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揿针对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侯陈凤 庄肇朦 +2 位作者 林芊如 余炳取 谢敏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9期839-841,共3页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最常见的类型,是指内镜下未见食管黏膜糜烂或破损,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的疾病^[1],约占GERD患者总数的70%~[2]。西医治疗以... 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是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最常见的类型,是指内镜下未见食管黏膜糜烂或破损,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的疾病^[1],约占GERD患者总数的70%~[2]。西医治疗以抑酸及促胃动力治疗为主,但存在不能增加食管动力、药物依赖、复发率高等问题^([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糜烂性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 肝胃郁热型 食管动力 药物依赖 内镜下 黏膜糜烂 GERD
下载PDF
生大黄联合培菲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早期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余炳取 贾杰 +3 位作者 张益光 吴炳权 孟凡升 郑娟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3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生大黄和培菲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大黄组和联合组,用10%左旋精氨酸溶液腹腔内注射制作SA... 目的探讨生大黄和培菲康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大黄组和联合组,用10%左旋精氨酸溶液腹腔内注射制作SAP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0质量浓度,观察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光镜下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积分。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生大黄组和联合组大鼠血清TNF-α、IL-10水平低于模型组,其中胰腺湿/干质量比及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联合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高于生大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可导致SAP大鼠重建促抗炎细胞因子的平衡,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进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对SAP起到早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培菲康 TNF-α.IL_10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揿针、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余炳取 侯陈凤 +2 位作者 陈佳圆 贾杰 郑娟红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揿针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疗法治... 目的:观察揿针、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揿针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便秘症状改善情况及肛门直肠动力、肛门直肠感觉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治疗后,2组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以上3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压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满意度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焦虑、满意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聚乙二醇4000散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可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肛门直肠动力、肛门直肠感觉及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揿针 聚乙二醇4000散 生物反馈疗法 肛门直肠动力 肛门直肠感觉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美常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炳取 张晓丹 +1 位作者 贾杰 郑娟红 《海峡药学》 2012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TNF-α、IL-10、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模型组,微生态治疗组,用10%左旋精氨酸溶液腹腔内注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采用放射...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早期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TNF-α、IL-10、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SAP模型组,微生态治疗组,用10%左旋精氨酸溶液腹腔内注射制作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0浓度;观察胰腺组织湿干重比;光镜下评估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胰腺病理组织学评分。结果 SAP模型组、微生态治疗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胰腺湿干重比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组胰腺湿干重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微生态治疗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而各组血清TNF-α水平有改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常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应用观察中,明显提高SAP大鼠血清IL-10水平,促进抗炎因子产生,且可以减轻胰腺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对SAP起到早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常安 TNF-Α IL-10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佳园 陈怡 +4 位作者 陈成帷 张益光 余炳取 林芊如 贾杰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近年来UC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1]。早期发现UC活动性不仅对该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近年来UC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1]。早期发现UC活动性不仅对该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2-3]。尽管目前已有许多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UC的活动性[4-7],但临床诊断价值不明确,内镜检查仍然是目前诊断和评估UC患者疾病活动性的金标准。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经济有效、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评估UC的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疾病活动性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郑娟红 贾杰 +1 位作者 余炳取 陈佳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抗生素预防性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制酸、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及输血等... 目的探讨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抗生素预防性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制酸、止血、降低门静脉压力及输血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同时给予头孢噻肟钠2.0 g静脉滴注,2次/d,疗程7 d,对照组未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率、死亡率以及医院感染率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再出血率、死亡率及医院感染率分别为8.90%、5.4%及17.9%;对照组分别为23.1%、17.3%及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其再出血率、死亡率及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抗生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肠息肉内镜下摘除术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娜 余炳取 +1 位作者 王雨静 陈怡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3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肠息肉内镜下摘除术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内镜下摘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肠息肉内镜下摘除术后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内镜下摘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年后生活质量等。