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对低温燃烧法合成钨酸铋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余忠雄 向垒 +6 位作者 钟方龙 李彦文 莫测辉 蔡全英 黄献培 吴小莲 赵海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541,共7页
以低温燃烧法制备钨酸铋(LCM-Bi2WO6),并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形貌特征、等电点及紫外漫反射谱,同时以染料罗丹明B(Rh B)为目标污染物(25 mg/L,p H=4),考察了所制备Bi2WO6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并探讨了Rh B溶液p H(1、4、7、10... 以低温燃烧法制备钨酸铋(LCM-Bi2WO6),并表征了其晶体结构、形貌特征、等电点及紫外漫反射谱,同时以染料罗丹明B(Rh B)为目标污染物(25 mg/L,p H=4),考察了所制备Bi2WO6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并探讨了Rh B溶液p H(1、4、7、10)及酸度调节剂成分(盐酸和硫酸)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Bi2WO6为正交相,吸收极限波长为455 nm,禁带宽度为2.72 e V,晶格粒径为14.7 nm,等电点为3.43;其对Rh B的吸附和光催化效果强于水热法制备Bi2WO6和二氧化钛(TiO2)。不同p H溶液中,LCM-Bi2WO6对Rh B的吸附过程和光催化过程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一级动力学方程式,且吸附平衡量(7.48~21.93 mg/g)和光催化速率常数(0.0197~0.1181 min-1)均随p H降低而增大。LCM-Bi2WO6对Rh B的光催化降解主要由·OH所致。光催化过程中,Rh B紫外可见光谱的蓝移现象揭示LCM-Bi2WO6可通过脱乙基-共轭显色基团断裂途径降解Rh B。以H2SO4调节酸度时,SO42-离子可被Bi2WO6强吸附,从而使得LCM-Bi2WO6对Rh B的平衡吸附量(qe为6.03 mg/g)和光催化速率(kv为0.115 min-1)远小于HCl调节(qe为21.93 mg/g,kv为0.1181 min-1)时对Rh B的平衡吸附量和光催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燃烧法 钨酸铋 光催化 PH
下载PDF
水稻幼苗对纳米氧化铜的吸收及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响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涛 向垒 +5 位作者 余忠雄 莫测辉 李彦文 赵海明 蔡全英 李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80-1486,共7页
以纳米氧化铜nano-Cu O(10,100mg/L)为研究对象,以微米氧化铜micron-Cu O(10,100mg/L)及铜离子Cu2+(1.4,2.3mg/L)为对照,通过水培实验,探讨水稻对nano-Cu O的吸收积累及其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响应.结果表明,各浓度(10,100mg/L)n... 以纳米氧化铜nano-Cu O(10,100mg/L)为研究对象,以微米氧化铜micron-Cu O(10,100mg/L)及铜离子Cu2+(1.4,2.3mg/L)为对照,通过水培实验,探讨水稻对nano-Cu O的吸收积累及其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响应.结果表明,各浓度(10,100mg/L)nano-Cu O处理条件下,水稻根部及地上部铜含量(根351~1444mg/kg dw;地上部9~45mg/kg dw)总体高于micron-Cu O处理(根248~817mg/kg dw;地上部1.57~1.60mg/kg dw)及Cu2+处理(根147~220mg/kg dw;地上部14~26mg/kg dw),且在水稻幼苗根及茎透射电镜图片中均观察到nano-Cu O的存在,指示水稻可通过纳米颗粒的形式吸收、转运nano-Cu O.Nano-Cu O在水稻根细胞中主要存在于核内体中,指示内吞作用是其进入根细胞的主要方式.Nano-Cu O对水稻幼苗根系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对各根系形态指标的抑制率为28%~74%,其中总根长、根体积和比表面积为最敏感;nano-Cu O的吸收累积及纳米效应是其水稻根系毒性的主要原因.低浓度nano-Cu O(10mg/L)胁迫时,水稻幼苗根系活力显著提高,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无显著差异;高浓度nano-Cu O(100mg/L)胁迫时,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和总吸收面积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水稻 根系 形态 生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