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电生理评价 被引量:7
1
作者 余科炜 叶晓健 +3 位作者 冯红 曲伸 李家顺 路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1-624,共4页
目的 :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 ,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基因修饰成肌细胞对损伤脊髓的治疗作用。 方法 :3 0只 SD大鼠在 T9水平制成脊髓横断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基因细胞组 ( A组 )、成肌细胞组 ( B组 )及... 目的 :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 ,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基因修饰成肌细胞对损伤脊髓的治疗作用。 方法 :3 0只 SD大鼠在 T9水平制成脊髓横断损伤模型 ,并随机分为基因细胞组 ( A组 )、成肌细胞组 ( B组 )及损伤对照组 ( C组 ) ,每组 10只大鼠。术后 3个月 ,采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 ( 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 ( MEP)等电生理检测技术 ,观察轴突是否有再生及其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结果 :( 1) A组中 3只大鼠损伤 3个月后出现 CSEP波 ,5只出现 MEP波 ,B,C组动物未发现电生理信号恢复 ;( 2 )重新出现的 CSEP或 MEP信号均较损伤前波幅减低 ,潜伏期延长。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基因修饰 成肌细胞移植 电生理
下载PDF
大鼠经颅磁及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5 位作者 贾连顺 袁文 胡玉华 石志才 戴伯军 何海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 :比较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 MEP)与电刺激 MEP在刺激方式、信号特征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2 0只雄性 SD大鼠经静脉麻醉后采用 Mag2型磁刺激仪和 Cantada型肌电图仪分别进行单次经颅磁及电刺激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 ,在 T1... 目的 :比较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 MEP)与电刺激 MEP在刺激方式、信号特征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2 0只雄性 SD大鼠经静脉麻醉后采用 Mag2型磁刺激仪和 Cantada型肌电图仪分别进行单次经颅磁及电刺激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 ,在 T1 2 硬膜外和双侧前肢伸肌和后肢腓肠肌记录的 MEP变化特征。结果 :磁刺激脊髓 MEP先正后负 ,以 P1 或 N1 波最显著 ,波形不够稳定 ,个体间差异较大 ,随着刺激强度增大 ,MEP潜伏期缩短 ,波幅增大。近阈值电刺激 MEP与相应的超强磁刺激 MEP潜伏期相近 ,波幅也相差不大。结论 :采用单次磁或电刺激 MEP仍能客观反映脊髓运动传导束的功能状态 ,电和磁刺激的 MEP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磁刺激 电刺激 脊髓 大鼠
下载PDF
大鼠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起源及传导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4 位作者 贾连顺 袁文 叶晓健 石志才 谢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802-804,共3页
目的 :探索大鼠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信号的起源及传导规律。方法 :30只大鼠经麻醉后用单极经皮层刺激 (MTS)和双极局域刺激 (BFS)方式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条件下在T12 硬膜外记录的MEP变化特征。结果 :硬膜外记录MEP(scMEP)包括早... 目的 :探索大鼠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信号的起源及传导规律。方法 :30只大鼠经麻醉后用单极经皮层刺激 (MTS)和双极局域刺激 (BFS)方式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条件下在T12 硬膜外记录的MEP变化特征。结果 :硬膜外记录MEP(scMEP)包括早期成份 ( <10ms)和晚期成份 (约 14ms) ,早成份以N1、N2 波最明显。脊髓半切或皮层吸除后 ,早成份仍存在而晚成份消失。结论 :scMEP早期成分起源于皮层下脑组织 ,主要经锥体外系传导 ;晚期成分则可能起源于皮层 ,主要经锥体系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电刺激 脊髓 锥体外系 大鼠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3 位作者 贾连顺 吴玉华 崔毅 沈玉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1-66,共6页
目的: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早期诊断寻找一种客观、敏感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电刺激F波相结合的方法,测定19例脊髓型颈椎病人外展拇短肌(APB)和胫前肌(AT)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 目的: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早期诊断寻找一种客观、敏感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电刺激F波相结合的方法,测定19例脊髓型颈椎病人外展拇短肌(APB)和胫前肌(AT)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并与20例正常受试者作对照。结果:18例(94.7%)CSM病人上、下肢MEP异常,APB肌及AT肌CMCT明显延迟,并与临床功能障碍(JOA评分)显著相关,与MRI所示脊髓受压程度无相关性。结论:磁刺激MEP作为检测CSM患者运动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运动诱发电位 脊髓型 颈椎病
