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13年洱海水华期间微囊藻毒素和浮游植物动态变化
被引量:
18
1
作者
朱荣
王欢
+3 位作者
余得昭
曾诚
沈宏
陈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8-384,共7页
2013年秋季,洱海再次出现大规模水华,周边几十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引起当地政府的极大关注.为了解水华发生期间洱海水体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和浮游植物的种类及丰度,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两次在洱海采集水样,测定其中两种主要微囊藻毒素MC...
2013年秋季,洱海再次出现大规模水华,周边几十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引起当地政府的极大关注.为了解水华发生期间洱海水体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和浮游植物的种类及丰度,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两次在洱海采集水样,测定其中两种主要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含量,探讨微囊藻毒素含量对洱海周边水源地的安全影响.同时也对水华期间的浮游植物特别是蓝藻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微囊藻毒素与浮游植物种类和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洱海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偏低,暂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但在洱海的水鸟体内仍然检测到微囊藻毒素的富集,显示洱海蓝藻水华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浮游植物的研究发现,洱海水华的优势种属为微囊藻(Microcystis)和暗丝藻(Psephonema aenigmaticus).9月份暗丝藻更占优势,10月份则是微囊藻更占优势.研究结果显示处于富营养化初期的洱海水体中湖湾微囊藻毒素的含量与浮游植物中产毒蓝藻的种类和丰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蓝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浮游植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东湖水体异味物质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相互关系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宇飞
余得昭
+1 位作者
过龙根
谢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4,共8页
根据2014年1—12月东湖3个湖区(水果湖、郭郑湖及汤菱湖)中9种溶解态异味物质(DMS、DMDS、DMTS、β-cyclocitral、β-ionone、MIB、GEO、IBMP和IPMP)的月间采样结果,对异味化合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东湖水体中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
根据2014年1—12月东湖3个湖区(水果湖、郭郑湖及汤菱湖)中9种溶解态异味物质(DMS、DMDS、DMTS、β-cyclocitral、β-ionone、MIB、GEO、IBMP和IPMP)的月间采样结果,对异味化合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东湖水体中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9种异味物质浓度整体水平在夏、秋季相对冬、春季较高,其中DMS、DMTS、β-cyclocitral、β-ionone的月平均浓度较高,且在夏季均超出嗅味阈值,其他几种异味物质浓度检出较低,对东湖的异味强度影响较小.低浓度β-cyclocitral及β-ionone具有烟草或芳香味,DMS与DMTS具有腐臭味,因此DMS及DMTS为东湖异味的主要致嗅物质.从异味物质空间分布来看,郭郑湖区的DMS、DMDS、β-cyclocitral及β-ionone年平均浓度均低于其他两个湖区,综合该湖区中相对较低的年平均总氮(TN)和叶绿素a(Chl.a)浓度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低的情况,该湖区的异味问题要轻于水果湖及汤菱湖区.此外,研究发现DMTS、β-cyclocitral和β-ionone浓度与Chl.a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DMDS及DMTS浓度与T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DMS及β-cyclocitral浓度与溶解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由于大量藻类快速腐败导致的水体含氧量下降可能会对水体异味产生重要影响.为防止东湖水体恶臭的发生,对藻类进行控制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湖
异味物质
环境因子
相互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菌群落组成对微囊藻水华分解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
8
3
作者
谢丽娟
余得昭
+1 位作者
曾诚
沈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0,共9页
为探究细菌群落组成对微囊藻水华腐败分解过程的响应,在太湖梅梁湾沿岸进行为期11 d的原位围隔实验,模拟蓝藻水华聚集分解过程,并监测了此过程中水体环境因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组成在微囊藻水华分解的过...
为探究细菌群落组成对微囊藻水华腐败分解过程的响应,在太湖梅梁湾沿岸进行为期11 d的原位围隔实验,模拟蓝藻水华聚集分解过程,并监测了此过程中水体环境因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组成在微囊藻水华分解的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冗余分析显示细菌的群落组成与水体氧化还原环境(溶解氧或氧化还原电位)、pH值、浮游植物生物量和营养盐浓度(总磷、硝态氮浓度)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了某些与微囊藻水华分解密切相关的特殊细菌类群,其中隶属于黄杆菌科(拟杆菌门)的一个类群在微囊藻厌氧分解的阶段占据显著优势,其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落组成
微囊藻水华
腐败分解
黄杆菌科
太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真浊度理论及其在低浊度水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博
张世红
+2 位作者
余得昭
孟宪献
郑波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6-152,共7页
对于低浊度水样(浊度<0.1 NTU),不同仪器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因此如何获得更客观的检测数据尤为重要。为此,首次提出了近真浊度理论,并给出了其测定方法。近真浊度也称为近似真实浊度,是指一种无限趋近于仅由悬浮颗粒物及胶体所引...
