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乍得Bongor盆地基岩潜山储层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余朝华 杜业波 +5 位作者 肖坤叶 王景春 肖高杰 张桂林 梁巧峰 王玉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79-1290,共12页
基岩潜山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本文以覆盖Bongor盆地主要潜山构造带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近百口基岩钻井的岩心资料和系统解释成果为基础,对基岩储层的特征、展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精细研究。通过开展岩心观察和镜下分析,明确... 基岩潜山油气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本文以覆盖Bongor盆地主要潜山构造带的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近百口基岩钻井的岩心资料和系统解释成果为基础,对基岩储层的特征、展布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精细研究。通过开展岩心观察和镜下分析,明确了Bongor盆地基岩以花岗岩、正长岩和二长岩等岩浆岩和混合花岗岩、片麻岩等变质岩为主,基岩储集空间以破碎的粒间孔、构造裂缝和溶蚀孔洞为主。主要潜山带上的基岩钻井揭示潜山储层纵向上具有分带性,位于潜山顶部的风化壳和破碎带储集条件好,向下进入潜山内部储集条件逐步变差,平面上基岩储层分布广泛,但非均质性强,不同构造部位储层厚度和品质差异较大。通过对潜山构造带的构造恢复和地震、测井、岩心综合研究,明确Bongor盆地潜山储层主要受古构造位置、基岩岩性与矿物成分及构造活动的影响。位于构造高部位的潜山较低部位潜山基岩储层更为发育。长英质矿物较铁镁质矿物脆性强,应力作用下容易产生裂缝,沿着裂缝发生溶蚀而形成孔洞,富长英质矿物层段比铁镁质矿物层段储层品质更好。受构造活动的影响,主要断裂带附近构造裂缝发育,现今最大主应力方向与主要裂缝方向接近,有利于裂缝的张开与保存。基岩储层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潜山目标评价和钻前储层预测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潜山 基岩储层 影响因素 Bongor盆地 乍得
下载PDF
乍得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余朝华 肖坤叶 +2 位作者 张桂林 肖高杰 杜业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0-98,共9页
Bongor盆地是中—新生代陆内被动裂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受周边重大构造事件的影响和控制。白垩纪早期,在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分离、大西洋张裂的影响下,盆地开始形成并持续张裂,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南东向高角度陡立断层;白垩纪末期,在非... Bongor盆地是中—新生代陆内被动裂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受周边重大构造事件的影响和控制。白垩纪早期,在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分离、大西洋张裂的影响下,盆地开始形成并持续张裂,形成了一系列北西—南东向高角度陡立断层;白垩纪末期,在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间南北向高速正向碰撞所引起的挤压应力作用下,盆地发生强烈反转,地层抬升剥蚀、褶皱变形;古近纪末受红海北西—南东向张裂产生的局部挤压应力作用,盆地发生轻微反转,部分古近系遭受剥蚀;新近纪以来盆地以稳定的热沉降为主。Bongor盆地白垩纪末期构造反转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构造事件,深刻影响了盆地的沉积充填和油气成藏。盆内白垩纪末期构造反转以地层的褶皱变形为主要特征,根据其剖面形态可进一步分成单断型、双断型和散花型3种类型。基于最新有关断层倾角与反转应力强度的研究成果和Bongor盆地反转构造特征,认为虽然晚白垩世挤压强烈,但由于盆地断层倾角过大发生"锁死"现象,而未能发生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gor盆地 构造反转 构造特征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乍得Bongor反转裂谷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勘探启示 被引量:16
3
作者 余朝华 肖坤叶 +4 位作者 肖高杰 张桂林 袁志云 胡瑛 杜业波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5期45-53,共9页
综合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镜质组反射率(Ro)法和地层对比法对Bongor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恢复结果表明Bongor盆地中生界的剥蚀厚度在1000--2000m之间,呈现出南北大、中间小的特征。快速而剧烈的抬升剥蚀使得该盆地下成藏组... 综合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法、镜质组反射率(Ro)法和地层对比法对Bongor盆地中生界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恢复结果表明Bongor盆地中生界的剥蚀厚度在1000--2000m之间,呈现出南北大、中间小的特征。快速而剧烈的抬升剥蚀使得该盆地下成藏组合P组砂体的储集能力得以保存;反转期的挤压应力导致了盆地地层的褶皱变形,形成了一系列断背斜、断鼻构造,为油气成藏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条件;反转引起的断层活化为Bongor盆地中油气的运移提供了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盆地 剥蚀厚度 油气聚集 Bongor盆地 乍得
下载PDF
