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优化高校党建带团建的路径选择——以广东高校为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余镇生
谢楠
-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出处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26-,128,共2页
-
文摘
党建带团建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就如何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总结现有的工作基础上,优化设计高校党建带团建的路径选择,对新形势下如何更系统有效地将高校党建带团建落到实处有着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党建带团建
高校
路径选择
优化
-
Keywords
Promoting youth league building by CPC party building
College
Path selection
Optimize
-
分类号
D267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主观能动性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自我消解路径
- 2
-
-
作者
余镇生
-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出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99-101,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21年度开放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SCNUKFYB042)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后疫情时代下青年理性爱国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GZGJ101)。
-
文摘
高校辅导员是专业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群体,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人,对学生的价值追求、行为养成和身心健康影响深刻。同时,高校辅导员也是一类工作强度大、精神消耗多、时间投入长的职业,容易引发职业倦怠。因此,消除职业倦怠既是保障从业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工作,更是保障高校辅导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大计的基础前提。当前从完善制度建设、优化从业环境、强化职业效能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保障已基本实现,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象仍存在,所以需要从个体自身上充分激发高校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以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能力、找准职业规划、注重心理疏导等方式,从自我消解上规避职业倦怠。
-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倦怠
主观能动性
消解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及创新思考
- 3
-
-
作者
余镇生
黄琬茹
-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6年第7期84-85,共2页
-
文摘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的兴趣爱好,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于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拓展大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升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能力等具有显著的作用,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本文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差异比较的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历史、社团管理进行了对比研究,从队伍建设、组织管理、制度健全、创建品牌、专业指导和发展研究等方面构建我国大学生社团管理的新模式。
-
关键词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
管理
比较
创新思考
-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唯物史观阐释
- 4
-
-
作者
余镇生
于天宇
-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出处
《学术交流》
2024年第11期26-35,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KS034)。
-
文摘
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形态的质态跃迁,正在成为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历史性力量。如何基于既定的实践探索构建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叙事体系,尤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阐明其蕴含的社会历史性意义,是目前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满足物质生产发展与精神生活丰富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理论创新、根植实践智慧、创建文明形态的“文明特质”。新质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意蕴着效率与公平、生产与分配、增长与需求辩证统一的理论逻辑;指向于以新型劳动者创新致富、数字财富分配正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保障为核心的实践指向;彰显着以人民至上的文明品格、生产实践的创新理念、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为导向的文明效应。
-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唯物主义
-
分类号
D62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新时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培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余镇生
赵康健
杨晓霜
-
机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2020年第25期186-188,共3页
-
基金
2019年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校内科研项目(学生工作专项,编号:XKY005)
-
文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也面临着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各种风险与挑战。新时代大学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在主体激发、学校教育、社会熏陶三个层面全方位树立起高度文化自信,才能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才能勇挑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文化自信
培育路径
-
Keywords
A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breeding path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