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ASP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义辉 余棚 刘世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3期183-185,共3页
为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新发展,改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刻不容缓。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探讨了一种基于PSASP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方案。该方案以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的整定为核心,附加了... 为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的新发展,改革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刻不容缓。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探讨了一种基于PSASP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方案。该方案以电网的短路电流计算和继电保护的整定为核心,附加了电网的潮流计算和暂态稳定性分析等内容,便于操作和实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实践教学 PSASP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考虑泊松效应的单桩竖向承载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棚 谢唯实 傅旭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907,共7页
单桩在承受上拔或下压荷载时,其桩侧极限摩阻力相差较大,桩身泊松效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考虑泊松效应对桩-土界面法向应力的影响,推导得到上拔与下压荷载作用导致的桩侧极限摩阻力改变量的表达式;根据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得到考虑... 单桩在承受上拔或下压荷载时,其桩侧极限摩阻力相差较大,桩身泊松效应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考虑泊松效应对桩-土界面法向应力的影响,推导得到上拔与下压荷载作用导致的桩侧极限摩阻力改变量的表达式;根据双曲线荷载传递模型,得到考虑泊松效应的的τ-z曲线;在位移协调法的基础上,通过迭代更新桩底位移使桩顶轴力与桩顶荷载相等,提出各级荷载作用下桩身位移响应的计算方法;基于Matlab开发平台编制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Q-S曲线和抗拔系数的计算程序,通过与现场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单桩的抗拔系数随着桩土平均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大,但其增长速率逐渐减小;随着长径比的增大,单桩的抗拔系数线性减小。随着桩土平均模量比的增大,抗拔系数受长径比的影响逐渐减小,当桩土平均模量比为6 000时,抗拔系数几乎不随长径比的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摩阻力 泊松效应 τ-z曲线 抗拔系数
下载PDF
索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贺云 贺金龙 +2 位作者 余棚 张本蛟 傅旭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2-378,共7页
由于索塔承台混凝土体积大,水化热高,导致内部温度、内表温差过大,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温度控制。采用线单元解耦算法对榕江大桥索塔承台混凝土不同浇筑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浇筑厚度、冷却水及冷却水温度对混凝土... 由于索塔承台混凝土体积大,水化热高,导致内部温度、内表温差过大,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温度控制。采用线单元解耦算法对榕江大桥索塔承台混凝土不同浇筑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浇筑厚度、冷却水及冷却水温度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浇筑及温控方案,并将现场实测数据与计算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内部温度通常在浇筑后第3~4 d达到峰值,降温速率小于升温速率;通冷却水可降低最高温度3℃~4℃,且可增加混凝土降温速率;但降低冷却水温度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影响有限,且会增大混凝土内部应力;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承台采用分3层浇筑、冷却水温度为25℃的施工方案;实测承台第1浇筑层内部温度最大为65.8℃,内表温差最大为24.3℃,内部温度、内表温差和应力均未超过规范允许值,温控方案合理。研究成果对索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及温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塔承台 大体积混凝土 冷却水 温度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索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应力场监测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泽江 贺金龙 +2 位作者 余棚 徐路畅 傅旭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92-2900,共9页
为控制浇筑后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及温度裂缝的产生,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应力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通过对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及应力进行现场监测,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冷却管冷却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应力场的变化与分布... 为控制浇筑后大体积混凝土内表温差过大及温度裂缝的产生,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应力场的分布与变化规律,通过对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温度及应力进行现场监测,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冷却管冷却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及应力场的变化与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在2~3 d达到温度峰值,其不同区域温度先后达到峰值的顺序为:侧表面、上表面、内部;侧表面与内部最大温度差值出现时间较上表面与内部最大温度差值出现时间早;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区域主要集中在相邻两冷却管中间,其温度沿冷却管水流方向有增高趋势,冷却过程中应定时变换冷却水流向;混凝土内部应力随时间变化先后以线性增加、抛物线(开口向上)变化和线性减小的趋势呈现。本文研究结果对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温度场 应力场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