下载PDF
诱发电位对急性颈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状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4 位作者 徐龙江 杨海涛 田毅华 赵卫 贾连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和体感诱发电位 (SEP)对颈髓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采用Mag2型磁刺激仪对 2 7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 ,在双侧外展拇短肌 (APB)和胫前肌 (AT)进行记录 ,采用Keypoint肌电图... 目的 :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和体感诱发电位 (SEP)对颈髓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采用Mag2型磁刺激仪对 2 7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 ,在双侧外展拇短肌 (APB)和胫前肌 (AT)进行记录 ,采用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查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ASIA 92运动评分和损伤标准分级。随访 15例 ,并以 2 0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 :颈髓损伤组APB肌MEP潜伏期为 31 4±11 4ms,波幅为 0 35± 0 2 1mV ,AT肌潜伏期为 44 5± 15 9ms,波幅为 0 38± 0 5 1mV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全瘫患者无MEP信号 ,不全瘫患者MEP潜伏期延迟 ,波幅下降。MEP潜伏期延迟程度与A SIA运动评分相关 (P <0 0 1)。多数SCI患者上肢或下肢SEP消失或潜伏期延迟 ,但SEP结果与MEP结果不一致 ,与ASIA运动功能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颈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肌力大小与MEP异常表现密切相关 ,MEP检查能为判断脊髓运动传导束功能状态提供客观、定量的依据 ,SEP检查不能反映运动功能的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 磁刺激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诊断
下载PDF
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余科炜 叶晓健 +3 位作者 李家顺 戎伟芳 贾连顺 何海龙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程度脊髓损伤 (SCI)与运动诱发电位 (MEP)变化之间的关系 ,探索MEP检查在SCI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2 7只雄性SD大鼠以改良Allen’s打击法致伤T8~T9脊髓 ,按打击冲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 =5 ) ,SCIA组 (5 0gcf,... 目的 :比较不同程度脊髓损伤 (SCI)与运动诱发电位 (MEP)变化之间的关系 ,探索MEP检查在SCI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2 7只雄性SD大鼠以改良Allen’s打击法致伤T8~T9脊髓 ,按打击冲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 =5 ) ,SCIA组 (5 0gcf,n =8) ,SCIB组 (70gcf,n =8)和SCIC组 (10 0gcf,n =6 ) ,采用单极经皮层电刺激 ,分别于损伤前、伤后即刻、15min、30min、1h、3h和 6h连续观察scMEP变化 ,并计算脊髓出血坏死区域占脊髓横截面积的比率。结果 :对照组MEP无显著改变 ,SCIA组和SCIB组动物MEP早成份波幅立即减低或消失 ,以后有所恢复 ,晚成份波消失后未再出现。SCIC组动物除 2只大鼠SCI后MEP仍有所恢复外 ,其余动物再未出现MEP波。脊髓损伤面积随打击冲量增大而增加 ,与伤后 1hscMEP最大波幅呈显著相关 (r =- 0 .82 1)。结论 :SCI后scMEP的变化程度与打击冲量和脊髓病理损伤面积相关 ,提示scMEP可以作为一种脊髓功能检测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电刺激 脊髓损伤 大鼠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4 位作者 贾连顺 袁文 叶晓健 石志才 吴玉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寻找几种敏感、可靠的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共收集 10 6例以颈肩痛或 /和肢体麻木、乏力为主诉的门诊病人的临床资料 ,其中CSM组 6 4例 ,非CSM组 42例。着重比较两组病人静态和动态Hoffmann’s征、侧位X线片P... 目的 寻找几种敏感、可靠的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共收集 10 6例以颈肩痛或 /和肢体麻木、乏力为主诉的门诊病人的临床资料 ,其中CSM组 6 4例 ,非CSM组 42例。着重比较两组病人静态和动态Hoffmann’s征、侧位X线片Pavlov比率、颈部MRI影像学表现以及颈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检查结果。结果 CSM组病例MRI成像均存在颈髓受压表现 ,其中 47例 (73 4% )Hoffmann’s征阳性 ,包括 15例 (2 3 4% )动态Hoffmann’s征阳性 ,2 6例 (40 6 % )Pavlov比率 <0 75 ;42例接受MEP检查的CSM病人中 ,39例 (92 9% )上肢和 /或下肢CMCT延迟。结论 动态Hoffmann’s征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可作为敏感的筛选手段 ,若结合影像学检查则有助于CSM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椎病 早期诊断 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及与病理改变之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3 位作者 戎伟芳 贾连顺 叶晓健 何海龙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SCI)对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 27只大鼠以改良Allen法致伤脊髓,于损伤前和伤后6h内观察MEP变化,并测算脊髓出血坏死区相对面积比。结果 SCI后50gcf组和70gcf组动物MEP早成份波幅立即减低或消失,以后有所恢复... 目的 观察脊髓损伤(SCI)对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 27只大鼠以改良Allen法致伤脊髓,于损伤前和伤后6h内观察MEP变化,并测算脊髓出血坏死区相对面积比。结果 SCI后50gcf组和70gcf组动物MEP早成份波幅立即减低或消失,以后有所恢复。100gcf组大部分动物MEP波消失。脊髓损伤面积与伤后1h MEP最大波幅呈显著相关。结论 MEP检查可以准确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电刺激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大鼠脊髓运动诱发电位的起源及传导
