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茗科1号和金牡丹工夫红茶游离氨基酸组成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玮 潘玉华 +5 位作者 余成法 叶小辉 张丹丹 陈静 吴先寿 叶乃兴 《茶叶科学技术》 2014年第4期10-15,共6页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分析了茗科1号和金牡丹工夫红茶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茗科1号工夫红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8.43 mg/g,金牡丹工夫红茶为37.20 mg/g。含量较高的氨基酸组分为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其中茗科1号工...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分析了茗科1号和金牡丹工夫红茶游离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茗科1号工夫红茶游离氨基酸总量为38.43 mg/g,金牡丹工夫红茶为37.20 mg/g。含量较高的氨基酸组分为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其中茗科1号工夫红茶茶氨酸比例为(73.02±3.63)%,金牡丹工夫红茶茶氨酸比例为(66.82±7.94)%。茗科1号和金牡丹工夫红茶的氨基酸组分含量总体差异较小,与铁观音工夫红茶均有较大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赖氨酸可以作为金牡丹工夫红茶区分茗科1号、铁观音工夫红茶的氨基酸特征组分;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及酪氨酸可以作为茗科1号工夫红茶区分金牡丹、铁观音工夫红茶的氨基酸特征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茗科1号(金观音) 金牡丹 工夫红茶 氨基酸组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坦洋工夫初制加工技术规程 被引量:9
2
作者 余成法 《茶叶科学技术》 2008年第3期41-44,共4页
清咸丰元年(1851年),坦洋工夫首创于福安市坦洋村而得名,以其圆紧乌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的特有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闻名海内外,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近年来,福安市为了挖掘坦洋工夫深... 清咸丰元年(1851年),坦洋工夫首创于福安市坦洋村而得名,以其圆紧乌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的特有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闻名海内外,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近年来,福安市为了挖掘坦洋工夫深厚的文化底蕴,促进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打造“坦洋工夫”品牌的政策措施,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中国证明商标”,被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确认为“中国申奥第一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规程 初制加工 茶产业 文化底蕴 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奥运经济 福安市
下载PDF
加快垦区集团化 促进资源整合——福安市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构筑乡村振兴平台公司的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成法 《中国农垦》 2022年第8期11-13,共3页
近年来,福建省福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发展,加快垦区集团化,构筑乡村振兴平台公司,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资源整合、产业做优,助力乡村振兴。一、深化农垦改革,构建引领带动平台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2014年11月,在福建省农业农村... 近年来,福建省福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垦改革发展,加快垦区集团化,构筑乡村振兴平台公司,实施创新驱动,促进资源整合、产业做优,助力乡村振兴。一、深化农垦改革,构建引领带动平台推进垦区集团化改革。2014年11月,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支持指导下,福安市率先启动了福建省首个农垦改革试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垦改革 福建省福安市 资源整合 垦区 集团化 创新驱动 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下载PDF
板栗秋末嫁接时的适宜气温
4
作者 余成法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24,共2页
用当年育秧移栽的实生苗为砧木,在10月3日~13日进行就地单芽嫁接.嫁接的气温28~18℃之同.当年12月30日检查,接口愈合且接芽饱满的达96%,第2年5月20日检查,抽芽率88.2%.
关键词 板栗 芽接 气温 成活率 嫁接
下载PDF
池杉大苗分段培育试验
5
作者 余成法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4,共3页
池杉采用尼龙暖棚培育小苗,待小苗长到4~5cm时,再移栽到圃地上,当年苗高可达1.5m以上.
关键词 池杉 小苗移栽 两段育苗 育苗 移栽
下载PDF
塑膜棚培育水杉实生苗试验简报
6
作者 余成法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4-55,共2页
采用塑膜棚培育水杉实生苗,出苗率提高到1.1%,成苗率从几乎是零提高到1.1%,平均苗高73cm,地径1.2cm,效果明显。
关键词 水杉 实生苗 成苗率 塑料大棚
下载PDF
山楂引种试验简报
7
作者 余成法 蔡小松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3-75,共3页
从山西省引进予兆红、大金星、小金星、敝口、艳果红等山楂品种,种植在乐清县仙溪镇大公山林场。经3年多时间的培育和观测,生长良好,已结果投产。第4年平均亩产330kg。
关键词 山楂 引种
下载PDF
从茶场到茶商的有益探索
8
作者 余成法 《中国农垦》 2019年第3期21-23,共3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被誉为国饮,是中华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与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是助力精准扶贫的民生产业。
关键词 茶商 茶场
下载PDF
东方美人茶加工工艺及适制品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8
9
作者 福安市"东方美人"茶研发与推广课题组 林光华 +6 位作者 陈玉成 余成法 林鸿 蔡文发 全汉洲 钟生发 郑琼銮 《福建茶叶》 2009年第2期16-17,共2页
  2008年12月   "东方美人"茶又称"膨风茶"或"槛风茶",创制于我国台湾省,是台湾省新竹县北埔、娥眉及苗栗县头份等地的特色茶.品质特征为芽尖显露白毫,枝叶连理,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犹如花...   2008年12月   "东方美人"茶又称"膨风茶"或"槛风茶",创制于我国台湾省,是台湾省新竹县北埔、娥眉及苗栗县头份等地的特色茶.品质特征为芽尖显露白毫,枝叶连理,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犹如花朵鲜艳可爱,汤色呈琥珀艳亮,有浓浓的熟果香或蜂蜜香,明显的蜂蜜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叶连枝 茸毛 节间长 东方美人茶 茶叶品质 茶小绿叶蝉 蜜糖香 加工工艺 加工技术 毛蟹 汤色 乌龙茶品种 制品
下载PDF
生态先行 品牌带动——福安市现代茶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清菊 陈玉成 +1 位作者 余成法 林鸿 《福建茶叶》 2011年第4期44-46,共3页
茶业是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传统的优势农业产业。近年来,福安市委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港口一贸旅游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茶业发展‘五个一’工程”,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致力提升质量水平,倾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全力... 茶业是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传统的优势农业产业。近年来,福安市委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港口一贸旅游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茶业发展‘五个一’工程”,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致力提升质量水平,倾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加快了福安现代茶业发展步伐。福安市先后荣获农业部第一批“全国尤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全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市)。2010年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发展 福安市 生态型 品牌 生产示范基地 主导产业 农业产业 城市战略
下载PDF
福安茶叶“五新”示范推广实践
11
作者 陈玉成 余成法 《茶叶科学技术》 2008年第2期37-39,共3页
近年来,福安市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茶叶“五新”,全市新植和改植高香型新优茶树品种4.4万亩;推广新型茶机具7200多台套;全面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等,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茶... 近年来,福安市大力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肥料、新农药等茶叶“五新”,全市新植和改植高香型新优茶树品种4.4万亩;推广新型茶机具7200多台套;全面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等,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福建省首家“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提升了福安茶产业发展水平,成为福安市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示范基地 无公害茶叶 福安市 生产新技术 县域经济发展 茶树品种 生产基地 食品原料
下载PDF
坦洋工夫初制加工技术规程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成法 《农村新技术(加工版)》 2009年第5期63-65,共3页
坦洋工夫首创于福建福安市坦洋村,以其圆紧乌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的特有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近年来,该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中国证明商标”,被... 坦洋工夫首创于福建福安市坦洋村,以其圆紧乌润、清鲜甜和、桂圆香气的特有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成为英国王室特供茶。近年来,该茶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中国证明商标”,被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确认为“中国申奥第一茶”,中华名人协会指定为中华名人特供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规程 初制加工 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奥运经济 福安市 消费者 博览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