对于低浊度水样(浊度<0.1 NTU),不同仪器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因此如何获得更客观的检测数据尤为重要。为此,首次提出了近真浊度理论,并给出了其测定方法。近真浊度也称为近似真实浊度,是指一种无限趋近于仅由悬浮颗粒物及胶体所引起的浊度,即无限趋近于浊度真实值,这些颗粒物和胶体包括泥砂、黏土、藻类、有机物质、微生物有机体等。通过在表观浊度值中扣除现有的技术手段制备出的无限接近零浊度的实验室用纯水浊度值即仪器的零示值误差,就可以得到近真浊度值。近真浊度和现行的浊度概念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近真浊度去除了由光源、仪器光路、检测器种类、系统杂散光、信号值计算方法、校准验证方法等方面产生的零示值误差,去除了零示值误差的结果会无限接近于浊度真实值。近真浊度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低浊度领域的精确测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
表观浊度
近真浊度
低浊样品
零浊度
颗粒物
原文传递
题名
2013年洱海水华期间微囊藻毒素和浮游植物动态变化
被引量:
18
1
作者
朱荣
王欢
余得昭
曾诚
沈宏
陈隽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8-384,共7页
基金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FBZ02)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5-004)联合资助
文摘
2013年秋季,洱海再次出现大规模水华,周边几十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引起当地政府的极大关注.为了解水华发生期间洱海水体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和浮游植物的种类及丰度,分别在2013年9月和10月两次在洱海采集水样,测定其中两种主要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含量,探讨微囊藻毒素含量对洱海周边水源地的安全影响.同时也对水华期间的浮游植物特别是蓝藻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微囊藻毒素与浮游植物种类和丰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洱海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偏低,暂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但在洱海的水鸟体内仍然检测到微囊藻毒素的富集,显示洱海蓝藻水华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浮游植物的研究发现,洱海水华的优势种属为微囊藻(Microcystis)和暗丝藻(Psephonema aenigmaticus).9月份暗丝藻更占优势,10月份则是微囊藻更占优势.研究结果显示处于富营养化初期的洱海水体中湖湾微囊藻毒素的含量与浮游植物中产毒蓝藻的种类和丰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洱海
蓝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浮游植物
Keywords
Lake Erhai
cyanobacterial bloom
microcystins
phytoplankton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东湖水体异味物质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相互关系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宇飞
余得昭
过龙根
谢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94,共8页
基金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FB13
2014FBZ02)资助
文摘
根据2014年1—12月东湖3个湖区(水果湖、郭郑湖及汤菱湖)中9种溶解态异味物质(DMS、DMDS、DMTS、β-cyclocitral、β-ionone、MIB、GEO、IBMP和IPMP)的月间采样结果,对异味化合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东湖水体中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9种异味物质浓度整体水平在夏、秋季相对冬、春季较高,其中DMS、DMTS、β-cyclocitral、β-ionone的月平均浓度较高,且在夏季均超出嗅味阈值,其他几种异味物质浓度检出较低,对东湖的异味强度影响较小.低浓度β-cyclocitral及β-ionone具有烟草或芳香味,DMS与DMTS具有腐臭味,因此DMS及DMTS为东湖异味的主要致嗅物质.从异味物质空间分布来看,郭郑湖区的DMS、DMDS、β-cyclocitral及β-ionone年平均浓度均低于其他两个湖区,综合该湖区中相对较低的年平均总氮(TN)和叶绿素a(Chl.a)浓度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低的情况,该湖区的异味问题要轻于水果湖及汤菱湖区.此外,研究发现DMTS、β-cyclocitral和β-ionone浓度与Chl.a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DMDS及DMTS浓度与T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DMS及β-cyclocitral浓度与溶解氧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由于大量藻类快速腐败导致的水体含氧量下降可能会对水体异味产生重要影响.为防止东湖水体恶臭的发生,对藻类进行控制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东湖
异味物质
环境因子
相互关系
Keywords
Lake Donghu
taste and odor compounds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rrelation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菌群落组成对微囊藻水华分解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
8
3
作者
谢丽娟
余得昭
曾诚
沈宏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0,共9页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10)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4FBZ02)联合资助
文摘
为探究细菌群落组成对微囊藻水华腐败分解过程的响应,在太湖梅梁湾沿岸进行为期11 d的原位围隔实验,模拟蓝藻水华聚集分解过程,并监测了此过程中水体环境因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水体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组成在微囊藻水华分解的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冗余分析显示细菌的群落组成与水体氧化还原环境(溶解氧或氧化还原电位)、pH值、浮游植物生物量和营养盐浓度(总磷、硝态氮浓度)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了某些与微囊藻水华分解密切相关的特殊细菌类群,其中隶属于黄杆菌科(拟杆菌门)的一个类群在微囊藻厌氧分解的阶段占据显著优势,其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细菌群落组成
微囊藻水华
腐败分解
黄杆菌科
太湖
Keywords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Microcystis blooms
decomposition
Flavobacterium
Lake Taihu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真浊度理论及其在低浊度水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博
张世红
余得昭
孟宪献
郑波
机构
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天津监测站
出处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46-152,共7页
文摘
对于低浊度水样(浊度<0.1 NTU),不同仪器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因此如何获得更客观的检测数据尤为重要。为此,首次提出了近真浊度理论,并给出了其测定方法。近真浊度也称为近似真实浊度,是指一种无限趋近于仅由悬浮颗粒物及胶体所引起的浊度,即无限趋近于浊度真实值,这些颗粒物和胶体包括泥砂、黏土、藻类、有机物质、微生物有机体等。通过在表观浊度值中扣除现有的技术手段制备出的无限接近零浊度的实验室用纯水浊度值即仪器的零示值误差,就可以得到近真浊度值。近真浊度和现行的浊度概念的最大的区别在于,近真浊度去除了由光源、仪器光路、检测器种类、系统杂散光、信号值计算方法、校准验证方法等方面产生的零示值误差,去除了零示值误差的结果会无限接近于浊度真实值。近真浊度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有效解决低浊度领域的精确测量问题。
关键词
浊度
表观浊度
近真浊度
低浊样品
零浊度
颗粒物
Keywords
turbidity
apparent turbidity
approximate true turbidity
low turbidity water sample
zero turbidity
particle
分类号
TU99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13年洱海水华期间微囊藻毒素和浮游植物动态变化
朱荣
王欢
余得昭
曾诚
沈宏
陈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武汉东湖水体异味物质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相互关系
胡宇飞
余得昭
过龙根
谢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细菌群落组成对微囊藻水华分解过程的响应
谢丽娟
余得昭
曾诚
沈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近真浊度理论及其在低浊度水测量中的应用
宋博
张世红
余得昭
孟宪献
郑波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