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间歇性充气加压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余孙萍
吴素青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急性脑梗死且无法独立活动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急性脑梗死且无法独立活动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治疗组(n=5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IPC治疗,持续1个月。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Fugl-Meyer评分显著提高(P=0.03),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P=0.02),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率、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凝血功能指标包括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PC在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运动障碍
中风康复
间歇性充气加压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国良
陆军
余孙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13-16,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针刺疗...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持续训练4周.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步行能力、平衡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别为(86.14±4.19)分、(45.05±3.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07±4.82)分、(38.95±3.8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8.31±1.91)分,低于对照组的(9.89±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长为(39.16±5.76)cm,长于对照组的(34.55±6.89)cm,步幅为(76.82±9.02)cm,大于对照组的(68.49±8.38)cm,步速为(0.61±0.13)m/s,快于对照组的(0.47±0.06)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评分为(63.49±5.11)分,高于对照组的(52.98±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采取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能够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针刺疗法
上下肢功能训练
肢体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治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余孙萍
罗开涛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5期317-317,共1页
施氏针灸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项目,具有善用温针疗法、针灸药并用等特点,笔者在2年多的跟师临证学习中受益匪浅,今枚举一例验案以飨同道。汝某某,男,63岁,退休教师。2020年6月16日初诊。2年前,患者因外伤引起"L1椎体爆裂性...
施氏针灸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项目,具有善用温针疗法、针灸药并用等特点,笔者在2年多的跟师临证学习中受益匪浅,今枚举一例验案以飨同道。汝某某,男,63岁,退休教师。2020年6月16日初诊。2年前,患者因外伤引起"L1椎体爆裂性骨折"并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偶有尿失禁,排便困难,平素需药物辅助排便,伴双下肢麻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针药结合
医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歇性充气加压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余孙萍
吴素青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601-60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急性脑梗死且无法独立活动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治疗组(n=5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IPC治疗,持续1个月。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Fugl-Meyer评分显著提高(P=0.03),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P=0.02),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率、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凝血功能指标包括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PC在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以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运动障碍
中风康复
间歇性充气加压
血液流变学
Keywords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Barthel index
Blood rheology indexes
分类号
R743.30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国良
陆军
余孙萍
机构
如皋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0期13-1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究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持续训练4周.对比两组肢体功能、步行能力、平衡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别为(86.14±4.19)分、(45.05±3.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07±4.82)分、(38.95±3.8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8.31±1.91)分,低于对照组的(9.89±2.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长为(39.16±5.76)cm,长于对照组的(34.55±6.89)cm,步幅为(76.82±9.02)cm,大于对照组的(68.49±8.38)cm,步速为(0.61±0.13)m/s,快于对照组的(0.47±0.06)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评分为(63.49±5.11)分,高于对照组的(52.98±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采取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能够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针刺疗法
上下肢功能训练
肢体功能
平衡功能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Hemiplegia
Acupuncture
Upper and lower limb function training
Limb function
Balancing function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245.31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治验
被引量:
1
3
作者
余孙萍
罗开涛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嘉兴市中医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5期317-317,共1页
文摘
施氏针灸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项目,具有善用温针疗法、针灸药并用等特点,笔者在2年多的跟师临证学习中受益匪浅,今枚举一例验案以飨同道。汝某某,男,63岁,退休教师。2020年6月16日初诊。2年前,患者因外伤引起"L1椎体爆裂性骨折"并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偶有尿失禁,排便困难,平素需药物辅助排便,伴双下肢麻木、疼痛.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针药结合
医案
分类号
R246.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间歇性充气加压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余孙萍
吴素青
《转化医学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针刺疗法联合上下肢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马国良
陆军
余孙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治验
余孙萍
罗开涛
《浙江中医杂志》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