莱州湾地区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量的估算 被引量:21
4
作者 余朝华 韩清华 +2 位作者 董冬冬 陈珊珊 兖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2-69,共8页
通过理论模型研究,推导出了走滑拉分盆地中盆地的走滑速率与沉降速率之间的关系,即走滑速率同盆地的几何形状参数、最大沉降深度和沉降速率存在着稳定的数值关系。以莱州湾地区潍北凹陷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剥法对凹陷内处于不同构造位置的... 通过理论模型研究,推导出了走滑拉分盆地中盆地的走滑速率与沉降速率之间的关系,即走滑速率同盆地的几何形状参数、最大沉降深度和沉降速率存在着稳定的数值关系。以莱州湾地区潍北凹陷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剥法对凹陷内处于不同构造位置的4口井的基底沉降历史进行了恢复,建立了潍北凹陷沉降速率与郯庐断裂中段走滑速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根据位于洼陷带的伪1井和央5井的计算结果,得出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量为40k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位移 沉降分析 拉分盆地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东部垦东-孤东潜山带走滑断层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余朝华 黄超 +1 位作者 祁成祥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1-306,共6页
济阳坳陷东部垦东-孤东潜山带是胜利油田重要的油气产区,对该区带内走滑断层特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走滑活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为此,通过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和相干切片分析,综合研究了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断层在剖面上与平面上... 济阳坳陷东部垦东-孤东潜山带是胜利油田重要的油气产区,对该区带内走滑断层特征及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走滑活动对油气聚集成藏的影响。为此,通过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和相干切片分析,综合研究了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断层在剖面上与平面上的特征。结果表明,在剖面上发育明显的负花状构造,而在平面上则伴生一系列雁行断层,这些断层与走滑断层呈45°斜交,形成"入"字型形态。通过区域构造背景以及走滑成因分析,明确了该区走滑断层的形成机制:在始新世中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西斜向俯冲于欧亚板块之下,加上印度洋板块北东向的推挤,中国东部处于北东-南西向的挤压之下,受南部青坨子和陈家庄凸起的限制,垦东-孤东潜山带发生逆时针旋转,由于各潜山距离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同,相邻块体之间扭动程度存在差异,潜山带的分界断层分段扭动而发生相对滑移,最终演化成走滑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层 负花状构造 构造特征 动力机制 郯庐断裂带
下载PDF
中非裂谷系Bongor盆地强反转裂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34
6
作者 肖坤叶 赵健 +5 位作者 余朝华 盛艳敏 胡瑛 袁志云 侯福斗 张桂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80,共9页
近年来,强反转裂谷盆地在油气勘探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非裂谷系是强反转裂谷盆地的重要发育区。文中以Bongor盆地为例,分析了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反转是Bongor盆地最显著的... 近年来,强反转裂谷盆地在油气勘探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非裂谷系是强反转裂谷盆地的重要发育区。文中以Bongor盆地为例,分析了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反转是Bongor盆地最显著的构造特征,受区域挤压应力场作用,Bongor盆地在晚白垩世和中新世发生了两期反转,特别是发生在晚白垩世桑托期(Santonian)的反转造成盆地整体大幅度抬升,地层遭受强烈剥蚀,剥蚀量达600~1 600 m,盆地剥蚀呈现出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点。反转导致残余地层发生明显的褶皱变形,并最终控制了盆地构造圈闭的成型;同时造成上成藏组合油藏的改造、破坏,使得Bongor盆地成藏模式以源内成藏为主。因此,围绕初陷期凹陷、立足下成藏组合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裂谷系 Bongor盆地 盆地反转 油气成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莱州湾地区郯庐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其新生代演化 被引量:58
7
作者 吴时国 余朝华 +1 位作者 邹东波 张海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郯庐断裂带中段分东西两支从莱州湾进入渤海,在莱州湾地区的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一直鲜为人知。通过对横穿研究区的两条地震测线的解释和分析,揭示了该区郯庐断裂带中段在研究区的构造差异,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东西两支在该研究区表现出... 郯庐断裂带中段分东西两支从莱州湾进入渤海,在莱州湾地区的构造特征与演化历史一直鲜为人知。通过对横穿研究区的两条地震测线的解释和分析,揭示了该区郯庐断裂带中段在研究区的构造差异,研究表明郯庐断裂带东西两支在该研究区表现出不同的断裂性质,西支断裂表现为正断层,东支断裂表现为走滑断层。郯庐断裂是本研究区的主控断裂,通过对本地区地层形态及其组合、断层的剖面形态和空间展布规律的深入研究,揭示了郯庐断裂带在莱州湾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古新世—始新世的伸展阶段、渐新世—中新世早期的挤压和右行走滑阶段、中新世中晚期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这几个不同时期的演化阶段主要受太平洋板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郯庐断裂带 莱州湾
