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3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新沛 陈政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3-486,共4页
C3是 3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交汇点 ,系机体防御体系中的关键分子 ,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之一 ,但其活化失调则会导致组织细胞损害 ,且其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为微生物逃避补体攻击提供了可能。因此 ,深入了解C3的分子结构及其与其... C3是 3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交汇点 ,系机体防御体系中的关键分子 ,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之一 ,但其活化失调则会导致组织细胞损害 ,且其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为微生物逃避补体攻击提供了可能。因此 ,深入了解C3的分子结构及其与其它蛋白、病原体、细胞的相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成份C3 配体 功能
下载PDF
中国白族人群MBL基因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新沛 吕成伟 +3 位作者 葛争鸣 李江川 马丽 陈政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8-742,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云南白族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方法:对MBL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550G/C(称H/L等位基因)、221C/G(X/Y)、+4C/T(P/Q)已明确的白族DNA样本,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技... 目的:研究中国云南白族人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方法:对MBL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550G/C(称H/L等位基因)、221C/G(X/Y)、+4C/T(P/Q)已明确的白族DNA样本,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结构基因第一外显子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分别称为D、B、C等位基因,野生型即A),并分析MBL基因的单倍型与基因型。结果:只检出GGC54GAC点突变,其频率为0.100;检出的5种单倍型及其频率是:HYPA0.250、LXPA0.107、LYQA0.407、LYPA0.135、LYPB0.100;各基因型及其频率为:LYPA/LYPA0.043、LXPA/LYQA0.143、LYPA/LYPB0.014、HYPA/LYQA0.086、LYPA/LYQA0.157、HYPA/LYPA0.014、LYPB/LYQA0.143、HYPA/LYPB0.043、LXPA/LXPA0.014、HYPA/LXPA0.043、LYQA/LYQA0.143、HYPA/HYPA0.157。结论:中国白族人群MBL基因存在GGC54GAC点突变,单倍型以LYQA和HYPA为主,基因型则多见LYPA/LYQA、HYPA/HYPA、LXPA/LYQA、LYPB/LYQA和LYQA/LYQ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基因型 序列特异引物-多聚酶链反应
下载PDF
同时性原发性直肠癌并肺癌多发转移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新沛 李亚南 +6 位作者 陈晓清 肖丽萍 叶桂安 张艺军 刘岗 赵露茜 孙凌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结肠多发息肉 原发性直肠癌 周围型肺癌 淋巴结转移 同时性 重度不典型增生 胸腹部CT 鳞状上皮细胞
下载PDF
七种常见MBL基因单倍型标准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新沛 陈月 +2 位作者 张丽芸 卢晓 陈政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79-1383,共5页
目的构建7种常见的MBL基因单倍型标准质粒。方法以已确认MBL基因单倍型及基因型的DNA样本为模板,利用SSP-PCR技术扩增出包含MBL基因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的单倍型片段并将其克隆入T载体;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将其第一外显子52和57位密码... 目的构建7种常见的MBL基因单倍型标准质粒。方法以已确认MBL基因单倍型及基因型的DNA样本为模板,利用SSP-PCR技术扩增出包含MBL基因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的单倍型片段并将其克隆入T载体;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将其第一外显子52和57位密码相应的碱基突变;采用PCR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以单倍型及基因型已确认的DNA样本为模板,采用SSP-PCR和分子克隆技术获得单倍型HYPA、LXPA、LYQA、LYPA和LYPB重组质粒;以单倍型HYPA及LYQA重组质粒为模板,采用定点突变技术获得单倍型HYPD及LYQC标准质粒。结论构建成功常见的7种MBL基因单倍型标准质粒,为采用SSP-PCR、Real-timePCR等技术分析MBL基因相应的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提供了标准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标准质粒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丽萍 毕向军 +6 位作者 李亚南 陈晓清 张晓峰 余新沛 刘岗 杨明常 宋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08,1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经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其中确诊为前列腺癌3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中28例有前列腺上皮内瘤形成(PIN)]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经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其中确诊为前列腺癌32例,非前列腺癌患者中28例有前列腺上皮内瘤形成(PIN)]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的患者PSA、FPSA、FPSA/PSA比值、PSAD等计量资料以及分区域计数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PSA、FPSA、FPSA/PSA、PSAD与前列腺癌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患者PSA(P<0.