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吊运动锻炼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梦霞 刘款 +1 位作者 宋桢桢 余小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锻炼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悬吊运动...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锻炼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痉挛型脑瘫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悬吊运动锻炼),连续干预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评价患儿D区和E区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量表(MAS)评价下肢肌张力,采用躯干功能障碍量表(TIS)从动态平衡、静态平衡和协调3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D区和E区GMFM-88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下肢M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维度TI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应用悬吊运动锻炼可改善粗大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及提高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悬吊运动锻炼 躯干功能障碍 平衡能力 儿童
下载PDF
团体语言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梦霞 宋桢桢 +1 位作者 余小佳 张卫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语言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训练上联合团体语言训练,对比两组患儿孤独... 目的探讨团体语言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训练上联合团体语言训练,对比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训练后的孤独症行为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前后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前后的相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语言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孤独症行为量表 团体语言训练 康复训练 儿童
下载PDF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梦霞 余小佳 +1 位作者 宋桢桢 张卫丹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分析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按照患儿家属意愿将我科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儿行认知功能训练,试验组52例增加核... 目的分析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认知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按照患儿家属意愿将我科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儿行认知功能训练,试验组52例增加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干预24周后比较两组患儿认知功能、上下肢功能情况。结果试验组认知功能中定向力、视知觉力、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力及思维运作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肢功能评分及下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能够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上下肢的肢体功能,在改善患儿自主生活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 肢体功能 儿童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4
作者 余小佳 兀花妮 +2 位作者 白一苹 郑帆 叶靖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90-291,共2页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36例,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无症...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36例,按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电图检查,研究组予以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以及两组患者ST段下移发生次数、幅度、维持时长和日间起始心率、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夜间心率。结果研究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ST段下移发生次数、幅度、维持时长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日间起始心率、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夜间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准确率比常规心电图高,能有效监测患者心肌缺血持续情况、发作时和夜间的心率,为临床诊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检出率
下载PDF
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核心肌群及躯干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梦霞 宋桢桢 +1 位作者 余小佳 张卫丹 《包头医学》 2020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核心肌群及躯干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2018年6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脑瘫康复,观察组30例增加正常交替半... 目的:探讨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核心肌群及躯干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本院2018年6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脑瘫康复,观察组30例增加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连续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下肢核心肌群肌力和躯体平衡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腓肠肌、内收肌及腘绳肌痉挛等级(M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维度躯干功能障碍(T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正常交替半跪运动摆动训练能够通过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腓肠肌、内收肌及腘绳肌能力,强化下肢核心肌群,提高患儿平衡能力,在促进患儿肢体功能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训练 痉挛型脑瘫 引导式教育 核心肌群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预测老年心源性晕厥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兀花妮 余小佳 +2 位作者 白一苹 郑帆 叶靖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42-443,共2页
