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逆向工程技术在腓骨瓣修复复杂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沈舜尧 柳稚旭 +5 位作者 姜腾飞 余婧爽 袁灏 张雷 史俊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0-1064,1060,共5页
目的·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原理,设计制作截骨导板应用于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方法·选取5例复杂下颌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三维打印的下颌骨重建模型上预先弯制重建钛板,通过CT扫描重建下颌骨、钛板、钛钉的三维图像,采... 目的·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原理,设计制作截骨导板应用于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方法·选取5例复杂下颌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三维打印的下颌骨重建模型上预先弯制重建钛板,通过CT扫描重建下颌骨、钛板、钛钉的三维图像,采用面–面配准的技术逆向回原始下颌骨及腓骨表面,制作带有重建钛板钉孔空间位置的截骨导板。在术中,通过截骨导板截骨并确定重建钛板固定位置,完成多节段腓骨瓣的精确拼接。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前设计与实际手术的截骨误差可以满足临床应用,其中最大误差为(3.53±2.33)mm,角度误差为3.31.±1.48.。结论·采用逆向工程技术原理设计的腓骨瓣截骨导板可以满足临床使用的要求,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技术 游离腓骨瓣 下颌骨缺损 虚拟设计
下载PDF
三维打印钛合金颅颌面接骨板的生物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魏弘朴 余婧爽 +2 位作者 姜腾飞 李祥 王旭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利用2种三维打印技术制作钛合金颅颌面接骨板,并将其生物力学性能与锻造的成品化钛板进行比较。方法:获取成品化钛板数据,运用选择性激光融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和电子束熔融技术(electron beam melting,EBM)进行... 目的:利用2种三维打印技术制作钛合金颅颌面接骨板,并将其生物力学性能与锻造的成品化钛板进行比较。方法:获取成品化钛板数据,运用选择性激光融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和电子束熔融技术(electron beam melting,EBM)进行三维打印制作。将成品化钛板、SLM钛板和EBM钛板分别进行三点弯曲的静态力学检测和洛氏硬度检测。获取检测数据后,利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测试均顺利完成,方差分析显示,其屈服载荷结果为SLM>EBM>成品化,最大载荷结果为SLM>EBM>成品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洛氏硬度检测结果为SLM>成品化>EBM,两两比较显示,2种方式的洛氏硬度值与成品化钛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维打印的钛合金接骨板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其力学强度和硬度基本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颅颌面接骨板 选择性激光融化技术 电子束熔融技术
下载PDF
三维打印钛合金颅颌面接骨板的表面及内部形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弘朴 应王君子 +3 位作者 余婧爽 姜腾飞 李祥 王旭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利用2种三维打印技术制作钛合金颅颌面接骨板,并将其表面及内部形态与标准型的接骨板进行比较。方法:获取标准型接骨板数据,分别运用选择性激光融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和电子束熔融技术(electron beam melting, E... 目的:利用2种三维打印技术制作钛合金颅颌面接骨板,并将其表面及内部形态与标准型的接骨板进行比较。方法:获取标准型接骨板数据,分别运用选择性激光融化技术(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和电子束熔融技术(electron beam melting, EBM)进行三维打印制作。将未抛光的SLM钛板、EBM钛板和已抛光的SLM钛板、EBM钛板,连同标准型钛板分别进行表面粗糙度检测和内部缺陷测试。获取结果后,进行形态学描述,并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维打印的颅颌面接骨板具有较大的粗糙度。通过对表面打磨和抛光,能够显著降低其表面粗糙度。经过表面处理后,其粗糙度满足国家行业标准,并且与标准型接骨板的表面粗糙度无显著差异。内部缺陷检测结果显示,3种接骨板内部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连续缺陷,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使用要求。结论:三维打印钛合金颅颌面接骨板具有较好的表面及内部形态,其表面粗糙度和内部缺陷基本满足国家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颅颌面接骨板 选择性激光融化技术 电子束熔融技术 表面及内部形态
下载PDF