9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3 位作者 贾连顺 袁文 叶晓健 石志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3-353,402-403,共3页
关键词 大鼠 脊髓 运动诱发电位 起源 传导
下载PDF
颈髓慢性病变对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
10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5 位作者 贾连顺 袁文 包聚良 叶晓健 戴伯军 谢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29-632,共4页
目的 :探索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 MEP)在颈髓髓内和髓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3 7例颈髓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 ,包括颈椎病 ( n=2 1) ,颈椎管狭窄症 ( n=6) ,颈椎及颈髓肿瘤 ( n=6)和脊髓空洞症 ( n=4) ,和对照组 2 0例。... 目的 :探索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 MEP)在颈髓髓内和髓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3 7例颈髓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调查 ,包括颈椎病 ( n=2 1) ,颈椎管狭窄症 ( n=6) ,颈椎及颈髓肿瘤 ( n=6)和脊髓空洞症 ( n=4) ,和对照组 2 0例。结果 :3 1例髓外病变者 ,19例 ( 61.3 % )上肢拇展短肌 ( APB)中枢运动传导速度 ( CMCT)异常 ,2 1例 ( 67.7% )下肢胫骨前肌( AT) CMCT异常 ;6例髓内病变者 ,2例 ( 3 3 .3 % ) APB肌 CMCT异常 ,2例 ( 3 3 .3 % ) AT肌 CMCT异常 ,CMCT异常与颈髓压迫影像和上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相关。结论 :在髓外病变 ,AT肌 CMCT较为敏感 ;CMCT异常与脊髓压迫影像和上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相关 ,MEP检查对颈髓髓内和髓外病损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磁刺激 颈髓慢性病变
下载PDF
经颅磁及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大鼠脊髓功能
11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4 位作者 徐龙江 杨海涛 田毅华 赵卫 胡玉华 《武警医学》 CAS 2000年第10期579-583,共5页
目的 检测大鼠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与电刺激MEP信号的正常值 ,比较两者在刺激方式、信号特征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2 0只雄性SD大鼠经静脉麻醉后采用Mag 2型磁刺激仪和Cantada型肌电图仪分别进行单次经颅磁及电刺激 ,... 目的 检测大鼠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与电刺激MEP信号的正常值 ,比较两者在刺激方式、信号特征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异同。方法  2 0只雄性SD大鼠经静脉麻醉后采用Mag 2型磁刺激仪和Cantada型肌电图仪分别进行单次经颅磁及电刺激 ,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 ,在T12 硬膜外和双侧前肢伸肌和后肢腓肠肌记录的MEP变化特征。结果 磁刺激scMEP先正后负 ,以P1和N1波最显著 ,波形不够稳定 ,个体间差异较大 ,随着刺激强度增大 ,MEP潜伏期缩短 ,波幅增大。近阈值电刺激MEP与相应的超强磁刺激MEP潜伏期相近 ,波幅也相差不大。结论 采用单次磁或电震刺激MEP仍能客观反映脊髓运动传导束的功能状态 ,电和磁刺激MEP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源成份 ,可以作为临床与动物实验比较研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磁刺激 电刺激 脊髓 大鼠
下载PDF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诊断颈髓髓内和髓外病变
12
作者 余科炜 李家顺 +4 位作者 胡玉华 杨海涛 徐龙江 田毅华 赵卫 《武警医学》 CAS 2000年第7期387-389,共3页
