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热锅炉增设放散烟道后的传热数值计算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杰程 陈恩鉴 +3 位作者 程珩 魏小林 余立新 张宇 《锅炉制造》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利用余热锅炉回收废气余热是企业节能的重要一环。但在对余热锅炉进行检修的时候废气却仍然持续进入锅炉,这给余热锅炉的检修带来了困难。设置放散烟道可以阻隔废气持续进入锅炉,同时也有助于锅炉自身热气的排放。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 利用余热锅炉回收废气余热是企业节能的重要一环。但在对余热锅炉进行检修的时候废气却仍然持续进入锅炉,这给余热锅炉的检修带来了困难。设置放散烟道可以阻隔废气持续进入锅炉,同时也有助于锅炉自身热气的排放。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余热锅炉增设放散烟道后的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总烟管道设置放散烟道同时配合在锅炉底部增加鼓风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锅炉内部的温度,提高了锅炉检修的效率,保障了检修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放散烟道 传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障碍物结构对预混火焰压力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余立新 尤寒 +2 位作者 盛宏至 孙文超 吴承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37-539,共3页
本文针对不同的可燃气混合物,研究了由于障碍物引起的火焰加速而导致的管内压力上升现象。在实验中,使用了三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同时改变障碍物的间距W和阻塞比BR。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对管内压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即使是较小的阻... 本文针对不同的可燃气混合物,研究了由于障碍物引起的火焰加速而导致的管内压力上升现象。在实验中,使用了三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同时改变障碍物的间距W和阻塞比BR。结果表明,障碍物的存在对管内压力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即使是较小的阻塞面积,也能导致压力大幅度上升。在障碍物阻塞比BR=0.5、障碍物间距约等于管道内径(W/D≈1)时,管内的峰值压力达到最大值。本实验所用的三种障碍物产生的管内峰值压力并不相同,以园环型的障碍物产生的压力最高,这说明,存在某一种最优化的障碍物,在相同的阻塞比条件下,该障碍物能最大地提高管内的峰值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传播 障碍物结构 管内压力
下载PDF
障碍物管道中湍流火焰发展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立新 孙文超 吴承康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应用湍流马赫数修正的非稳态可压缩性K ε f gr四方程湍流模型 ,模拟了半开口狭长管道中重复布置的障碍物引起的湍流火焰加速现象 .结果表明 ,障碍物产生的扰动对加强燃烧和湍流输运的影响很大 .随着火焰向前传播 ,火焰穿过障碍物时发... 应用湍流马赫数修正的非稳态可压缩性K ε f gr四方程湍流模型 ,模拟了半开口狭长管道中重复布置的障碍物引起的湍流火焰加速现象 .结果表明 ,障碍物产生的扰动对加强燃烧和湍流输运的影响很大 .随着火焰向前传播 ,火焰穿过障碍物时发生变形 ,反应区越来越长 ,且火焰速度逐渐上升 .同时 ,火焰速度和管内压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火焰 数值模拟 湍流马赫数 湍流模型 障碍物管道 火焰加速 湍流燃烧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过程理论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立新 李晨辉 +1 位作者 熊惟皓 陆庆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8期11-14,共4页
对机械合金化过程理论模型主要模拟方法与结论作了评述。机械合金化过程理论模型大致可分为四类:运动学模型、碰撞模型、能量传输模型与球磨图、温升效应模型。这些模型可在一定范围内预测工艺参数和粉末材料参数对机械合金化过程和结... 对机械合金化过程理论模型主要模拟方法与结论作了评述。机械合金化过程理论模型大致可分为四类:运动学模型、碰撞模型、能量传输模型与球磨图、温升效应模型。这些模型可在一定范围内预测工艺参数和粉末材料参数对机械合金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有利于机械合金化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模型 研究进展 机械合金化 高能球磨 数学模型 纳米复合材料 运动学模型 碰撞过程模型
下载PDF
障碍物结构对管道中预混火焰加速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余立新 孙文超 吴承康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83-486,共4页
