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因子对台湾甲腹茧蜂交配的影响
1
作者 王录超 林珠凤 +2 位作者 贾静静 余姿蓉 吉训聪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4-781,共8页
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 formosanus Sonan是多种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大利用价值。为探明不同因子对台湾甲腹茧蜂交配率的影响,以提高其雌蜂的比例,从而提升室内扩繁效果,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营养、雌... 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 formosanus Sonan是多种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对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大利用价值。为探明不同因子对台湾甲腹茧蜂交配率的影响,以提高其雌蜂的比例,从而提升室内扩繁效果,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营养、雌雄比、配对时间及空间大小对台湾甲腹茧蜂交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交配率逐渐上升,32℃最高为45.0%。不同营养对交配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雌雄比为1♀:1♂时,交配率最低,仅为7.5%,当1♀:7♂时,交配率最高,为80.0%。随着配对时间的延长,交配率呈上升趋势,当配对时间为5d时,交配率最高,为75.0%。随着空间的体积大小从348cm^(3)逐渐增大到1920 cm^(3),交配率逐渐下降,最低为5.0%。综上,最佳因子下台湾甲腹茧蜂交配率为9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甲腹茧蜂 交配 配对时间 雌雄比
下载PDF
5种常用杀虫剂对台湾甲腹茧蜂的影响
2
作者 余姿蓉 林珠凤 +2 位作者 贾静静 秦双 吉训聪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63-1670,共8页
本研究测定了防治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的常用药剂对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formosanus)成虫的室内杀虫活性、蛹的羽化率、处理蛹后羽化成虫寿命和寄生率的影响,为草地贪夜蛾的化学与生物协同防治中药剂的选择提供依据。在... 本研究测定了防治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的常用药剂对台湾甲腹茧蜂(Chelonusformosanus)成虫的室内杀虫活性、蛹的羽化率、处理蛹后羽化成虫寿命和寄生率的影响,为草地贪夜蛾的化学与生物协同防治中药剂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室内条件下用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30%茚虫威E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10%虫螨腈SC和5.7%氯氟氰菊酯EW 5种常用杀虫剂对台湾甲腹茧蜂成蜂的LR50,及其推荐浓度对台湾甲腹茧蜂寄生率、蛹的羽化率及羽化后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药膜法处理台湾甲腹茧蜂成蜂后,LR50由高到低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氯氟氰菊酯>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对台湾甲腹茧蜂成蜂风险系数HQ=1.55,有较高风险,其余药剂风险系数均<1,风险较低。喷雾处理蜂蛹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0mg/L处理对羽化率无显著影响;虫螨腈1000mg/L处理的羽化率最低(63.33%);氯虫苯甲酰胺60mg/L处理显著降低蜂蛹羽化后成虫寿命,茚虫威180 mg/L、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80、90 mg/L处理无显著影响。茚虫威180 mg/L和虫螨腈1000 mg/L处理下成蜂的寄生率分别下降5.50%和4.98%,影响较小。综上所述,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在配合台湾甲腹茧蜂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综合防治具有应用潜力,30%茚虫威EC及10%虫螨腈SC在适当的剂量下仍需完善应用规范,避免过量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甲腹茧蜂 草地贪夜蛾 杀虫剂
下载PDF
漆酶基因Cglac10的缺失对杧果炭疽病菌无性繁殖和侵染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肖春丽 钟昌开 +6 位作者 张梦婷 余姿蓉 董玲玲 谭晴 张贺 蒲金基 刘晓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66-1076,共11页
【目的】揭示漆酶基因Cglac10在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生长及侵染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qPCR技术对Cglac10在该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并通过同源重组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敲除突变体ΔC... 【目的】揭示漆酶基因Cglac10在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生长及侵染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qPCR技术对Cglac10在该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分析,并通过同源重组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获得敲除突变体ΔCglac10H和回复菌株C-ΔCglac10H。【结果】Cglac10基因在侵染过程中的表达量是侵染前的8.02~13.66倍。回复菌株C-ΔCglac10H的表型与野生型菌株的无显著差异;突变体ΔCglac10H除在菌丝生长速率方面与野生型菌株差异不明显外,菌落颜色变为白色,培养10 d时菌丝中黑色素含量下降了67.33%,产孢量显著下降;在水膜中培养至24 h时,ΔCglac10H才偶见形成附着胞,36 h时的形成率仅为野生型菌株的44.85%;在PDB中培养6 d后,ΔCglac10H的胞内漆酶活性较野生型菌株下降了57.61%;不刺伤时,ΔCglac10H几乎不致病,刺伤接种6 d后,观察到ΔCglac10H的致病力比野生型菌株下降了52.94%。【结论】Cglac10在C.gloeosporioides无性繁殖及侵染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炭疽病菌 漆酶基因 敲除 致病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