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诗歌鉴赏的悟性判断 被引量:1
1
作者 余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中国诗歌鉴赏的悟性判断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 ,它以直观形态显现对诗美的心灵感应 ,其主要特征是模糊性、多义性与情感性。悟性判断契合诗歌艺术的审美特征 ,也提供了鉴赏者与读者直观沟通的可能。悟性判断植根于我国民族文化思... 中国诗歌鉴赏的悟性判断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的传统特色 ,它以直观形态显现对诗美的心灵感应 ,其主要特征是模糊性、多义性与情感性。悟性判断契合诗歌艺术的审美特征 ,也提供了鉴赏者与读者直观沟通的可能。悟性判断植根于我国民族文化思想的土壤 ,它与道家的以心悟道、佛家的以心悟禅的思辨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继承与发扬悟性判断的诗评传统 ,对于发展我国的诗歌鉴赏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 鉴赏 悟性直觉
下载PDF
文学观念的演进与诗风的变异——魏晋南北朝诗歌现象辨识 被引量:2
2
作者 余荩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42-50,共9页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现象,比之于先秦两汉时代,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在诗歌领域,趋新变异的态势尤为明显。以往人们惯用现实主义这把标尺来衡量这个时期诗歌的价值,认为它脱离现实,形式主义泛滥,甚至视为诗歌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观念和创作现象,比之于先秦两汉时代,发生了很大的演变。在诗歌领域,趋新变异的态势尤为明显。以往人们惯用现实主义这把标尺来衡量这个时期诗歌的价值,认为它脱离现实,形式主义泛滥,甚至视为诗歌发展长河中的逆流,尤其是对南朝诗歌的评价更多贬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诗歌现象 文学观念 变异 辨识 诗风 演进 创作现象
下载PDF
王若虚写作理论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余荩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64-73,139,共11页
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是金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与同时代的元好问可谓是并峙于金代文学论坛的双峰。他著有《滹南遗老集》,集中有《诗话》三卷,《文辨》四卷,其主要精神是反对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特别是对江... 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是金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与同时代的元好问可谓是并峙于金代文学论坛的双峰。他著有《滹南遗老集》,集中有《诗话》三卷,《文辨》四卷,其主要精神是反对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特别是对江西诗派的形式主义的创作风气和写作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在反对形式主义的斗争中,举起了鲜明的旗帜,建立了自己的写作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理论 王若虚 《滹南遗老集》 文学批评家 形式主义 金代文学 创作倾向 《诗话》
下载PDF
中国诗歌鉴赏理论的建构与走向
4
作者 余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中国诗歌鉴赏理论形成了功利接受与审美接受两大基本体系 ,它们互补发展。其发展历程 ,是从诗歌的外部价值判断走向诗歌内部的艺术解悟 ,其鉴赏视角是从读者的教化启迪与现实效应走向对诗歌作者、诗歌反映之客体、诗歌文本载体及读者的... 中国诗歌鉴赏理论形成了功利接受与审美接受两大基本体系 ,它们互补发展。其发展历程 ,是从诗歌的外部价值判断走向诗歌内部的艺术解悟 ,其鉴赏视角是从读者的教化启迪与现实效应走向对诗歌作者、诗歌反映之客体、诗歌文本载体及读者的艺术感受诸方面的综合审视 ,从而构成了以言志论、缘情绮靡论、意境论、诗法论为代表的在各个历史时期居主导地位的理论纲领。其中 ,志、情、辞、兴、象、境、法等 ,是诗歌鉴赏理论建构中的尤见重要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鉴赏 言志论 缘情绮靡论 意境论 诗法论 功利观与审美观
下载PDF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复习中的运用
5
作者 余荩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68,共2页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是与传统的学生接受学习模式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索、学习实践,实现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益。笔者探索的基础知识复习课和试题讲评课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正是...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是与传统的学生接受学习模式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索、学习实践,实现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益。笔者探索的基础知识复习课和试题讲评课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正是为了发展学生素养、提高学生能力、适应高考改革做出的实践探索。一、基础知识复习课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基础知识是高考试题的命题基础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起点。根据高考"四翼"中的基础性要求,高三复习过程需要学生全面掌握高考考纲规定的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学习模式 复习课 以问题为导向 基础知识 高考改革 高考试题 学习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