在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火焰传播管中均匀布置障碍物,研究了障碍物结构对管道中预混火焰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障碍物的扰动,火焰不断加速,在阻塞比相同的条件下,最终的火焰稳态速度与障碍物的形状和间距基本无关,其中障碍物间距仅... 在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火焰传播管中均匀布置障碍物,研究了障碍物结构对管道中预混火焰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障碍物的扰动,火焰不断加速,在阻塞比相同的条件下,最终的火焰稳态速度与障碍物的形状和间距基本无关,其中障碍物间距仅仅影响火焰的加速速率,在障碍物间距约等于火焰传播管内径(W/D≈1.0)时,平均火焰速度达到最大值,火焰到达稳态传播的距离最短。同时,本文用一维简化模型模拟了火焰在障碍物管道中的加速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在定性上比较吻合,说明在管内火焰速度较低的情况下,用一维可压缩流动近似处理能初步揭示管内火焰的加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物结构 管道 预混火焰 火焰加速
下载PDF
氢/空气火焰在半开口有障碍管道中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余立新 孙文超 吴承康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针对氢 /空气混合物 ,通过实验研究了其预混火焰在半开口管道中的火焰传播加速现象。结果表明 ,火焰传播状态随着氢气当量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氢 /空气混合物被点燃后 ,由于障碍物的扰动 ,火焰在管道中不断加速传播 ,并最终到达一准... 针对氢 /空气混合物 ,通过实验研究了其预混火焰在半开口管道中的火焰传播加速现象。结果表明 ,火焰传播状态随着氢气当量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氢 /空气混合物被点燃后 ,由于障碍物的扰动 ,火焰在管道中不断加速传播 ,并最终到达一准稳态传播。在氢气当量比 0 .34附近时 ,火焰速度发生跃变。当氢气当量比足够大时 ,火焰传播由爆燃态转变为爆轰态。在本实验条件下 ,爆燃转准爆轰的临界条件是 d/λ≥ 2 .6 (d是圆环形障碍物内径 ,λ是爆轰格胞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空气混合物 半开口管道 火焰传播 阻塞比 压力提升 爆燃 爆轰 氢气当量
下载PDF
极稀醋酸废水处理的双极性膜电渗析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余立新 郭庆丰 +1 位作者 黄科 蒋维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1-33,38,共4页
探索了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处理含质量分数为 0 .2 %醋酸废水的可行性 .初步实验验证废水中的醋酸可以得到有效清除 ,并且可以回收得到 3 6%以上的浓缩醋酸 .应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设法提高过程的电流效率 ,降低过程的能耗 .
关键词 双极性膜 电渗析 废水处理 乙酸 膜分离
下载PDF
搅拌球磨制备亚微米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 被引量:5
8
作者 余立新 熊惟皓 +2 位作者 李晨辉 郑勇 董敬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15,45,共5页
用搅拌球磨方法制备了亚微米 Ti C- Ti N- WC- Mo- Ni- C金属陶瓷复合粉 ,并烧结成亚微米晶粒 Ti(C,N)基金属陶瓷 ;研究了原始粉末粒度、磨球大小、球磨时间对复合粉粒度的影响 ;研究了球磨过程中氧和铁元素对粉末的污染情况 ;并对烧结... 用搅拌球磨方法制备了亚微米 Ti C- Ti N- WC- Mo- Ni- C金属陶瓷复合粉 ,并烧结成亚微米晶粒 Ti(C,N)基金属陶瓷 ;研究了原始粉末粒度、磨球大小、球磨时间对复合粉粒度的影响 ;研究了球磨过程中氧和铁元素对粉末的污染情况 ;并对烧结合金的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 ,表明亚微米晶粒 Ti (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亚微米晶粒 搅拌球磨 金属陶瓷 组织 性能 钛基复合陶瓷
下载PDF
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在脱硫废液NaHSO_3再生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余立新 孟昭辉 +1 位作者 林爱光 蒋维钧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42,共3页
介绍了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对烟气脱硫废液(NaHto3)进行再生的方法.使用自制均相双极性膜和上海产界相双极性膜,配以均相阳离子交换膜,均能以满意的转化率(80%以上)实现再生.再生过程中电流效率的下降(由80%左右下... 介绍了用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对烟气脱硫废液(NaHto3)进行再生的方法.使用自制均相双极性膜和上海产界相双极性膜,配以均相阳离子交换膜,均能以满意的转化率(80%以上)实现再生.再生过程中电流效率的下降(由80%左右下降到20%左右)是由于酸室中氢离于浓度升高所致.脱硫废液中少量硫酸钠的存在对再生过程无明显影响.目前阻碍该法实际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国内试制膜的寿命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膜电渗析 烟气脱硫 NaHSO_3再生
下载PDF
半开口管道中的氢/空气火焰加速和压力发展过程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余立新 孙文超 吴承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37-640,共4页