结果①干预组术后腹泻(1.7%)、腹痛(0.8%)、发热(1.7%)发生率及总并发症(7.5%)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②治疗后,干预组排气时间(18.3±3.1)h、排便时间(31.6±4.0)h显著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7.2±0.6 h)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12 h VAS评分(2.8±0.7)h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9.9±5.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均较治疗按显著改善(P<0.05);干预组在治疗后1周(76.8±9.5)分、治疗后4周(88.5±8.3)分,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干预应用于肠息肉内镜下摘除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耳穴压豆 肠息肉 内镜下摘除术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对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侯陈凤 贾杰 +2 位作者 余炳取 郑娟红 赵茂森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6期42-45,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学指标对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胃镜室进行检测患者282例,根据最终诊断把患者分成5组:胃癌组(50例)、浅表性胃炎组(99例)、胃溃疡组(38例)、胃息肉组(38例)和萎缩性胃炎... 目的研究血清学指标对胃癌及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间在本院胃镜室进行检测患者282例,根据最终诊断把患者分成5组:胃癌组(50例)、浅表性胃炎组(99例)、胃溃疡组(38例)、胃息肉组(38例)和萎缩性胃炎组(57例),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对PGⅠ和PGⅡ进行定量检测,ELISA法检测血清TK1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72-4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清TK1及CA72-4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血清PGⅠ含量比对照组高,胃癌组和萎缩胃炎组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与萎缩胃炎组在PCR含量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癌组比其他各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K1、PGⅠ及CA72-4含量异常为胃癌发生危险因素,PGⅠ呈现负相关,TK1及CA72-4呈现正相关;不同检测方式中TK1+CA72-4方式准确度、特异度最高,四项联合检测敏感度最高。结论血清TK1、PGⅠ及CA72-4含量异常为胃癌发生危险因素,PGⅠ呈现负相关,TK1及CA72-4呈现正相关,PGR及PGⅠ检测对胃癌和萎缩性胃炎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萎缩性胃炎 血清学指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H19基因rs2839698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9
作者 陈佳园 陈成帷 +3 位作者 陈怡 余炳取 陈烁 张益光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268-1271,1283,共5页
目的探讨H19基因rs2839698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未接受过放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15例为病例组,同期在医院体检且性别、年龄均匹配... 目的探讨H19基因rs2839698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前未接受过放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315例为病例组,同期在医院体检且性别、年龄均匹配的健康者441例为对照组,均为汉族人群。采集血样检测基因分型,分析H19基因rs2839698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19基因rs2839698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相关:等位基因A相对于G的OR值(95%CI)为0.78(0.63~0.96),野生型基因AA相对于GG的OR值(95%CI)为0.62(0.40~0.97),变异型基因AA+GA相对于GG的OR值(95%CI)为0.73(0.54~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层分析显示,在不吸烟(AA相对于GG的OR值为0.49)、不饮酒(GA相对于GG的OR值为0.22)、年龄≥60岁(AA相对于GG的OR值为0.47)、BMI≥24 kg/m^(2)(AA相对于GG的OR值为0.50)的患者中差异更明显(均P<0.05)。相对于GG,携带GA、AA、GA+AA的结直肠癌患者均不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均更小(均P<0.05);但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家族史、组织学分型、肿瘤位置等临床病理特征与H19基因rs2839698多态性未见关联(均P>0.05)。结论H19基因rs2839698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及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等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携带AA、GA者患病风险降低,特别是不吸烟、不饮酒、年龄≥60岁、BMI≥24 kg/m^(2)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H19基因 rs2839698 多态性
下载PDF
标准化作业流程在提高消化内科中药口服液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10
作者 侯陈凤 余炳取 孙雅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4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标准化作业流程在提高消化内科中药口服液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消化内科从2022年1月开始采用SOP对中药口服液的使用进行管理。2021年采用传统的口服给药流程进行管理,设为实施前。2022年采用标准化作业流程(standard op... 目的:分析标准化作业流程在提高消化内科中药口服液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消化内科从2022年1月开始采用SOP对中药口服液的使用进行管理。2021年采用传统的口服给药流程进行管理,设为实施前。2022年采用标准化作业流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SOP)进行管理,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用药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用药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患者的用药安全知识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用药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SOP应用到消化内科中药口服液的合理使用管理中,不仅能够提高中药口服液的用药管理质量及患者对用药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提高患者对用药管理的满意度,降低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作业流程 消化内科 中药口服液 用药管理
原文传递
