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蓝新种质创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1
作者 张德双 辛晓云 +7 位作者 张凤兰 余阳俊 于拴仓 苏同兵 赵岫云 汪维红 李佩荣 卢桂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芥蓝为母本,以甘蓝种的不同变种为父本进行杂交,从F2中选择优良单株,经回交和多代连续自交,最终创制出紫色性状(肉质茎、叶片、叶脉、花蕾)、蜡粉性状(无蜡粉肉质茎、无蜡粉叶片)、肉质茎形状(短纺锤形、柱形)、侧... 采用常规杂交方法,以芥蓝为母本,以甘蓝种的不同变种为父本进行杂交,从F2中选择优良单株,经回交和多代连续自交,最终创制出紫色性状(肉质茎、叶片、叶脉、花蕾)、蜡粉性状(无蜡粉肉质茎、无蜡粉叶片)、肉质茎形状(短纺锤形、柱形)、侧薹性状(早发、多发、颜色紫色或绿色)以及花瓣颜色(浅黄色)等不同类型的芥蓝新种质。应用这些材料成功选育出京紫1号、京紫2号、京紫3号、21M2芥蓝和22M4芥蓝等芥蓝新品种。研究结果为芥蓝种质资源创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芥蓝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种质 创制 一代杂种
下载PDF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德双 赵泓 +9 位作者 辛晓云 张凤兰 余阳俊 于拴仓 苏同兵 赵岫云 汪维红 李佩荣 王姣 卢桂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以16个芥蓝品种(F1)为供体材料,比较分析了优化花蕾的消毒、小孢子的游离释放以及过滤等环节对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6份参试芥蓝供体材料都具有胚胎发生能力,并全部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再生植株,实现了较大规模、批量... 以16个芥蓝品种(F1)为供体材料,比较分析了优化花蕾的消毒、小孢子的游离释放以及过滤等环节对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6份参试芥蓝供体材料都具有胚胎发生能力,并全部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再生植株,实现了较大规模、批量地获得芥蓝双单倍体(DH)。经田间综合评价筛选,应用DH系育成了不同熟性的芥蓝一代杂种20M4芥蓝、21M2芥蓝和22M11芥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游离小孢子 单核靠边期 双单倍体
下载PDF
大白菜莲座叶大叶夹角和多分蘖材料的创制及其应用
3
作者 张德双 辛晓云 +8 位作者 朱洪彬 张凤兰 于拴仓 苏同兵 余阳俊 汪维红 赵岫云 李佩荣 卢桂香 《蔬菜》 2024年第9期50-57,共8页
为加快小株型、适合高密度种植的大白菜品种和多分蘖的不结球白菜、菜薹品种选育,进而改良大白菜种植模式,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以大白菜、菜心、红菜薹为材料,采用常规杂交方法进行三亲本杂交,以期创制新的种质材料;同时,以创制的大白... 为加快小株型、适合高密度种植的大白菜品种和多分蘖的不结球白菜、菜薹品种选育,进而改良大白菜种植模式,提高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以大白菜、菜心、红菜薹为材料,采用常规杂交方法进行三亲本杂交,以期创制新的种质材料;同时,以创制的大白菜21M-193为亲本和大白菜白阳杂交,构建6世代遗传群体,研究大白菜莲座叶叶夹角和分蘖的遗传和应用。结果表明:多亲本间杂交创制的大白菜材料21M-193具有大叶夹角和多分蘖的特性。经测量,21M-193平均叶夹角度数为82.7°,白阳平均叶夹角度数为30.5°,两者杂交F_(1)代平均叶夹角度数为40.7°,偏向于白阳,表现为小叶夹角表型。F2代单株叶夹角则呈现正态分布,小于10°和大于84°的极端个体很少,30°~50°的中间类型占绝大多数,其分离比例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测大白菜莲座叶叶夹角遗传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此外,调查发现21M-193分蘖数达到28个/株,白阳分蘖数为7个/株,其F_(1)代分蘖数为18个/株,居于中间,偏向于21M-193。研究结果不仅创制了大叶夹角和多分蘖的大白菜新种质,而且初步揭示了大白菜叶夹角和分蘖性状的遗传规律,还为这两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与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和数据支持,对推动大白菜品种改良及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叶夹角 分蘖 遗传 种质创制 基因定位 数量性状
下载PDF
娃娃菜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19
4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2 位作者 徐家炳 赵岫云 张德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娃娃菜 载培技术 优质 生活水平 风味品质 宾馆饭店 周年生产 气候条件 春播品种 大白菜 消费者 生长期 生产者 包装箱 产品 蔬菜 产区
下载PDF
光周期与夜间补光光强对芸薹种抽薹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3 位作者 赵岫云 张德双 何娟 张振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118,共5页
采用种子或幼苗春化后进行夜间补光的方法研究了夜间补光光强与光周期对部分芸薹种蔬菜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处理明显好于不补光处理,在补光光强290μmol/(m^2·s)以内,光强越强,大白菜显蕾、抽薹、开花越早。加强... 采用种子或幼苗春化后进行夜间补光的方法研究了夜间补光光强与光周期对部分芸薹种蔬菜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处理明显好于不补光处理,在补光光强290μmol/(m^2·s)以内,光强越强,大白菜显蕾、抽薹、开花越早。加强光照强度不仅促进大白菜的生殖生长,还促进营养生长,一定量的营养生长对加速大白菜植株抽薹开花也有促进作用。光周期超过16h,抽薹开花期则明显提早,以24h效果最佳。不同材料表现出较大差异,抽薹越晚或对光周期敏感的材料,长日照对抽薹的促进作用效果越明显。强补光及24h光周期更适宜于材料的快速加代繁殖。而对于抽薹评价而言,以补光光强108~144μmol/(m^2·s)、光周期16h为宜,此光强采用普通日光灯管即可满足,植株营养生长适中,既能节约能源,又能达到缩短评价周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种 光周期 补光光强 抽薹
