组158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疾病初期加予中药清热化湿透疹汤,后期加予清热化湿健脾汤...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解毒化湿透疹健脾汤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258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00例按常规给予抗病毒、对症治疗。治疗组158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疾病初期加予中药清热化湿透疹汤,后期加予清热化湿健脾汤,同时配合清热解毒透疹外洗方治疗。结果:2组患儿发热和皮疹消退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心肌酶恢复时间、胸片吸收时间、住院天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愈率为86.6%,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治愈率为63.5%,总有效率为93.3%。2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儿均无发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清热解毒化湿透疹健脾汤辅助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医疗法 清热解毒化湿透疹健脾汤
下载PDF
GINA方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160例回顾性分析
6
作者 林红 侯继文 余向文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4-55,共2页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10年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儿童中.哮喘已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并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方案已成为全球防...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10年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儿童中.哮喘已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并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方案已成为全球防治哮喘的指南;其主要内容是吸入药物(包括长期预防药物和快速缓解药物)及规范化的管理.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4年6月应用GINA方案防治儿童哮喘1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A方案/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 儿童
下载PDF
应用GINA方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160例调查分析
7
作者 林红 侯继文 余向文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460-461,共2页
目的探讨GINA方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门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在使用抗过敏、免疫调节剂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按GINA方案实行阶梯治疗。结果临床显效率91.2%,总有效率96.2%.结论GINA方案能有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应进一步... 目的探讨GINA方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门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在使用抗过敏、免疫调节剂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按GINA方案实行阶梯治疗。结果临床显效率91.2%,总有效率96.2%.结论GINA方案能有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A方案 儿童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小儿热性惊厥1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向文 梁粤 蓝锋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5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08例,其中复杂型热性惊厥46例(复杂组),单纯型热性惊厥62例(单纯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血清钠、血清钙及脑电图等情况。结...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08例,其中复杂型热性惊厥46例(复杂组),单纯型热性惊厥62例(单纯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血清钠、血清钙及脑电图等情况。结果复杂组患儿的体温及血清钠含量均低于单纯组,脑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血清钙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性惊厥患儿多由感染性疾病诱发,具有发病快,家族遗传性及白细胞计数增多的特征。对热性惊厥患儿进行诊断时,不能单纯查看患儿体温,应作全面细致的检查,如患儿的心电图是否正常、血清钠含量是否过低等,减少漏诊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 临床特点 诊治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