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乡里制度研究的路径——读《中国乡里制度》 被引量:3
1
作者 余清良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3-26,53,共5页
由于史料过于零散、缺乏 ,乡里制度本身缺乏规范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又同赋役制度、宗法制度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所以 ,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的深化 ,有待于在研究的资料、视角、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赵秀玲著《中国乡里... 由于史料过于零散、缺乏 ,乡里制度本身缺乏规范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又同赋役制度、宗法制度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所以 ,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的深化 ,有待于在研究的资料、视角、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一书 ,在这几个方面都有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但却留下了不少遗憾和可供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里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史学评论
下载PDF
明代“都”、“保”、“团”含义考析——以福建地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清良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3-98,共6页
在明代基层乡治组织中,"都"、"保"、"团"等组织名目各自具有多种不同的实际含义。以福建地区为例,它们既是保甲制度中的一种组织单位,又是乡里组织和里甲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名目,其中"都"、&... 在明代基层乡治组织中,"都"、"保"、"团"等组织名目各自具有多种不同的实际含义。以福建地区为例,它们既是保甲制度中的一种组织单位,又是乡里组织和里甲组织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名目,其中"都"、"保"同时还是明中后期鱼鳞图册系统中的一种管理单位,"团"则另具有灶户组织单位和防倭乡兵团练名目之含义。其不同含义所对应的是不同的组织系统,其具体的编制方式、乡治职能和所起的社会作用也都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福建 “都” “保” “团”
下载PDF
试论澳门在早期(1635~1842)中英贸易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清良 《海交史研究》 2000年第1期11-19,49,共10页
澳门,'香邑一隅耳',位于广东珠江入海口西端,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犄角相对,共扼珠江口,乃广东海面门户。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前近代,它作为中外关系的一条纽带,曾经在东西方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西方殖... 澳门,'香邑一隅耳',位于广东珠江入海口西端,东隔伶仃洋与香港犄角相对,共扼珠江口,乃广东海面门户。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前近代,它作为中外关系的一条纽带,曾经在东西方贸易和中西文化交流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向东方侵略扩张的第一个在中国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中英贸易 历史地位 作用
下载PDF
论题:史无定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理论与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支平 佳宏伟 +9 位作者 刁培俊 余清良 晏雪平 陈金亮 高照亭 俞如先 黄鹤绵 卢增夫 刘嘉乘 朱琼臻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8年第6期24-30,共7页
陈支平教授:史学研究需要理论与方法。理论方法运用得当。将大大拓展历史科学的深度与广度。然而,如果过于执着于某一理论与方法的纠缠.甚至把某一理论或者方法限定为历史研究的必然功课.那么理论与方法可能成为禁锢历史研究的枷锁... 陈支平教授:史学研究需要理论与方法。理论方法运用得当。将大大拓展历史科学的深度与广度。然而,如果过于执着于某一理论与方法的纠缠.甚至把某一理论或者方法限定为历史研究的必然功课.那么理论与方法可能成为禁锢历史研究的枷锁。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固然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却走上僵化教条的胡同.如何避免僵化教条的思维逻辑和唯我独尊的学术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 方法论 论题 史学研究 历史研究 需要理论
原文传递
明代钞关制度研究中的四个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余清良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0-130,共11页
钞关制度是明代的一种重要社会经济制度,其关涉到政治、经济、商业、赋税等许多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明代钞关的建置沿革是由明代区域商品经济和商品贸易发展的情况所决定的,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两者之间蕴藏着一种内在的... 钞关制度是明代的一种重要社会经济制度,其关涉到政治、经济、商业、赋税等许多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明代钞关的建置沿革是由明代区域商品经济和商品贸易发展的情况所决定的,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客观经济基础,两者之间蕴藏着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差官方式的调整、变更实质上是根据明王朝对地方控制的需要以及这种控制力的强弱来进行的,体现了两者之间的一种利益博弈关系;征课客体的演变和不时反复,其本质是因明皇室和政府两者对其所需的不同而引起的,反映了明代皇室和政府在钞关税上的一种争夺和分配关系;税额的多寡则由明代商业贸易的规模所决定的,明后期南、北钞关税额的消长变迁,体现了当时经济和商业重心的逐渐南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钞关制度 理论思考
原文传递
明代“乡”、“区”、“坊”、“厢”、“隅”含义考析——以福建地区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清良 《明史研究》 2010年第1期108-119,共12页
