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动车组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降噪优化试验数据分析与仿真
1
作者 余永革 王成涛 +2 位作者 高阳 马常付 吴洪霞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10期51-58,共8页
当前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超过350 km/h,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产生的噪声已成为车厢内最大噪声源,影响乘客乘坐体验。文章采用试验数据分析与仿真方法,对CRH380B型和CR400BF型动车组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进行全路径降噪优化措施试验研... 当前我国高速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超过350 km/h,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产生的噪声已成为车厢内最大噪声源,影响乘客乘坐体验。文章采用试验数据分析与仿真方法,对CRH380B型和CR400BF型动车组受电弓区域车顶结构进行全路径降噪优化措施试验研究,包括顶板型材阻尼处理优化、车顶内饰板声辐射控制与结构优化、车体顶板组合结构吸声/隔声材料优化处理、顶板结构全路径结构传声控制优化;在考虑受电弓区域和转向架区域联合声振激励的前提下,采用FE-SEA法,基于优化后车顶结构的细节特征,建立整车车厢内噪声仿真模型,定量评估车顶结构各项降噪优化措施对车厢内噪声的改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车顶结构降噪优化设计可使CRH380B型动车组受电弓区域下方车厢内噪声降低3 dB,使CR400BF型动车组进一步降低1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动车组 受电弓 车顶结构 减振降噪 试验数据分析 计算机仿真 车厢内声学特性
下载PDF
全封闭设备舱对隧道内160 km/h地铁气动声源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志刚 高建勇 +3 位作者 谭晓明 余永革 刘慧芳 吴雨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6,共6页
随着地铁列车速度提升至160 km/h,隧道环境下地铁列车表面气动激励显著增强。应用大涡模拟对隧道内160 km/h地铁列车脉动流场结构和表面气动噪声源进行数值仿真,定量评估全封闭设备舱设计对地铁列车气动声学性能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 随着地铁列车速度提升至160 km/h,隧道环境下地铁列车表面气动激励显著增强。应用大涡模拟对隧道内160 km/h地铁列车脉动流场结构和表面气动噪声源进行数值仿真,定量评估全封闭设备舱设计对地铁列车气动声学性能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全封闭设备舱设计能够疏导车底气流,使车底气流更多集中在转向架舱两侧溢出,同时引起车下主要涡结构尺度增大。对应的,列车整车车体气动噪声源能量减小约2.9%;其中头车、中车1分别增大5.7%和9.4%,中车2和尾车分别减小4.2%和13.8%,各节车体声源能量分布更加均匀;列车高频声源能量减小,整车800 Hz峰值频谱能量减小约4.0%。研究成果将为160 km/h地铁列车气动降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气动噪声源 大涡模拟 160 km/h地铁列车 全封闭设备舱
下载PDF
交通强国视野下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相关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蔡鉴明 张森 +1 位作者 吴强运 余永革 《交通世界》 2020年第8期3-6,10,共5页
在交通强国目标下,探寻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界定了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存在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建立了六位一体的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体系,针对近... 在交通强国目标下,探寻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途径。界定了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我国轨道交通存在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安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建立了六位一体的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体系,针对近期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可持续发展 公共空间 交通强国战略
下载PDF
出口澳大利亚不锈钢双层动车组静态扭曲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永革 王成涛 《铁道车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47,共3页
介绍了出口澳大利亚不锈钢双层动车组静态扭曲试验的原理及方法。
关键词 动车组 扭曲试验 原理 方法
下载PDF
高速列车观光区噪声源识别及路径贡献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聂嘉兴 余永革 +2 位作者 王金升 潘敏凯 肖新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6期198-203,共6页
高速列车观光区位于司机室后方,作为重要的商务或特等座区域,其对车内噪声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受车头显著声源激励影响,车内噪声普遍偏大。采用试验与信号分析方法,基于声源识别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原理,开展高速列车观光区噪声源识别... 高速列车观光区位于司机室后方,作为重要的商务或特等座区域,其对车内噪声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但受车头显著声源激励影响,车内噪声普遍偏大。采用试验与信号分析方法,基于声源识别和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原理,开展高速列车观光区噪声源识别和传递路径贡献分析。首先,分析高速列车观光区车内噪声的频谱特性及其随列车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确定观光区噪声的显著频率区段及其声压级水平;然后,利用球形阵列进行观光区声源识别,揭示观光区噪声源分布特性;进而,开展工况传递路径分析,将空气路径和结构路径对车内噪声的贡献进行量化;最后,对各关键传递路径进行识别和量化排序。结果表明:列车速度在200 km/h至350 km/h范围内每增加50 km/h,观光区噪声总值增大3 dB(A)至5 dB(A);以350 km/h运行时,转向架区域噪声与振动是主导激励源,在噪声显著频率范围50 Hz至500 Hz内结构激励是导致观光区噪声的主导因素,其中最大贡献路径为抗蛇行减振器垂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高速列车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转向架 声源识别 观光区噪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