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1
作者
吴宗杰
欧晓西
+5 位作者
林宏政
余欣茹
程守悦
吴晴阳
李鑫磊
孙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100,共17页
肉桂是武夷岩茶主栽品种,具有馥郁的花果香和辛锐的桂皮味特征。为明确武夷肉桂关键呈香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GBVs)对香气的贡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系统(UHPLC-Q-Exactive/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
肉桂是武夷岩茶主栽品种,具有馥郁的花果香和辛锐的桂皮味特征。为明确武夷肉桂关键呈香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GBVs)对香气的贡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系统(UHPLC-Q-Exactive/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武夷肉桂加工过程GBVs和香气物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武夷肉桂11个不同加工阶段的276种香气物质,这些香气物质包括酯类、醇类、杂环化合物类、酮类、醛类、萜类等多种组分,其中杂环化合物类、酯类、萜类和醇类香气组分含量较高。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武夷肉桂中30种特征香气物质变量重投影要性值和香气活度值均大于1,其中具有青味的(Z)-3-己烯醇和(E)-2-己烯醛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下降,呈花香或果香的芳樟醇、苯甲醇、苯乙醛、香叶醇和β-罗勒烯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上升,脱氢芳樟醇和α-石竹烯具有辛香的特征,可能是肉桂品种特征香气桂皮辛香的主要贡献物。在武夷肉桂毛茶中芳樟醇、苯乙醛、苯甲醇、2-乙氧基-3-甲基吡嗪和(E,E)-3,5-辛二烯-2-酮等物质香气特征影响值大于1,说明这些物质是武夷肉桂加工过程中关键呈香物质。在武夷肉桂中鉴定到10种GBVs,在加工过程中,葡萄糖苷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樱草糖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GBVs总含量上保持相对稳定。在做青后期,葡萄糖苷和樱草糖苷的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苯甲基樱草糖苷、2-苯乙基樱草糖苷、香叶基樱草糖苷、芳樟基樱草糖苷和香叶基葡萄糖苷显著下降,结果表明GBVs参与了武夷肉桂花果香和甜香的形成。研究结果阐明武夷肉桂特征香气成分以及GBVs在武夷肉桂香气形成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武夷肉桂香气品质,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肉桂
代谢组学
加工过程
香气
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突变检测法的干旱区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2
作者
贺鑫
张飞
+3 位作者
韩奇笑
周婷
刘雪宁
余欣茹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8期9-13,共5页
夜间灯光数据一定程度上表征了人们夜间的活动强度,能综合地反映城市发展情况,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扩展研究已成为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干旱区城市乌鲁木齐为研究靶区,借鉴突变检测法(Muta⁃tion Detectio...
夜间灯光数据一定程度上表征了人们夜间的活动强度,能综合地反映城市发展情况,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扩展研究已成为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干旱区城市乌鲁木齐为研究靶区,借鉴突变检测法(Muta⁃tion Detection),确定了2001—2013年的建成区提取灯光阈值、城市建成区域以及城市重心,对城市扩展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析,并以总体分类精度(Overall Accuracy)和Kappa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最终对突变检测法的建成区提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突变检测法下有时可能存在多个分割阈值,与实际建成区对比方能确定最佳分割阈值,且不同年份的最佳分割阈值不具有通用性。②乌鲁木齐市城区面积在2001—2013年整体上呈现出递增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22.92 km^(2)/a。③2001—2013年期间,乌鲁木齐市城市重心表现为西北-西南-东北方向转移,但均分布在新市区范围内,总体向西北方向转移。利用突变检测法的乌鲁木齐建成区提取总体分类精度平均值达到了81.07%,同时预测结果与统计数据也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综上,主要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的时空格局变化,可为今后进一步拓展研究干旱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检测法
城市建成区
DMSP/OLS
干旱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BSE-GC-O-MS技术‘梅占’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3
作者
欧晓西
黄慧清
+5 位作者
李秋明
余欣茹
姜能宝
林宏政
郑玉成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71-279,共9页
‘梅占’品种因其独特的品种特征香气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探究‘梅占’茶品种关键香气特征,本研究通过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Mass Spectrometry,GC-O-MS)技术对‘梅占’红茶、‘梅占’绿茶、‘梅占’乌...