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将无前列腺癌及癌前病变、非前列腺癌存在PIN改变、前列腺癌患者分别作为第一、二、三组分组进行比较,第一、三组患者PSA(P<0.001)和PSAD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存在差异(P<0.05);第二、三组患者PSA(P<0.01)和PSAD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FPSA/PSA无显著差异(P>0.05);第一、二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S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线索,结合FPSA/PSA比值对早期诊断前列腺癌有较大意义,PSAD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早期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肖丽萍 余新沛 +2 位作者 刘岗 钟武装 蔡敏捷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两...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和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两组总疗程均为8 w。通过随访观察,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采用上海丰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测定血脂;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肝功能指标;使用西门子Sequoia512超声诊断仪进行肝脏检查,用来评估脂肪肝程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糖水平都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为7.6 mmol/L,对照组为7.8 mmol/L,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ALT和AST分别为(43.8±18.2)IU/L和(42.3±9.6)I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9.0±10.8)IU/L和(51.5±12.2)IU/L,P<0.05];治疗后实验组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分别(1.50±0.57)mmol/L和(5.09±1.1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29)mmol/L和(5.78±1.23)mmol/L,P<0.05];治疗后实验组肝脏B超评分为(1.2±0.3),显著低于对照组[(1.6±0.3),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79.5%,显著高于对照组(54.5%,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优于单纯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多烯磷脂酰胆碱 维生素E
下载PDF
MBL对LPS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月 余新沛 +1 位作者 刘莹 陈政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6-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对细菌脂多糖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成熟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能黏附塑料的单核细胞,在rhGMCSF和rhIL4条件下培养5d,然后在有或无LPS和不同质量浓度(10~100mgL)天然人MBL...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对细菌脂多糖诱导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成熟的影响。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能黏附塑料的单核细胞,在rhGMCSF和rhIL4条件下培养5d,然后在有或无LPS和不同质量浓度(10~100mgL)天然人MBL条件下继续培养2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以FACS分析DC的表型,用MTT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以酵母多糖颗粒吞噬试验评估DC的抗原摄取能力,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12p40+p70的含量。结果MBL以剂量依赖方式下调LPS诱导人MoDC表面分子CD83和CD86表达,增强其摄取酵母多糖颗粒的能力,降低其激发初始T细胞增殖的能力,并抑制其LPS诱导的TNFα和IL12p40+p70分泌,但MBL质量浓度低至10mgL时对LPS诱导DC成熟作用几无影响。结论高质量浓度MBL能抑制LPS诱导的DC成熟过程,提示其可能在LPS引发疾病包括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中具有调节作用,亦提供了分析DC分化成熟有关信号途径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树突状细胞 成熟 脂多糖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汉族人MBL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钟成全 王方勇 +4 位作者 吕成伟 余新沛 卢晓 张丽芸 陈政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1-752,754,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方法:收集广东地区汉族普通人群的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方法:收集广东地区汉族普通人群的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其MBL基因的点突变。结果:从202份样本中,检出GGC54GAC点突变纯合子6例和杂合子44例(等位基因频率为0.139),GGA57GAA点突变杂合子1例(频率为0.002),未发现CGT52TGT点突变(频率为0)。结论:广东地区汉族人群MBL基因点突变的频率较高,为防治MBL缺损病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点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杂交探针 基因点突变 MBL基因 汉族人群 广东地区 GGC54GAC点突变 等位基因频率
下载PDF
肠炎清通过抑制NF-κB活性对大鼠肠黏膜起抗炎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宋卫兵 吕永慧 +6 位作者 李亚南 肖丽萍 余新沛 刘岗 王媛媛 张小兰 李鹰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肠炎清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100mg/kg)组及肠炎清组(CYQ,100mg/kg),每... 目的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肠炎清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的机制。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100mg/kg)组及肠炎清组(CYQ,100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共6d。每天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光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并评分(HS)。ELISA测定大鼠IL-10,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肠黏膜内TNF-α、IL-1β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各处理组细胞内磷酸化胞质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小肠炎模型组DAI、CMDI、HS评分明显升高(P<0.01)。肠炎清组DAI,CMDI,HS评分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MTX组TNF-α、IL-1βmRNA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肠炎清组与NAC治疗组TNF-α、IL-1β表达水平低于MTX组,但IL-10的表达高于MTX组。肠炎清能抑制IκB的降解。结论姜黄素对肠黏膜起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抑制NF-κB活性,进而减少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清 小肠炎 NF-ΚB
