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分工协同机制研究:知识流动视角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维新 顾新 万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30,共7页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分工协同机制可以有效地破解知识精细分工与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的难题,实现协同共治、群体智慧和集体价值塑造。本文首先对开放式创新知识分工、知识共享、知识整合阶段的知识流动进行探讨。然后,利用Amos21.0,从知...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分工协同机制可以有效地破解知识精细分工与跨组织大规模协作的难题,实现协同共治、群体智慧和集体价值塑造。本文首先对开放式创新知识分工、知识共享、知识整合阶段的知识流动进行探讨。然后,利用Amos21.0,从知识流动视角对知识分工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基于RVP理论提出知识分工协同的三大机制:基于知识优势的知识配置机制、基于Web2.0技术的同侪研发机制和基于关系产权的知识占有机制。通过这三项机制可以实现资源协同、运营协同和价值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工 知识流动 知识协同 协同机制
下载PDF
企业创新网络:演化、风险及关系治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余维新 顾新 彭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85,共5页
随着创新过程的演进,企业创新网络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创新任务由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依次转换。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网络环境在结构、关系和知识方面的特征,给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带来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了市场风险、关系... 随着创新过程的演进,企业创新网络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创新任务由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依次转换。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网络环境在结构、关系和知识方面的特征,给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市场创新带来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了市场风险、关系风险和锁定风险。在对企业创新网络不同阶段风险产生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关系治理角度提出关系契约、关系交易和关系调节三大风险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网络演化 网络风险 关系治理
下载PDF
企业创新网络知识分工机理及实现方式 被引量:4
3
作者 余维新 顾新 万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4,共7页
本文首先对知识分工与劳动分工进行了比较,然后从模块化的视角将知识分工分为知识建模、模块化分解、知识众包三个过程,分别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Web2.0核心技术,构建了由创新社区、智能分工系统、云众包平台所构成的知识分工平... 本文首先对知识分工与劳动分工进行了比较,然后从模块化的视角将知识分工分为知识建模、模块化分解、知识众包三个过程,分别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Web2.0核心技术,构建了由创新社区、智能分工系统、云众包平台所构成的知识分工平台,分析得出社区交互、创意转化、技术匹配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运行模式,和同侪研发、质量控制、创意交换三大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网络 知识分工 知识分工机理 知识分工平台
下载PDF
铜和硼化物对PAN基炭纤维的催化石墨化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余维新 贺冬梅 +2 位作者 张凤英 徐世海 蔡青云 《炭素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1-25,共5页
将单质铜、硼酸、PAN基炭纤维进行混合研磨,经过石墨化炉高温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检测了铜和硼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催化剂的量和热处理温度对石墨化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炭纤维的石墨化度由25.6%提高到95.6%,表明铜和硼化物二元催化... 将单质铜、硼酸、PAN基炭纤维进行混合研磨,经过石墨化炉高温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检测了铜和硼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研究催化剂的量和热处理温度对石墨化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炭纤维的石墨化度由25.6%提高到95.6%,表明铜和硼化物二元催化剂体系要比一元催化剂体系铜或硼更能显著地提高PAN基炭纤维的石墨化度,并完善炭纤维的石墨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石墨化 PAN基炭纤维 硼化物
下载PDF
二甲酚橙-锆(Ⅳ)配合物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被引量:5
5
作者 詹国庆 余维新 +1 位作者 韦春桃 陆剑洁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09-311,共3页
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二甲酚橙-锆(Ⅳ)配合物能够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较二甲酚橙锆(Ⅳ)配合物红移了50nm。在实验选定最佳条件下,6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AS)均在0.2... 在酸性溶液中,蛋白质与二甲酚橙-锆(Ⅳ)配合物能够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较二甲酚橙锆(Ⅳ)配合物红移了50nm。在实验选定最佳条件下,60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AS)均在0.2~1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0.83%(n=7),检出限为0.1mg/L。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人血清总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酚橙 蛋白质 吸光光度法
下载PDF
浓硫酸中羟基乙酸的游离态含量及其总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余维新 贾绘如 周拥华 《能源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针对水溶液电位滴定法无法将硫酸与羟基乙酸的滴定曲线突跃点分开,无法测定浓硫酸中羟基乙酸的问题,采用非水溶液电位滴定法,使用丙酮作为溶剂,对含有浓硫酸的羟基乙酸样品中的游离态羟基乙酸及其总含量进行了测定。以丙酮为溶剂,可以... 针对水溶液电位滴定法无法将硫酸与羟基乙酸的滴定曲线突跃点分开,无法测定浓硫酸中羟基乙酸的问题,采用非水溶液电位滴定法,使用丙酮作为溶剂,对含有浓硫酸的羟基乙酸样品中的游离态羟基乙酸及其总含量进行了测定。以丙酮为溶剂,可以很好地将2种酸的滴定曲线突跃点区分开来,并能对游离的羟基乙酸做定量分析。此外,羟基乙酸自身容易失水生成二乙交酯和多交酯,通过碱水解,再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测定出羟基乙酸盐的含量,即得到羟基乙酸的总含量。试验表明:该方法准确性高、重现性较好、操作简便;但无法有效区分羟基乙酸和其他有机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酸 非水溶液电位滴定 丙酮 测定
下载PDF
知识网络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双 余维新 +1 位作者 顾新 吴绍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4-127,共4页
知识网络内存在多种风险,根据知识网络层次,知识网络风险可分为核心层风险、从属层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分析了各层次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机制。
关键词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风险 社会网络 风险防范机制
下载PDF
价格敏感性突变下零售商竞争时供应链的协调应对策略
8
作者 姜丽宁 余维新 刘利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3-106,共14页