本文研究了氢/空气预混火焰在半开口管道中的火焰加速现象和压力发展过程.结果表明,重复布置的障碍物对火焰速度和压力提升产生显著的影响.火焰传播状态随着氢气当量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氢气当量比约为0.34时,火焰速度出现... 本文研究了氢/空气预混火焰在半开口管道中的火焰加速现象和压力发展过程.结果表明,重复布置的障碍物对火焰速度和压力提升产生显著的影响.火焰传播状态随着氢气当量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氢气当量比约为0.34时,火焰速度出现第一次跃变;随着氢气当量比进一步提高,火焰速度发生第二次跃变,即由爆燃转为爆轰.发生爆轰时氢气当量比的范围随着阻塞比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空气混合物 火焰加速 压力提升 燃烧
下载PDF
二醛交联PVA/PAN复合膜的渗透汽化脱水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立新 陈翠仙 +1 位作者 张立平 蒋维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探索了渗透汽化脱水用PVA/PAN复合膜的二醛交联处理方法 ,以质量分数为 95%的乙醇水为脱水对象 ,在 70℃下的测试结果为 :用乙二醛处理时 ,分离因子约为 60 0 ,渗透通量约为 1 50 g/ (m2 ·h) ;用戊二醛处理时 ,分离因子约为 2 0 0 ... 探索了渗透汽化脱水用PVA/PAN复合膜的二醛交联处理方法 ,以质量分数为 95%的乙醇水为脱水对象 ,在 70℃下的测试结果为 :用乙二醛处理时 ,分离因子约为 60 0 ,渗透通量约为 1 50 g/ (m2 ·h) ;用戊二醛处理时 ,分离因子约为 2 0 0 ,渗透通量约为 2 0 0 g/ (m2 ·h) ;用对苯二甲醛处理时 ,分离因子约为 4 60 ,渗透通量约为 2 80 g/ (m2 ·h) .研究中还发现二醛的分子大小和结构对交联后膜性能有一定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PVA PAN 复合膜 脱水 膜材料 二醛交联
下载PDF
膜蒸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余立新 刘茂林 蒋维钧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共5页
膜蒸馏是60年代中提出、最近几年得以迅速发展的新型膜分离方法。它利用一张疏水性膜将温度不同的两股水溶液分开,以膜两侧水的蒸汽压差为推动力而实现水的传质分离。其优点是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本文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 膜蒸馏是60年代中提出、最近几年得以迅速发展的新型膜分离方法。它利用一张疏水性膜将温度不同的两股水溶液分开,以膜两侧水的蒸汽压差为推动力而实现水的传质分离。其优点是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本文从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三方面对膜蒸馏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膜蒸馏的研究方向——研制分离性能良好且价格低廉的膜、完善过程的机理模型、提高过程的热效率及开辟新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膜蒸馏 疏水性膜
下载PDF
膜蒸馏法浓缩古龙酸水溶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余立新 刘茂林 蒋维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7-191,共5页
本文对膜蒸馏法浓缩热敏性物质古龙酸水溶液的可行性及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过程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两侧的膜面温度下溶液的水蒸汽压差是过程的推动力。流动条件影响膜面温度从而对过程有重要影响。提高过程热效率是应... 本文对膜蒸馏法浓缩热敏性物质古龙酸水溶液的可行性及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过程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两侧的膜面温度下溶液的水蒸汽压差是过程的推动力。流动条件影响膜面温度从而对过程有重要影响。提高过程热效率是应该注意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古龙酸水溶液 浓缩 膜分离
下载PDF
改进型液排渣煤粉燃烧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余立新 孙文超 吴承康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对传统的液排渣型锅炉煤粉燃烧器进行了优化设计 ,并用五孔探针对改进后的燃烧室流场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 ,测定了空气动力场特性。并对不同配风参数进行了热态实验 ,测量了室内温度场分布。试验表明 ,燃烧室有较高的燃烧强度和灰渣熔化... 对传统的液排渣型锅炉煤粉燃烧器进行了优化设计 ,并用五孔探针对改进后的燃烧室流场进行了冷态试验研究 ,测定了空气动力场特性。并对不同配风参数进行了热态实验 ,测量了室内温度场分布。试验表明 ,燃烧室有较高的燃烧强度和灰渣熔化率 ,该燃烧室内的温度水平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设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排渣 锅炉 煤粉燃烧器 空气动力场 燃烧强度 灰渣熔化率
下载PDF