下载PDF
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附23例报告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亚南 毕向军 +7 位作者 陈晓清 张晓峰 肖丽萍 余新沛 刘岗 杨明常 宋骤 刘坚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3例低度(PIN 1级)PIN(低度组)和8例高度(PIN 2~3级)PIN(高度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以同期确诊为前列腺癌、BP... 目的:探讨单纯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 ithelial neop lasia,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23例低度(PIN 1级)PIN(低度组)和8例高度(PIN 2~3级)PIN(高度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并以同期确诊为前列腺癌、BPH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上述各组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高度组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与低度组及BP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低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低度PIN的特征类似于BPH而与前列腺癌有所不同,而少数(1/16)高度PIN患者的肿瘤标志物p504 s呈阳性。结论:低度PIN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与BPH相似,而高度PIN的临床和病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前列腺恶性肿瘤特征,需要积极进行临床追踪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上皮内瘤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中国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点突变基因频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钟成全 余新沛 +2 位作者 王方勇 库热西江.托呼提 陈政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64-1767,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维吾尔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和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的情况。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一般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应... 目的了解我国维吾尔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结构基因外显子1第52、54和57位密码点突变(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的情况。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一般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点突变。结果95例维吾尔族样本中,检出54位密码点突变纯合子2例和杂合子28例,未发现CGT52TGT和GGA57GAA点突变。结论维吾尔族人群MBL结构基因CGT52TGT、GGC54GAC和GGA57GAA点突变的频率分别为0、0.168和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点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杂交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丽萍 钟武装 +2 位作者 刘岗 余新沛 蔡敏捷 《肝脏》 2016年第12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急性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7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按照出血性质分为两组(急性和非急性),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急诊内镜治疗急性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78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按照出血性质分为两组(急性和非急性),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个人史、手术史、既往疾病史以及发病后临床理化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红色征、门-脾静脉主干内径及Child-Pugh评分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上述因素中与急性出血有显著相关性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包括既往脾切除术史、空腹血糖、凝血酶原时间等11项因素在两组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的白蛋白、脾切除术史、Child-Pugh评分、急诊内镜治疗史与急性出血发生呈负相关,其中急诊内镜治疗史的OR值最小,与急性出血呈正相关的因素是红色征、门静脉主干内径,其中红色征的OR值最大。结论发生急性出血与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因素无关。红色征、门静脉主干内径为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其中内镜显示有红色征的患者发生急性出血的风险最大;脾切除术史、血清白蛋白含量、Child-Pugh评分及急诊内镜治疗史为急性出血的保护性因素,曾接受过急诊内镜止血治疗的患者发生急性出血的风险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危险因素 内镜止血
下载PDF