条件性血管瘤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谢芙蓉 鲍欣 +4 位作者 余婧爽 王丽珍 陈万涛 张志愿 徐骎 《口腔生物医学》 2016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目的:采用条件性转基因策略构建小鼠血管瘤动物模型,并对其表型进行鉴定。方法: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启动子Tie2驱动的鼠多瘤病毒中间T基因(PyMT)表达质粒(pTie2-PyMT),采用DNA显微注射方法,将血管内皮特异性表达的PyMT目的基因... 目的:采用条件性转基因策略构建小鼠血管瘤动物模型,并对其表型进行鉴定。方法: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启动子Tie2驱动的鼠多瘤病毒中间T基因(PyMT)表达质粒(pTie2-PyMT),采用DNA显微注射方法,将血管内皮特异性表达的PyMT目的基因导入供体C57BL/6J小鼠的雄原核中,再移植到假孕鼠的输卵管中,产生转基因首建鼠。PCR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整合情况,检查转基因鼠基因型,观察转基因鼠表型,对于转基因鼠出现的新生物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Graph Pad Prism 5.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测序分析证实,pTie2-PyMT质粒中PyMT、Tie2启动子和Tie2增强子序列等组成元件被正确克隆、连接,且阅读框正确。出生小鼠基因型经PCR鉴定证实,阳性的转基因小鼠均出现血管瘤样新生物表型。血管瘤样新生物主要表达部位在小鼠的耳、舌、皮肤、黏膜、肝等部位,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血管瘤样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新生物的内皮细胞表达Py MT蛋白及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结论:Tie2启动子驱动下的PyMT基因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发血管瘤,该模型鼠可用于血管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条件控制下的转基因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建立血管瘤动物模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瘤病毒中间T基因 血管瘤 条件性转基因 动物模型
下载PDF
ADAM10蛋白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的促进作用
5
作者 谢芙蓉 余婧爽 +1 位作者 鲍欣 徐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研究ADAM10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AM10蛋白在5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相关性;采用Transwell... 目的:研究ADAM10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AM10蛋白在5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相关性;采用Transwell法检测高、低转移潜能的HN-12和HN-4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2株细胞中ADAM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高转移潜能细胞HN-12中的ADAM10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AM10蛋白的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在高转移潜能细胞系HN-12细胞中,ADAM1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转移潜能细胞系HN-4显著增高(P<0.01);HN-12细胞中沉默表达ADAM10基因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ADAM10蛋白的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ADAM10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是其影响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ADAM10有望成为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ADAM10 转移
下载PDF
导航及内镜技术联合正颌手术矫治髁突骨软骨瘤伴颌骨畸形数字化流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沈末伦 余婧爽 +3 位作者 于洪波 孙昊 沈国芳 王旭东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8-733,共6页
目的 建立导航及内镜联合正颌手术矫治髁突骨软骨瘤伴颌骨畸形的数字化流程,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就诊的36例单侧髁突骨软骨瘤患者... 目的 建立导航及内镜联合正颌手术矫治髁突骨软骨瘤伴颌骨畸形的数字化流程,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就诊的36例单侧髁突骨软骨瘤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数字化三维手术设计与模拟技术于术前确定手术方案,术中在导航及内镜辅助下精确切除患侧髁突,同期行正颌手术矫正伴发的颌骨畸形.术后行CT检查,采用ProPlan CMF 2.0软件将术后CT三维模型与术前虚拟截骨模型进行匹配,分别在虚拟截骨平面和实际截骨平面上取对应4个点(乙状切迹和下颌支后缘与髁突截骨平面的交点分别定为最前点和最后点,两点连线中点的垂线与截骨平面内外侧边缘的交点分别定为最内点和最外点);测量虚拟截骨平面与实际截骨平面上对应点间的直线距离,分析髁突切除术截骨误差.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术后CT显示髁突骨软骨瘤均被完全切除,术前设计与实际手术的截骨量基本一致,其中最前点的截骨误差最小,为(0.24±0.17) mm,而最后点的截骨误差最大,为(3.86±1.03) mm.术后随访6~ 12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导航及内镜技术联合正颌手术矫治髁突骨软骨瘤伴颌骨畸形的数字化治疗流程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外科手术 骨软骨瘤 下颌骨髁状突 内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