下载PDF
分布式发电应用下宽输入LLC谐振变换器的研究
8
作者 岳改丽 姚嘉栋 余朝华 《电力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为解决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发电单元输出电压范围较宽,后级变换器输入电压不稳定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密度、高效、宽输入范围的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为适应宽输入电压的条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变频和移相混合控制下的... 为解决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发电单元输出电压范围较宽,后级变换器输入电压不稳定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密度、高效、宽输入范围的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为适应宽输入电压的条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变频和移相混合控制下的增益曲线,结合最佳的模式切换点,实现了宽输入条件下工作的高效率;主控芯片选用UCC3895使电路的控制更加简便,并且保证了输出电压的稳定性。最后制作了一台额定功率为2 kW,输入电压为250~500 V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数据的测试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变换器 宽输入电压 混合控制
下载PDF
非洲地区盆地演化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光亚 余朝华 +7 位作者 陈忠民 张荻萩 温志新 黄彤飞 王彦奇 刘小兵 马锋 赵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共14页
非洲地区盆地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待发现资源量大,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非洲板块在显生宙主要经历了冈瓦纳大陆形成、整体运动和裂解3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板块构造演化和原型盆地研究及石油地质综... 非洲地区盆地整体勘探程度较低,待发现资源量大,是当前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非洲板块在显生宙主要经历了冈瓦纳大陆形成、整体运动和裂解3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盆地。通过板块构造演化和原型盆地研究及石油地质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北非克拉通边缘盆地形成于古生代早期,受海西运动影响,油气主要富集在挤压背景下形成的大型穹隆构造之中,以古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北非边缘裂谷盆地海西运动之后普遍经历了裂谷和沉降,裂谷期各盆地沉降幅度和沉降中心的差异导致了油气成藏模式和资源潜力的差异;东、西非被动陆缘盆地形成于中生代潘吉亚大陆的解体、大西洋和印度洋张裂的过程中,西非被动陆缘盆地普遍发育含盐地层,形成盐上和盐下两套含油气系统,东非被动陆缘盆地结构差异较大,油气分布主要受盆地结构控制;中西非裂谷系是经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3期裂谷作用而形成的陆内裂谷盆地,受晚白垩世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近东西向展布盆地抬升剧烈,油气主要富集在下白垩统,北西-南东向盆地受影响较弱,油气主要富集在上白垩统和古近系之中;新生代东非裂谷系盆地和红海盆地形成时间相对较晚,以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新生代三角洲盆地中油气分布主要受三角洲砂(扇)体展布和盆地结构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板块 盆地演化 油气分布 资源潜力
下载PDF
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 被引量:18
10
作者 黄超 余朝华 +3 位作者 张桂林 傅良同 袁志云 范兴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0-832,共13页
依据走滑拉分盆地中盆地沉降(或抬升)速率与边界断层走滑速率之间的数值关系,通过对夹在郯庐断裂中段两分支断层间的潍北凹陷沉积埋藏史的恢复,间接求取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潍北凹陷内不同构造位置4口井的埋藏史恢复结果表... 依据走滑拉分盆地中盆地沉降(或抬升)速率与边界断层走滑速率之间的数值关系,通过对夹在郯庐断裂中段两分支断层间的潍北凹陷沉积埋藏史的恢复,间接求取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潍北凹陷内不同构造位置4口井的埋藏史恢复结果表明:凹陷新生代经历了古近纪早、中期的快速沉降,古近纪末-新近纪初的抬升剥蚀和中新世以来的缓慢沉降3个阶段;各阶段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0.142 9、-0.072 8、0.032 5km/Ma。通过对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间俯冲速率和方向变化的分析推断,中新世中期(39.5Ma)太平洋板块由北西向俯冲转而变成正西向俯冲所产生的西南向应力分量是导致新生代郯庐断裂开始右行走滑的主要因素,且走滑活动持续至今。根据走滑活动发生和持续的时间,结合各个时期内潍北凹陷的沉降和抬升速率,计算出郯庐断裂中段新生代右行走滑位移量为15k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位移 地层回剥 拉分盆地 潍北凹陷 郯庐断裂带 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非洲Muglad多旋回陆内被动裂谷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光亚 黄彤飞 +5 位作者 刘计国 余朝华 赵岩 刘爱香 客伟利 王彦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94-1212,共19页