下载PDF
大白菜及种内杂种小白菜×大白菜、芜菁×大白菜的晚抽薹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3 位作者 赵岫云 张德双 何娟 张振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进一步将小白菜、芜菁的优良晚抽薹特性转育到大白菜材料中,同时为转育遗传提供理论依据,有必要对大白菜、小白菜、芜菁间的晚抽薹遗传效应进行研究。以4组晚抽薹与易抽薹的材料的对应亲本(YH和BY;FMS和BY;WS和BY;MM和BY)及其杂交、... 为进一步将小白菜、芜菁的优良晚抽薹特性转育到大白菜材料中,同时为转育遗传提供理论依据,有必要对大白菜、小白菜、芜菁间的晚抽薹遗传效应进行研究。以4组晚抽薹与易抽薹的材料的对应亲本(YH和BY;FMS和BY;WS和BY;MM和BY)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试材分别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大白菜(YH)、小白菜(FMS和WS)、芜菁(MM)的晚抽薹性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加性效应为主,兼有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早抽薹呈显性,其中WS的晚抽薹显性效应值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因此,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可望在晚抽薹育种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要育成一个晚抽性强的杂交品种必须双亲同时具备晚抽性才能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小白菜 芜菁 抽薹 遗传
下载PDF
大白菜晚抽薹性快速评价方法 被引量:36
7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2 位作者 赵岫云 张德双 张振贤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以春夏王等 7个大白菜品种或品系为试材 ,采用萌芽种子于 3℃条件下低温春化处理 2 0d后 ,播种于温度 2 0~ 2 2℃、光周期 16h(夜间用日光灯补光 ,补光光强 10 0~ 130 μmol·m-2 ·s-1)的温室中 ,筛选苗期大白菜晚抽薹性评... 以春夏王等 7个大白菜品种或品系为试材 ,采用萌芽种子于 3℃条件下低温春化处理 2 0d后 ,播种于温度 2 0~ 2 2℃、光周期 16h(夜间用日光灯补光 ,补光光强 10 0~ 130 μmol·m-2 ·s-1)的温室中 ,筛选苗期大白菜晚抽薹性评价指标 ,建立分级标准。结果表明 ,显蕾期、短缩茎 (薹 )长、抽薹指数均可作为晚抽薹性评价指标 ,其中调查抽薹指数更为简便、快速、准确 ,可操作性强。综合考虑显蕾、抽薹、开花性状 ,确立了以抽薹指数作为形态指标、6级抽薹调查分级标准和 5个抽薹性评价等级的大白菜晚抽薹性快速评价方法。完成一个评价周期仅需4 5d左右。用该方法评价的结果和田间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晚抽薹性 快速评价方法 抽薹指数
下载PDF
大白菜室内苗期耐抽薹鉴定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余阳俊 赵岫云 +2 位作者 徐家炳 陈广 张德双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大白菜 耐抽薹性 室内苗期鉴定
下载PDF
早中熟桔红心大白菜新品种‘北京桔红2号’ 被引量:7
9
作者 余阳俊 陈广 +4 位作者 徐家炳 张凤兰 孙继志 赵岫云 张德双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2-372,共1页
‘北京桔红2号’大白菜新品种系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9456和912316杂交而成,该品种早中熟,播种后65~70d收获。植株生长势较强,外叶深绿色,球内叶桔红色,叶球中桩叠抱,单球质量2.0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适合于北京、河北、河南、... ‘北京桔红2号’大白菜新品种系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9456和912316杂交而成,该品种早中熟,播种后65~70d收获。植株生长势较强,外叶深绿色,球内叶桔红色,叶球中桩叠抱,单球质量2.0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适合于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湖南等省作秋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品种 桔红色
下载PDF
春大白菜新品种京春黄2号的选育 被引量:8
10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6 位作者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徐家炳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0,共3页
京春黄2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142和07229配制而成的春大白菜一代杂种。定植后60d(天)收获。耐抽薹性强,抗霜霉病,高抗芜菁花叶病毒(Tu MV)和黑腐病。叶球合抱,球高28.1cm,球横径16.2cm,球内叶黄色,单球质量2.5kg,一般每667m2净菜产量... 京春黄2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142和07229配制而成的春大白菜一代杂种。定植后60d(天)收获。耐抽薹性强,抗霜霉病,高抗芜菁花叶病毒(Tu MV)和黑腐病。叶球合抱,球高28.1cm,球横径16.2cm,球内叶黄色,单球质量2.5kg,一般每667m2净菜产量7000kg左右。适宜北京、河北、甘肃、云南、湖北等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白菜 黄心 京春黄2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黄心耐抽薹春大白菜及娃娃菜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阳俊 苏同兵 +6 位作者 张凤兰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李佩荣 辛晓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117,共3页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从“十三五”期间育成的25个黄心春大白菜、娃娃菜品种中筛选出耐抽薹、黄心、筒形、抗病性强等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春大白菜新品种7个、娃娃菜新品种7个。