在明代基层乡治组织的研究中,由于受历史、地理、习俗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其组织的具体名目及其在基层社会中所表示的真切含义,极其混乱芜杂,各种史籍的记载也相互不一,莫衷一是,常有多种不同的指称,是学界迄今尚未得到较为合理阐... 在明代基层乡治组织的研究中,由于受历史、地理、习俗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其组织的具体名目及其在基层社会中所表示的真切含义,极其混乱芜杂,各种史籍的记载也相互不一,莫衷一是,常有多种不同的指称,是学界迄今尚未得到较为合理阐释的问题之一。搞清这些名目的真实含义及其相应的历史渊源,正确使用这些名目概念,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明代基层乡治组织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俗 福建 考析 乡治 基层 含义 名目 因素
原文传递
《吴承明全集》出版
7
作者 余清良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152,共1页
吴承明(1917—2011)先生的毕生之作《吴承明全集》,于2018年4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集对先生的作品进行了全方位搜集与整理,共分六卷六册,近390万字,由第一二卷的“专著”(9部,不包括编著、资料集和文集)、第三四卷的“经济史... 吴承明(1917—2011)先生的毕生之作《吴承明全集》,于2018年4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集对先生的作品进行了全方位搜集与整理,共分六卷六册,近390万字,由第一二卷的“专著”(9部,不包括编著、资料集和文集)、第三四卷的“经济史研究”(84篇)、第五卷的“经济评论”(27篇)、“研究与创新”(32篇)、“书评与序言”(23篇)、“会议发言”(39篇)和第六卷的‘未发表的论述“(11篇)、”通信“(61通)、“诗话”(5部)、“外文论著”(5篇英文和2篇日文)及“附录”(3个)等11部分内容组成。全集内容丰富、齐全,包括了相当数量先生的未刊文稿,如专著第一卷中的《古代云南与中土关系之研究》、第五卷中的“会议发言”和第六卷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先生194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撰写的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方行(现已故)和叶坦两位研究员分别为全集谱写了名为《序言》和《一锄明月满园花》的书序。全集还收录了《吴承明年表》、《吴承明先生学术小传》和《吴承明著述目录》这3个附录,分别由先生女公子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洪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李伯重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余清良副教授撰写。此外,除了内容上的详尽搜遗外,全集的另一亮点是对所有文稿都重新核算了其文字和表格中的数据,修订了部分错误,这也是此次全集编辑的最主要工作,同时也全面进行了文字上的校对,统一了格式。略为遗憾和不足的是,《全集》有少数遗漏,如《中国土地问题》、《庄蹻王滇考》、《吴承明同志讲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先驱》、《吴承明自述》及书评《一部承前启后的中国经济史杰作:〈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评介》等,其中《中国土地问题》一文是先生的首篇学术论文。此外,先生曾在1940年担任过《新蜀报》(重庆)主笔一职,理应在该报上发表过相关文章,但由于目前尚无法查阅该报,故对该报中先生的文章情况也不得而知。这些遗漏有待今后进行补遗。《吴承明全集》充分展现了吴承明先生一生的学术成就与学术脉络。全集的出版是中国经济史学界的一大幸事,它是惠及后学的最好方式,也是后学们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过程中所必学的内容和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全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近代经济史 经济史研究 政治经济学 中国经济史 硕士学位论文
原文传递
“之光”亦“承明”——吴承明别名札记
8
作者 余清良 《经济学家茶座》 2019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吴承明先生(1917—2011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史专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 吴承明先生(1917—2011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史专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史学界德高望重、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学者之一,是公认的学术大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史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札记 别名 经济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中国史学会
原文传递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以西人的观察为视角
9
作者 尹桂霖 余清良 《运河学研究》 2018年第2期134-158,共25页
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运河便成为历代王朝统治和百姓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明清时期尤为如此,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自明后期以来,不少西方传教士、旅行家及访华使者陆续来到中国,通过京杭大运河行走中国各地,并以游记的方式... 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后,运河便成为历代王朝统治和百姓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明清时期尤为如此,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自明后期以来,不少西方传教士、旅行家及访华使者陆续来到中国,通过京杭大运河行走中国各地,并以游记的方式记载了其亲身经历和沿途见闻,这些游记为我们从另一侧面了解京杭运河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尽管这些游记记录的时间不同,所描写的运河面貌也不一,但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部分窥探出有关明清运河变迁的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京杭大运河 西人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