美沙拉秦缓释片维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肖丽萍 余新沛 +2 位作者 刘岗 钟武装 蔡敏捷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缓释片维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式维持治...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缓释片维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6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治疗方式维持治疗,试验组则在传统维持治疗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维持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疾病活动指数(DAI)、IL-6、IL-8及TNF-α水平变化、服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UC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41%)、DAI(3.55±1.20)分、IL-6(100.18±25.14)ng/L、IL-8(159.88±34.85)ng/L、TNF-α(80.11±21.41)ng/L水平,以及UC复发率(1.5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2.38%)、DAI(4.29±1.33)分、IL-6(121.21±26.01)ng/L、IL-8(187.68±37.08)ng/L、TNF-α水平以及UC复发率(23.8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缓解期UC患者,可进一步抑制UC患者炎症反应,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不适症状消失,对疾病维持治疗效果较显著,减少缓解期UC复发率,且药物副作用少,有助于患者恢复,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解期 有效性 美沙拉嗪 安全性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与尼莫地平对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1
14
作者 程文姚 杨健 余新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NBP)及尼莫地平(NMD)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治疗的VD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NBP组和NMD组,各48例。NBP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NMD组...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NBP)及尼莫地平(NMD)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治疗的VD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NBP组和NMD组,各48例。NBP组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NMD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治疗周期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随访,利用认知功能量表(MMSE、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MMSE、MOCA和ADL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NBP组MMSE、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NMD组,而ADL评分明显低于NMD组(P<0.01);NB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NMD组(22.9%)(P<0.05)。结论 NBP与NMD均能明显改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NBP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尼莫地平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中国汉族、维吾尔族人群甘露聚糖结合凝素基因多态性的检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方勇 余新沛 +3 位作者 库热西江.托呼提 张丽云 卢晓 陈政良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0-393,共4页
分别收集广东省汉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一般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54位密码点突变(GGC54GAC)。从138份汉族样本中检出GGC... 分别收集广东省汉族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一般人群血标本,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以多聚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应用荧光探针杂交可视技术检测其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54位密码点突变(GGC54GAC)。从138份汉族样本中检出GGC54GAC突变型纯合子4例,占2.9%,杂合子30例,占21.74%;120份维吾尔族标本中,检出突变型纯合子3例,占2.5%,杂合子34例,占28.33%。因此,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MBL基因GGC54GAC突变的频率分别为0.138和0.167,两民族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GGC54GAC点突变 多聚酶链反应 分子杂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误诊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艺军 钟武装 +3 位作者 李亚南 肖丽萍 余新沛 蔡敏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3-333,共1页
患者,男,80岁,因乏力、发现血AFP升高1个月,于2010年4月27日入院。患者诉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乏力,无发热、腹痛、腹泻、黄疸,无纳差、恶心、呕吐,无多饮、多尿、消瘦等不适。当时在我院门诊体检发现血AFP稍高,为11μg/L(正常值5μg/L... 患者,男,80岁,因乏力、发现血AFP升高1个月,于2010年4月27日入院。患者诉入院前1个月开始出现乏力,无发热、腹痛、腹泻、黄疸,无纳差、恶心、呕吐,无多饮、多尿、消瘦等不适。当时在我院门诊体检发现血AFP稍高,为11μg/L(正常值5μg/L)。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肥胖体型,体重110 kg,身高178 cm,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有2型糖尿病30余年,脂肪肝10年,近2年来血糖控制欠佳,予皮下注射诺和灵N 38 U 1次/早,诺和灵N 36 U 1次/晚,空腹血糖10 mmol/L左右,餐后2 h血糖15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误诊 血AFP 血糖控制 诺和灵N AFP升高 2型糖尿病 体格检查
下载PDF