非洲Muglad盆地经历多旋回陆内被动裂谷发育与叠合演化历史,具有不同于主动裂谷盆地、单旋回被动裂谷盆地以及跨越多个变革期的叠合盆地的演化特征。本文采用叠合盆地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盆地演化过程中关键构造事件识别、盆地演化阶段... 非洲Muglad盆地经历多旋回陆内被动裂谷发育与叠合演化历史,具有不同于主动裂谷盆地、单旋回被动裂谷盆地以及跨越多个变革期的叠合盆地的演化特征。本文采用叠合盆地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盆地演化过程中关键构造事件识别、盆地演化阶段划分,恢复和重建了各阶段原型盆地;基于不同期次裂谷作用发育程度、叠加过程及叠加方式的时空差异性,划分了不同凹陷的叠合类型,建立了不同叠合类型凹陷油气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受冈瓦纳大陆裂解、非洲大陆周缘大西洋、印度洋、红海张裂等构造事件的影响,该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Abu Gabra组(简称AG组,下同)沉积期、晚白垩世Darfur群沉积期以及新生代Nayil-Tendi组沉积期三大同裂谷作用阶段。早白垩世盆地原型为多个地堑及半地堑分隔式分布,为与大西洋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产物;晚白垩世Darfur群沉积时期盆地原型为地堑及半地堑继承发育,但沉积中心东移,为与印度洋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产物;新生代Nayil-Tendi组沉积时期原型盆地主要为发育在Kaikang坳陷的地堑、半地堑,为与红海张开有关的伸展应力场作用所致。依据三期裂谷作用在各凹陷的发育程度差异及构造沉降和沉积充填过程的不同,将各凹陷裂谷叠合方式划分为早断型、继承型与活动型三种类型。其中,早断型以Sufyan凹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弱-更弱"特征;继承型以Fula凹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较强-弱"特征,而活动型以Kaikang坳陷最为典型,其构造沉降与沉积充填具有"强-强-较强"的特征。三期裂谷作用在各凹陷内时空叠合差异控制了各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的不同,早断型凹陷成藏组合以下部成藏组合为主,继承型则以中部成藏组合为主,而活动型凹陷则以上部成藏组合为主。这些多期叠加型被动裂谷盆地研究成果丰富了全球裂谷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的认识,深化了该类裂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对于指导下一步勘探部署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Muglad盆地 冈瓦纳大陆裂解 被动裂谷 多旋回 叠合盆地 油气分布 白垩纪-新生代
下载PDF
非洲地区裂谷盆地类型及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光亚 余朝华 +5 位作者 黄彤飞 程顶胜 陈忠民 陈曦 刘红 宋成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1,共9页
非洲地区发育多期多类裂谷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为指导非洲地区油气勘探与战略选区,对非洲地区裂谷盆地形成期次、类型及重点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非洲地区主要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期裂谷盆... 非洲地区发育多期多类裂谷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为指导非洲地区油气勘探与战略选区,对非洲地区裂谷盆地形成期次、类型及重点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非洲地区主要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期裂谷盆地,形成卡鲁裂谷系、中西非陆内裂谷系、北非陆缘裂谷系及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系;按原型盆地成因,可划分为与热隆拉张有关的主动裂谷盆地以及与走滑或区域伸展应力场有关的被动裂谷盆地;根据盆地所处构造位置及基底特征,可划分为陆内裂谷盆地、陆间裂谷盆地、拗拉谷裂谷盆地和陆缘裂谷盆地。②因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结构的不同,导致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存在差异。北非陆缘裂谷盆地发育海相优质烃源岩,以中—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油气主要富集在差异沉降形成的断垒区;中西非陆内裂谷盆地多期裂谷叠置,主力成藏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油气主要分布在古近系、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不同层系中;东非陆内裂谷盆地形成晚,以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板块 裂谷盆地 主动裂谷 被动裂谷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及其在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荣强 吴时国 +3 位作者 周雁 余朝华 冯德勇 于正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 平衡剖面技术在研究盆地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编制盆地发育演化剖面,广泛地用于研究石油构造分析。