目的探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预测老年心源性晕厥的临床价值,为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疑似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 目的探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预测老年心源性晕厥的临床价值,为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的疑似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及心脏搏动周期(R-R间期)差异,探讨动态心电图预测老年心源性昏厥临床价值。结果(1)入院106例疑似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中,心律失常80例,无心律失常发生26例。其中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80例中无晕厥49例,心律失常晕厥31例,无心律失常发生无晕厥23例,无心律失常发生晕厥3例。(2)从106名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来看,58例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室停博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17例、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8例、窦性心动过缓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例以及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7例,另外有单纯房/室性期前收缩15例、无心律失常发生26例。106例患者在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过程中共34例再次出现晕厥,其中有29例晕厥患者与严重心率失常有关,2例为单纯房性期前收缩,3例未出现心律失常。无晕厥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7.92%高于晕厥组的3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无晕厥组患者不同心律失常类型R-R间距均长于晕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识别心源性晕厥心电图表现,通过对其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予以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发病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手段预防心源性晕厥的发生,对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晕厥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7
作者 兀花妮 余小佳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04-805,共2页
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对照组择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 目的探究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对照组择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阳性检出率、生活质量,以及心电异常检出率情况。结果经实施不同心电图诊断之后,发现观察组阳性检出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精神状态、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房室传导阻滞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的心电异常检出率均显著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检查,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阳性检出率,改善患者的疾病疗效,发现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室/房性早搏等异常的心电表现情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 临床诊断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同步监测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郑帆 汪浡 +2 位作者 白一苹 兀花妮 余小佳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971-972,共2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病情监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的作用。方法选取确诊为高血压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116例为疾病组,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116名为健康组。同时采用动态心电记录仪与动态血压测定仪对两组研... 目的探讨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病情监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的作用。方法选取确诊为高血压合并房颤的老年患者116例为疾病组,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116名为健康组。同时采用动态心电记录仪与动态血压测定仪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同步监测,并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昼夜血压水平、血压类型以及HRV(心率变异性)参数情况。结果疾病组患者的收缩压反杓型高血压率明显高于舒张压反杓型高血压率(P<0.05);健康组昼夜血压水平及HRV参数情况均显著优于疾病组(P<0.05)。健康组的SDNN与RMSSD水平均均高于疾病组。结论通常情况下,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的昼夜血压水平普遍较高,且以收缩压反杓型高血压较为多见。另外,其HRV参数中的SDNN与RMSSD水平亦相对较低。而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的同步监测能够快速分析出上述相关指标,有利于临床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以及给予其第一时间的有效治疗,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老年高血压合并房颤 昼夜血压水平
下载PDF
高危儿出院后早期干预模式探讨
9
作者 李琼 刘款 余小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56-56,共1页
探讨高危儿出院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通过不同干预模式达到提高高危儿生命质量的目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早期干预的9581例高危儿,根据患儿病情和家长需求,高危儿干预分院内早期干预、门诊早期干预、家庭早... 探讨高危儿出院后早期干预的重要性,通过不同干预模式达到提高高危儿生命质量的目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早期干预的9581例高危儿,根据患儿病情和家长需求,高危儿干预分院内早期干预、门诊早期干预、家庭早期干预管理三种模式。实施步骤:1.建立高危儿随访档案: 设立专科门诊随访 参与人员包括儿保专家、小儿神经科专家、儿童康复专家、视听智力运动发育评测专职人员、康复手技家庭指导人员。2.门诊随访时间:根据高危儿情况确定随访频率,一般患儿一岁内随访至少9次,前半年每月一次,后半年每2月一次;病情较重的根据情况增加随访频率和随访年龄。3.随访内容:体格发育,神经发育,发育量表评测,辅助检查;4.早期干预方案制定;5.家庭干预指导;6.微信圈早期干预科普;7.个案视频指导。结果:2017年1月-2020年3月高危儿早期干预共9581例,其中家庭康复干预7347例,占76.7%;门诊康复干预764例,占10.4%;住院康复干预1470例,占15.3%。结论:高危儿发生功能障碍后遗症或发育落后的风险较没有高危因素的婴儿高,早期表现隐匿,加强对出院后高危儿早期干预、采取不同的早期干预模式达到提升高危儿生命质量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管理 模式
下载PDF
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余小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8年第10期167-167,共1页
研究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有脑损伤综合征的1岁以内的脑瘫儿童100例,采用中心随机系统分为两组,各组例数均等。其中一组选择标准流程下康复护理方式,归为标准... 研究脑瘫儿童康复护理中引导式教育理念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有脑损伤综合征的1岁以内的脑瘫儿童100例,采用中心随机系统分为两组,各组例数均等。其中一组选择标准流程下康复护理方式,归为标准组;另一组则选择引导式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康复护理方式,归为特殊组,比对两组儿童病患护理效果。结果:经比对,标准组、特殊组儿童病患接受治疗后24时,其GMFM能区评分较治疗初期明显提升(P<0.05),标准组评分为为(88.23±1.07)分,特殊组为(92.06±2.34)分。结论:对于患有脑损伤综合征的1岁以内的脑瘫儿童,在标准流程护理的基础上,选择引导式教育理念进行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其粗大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提高护理有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儿童 康复护理 引导式教育理念 护理有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