针对含有两个竞争零售商的供应链遭受价格敏感性突变时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基于Stackelberg博弈构建了零售商竞争时的供应链应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价格敏感性变化不是很大时,仅通过调整产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横向调配零售商的供货量,... 针对含有两个竞争零售商的供应链遭受价格敏感性突变时的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基于Stackelberg博弈构建了零售商竞争时的供应链应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价格敏感性变化不是很大时,仅通过调整产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横向调配零售商的供货量,就能实现供应链的最优应对;当价格敏感性变化较大时,则需要同时调整生产计划。同时,设计了Groves批发价契约实现分权供应链的协调应对,数值算例显示应急策略是有效的,而且供应商作为协调者有动力采取该应急策略。此外,当生产成本可变时,产品的替代性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在价格敏感性降低时,对于扩大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敏感性突变 零售商竞争 应急管理 Groves批发价契约
下载PDF
一步法催化乙醇合成正丁醇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云贤 余维新 +1 位作者 李杰灵 陈耀壮 《当代化工研究》 2016年第8期70-71,共2页
以Mg O为载体,通过一步法浸渍Ni、Ge、Pd等金属制备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乙醇同系化法制备丁醇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丁醇的选择性可以达到77%,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80-320℃,适宜的反应压力为2.8-3.5MPa,适宜的载气... 以Mg O为载体,通过一步法浸渍Ni、Ge、Pd等金属制备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乙醇同系化法制备丁醇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丁醇的选择性可以达到77%,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80-320℃,适宜的反应压力为2.8-3.5MPa,适宜的载气流速为3.0-4.0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丁醇 一步法 催化剂
下载PDF
化“知”为“资”: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研究
10
作者 牛兰兰 余维新 毛素芳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5期95-102,共8页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组态效应模型,利用fsQCA分析知识产权商业化前景、科创企业发展潜力、交易结构可靠性三个方面的因素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技术成熟度、科创企业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是证券化顺...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组态效应模型,利用fsQCA分析知识产权商业化前景、科创企业发展潜力、交易结构可靠性三个方面的因素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技术成熟度、科创企业发展潜力、创新能力是证券化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即有发展潜力的科创企业拥有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时,必然可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顺利融资;知识产权商业化前景是科创企业发展潜力更为核心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企业 知识产权证券化 组态效应
下载PDF
关于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综述
11
作者 毛素芳 余维新 《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数字经济情境下,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企业寻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动因、模式与路径、转型成果以及研究视角五个方面,对现有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总结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 数字经济情境下,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制造企业寻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动因、模式与路径、转型成果以及研究视角五个方面,对现有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总结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研究维度和内容,并基于此展望未来进一步的数字化转型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制造企业 数字化转型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理及协同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链视角 被引量:43
12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39,共6页
文章基于创新链的视角,对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机理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的特征,并构建军用和民用创新链解构军民分离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过程。然后,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探索军民融合协同效... 文章基于创新链的视角,对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机理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的特征,并构建军用和民用创新链解构军民分离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过程。然后,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探索军民融合协同效应及其产生的机理。最后,结合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网络经济的实现条件,探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得出,军用和民用创新链上、中、下游协同所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是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效应的源泉,知识协同、制度协同和价值协同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机制。研究结论深化了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效应产生机理及实现机制的认识,并提出了军民融合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协同机理 协同机制
下载PDF
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关系治理机制研究——共生理论视角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1-35,共5页
知识经济及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其所处的知识生态系统。现有文献强调知识生态系统多主体开放协同与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然而关于知识生态系统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共生理论视... 知识经济及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通过创新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越来越依赖于其所处的知识生态系统。现有文献强调知识生态系统多主体开放协同与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然而关于知识生态系统关系治理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共生理论视角研究知识生态系统的关系治理机制,回答如何从关系治理的角度提升系统的稳定性。首先,分别从共生要素和共生关系两个方面对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探讨。然后,基于Logistic方程构建知识生态系统共生模型,分析知识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受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共生单元、统一共生界面和培育共生环境三大关系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态 开放式创新 知识共享 竞争优势 生态系统 关系治理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障碍及攻关机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顾新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年第2期127-134,共8页