平衡剖面的最基本原理就是在地层变形前后物质的总量是不变的。利用2DMove软件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两条地震剖面进行构造恢复,编制了构造发育剖面,恢复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桩海地区在三叠纪—中侏罗世由于印支运动的强烈挤压作用而抬升剥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在中国东部发生了强烈的伸展作用,发育了大量的断裂和接受了巨厚的沉积地层;在晚白垩世,由于郯庐断裂的左行走滑作用,桩海地区抬升并遭受剥实;在古近纪,受区域构造伸展作用,桩海地区发育成为断陷盆地。古近纪末,发生右行走滑运动和构造抬升。新近纪以来该区表现为稳定的坳陷沉积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构造复原 构造解释 济阳坳陷
下载PDF
乍得Bongor盆地构造反转的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健 肖坤叶 +5 位作者 童晓光 胡瑛 余朝华 袁志云 程顶胜 高日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分析总结了乍得Bongor盆地的构造反转特征,着重研究了其对源岩生烃与排烃、储层成岩、圈闭形成及保存、油气运移等成藏要素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资源潜力。结果表明,Bongor盆地的构造反转以地层大幅抬升剥蚀和残余地层... 分析总结了乍得Bongor盆地的构造反转特征,着重研究了其对源岩生烃与排烃、储层成岩、圈闭形成及保存、油气运移等成藏要素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资源潜力。结果表明,Bongor盆地的构造反转以地层大幅抬升剥蚀和残余地层强烈褶皱变形为主要响应特征,造成了烃源岩生烃、排烃过程停滞,浅部油藏的破坏。同时,盆地本身的热结构、热演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种破坏作用,使得烃源岩在构造反转结束以后仍保留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地层抬升剥蚀使得储层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减弱,溶蚀淋滤作用增强,深部储层得以保存;残余地层的褶皱变形形成了大量的反转构造,为油气最终运聚-成藏提供了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gor盆地 构造反转 地层剥蚀 源岩生烃与排烃 储层成岩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山东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井旁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时国 宋建勇 +1 位作者 余朝华 邹东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6-440,共5页
山东济阳坳陷构造特征复杂,利用地震勘探方法预测潜山裂缝的难度大。由于构造裂缝主要受控于构造应力场,从构造应力场分析入手预测构造裂缝发育规律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井下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 山东济阳坳陷构造特征复杂,利用地震勘探方法预测潜山裂缝的难度大。由于构造裂缝主要受控于构造应力场,从构造应力场分析入手预测构造裂缝发育规律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对济阳坳陷桩海地区井下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井下应力场十分复杂,井旁构造受断层影响较大,各层段地层倾向和裂缝方位变化较大;桩海北部地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向,桩海南部地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为北东东—南西西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潜山 构造应力场 FMI
下载PDF
叠前反演技术在利比亚K&k区块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兴燕 郑俊茂 +3 位作者 张延玲 王利 余朝华 袁志云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166,共4页
根据利比亚K&k区块储层横向相变快、纵向储层薄等特点,通过横波模拟及敏感因子分析,优选叠前参数,应用叠前反演技术准确预测了砂体发育的范围,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的叠前反演技术。同时针对该区开发历史长,油气水关系变化快等特点,... 根据利比亚K&k区块储层横向相变快、纵向储层薄等特点,通过横波模拟及敏感因子分析,优选叠前参数,应用叠前反演技术准确预测了砂体发育的范围,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的叠前反演技术。同时针对该区开发历史长,油气水关系变化快等特点,对油气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动态跟踪,利用叠前反演技术实时监控油气层的产油气情况,并对下步勘探目标进行了优选。该方法在利比亚K&k区块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参数 拉梅系数 油气检测 薄储层 相变
下载PDF
中西非裂谷系B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超 余朝华 +3 位作者 肖高杰 袁志云 赵健 张桂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079-4085,共7页
