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
1
作者 余本辉 张皓 +1 位作者 张景娴 侯清钊 《土木工程》 2023年第4期483-490,共8页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增强,绿色环保混凝土愈发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混凝土材料发展新方向。掺合料混凝土就是绿色混凝土的代表,当前人们对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虽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研究成果并未达成共识,...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增强,绿色环保混凝土愈发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混凝土材料发展新方向。掺合料混凝土就是绿色混凝土的代表,当前人们对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虽然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研究成果并未达成共识,亟待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多项试验对掺粉煤灰混凝土的多项物理性能,如:抗压、抗渗、抗碳化、抗冻的性能以及用CT扫描对试块内部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粉煤灰 混凝土 力学性能 绿色环保
下载PDF
基于EDEM的混凝土垂直溜送研究
2
作者 张皓 余本辉 张景娴 《土木工程》 2023年第4期456-464,共9页
垂直溜送是大断面、大深度竖井施工中大体量混凝土的主要输送方式,具有重力输送低能耗低成本、连续入仓高效快捷、地面场地易布置等突出优点。但由于落差大、落速高,易发生混凝土离析,严重影响混凝土输送效果和浇筑质量。上述问题的基... 垂直溜送是大断面、大深度竖井施工中大体量混凝土的主要输送方式,具有重力输送低能耗低成本、连续入仓高效快捷、地面场地易布置等突出优点。但由于落差大、落速高,易发生混凝土离析,严重影响混凝土输送效果和浇筑质量。上述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是在溜管中安装缓冲装置,进而控制混凝土落速。本文通过离散元软件EDEM对混凝土颗粒进行参数标定,使用JKR接触模型来对混凝土的骨料颗粒进行建模,以颗粒表面能的大小来表征混凝土颗粒之间的黏结度,模拟混凝土颗粒在垂直溜送中的动态变化,分析不同角度的挡板缓冲装置对其速度变化的影响,为混凝土垂直溜送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垂直溜送 挡板缓冲装置 EDEM JKR黏结模型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背负式隧道开挖有限元仿真
3
作者 张景娴 余本辉 张皓 《土木工程》 2023年第6期723-729,共7页
隧道开挖过程中,双隧道开挖应根据两洞的轴线间距、洞口里程距离、地质条件以及其他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确定好两洞开挖的时间差和距离差,并采取措施防止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周壁产生不良影响。故此,以背负式双隧道模式为基础,... 隧道开挖过程中,双隧道开挖应根据两洞的轴线间距、洞口里程距离、地质条件以及其他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确定好两洞开挖的时间差和距离差,并采取措施防止后行洞开挖对先行洞周壁产生不良影响。故此,以背负式双隧道模式为基础,以COMSOL软件为有限元仿真工具,研究背负式双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中心距所造成的影响。对隧道开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有限元仿真 COMSOL
下载PDF
浅谈国土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
4
作者 余本辉 朱邦华 《河南测绘》 2012年第4期25-27,共3页
一、引言 目前,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已经基本完善,国土资源管理基本实现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然而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对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往往不及时,且数据更新繁琐,重复性大。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立弥补了这一缺失... 一、引言 目前,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已经基本完善,国土资源管理基本实现现代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然而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对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往往不及时,且数据更新繁琐,重复性大。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立弥补了这一缺失,利用WebGIS技术和分布式技术,通过网络将分散的数据整合为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统一的地理信息资源,通过调用在线服务方式,将地理信息数据引入到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解决数据的获取、更新、应用整合与管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资源管理系统 应用 WEBGIS技术 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资源 地理信息数据 数据整合
下载PDF
冷却速度对光谱分析试样有效测试位置的模拟
5
作者 慕斌 洪丽华 +3 位作者 陈永禄 韩梅 李世杰 余本辉 《闽江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8-24,共7页
以国标GB/T5678-2013中规定的一种铸铁光谱检测样为研究对象,选用浇注温度1550℃、H11钢模冷却为成型条件,采用ProCAST模拟软件对试样测试面及纵截面上冷却速度变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最终确定试样成分有效测试位置为以测试面圆心起点且... 以国标GB/T5678-2013中规定的一种铸铁光谱检测样为研究对象,选用浇注温度1550℃、H11钢模冷却为成型条件,采用ProCAST模拟软件对试样测试面及纵截面上冷却速度变化规律进行模拟研究,最终确定试样成分有效测试位置为以测试面圆心起点且径向面积占比为83.6%,高为1 mm的圆柱区域,建议测试面磨样深度不超过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合金 光谱分析品 测试位置 模拟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