基于创新链理论研究了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的过程、障碍及协同攻关机制。首先,对关键核心技术内涵进行界定,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技术—产品”逻辑,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链产学研协同创新过... 基于创新链理论研究了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的过程、障碍及协同攻关机制。首先,对关键核心技术内涵进行界定,构建关键核心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知识—技术—产品”逻辑,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链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障碍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双重导向的创新特征、竞争前技术特征及广泛应用的市场特征分析不同协同过程中的障碍,从外部性、信息不完全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失灵问题分析其障碍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协同攻关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面向知识创新及传播过程、面向技术孵化及转移过程、面向产品创新及推广过程的协同攻关机制可以化解产学研协同创新障碍,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 关键核心技术 产学研 协同创新 攻关机制
下载PDF
领导委派如何影响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积极追随力与多任务时间取向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44-151,共8页
中层管理者作为战略性角色和操作性角色的结合体,其连接着内外部与上下级,是公司创业的重要力量。以20家企业201位中层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领导委派与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领导委派对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具... 中层管理者作为战略性角色和操作性角色的结合体,其连接着内外部与上下级,是公司创业的重要力量。以20家企业201位中层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领导委派与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领导委派对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积极追随力在领导委派与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层管理者的多任务时间取向对领导委派影响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的直接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对领导委派通过积极追随力影响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的中介效应也具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丰富内创业理论和追随理论,还可为激活中层管理者内创业行为提供重要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委派 中层管理者 内创业行为 积极追随力 多任务时间取向
下载PDF
创新网络关系治理机制对网络成员适应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1 位作者 顾新 朱卫未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41,51,共10页
本文基于正式及非正式网络耦合视角,研究创新网络关系治理机制对网络成员适应性行为的影响,以华为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多阶段的分析过程,研究关系治理机制对网络成员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机理,建构相应的理论模型。研究结论表明:... 本文基于正式及非正式网络耦合视角,研究创新网络关系治理机制对网络成员适应性行为的影响,以华为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案例多阶段的分析过程,研究关系治理机制对网络成员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机理,建构相应的理论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关系扩散机制有利于网络成员的静态适应性行为,不利于动态适应性行为和临界适应性行为;关系平衡机制有利于网络成员的临界适应性行为,不利于静态适应性行为和动态适应性行为;关系聚合机制有利于网络成员的动态适应性行为,不利于静态适应性行为和临界适应性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构建弹性创新合作关系,为企业应对非连续性技术变革提供一些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 关系治理机制 适应性行为 网络耦合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视域下创新人才培养与工程教育改革——以美国欧林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维新 邓玫 《决策咨询》 2020年第6期61-65,共5页
本文基于产学研协同视域,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总结了欧林工学院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欧林工学院工程教育改革做中学、产学研合作及跨学科培养理念。根据其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及理念,从教育目标、教学体系... 本文基于产学研协同视域,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总结了欧林工学院工程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欧林工学院工程教育改革做中学、产学研合作及跨学科培养理念。根据其工程教育改革的经验及理念,从教育目标、教学体系及实践平台三个方面提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产学研协同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意义建构-意义给赋理论的学术创业过程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熊文明 余维新 陈传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基于意义建构-意义给赋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学术创业者在冲突情境中如何开启创业、怎样创业的微观过程。研究发现:学术创业经历了创业想法萌生、创业初始准备、创业资源整合和创业实践发展4个阶段。在创业想法萌生阶段,学术创... 基于意义建构-意义给赋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学术创业者在冲突情境中如何开启创业、怎样创业的微观过程。研究发现:学术创业经历了创业想法萌生、创业初始准备、创业资源整合和创业实践发展4个阶段。在创业想法萌生阶段,学术创业者通过意义建构认清“我是谁”;在创业初始准备阶段,通过意义建构形成对学术创业的解释模式;在创业资源整合阶段,通过意义给赋对利益相关者的认知模式进行影响;在创业实践发展阶段,通过意义给赋完成价值创造和企业制度化建设,并将自身行动与社会互动,实现学术创业目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 学者 创业过程 意义建构 意义给赋
下载PDF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维新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第10期166-166,共1页
本文着重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在进行推广和应用问题上做了相关研究。从中国目前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入手,并结合企业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在具体实施中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企业管理 信息化 研究
下载PDF
学术创业者角色重构过程研究——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视角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熊文明 余维新 陈传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9,182,共16页
学术创业者既是科学知识的创新者,又是科学知识的价值实现者,但角色期待的差异可能导致角色冲突的产生。本文聚焦学术创业者如何动态地构建元层次角色来化解角色冲突、实现角色重构的过程。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学术创业者既是科学知识的创新者,又是科学知识的价值实现者,但角色期待的差异可能导致角色冲突的产生。本文聚焦学术创业者如何动态地构建元层次角色来化解角色冲突、实现角色重构的过程。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创业阶段内个体面临的情景、生成的心理目标、采取的行动策略及达成的角色关系状态。研究发现:学术创业者双元角色重构经历了简单拼集、核心聚焦与和谐共生的演化过程;在创业导入期,学术创业者在自我超越目标的驱动下,采取角色分离行动策略,完成了双元角色的简单拼集;在创业发展期,个体在成长目标的驱动下,采取角色增强行动策略,经历了双元角色中的创业者角色聚焦;在创业稳定期,个体在关系目标的驱动下,采取角色融合行动策略,完成了双元角色的和谐共生。本文探索了学术创业者双元角色重构的微观过程,丰富了创业角色理论,为学术创业者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者 角色重构 心理目标 多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