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结合区域板块运动和应力背景,对B盆地的演化历史进行了恢复。恢复结果表明B盆地经历了前白垩纪的盆地基底形成期、白垩纪断陷期、晚白垩世晚期-古新世的构造反转期和始新世至今的整体坳陷期四个演化阶段。盆地的构造... 利用平衡剖面技术,结合区域板块运动和应力背景,对B盆地的演化历史进行了恢复。恢复结果表明B盆地经历了前白垩纪的盆地基底形成期、白垩纪断陷期、晚白垩世晚期-古新世的构造反转期和始新世至今的整体坳陷期四个演化阶段。盆地的构造演化与油气的聚集成藏密切相关。断陷期沉积的大量物质为油气的生成聚集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储集空间,断陷期长期活动的断裂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运移通道,反转期的构造反转提供了圈闭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浅层油气藏的破坏,坳陷期的稳定构造环境为油气的最终成藏提供了良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平衡剖面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QMQ地区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业波 朱筱敏 +3 位作者 王赟 王利 余朝华 袁志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66,共4页
位于东部QMQ地区的地震资料,其地表地质条件较好,但因勘探目的层是奥陶系复杂的古潜山,因此,适合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行潜山顶及其内幕的成像。通过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中精细的数据准备、速度-深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偏移孔... 位于东部QMQ地区的地震资料,其地表地质条件较好,但因勘探目的层是奥陶系复杂的古潜山,因此,适合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进行潜山顶及其内幕的成像。通过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中精细的数据准备、速度-深度模型的建立与优化、偏移孔径的试验与选择和偏移成像4个关键环节的应用研究,完成了QMQ地区地震资料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通过与叠前时间偏移剖面对比,叠前深度成像改善了QMQ地区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同时提高了奥陶系潜山及其内幕的成像精度,为后续的深度域地质解释和构造成图提供了可靠的偏移数据,研究成果对深层煤勘探所面临的底板奥灰水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深度模型 叠前时间偏移
下载PDF
小时窗火成岩镂空反演在西非B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兴燕 郑浚茂 +5 位作者 肖坤叶 宋红日 王利 余朝华 卢学瀛 袁志云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5-631,共7页
研究区位于非洲,储层具有砂地比低、砂层薄、物性较差的特点,沉积相带变化快,砂层连续性较差.同时区内火成岩发育,穿时现象严重,淹没砂泥岩特征等等难点.本文通过井的波阻抗特征分析,利用波阻抗特征在原始地震体中剔除火成岩,在砂泥岩... 研究区位于非洲,储层具有砂地比低、砂层薄、物性较差的特点,沉积相带变化快,砂层连续性较差.同时区内火成岩发育,穿时现象严重,淹没砂泥岩特征等等难点.本文通过井的波阻抗特征分析,利用波阻抗特征在原始地震体中剔除火成岩,在砂泥岩体上以小时窗对砂泥岩的波阻抗特征来区分砂泥岩.同时,在纵向上,由于压实作用的影响,各层波阻抗值变化较快,无法在大时窗内进行整体反演,为了更好的在横向和纵向上对储层进行预测,应用"小时窗火成岩镂空法"对工区内薄储层进行预测.认为:在R区的以河道沉积体系为主,P区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准确进行了储层预测.其反演方法的设计理念是一种结合地质、地震、测井的的综合储层预测与检验方法.后续的钻探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对优质储层的预测符合率达到75%以上.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单一的地质或地球物理方法肯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这种多学科结合的预测方法必然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砂层 火成岩镂空 小时窗 河道 扇体
下载PDF
叠前反演技术在利比亚El-Meheiriga油田油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兴斌 康积伦 +3 位作者 张延玲 王利 余朝华 张春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1期7644-7649,共6页
利比亚LP区块位于Sirte盆地,该区储层多样,礁体发育,横向相变快,储层展布状况难于预测。通过地震分形技术建立了该区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叠前反演技术准确预测了礁体发育的范围。同时针对该区开发历史长、油气水关系变化快等特... 利比亚LP区块位于Sirte盆地,该区储层多样,礁体发育,横向相变快,储层展布状况难于预测。通过地震分形技术建立了该区的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叠前反演技术准确预测了礁体发育的范围。同时针对该区开发历史长、油气水关系变化快等特点,通过敏感因子分析,优选叠前参数,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区实际叠前反演技术。结合区块的开发历史,对油气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动态跟踪,利用叠前反演技术实时监控油气的产油气情况以及对下步勘探目标进行优选。该方法在利比亚LP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体 相变 叠前参数 泊松比 油气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