‘梅占’品种因其独特的品种特征香气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探究‘梅占’茶品种关键香气特征,本研究通过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Mass Spectrometry,GC-O-MS)技术对‘梅占’红茶、‘梅占’绿茶、‘梅占’乌龙茶三个茶类关键香气活性化合物进行鉴定和描述,同时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和感官审评进行对比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梅占’红茶、‘梅占’绿茶、‘梅占’乌龙茶均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征香气,其中‘梅占’红茶花香浓郁带甜香,‘梅占’绿茶花香清雅,嫩香持久,‘梅占’乌龙花香馥郁具奶香。偏最小二乘法(OPLS-DA)与OAV分析发现,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茉莉内酯和吲哚是‘梅占’不同茶类香气差异的关键化合物。结合GC-O和OAV分析结果表明,芳樟醇、香叶醇、β-紫罗兰酮、茉莉酮等赋予了‘梅占’茶馥郁的花香、奶香等风味。通过本研究揭示了‘梅占’茶香气的化学基础,为研究‘梅占’茶特征香气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占’茶
搅拌棒吸附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香气活性化合物
香气活性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1
作者
吴宗杰
欧晓西
林宏政
余欣茹
程守悦
吴晴阳
李鑫磊
孙云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100,共17页
基金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福建农林大学茶产业链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K1520005A06)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肉桂是武夷岩茶主栽品种,具有馥郁的花果香和辛锐的桂皮味特征。为明确武夷肉桂关键呈香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GBVs)对香气的贡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仪系统(UHPLC-Q-Exactive/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武夷肉桂加工过程GBVs和香气物质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到武夷肉桂11个不同加工阶段的276种香气物质,这些香气物质包括酯类、醇类、杂环化合物类、酮类、醛类、萜类等多种组分,其中杂环化合物类、酯类、萜类和醇类香气组分含量较高。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武夷肉桂中30种特征香气物质变量重投影要性值和香气活度值均大于1,其中具有青味的(Z)-3-己烯醇和(E)-2-己烯醛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下降,呈花香或果香的芳樟醇、苯甲醇、苯乙醛、香叶醇和β-罗勒烯含量在加工过程中上升,脱氢芳樟醇和α-石竹烯具有辛香的特征,可能是肉桂品种特征香气桂皮辛香的主要贡献物。在武夷肉桂毛茶中芳樟醇、苯乙醛、苯甲醇、2-乙氧基-3-甲基吡嗪和(E,E)-3,5-辛二烯-2-酮等物质香气特征影响值大于1,说明这些物质是武夷肉桂加工过程中关键呈香物质。在武夷肉桂中鉴定到10种GBVs,在加工过程中,葡萄糖苷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樱草糖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GBVs总含量上保持相对稳定。在做青后期,葡萄糖苷和樱草糖苷的含量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苯甲基樱草糖苷、2-苯乙基樱草糖苷、香叶基樱草糖苷、芳樟基樱草糖苷和香叶基葡萄糖苷显著下降,结果表明GBVs参与了武夷肉桂花果香和甜香的形成。研究结果阐明武夷肉桂特征香气成分以及GBVs在武夷肉桂香气形成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武夷肉桂香气品质,提质增效。
关键词
武夷肉桂
代谢组学
加工过程
香气
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
Keywords
Wuyi Rougui rock tea
metabolomics
processing procedure
aroma
glycosidically bound volatile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5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突变检测法的干旱区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2
作者
贺鑫
张飞
韩奇笑
周婷
刘雪宁
余欣茹
机构
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
新疆大学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大学智慧城市与环境建模自治区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理空间信息》
2023年第8期9-13,共5页
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XJU-SRT-21021)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XDA20040400)。
文摘
夜间灯光数据一定程度上表征了人们夜间的活动强度,能综合地反映城市发展情况,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扩展研究已成为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干旱区城市乌鲁木齐为研究靶区,借鉴突变检测法(Muta⁃tion Detection),确定了2001—2013年的建成区提取灯光阈值、城市建成区域以及城市重心,对城市扩展进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析,并以总体分类精度(Overall Accuracy)和Kappa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最终对突变检测法的建成区提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①突变检测法下有时可能存在多个分割阈值,与实际建成区对比方能确定最佳分割阈值,且不同年份的最佳分割阈值不具有通用性。②乌鲁木齐市城区面积在2001—2013年整体上呈现出递增趋势,平均增长速度为22.92 km^(2)/a。③2001—2013年期间,乌鲁木齐市城市重心表现为西北-西南-东北方向转移,但均分布在新市区范围内,总体向西北方向转移。利用突变检测法的乌鲁木齐建成区提取总体分类精度平均值达到了81.07%,同时预测结果与统计数据也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综上,主要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建成区的时空格局变化,可为今后进一步拓展研究干旱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方法。
关键词
突变检测法
城市建成区
DMSP/OLS
干旱区
Keywords
mutation detection method
urban built-up area
DMSP/OLS
arid area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BSE-GC-O-MS技术‘梅占’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3
作者
欧晓西
黄慧清
李秋明
余欣茹
姜能宝
林宏政
郑玉成
孙云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71-279,共9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19)
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FJZTF01)。
文摘
‘梅占’品种因其独特的品种特征香气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探究‘梅占’茶品种关键香气特征,本研究通过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Mass Spectrometry,GC-O-MS)技术对‘梅占’红茶、‘梅占’绿茶、‘梅占’乌龙茶三个茶类关键香气活性化合物进行鉴定和描述,同时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和感官审评进行对比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梅占’红茶、‘梅占’绿茶、‘梅占’乌龙茶均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征香气,其中‘梅占’红茶花香浓郁带甜香,‘梅占’绿茶花香清雅,嫩香持久,‘梅占’乌龙花香馥郁具奶香。偏最小二乘法(OPLS-DA)与OAV分析发现,芳樟醇、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茉莉内酯和吲哚是‘梅占’不同茶类香气差异的关键化合物。结合GC-O和OAV分析结果表明,芳樟醇、香叶醇、β-紫罗兰酮、茉莉酮等赋予了‘梅占’茶馥郁的花香、奶香等风味。通过本研究揭示了‘梅占’茶香气的化学基础,为研究‘梅占’茶特征香气形成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梅占’茶
搅拌棒吸附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香气活性化合物
香气活性值
Keywords
‘Meizhan'tea
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
aromatic active compounds
odor activity value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吴宗杰
欧晓西
林宏政
余欣茹
程守悦
吴晴阳
李鑫磊
孙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突变检测法的干旱区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贺鑫
张飞
韩奇笑
周婷
刘雪宁
余欣茹
《地理空间信息》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SBSE-GC-O-MS技术‘梅占’茶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欧晓西
黄慧清
李秋明
余欣茹
姜能宝
林宏政
郑玉成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20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