目的 探索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在颈髓髓内和髓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磁刺激MEP和电刺激F波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颈髓病变患者 45例 ,健康对照组 2 0例。通过记录双侧上肢外展拇短肌 (APB)和下肢胫前肌 (AT)的混合肌动作电... 目的 探索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MEP)在颈髓髓内和髓外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磁刺激MEP和电刺激F波相结合的方法 ,测定颈髓病变患者 45例 ,健康对照组 2 0例。通过记录双侧上肢外展拇短肌 (APB)和下肢胫前肌 (AT)的混合肌动作电位 ,计算中枢运动传导时间 (CMCT) ,并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作对比。结果 AT肌MEP检查结果对髓外病变较敏感 ,CMCT异常与颈髓压迫影像和上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相关。 5例 (1 1 1 % )患者发现CMCT的亚临床型病损。结论 在髓外病 ,AT肌CMCT较为敏感 ;CMCT异常与脊髓压迫影像和上运动神经元受累表现相关 ,MEP检查以对颈髓髓内和髓外病损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甚至能发现亚临床型病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诱发电位 磁刺激 颈椎 颈髓病变 诊断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病前路选择性手术的评价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家顺 贾连顺 +4 位作者 袁文 倪斌 叶晓健 石志才 余科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颈前路手术对多节段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7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进行回顾。第1组7例为单一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者,第2组26例为多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者,第3组14例为颈椎次... 目的:分析不同颈前路手术对多节段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7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进行回顾。第1组7例为单一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者,第2组26例为多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者,第3组14例为颈椎次全椎体切除术患者。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第2、3组手术效果好于第1组,但并发症发生率也较第1组高。第2、3组间手术效果无显著差别,第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结论:对于多节段颈椎病,多平面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结合颈椎次全椎体切除术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术,而次全椎体切除术更适用于伴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减压 椎体融合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椎动脉阻断对小脑后下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5
14
作者 何海龙 贾连顺 +3 位作者 李家顺 孔庆毅 纪荣明 余科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 :研究双侧椎动脉阻断后对小脑后下叶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犬双侧C4、C5椎动脉 ,分别于术后1d、7d、2 8d观察行为、影像学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并对小脑后下叶毛细血管灌注作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 1d组动物出现轻度缺血性损害... 目的 :研究双侧椎动脉阻断后对小脑后下叶组织功能的影响。方法 :结扎犬双侧C4、C5椎动脉 ,分别于术后1d、7d、2 8d观察行为、影像学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并对小脑后下叶毛细血管灌注作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 1d组动物出现轻度缺血性损害 ,7d组及 2 8d组均未见异常。结论 :双侧椎动脉血流阻断不会引起椎动脉供血区域慢性缺血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阻断 脑组织功能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何海龙 李家顺 +5 位作者 贾连顺 叶晓健 陈德玉 倪斌 袁文 余科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对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6年 6月起收治 5 6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 ,男 35例 ,女 2 1例。 42例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14例患者行颈后路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术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 目的 :评价不同手术入路对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96年 6月起收治 5 6例脊髓夹持型颈椎病患者 ,男 35例 ,女 2 1例。 42例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14例患者行颈后路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术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手术前后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 (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脊髓功能。结果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组患者症状改善率 ( 5 7.33± 14 .6 ) % ,优良率达 6 4.2 9%。颈后路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术组患者症状改善率 ( 37.35±11.2 ) % ,优良率 42 .86 %。结论 :颈前入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夹持型颈椎病直接有效 ,应作为首选手术治疗方法。合并黄韧带退变严重肥厚 ,钙化或骨化的颈椎病患者 ,3个节段以上病变患者或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 ,仍宜选择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 ,或同期或二期前、后路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评价 颈椎病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明 叶晓健 +1 位作者 余科炜 李光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80-281,共2页