气脉冲除灰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立新 孙文超 吴承康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23-227,共5页
在我国能源动力系统中 ,大都存在着较严重的受热面积灰问题。燃烧气脉冲除灰技术 ,具有除灰效果好 ,使用维护简便等优点 ,已成功应用于各种大中型锅炉的受热面除灰。从气脉冲原理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混合气的流动和混合比对燃烧波压力的... 在我国能源动力系统中 ,大都存在着较严重的受热面积灰问题。燃烧气脉冲除灰技术 ,具有除灰效果好 ,使用维护简便等优点 ,已成功应用于各种大中型锅炉的受热面除灰。从气脉冲原理出发 ,系统地分析了混合气的流动和混合比对燃烧波压力的影响 ,测量了气脉冲的作用范围 ,并对伴随输出的声波进行了声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在 8m的范围内 ,气脉冲冲击波能清除中等粘合强度的灰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能源系统 气脉冲除灰技术 受热面积灰 电站锅炉
下载PDF
渗透蒸发过程非平衡溶解扩散模型 被引量:9
16
作者 余立新 蒋维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10-513,共4页
目前,关于渗透蒸发膜过程的机理研究已有不少成果’‘-‘’,这些工作归纳起来就是(平 衡)溶解-扩散模型.以聚乙烯醇膜分离乙醇-水体系为例,渗透蒸发过程中组分通过膜的传递 可以分为3个步骤:、()乙醇、... 目前,关于渗透蒸发膜过程的机理研究已有不少成果’‘-‘’,这些工作归纳起来就是(平 衡)溶解-扩散模型.以聚乙烯醇膜分离乙醇-水体系为例,渗透蒸发过程中组分通过膜的传递 可以分为3个步骤:、()乙醇、水溶解到膜的表面并达到溶解平衡;(2)水和乙醇依靠浓度梯 度扩散到膜的真空侧表面;(3)水和乙醇进入真空侧汽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膜分离 扩散模型 溶解
下载PDF
MSCT血管成像技术在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立新 胡鹏志 +1 位作者 肖林波 杨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4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MSCT肺动脉成像扫描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仿真内镜(CT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MSCT肺动脉成像扫描检查,应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仿真内镜(CT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获得的CT图像。结果128层MSCT肺动脉成像能准确、清晰、全面地显示肺动脉及1、2、3级分支的栓子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程度。结论 128层MSCT血管成像技术是肺动脉栓塞及时、无创的诊断方法,是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和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肺动脉栓塞 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双极性膜内水迁移速度与最大电流密度间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余立新 宋传真 蒋维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0-22,25,共4页
介绍了水向双极性膜中迁移的速度与膜的最大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 .理论分析和初步实验说明水的迁移可以用溶解扩散机理来描述 ,为提高膜的最大电流密度必须提高膜对水的迁移能力 .
关键词 双极性膜 最大电流密度 电渗析 溶解扩散模型
下载PDF
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制备牛磺酸 被引量:7
19
作者 余立新 苏静 林涛 《河南化工》 CAS 2002年第2期15-16,44,共3页
用两室式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实现了从牛磺酸钠盐到牛磺酸的实验室制备,使用8%-16%的牛磺酸钠盐水溶液作为原料,经双极性膜电渗析转化和冷却结晶后,可以得到纯度为96%以上的牛磺酸结晶以及10%以上的粗氢氧化钠溶液,对于粗品牛磺... 用两室式双极性膜电渗析法实现了从牛磺酸钠盐到牛磺酸的实验室制备,使用8%-16%的牛磺酸钠盐水溶液作为原料,经双极性膜电渗析转化和冷却结晶后,可以得到纯度为96%以上的牛磺酸结晶以及10%以上的粗氢氧化钠溶液,对于粗品牛磺酸钠盐水溶液的双极性膜电渗析转化过程,电流效率在50%以上,电耗为2kW·h/(kg牛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室式 双极性膜 电渗析法 牛磺酸 制备
下载PDF
书法欣赏教学对小学生书法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立新 李斌 唐兵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8-92,共5页
传统书法教学以技法为主 ,忽视欣赏的倾向是导致学校书法教学效益不高和学生书法能力发展不全面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 ,本项研究基于“大美育”思想提出“书法欣赏教学”法 ,并用实验法证其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关键词 书法欣赏教学 欣赏 书法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