结直肠腺瘤组织幽门螺杆菌富集与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庄肇朦 余炳取 +1 位作者 谢敏 张益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4期3543-3548,共6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组织幽门螺杆菌(Hp)富集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结合医院内镜中心1622例胃肠镜检查者的资料。比较结直肠腺瘤组(... 目的观察结直肠腺瘤患者腺瘤组织幽门螺杆菌(Hp)富集情况,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结合医院内镜中心1622例胃肠镜检查者的资料。比较结直肠腺瘤组(743例)和检查阴性对照组(879例)的一般资料、胃黏膜Hp感染情况、结直肠腺瘤临床及病理特征、腺瘤Hp甲基蓝特殊染色、腺瘤H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腺瘤人Toll样受体5(TLR5)蛋白免疫荧光结果。结果结直肠腺瘤组共743例,年龄(54.5±12.3)岁,男性占56.0%(416/743)。对照组共879例,年龄(55.6±12.1)岁,男性占58.4%(513/879)。结直肠腺瘤组胃Hp阳性361例(48.6%),对照组胃Hp阳性331例(3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黏膜Hp感染与腺瘤组织Hp富集存在明显相关性(OR=28.590;95%CI:18.554~44.055,P<0.001)。同时发现结直肠腺瘤Hp富集与腺瘤数目、直径、腺瘤病理类型、腺瘤恶性度等存在相关性(RR=0.804、3.163、3.089、2.463,均P<0.001),且发现Hp富集的腺瘤组织TLR5蛋白表达增高。结论胃Hp感染与结直肠腺瘤Hp富集事件相关,而腺瘤组织Hp富集与腺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之间具有相关性,其促瘤作用可能与Hp上调黏膜TLR5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腺瘤 幽门螺杆菌 腺瘤病理类型 TOLL样受体5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患者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佳园 陈怡 +4 位作者 陈成帷 张益光 余炳取 林芊如 贾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炎症标志物和全血计数水平与炎症性肠病(IBD)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584例IB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183例,克罗恩病(CD)401例,分析血清CRP、ALB、血...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P/ALB)、炎症标志物和全血计数水平与炎症性肠病(IBD)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2020年12月诊治的584例IB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183例,克罗恩病(CD)401例,分析血清CRP、ALB、血沉(ESR)和全血计数与IBD的关系,采用Mayo评分和Crohn疾病活动指数分别评估UC和CD患者的疾病活动性。结果:活动期IBD患者的CRP/ALB比值、CRP、ES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明显高于缓解期,而ALB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明显低于缓解期(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活动期UC和CD的CRP/ALB比值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17和0.42,敏感性分别为67.9%和75.7%,特异性分别为86.5%和9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炎症标志物(ESR、NLR、PLR和LMR)后,CRP/ALB比值在区分UC和CD疾病活动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RP/ALB比值水平与IBD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可用于UC和CD疾病活动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疾病活动性 敏感性 特异性
原文传递
Introducer法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余炳取 贾杰 张益光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1期69-71,共3页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v.PEG)是一种通过胃镜介导放置胃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且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创伤小、便于护理及成功率高的特点。操作仅需在胃镜室...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v.PEG)是一种通过胃镜介导放置胃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且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创伤小、便于护理及成功率高的特点。操作仅需在胃镜室及床边麻醉下即可进行,患者易于接受。目前使用广泛的是Pull法和Push法,而采用Introducer法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下胃造瘘术 临床应用 ENDOSCOPIC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全身麻醉 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胃造瘘管
原文传递
高毒力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表达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庄肇朦 陈怡 +1 位作者 余炳取 张益光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3期2203-2207,共5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高毒力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高毒力Hp感染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腺瘤患者20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毒力Hp感染情... 目的检测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高毒力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高毒力Hp感染与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结直肠腺瘤患者20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毒力Hp感染情况分为高毒力Hp阴性组(113例)和高毒力Hp阳性组(96例)。检测两组患者高毒力Hp感染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胃泌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动素水平;分析高毒力Hp阳性患者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直肠腺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毒力Hp阳性组患者肿瘤多发、肿瘤最大径大于或等于0.5 cm、进展期腺瘤、预后不良者比例均大于高毒力Hp阴性组,血清胃泌素水平高于高毒力Hp阴性组,胃动素水平低于高毒力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毒力Hp阳性患者血清胃泌素与胃动素水平呈负相关(r=-0.513,P<0.05);高毒力Hp阳性、胃泌素水平高是影响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毒力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胃泌素、胃动素表达水平对结直肠腺瘤发挥作用,影响患者预后,提示高毒力Hp阳性患者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尽早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高毒力幽门螺杆菌感染 血清 胃泌素 胃动素 预后
下载PDF
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亚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林芊如 余炳取 +2 位作者 侯陈凤 陈烁 陈佳园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亚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其中不协调性排便(F3a)和排便推进不足(F3b)2个亚型各60例。每个亚型再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生物反馈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聚...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亚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120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其中不协调性排便(F3a)和排便推进不足(F3b)2个亚型各60例。每个亚型再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生物反馈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聚乙二醇4000散剂治疗4周,生物反馈组采用短期生物反馈强化治疗方案治疗4周,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症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中文版患者便秘状况评估问卷(PAC-QOL)评分、肛门直肠动力、感觉变化。结果:治疗后,F3a型生物反馈组和F3a型常规组,F3b型生物反馈组和F3b型常规组比较,临床症状积分、SAS分值、SDS分值、PAC-QOL评分、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肛门括约肌压力均较低(均P<0.05),直肠静息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F3a型生物反馈组与F3b型生物反馈组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F3a型和F3b型生物反馈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常规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积分、SAS分值、SDS分值、PAC-QOL评分、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和肛门括约肌压力均显著降低(均P<0.01),直肠静息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改善F3a型和F3b型功能性排便障碍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肛门直肠生理功能,且均优于常规治疗,对2个亚型疗效影响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功能性排便障碍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