作者以甲基强的松龙为参照,观察了14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纳洛酮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表明,急性脊髓损伤6h内的患者,入院后即在15min内通过外周静脉滴注纳洛酮5.4μg/kg,暂停45min后以4μg/kg/h维... 作者以甲基强的松龙为参照,观察了14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纳洛酮后的神经功能恢复。结果表明,急性脊髓损伤6h内的患者,入院后即在15min内通过外周静脉滴注纳洛酮5.4μg/kg,暂停45min后以4μg/kg/h维持23h。给药后6周观察,同对照组相比,纳洛酮治疗患者的触觉、痛觉评分明显提高,同对照组相比,甲基强的松龙组给药后6周及6月观察,运动功能、触觉、痛觉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6h内外周静脉给予纳洛酮也可改善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但作用不如甲基强的松龙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纳洛酮 甲基强的松龙 药物疗法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诊断指标的选择及临床意义(84例前瞻性研究报告) 被引量:9
17
作者 石志才 贾连顺 +3 位作者 余科炜 袁文 倪斌 陈雄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早期诊断的可能性,筛选预示CSM发作的临床、影像学及电生理指标。方法:根据CSM常见特征,选择29项与CSM发病有关的指标并据此建立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对84例符合预选指标的患者进行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早期诊断的可能性,筛选预示CSM发作的临床、影像学及电生理指标。方法:根据CSM常见特征,选择29项与CSM发病有关的指标并据此建立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对84例符合预选指标的患者进行2~65年(平均37年)的随访追踪观察,并将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各项指标做对照研究。结果:29例演变为CSM并行早期手术处理,术后疗效良好。有13项指标与CSM发病密切相关。结论:颈椎病早期诊断是有可能的。凡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有必要密切观察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 颈椎病 诊断 前瞻性
下载PDF
颈脊髓慢性压迫症实验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何海龙 贾连顺 +3 位作者 李家顺 孔庆毅 余科炜 纪荣明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探讨研究一种理想的致颈脊髓慢性压迫的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自制弹性塑料双套管导管经颈前入路埋入犬颈 5椎体上缘正中 ,通过内套管的缓慢推动作用 ,产生对颈脊髓的慢性压迫。结果 术后行为学、影像学、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犬颈... 目的 探讨研究一种理想的致颈脊髓慢性压迫的实验模型。方法 采用自制弹性塑料双套管导管经颈前入路埋入犬颈 5椎体上缘正中 ,通过内套管的缓慢推动作用 ,产生对颈脊髓的慢性压迫。结果 术后行为学、影像学、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犬颈脊髓损伤符合颈脊髓慢性压迫症病理改变的特点。结论 双套管法致颈脊髓受到慢性压迫是一种简便 ,理想及可靠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模型 慢性颈脊髓压迫症 颈椎病
下载PDF
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晓健 李家顺 +4 位作者 周静 石志才 余科炜 谢宁 何海龙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观察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c-NTFs)对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以7.5g物体从10cm高处落下致伤大鼠T10脊髓,伤后5,30,60min在损伤局部分别注入Sc-NTFs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 目的:观察雪旺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Sc-NTFs)对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方法:以7.5g物体从10cm高处落下致伤大鼠T10脊髓,伤后5,30,60min在损伤局部分别注入Sc-NTFs50μl,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4h后一半动物取伤段脊髓标本测水及离子含量。另一半动物3周后行神经功能检查。结果:脊髓损伤后组织水肿,Na+、Ca2+离子浓度升高,K+、Mg2+离子浓度降低,Sc-NTFs可显著改善这些变化。Sc-NTFs使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结论:Sc-NTFs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神经细胞离子失衡、改善细胞内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雪旺细胞 脊髓损伤
下载PDF
双套管法致颈脊髓慢性压迫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海龙 李家顺 +2 位作者 贾连顺 孔庆毅 余科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S003-S004,共2页
关键词 颈脊髓慢性压迫 双套管法 副作用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