MBL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远航 范立明 +2 位作者 余新沛 胡静 谭江平 《新医学》 2013年第5期298-300,共3页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及相关免疫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PGN的发生、发展有关。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是固有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BL基因多态性与PGN的发生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从MBL...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及相关免疫疾病与免疫系统的关系非常密切,免疫系统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PGN的发生、发展有关。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是固有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MBL基因多态性与PGN的发生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从MBL基因多态性入手,对揭示PGN的发病机制、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治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Balb/c小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C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宏伟 陈政良 +2 位作者 左大明 卢晓 余新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6-238,241,共4页
目的获得小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C(MBL-C)基因的全长编码区cDNA。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Balb/c小鼠的肝细胞中分离出MBL-C基因cDNA片段,将其克隆入pUC-T载体并测序,对基因结构及其与人MBL基因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扩增得到的Bal... 目的获得小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C(MBL-C)基因的全长编码区cDNA。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Balb/c小鼠的肝细胞中分离出MBL-C基因cDNA片段,将其克隆入pUC-T载体并测序,对基因结构及其与人MBL基因的同源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扩增得到的Balb/c小鼠MBL-C基因cDNA全长735 bp,编码245个氨基酸残基,包含了完整的编码区基因序列。经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扩增得到的Balb/c小鼠MBL-C基因与Genbank中发表的序列具有100%的同源性,与人的MBL基因的同源性为71.4%。结论成功地克隆到完整的Balb/c小鼠MBL-C编码区基因,为进一步在整体水平研究MBL分子的天然免疫功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C RT-PCR CDNA克隆 小鼠
下载PDF
三羟异黄酮抑制前列腺增生作用的体外和动物研究
19
作者 肖丽萍 毕向军 +4 位作者 李亚南 余新沛 刘岗 杨明常 刘坚 《新医学》 2014年第9期597-600,共4页
目的应用三羟异黄酮对BPH小鼠模型和体外培养的前列腺上皮细胞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BPH治疗作用及对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32只雄性昆明小鼠,应用丙酸睾丸酮肌内注射制作小鼠BPH模型;然后分为4组,每组各8只小鼠。其中3组小鼠分别采用10... 目的应用三羟异黄酮对BPH小鼠模型和体外培养的前列腺上皮细胞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BPH治疗作用及对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32只雄性昆明小鼠,应用丙酸睾丸酮肌内注射制作小鼠BPH模型;然后分为4组,每组各8只小鼠。其中3组小鼠分别采用10、30、90 mg/(kg·d)三羟异黄酮剂治疗4周,余1组为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4周后处死4组小鼠,取前列腺称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另外取BPH患者前列腺上皮细胞加入不同培养孔,每孔2×104个细胞,分别应用含0、0.1、0.5、1.0、2.5、5.0μmol/L三羟异黄酮的培养基培养10 d后收集各组细胞,染色并计数,比较6组细胞的活率。结果治疗4周后,3组实验组小鼠前列腺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小鼠前列腺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应用0、0.1、0.5、1.0、2.5、5.0μmol/L三羟异黄酮处理的前列腺上皮细胞数分别为(4.71±0.78)×104个、(4.46±1.15)×104个、(3.84±1.33)×104个、(2.01±0.31)×104个、(0.58±0.28)×104个、(0.20±0.12)×104个;台盼蓝染色提示各组前列腺上皮细胞活率分别为99.3%、98.7%、96.7%、93.3%、90.7%、88.7%,1.0、2.5、5.0μmol/L组上皮细胞数少于对照组,细胞活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三羟异黄酮可减轻BPH小鼠模型的前列腺质量,对前列腺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三羟异黄酮 大鼠 体外
下载PDF
老年男性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高96例临床病理分析
20
作者 肖丽萍 毕向军 +6 位作者 李亚南 陈晓清 张晓峰 余新沛 刘岗 杨明常 宋骤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在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临床检测血清PSA>4ng/ml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按病理诊断分为3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7例、前列腺癌前病变(PPC)23例、前列腺癌(PCa)26例。经直肠...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增高在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6例临床检测血清PSA>4ng/ml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按病理诊断分为3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7例、前列腺癌前病变(PPC)23例、前列腺癌(PCa)26例。经直肠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分析各组患者血清PSA、游离PSA与血清PSA比值(FPSA/PSA)、PSA密度(PSAD)等计量资料以及分区域计数资料与病理诊断结果关系。结果各组患者血清PSA、FPSA/PSA、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将患者按PSA、PSAD、FPSA/PSA值大小分区,各组患者在各区间人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血清PSA>20ng/ml并FPSA/PSA<0.25、PSA为10~20ng/ml并FPSA/PSA<0.15标准判断PCa,特异性为66.7%,灵敏度为85.7%。结论PSA是早期诊断PCa的重要线索,结合FPSA/PSA比值对早期诊断PCa有较大意义,PSAD可以作为PCa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诊断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