近20年来,我国在耐抽薹大白菜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从“十三五”期间育成的25个黄心春大白菜、娃娃菜品种中筛选出耐抽薹、黄心、筒形、抗病性强等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春大白菜新品种7个、娃娃菜新品种7个。近20年来,我国在耐抽薹大白菜育种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育成和推广了一批耐抽薹大白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白菜 综合经济性状 大白菜品种 耐抽薹 娃娃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品种筛选试验 黄心
下载PDF
苗用白菜新品种京研快菜2号的选育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4 位作者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徐家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2X期98-100,共3页
京研快菜2号是由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03QX4A23和07338配制而成的以幼苗或半成株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耐热、深绿色苗用白菜一代杂种。株型较直立,外叶深绿色,叶面皱,叶背面有光泽,无毛,叶肉厚,质地柔软,帮白色、较宽,品质佳。耐热、耐湿、抗... 京研快菜2号是由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03QX4A23和07338配制而成的以幼苗或半成株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耐热、深绿色苗用白菜一代杂种。株型较直立,外叶深绿色,叶面皱,叶背面有光泽,无毛,叶肉厚,质地柔软,帮白色、较宽,品质佳。耐热、耐湿、抗病,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播种后28~30d(天)开始收获幼苗上市,每667m2产量4000~4500kg,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用白菜 京研快菜2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京研快菜的选育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3 位作者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徐家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8-70,共3页
京研快菜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3QX4A23和96166配制而成的以幼苗或半成株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耐热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速度快,播种后28~30d(天)开始收获半成株上市。外叶绿色,叶面有光泽,无毛,叶肉厚,质地柔软,帮白色,品质极佳,VC含量466... 京研快菜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3QX4A23和96166配制而成的以幼苗或半成株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耐热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速度快,播种后28~30d(天)开始收获半成株上市。外叶绿色,叶面有光泽,无毛,叶肉厚,质地柔软,帮白色,品质极佳,VC含量466mg.kg-1(FW),可溶性糖8.5g.kg-1(FW)。耐热,耐湿,高抗病毒病(TuMV)、黑斑病,抗霜霉病,单株质量约130g,每667m2产量4000~4500kg。已在北京、天津、河北、新疆、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用型大白菜 京研快菜 一代杂种
下载PDF
小株型大白菜新品种京春娃4号的选育 被引量:7
14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5 位作者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苏同兵 李佩荣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4,I0003,共5页
京春娃4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7QX4B和0841杂交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生长期55~60 d(天),株型较矮,外叶深绿色,中肋浅绿色,叶球筒形、叠抱,叶球高22~23 cm、直径13~14 cm,球内叶切面为均匀深黄色,单球质量约1.4 kg,每... 京春娃4号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7QX4B和0841杂交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生长期55~60 d(天),株型较矮,外叶深绿色,中肋浅绿色,叶球筒形、叠抱,叶球高22~23 cm、直径13~14 cm,球内叶切面为均匀深黄色,单球质量约1.4 kg,每667 m^2净菜产量5000 kg左右。耐抽薹性强,对黄萎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春月黄、玲珑黄012和耐寒金皇后,品质脆甜。适宜作大娃娃菜种植,每667 m^2可定植6000株,适合北京、云南地区春、秋季露地种植,张家口坝上、甘肃、云南等高冷地区(海拔800~1800 m)夏季露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株型大白菜(娃娃菜) 京春娃4号 一代杂种 耐抽薹
下载PDF
苗用白菜新品种京研快菜4号的选育 被引量:5
15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4 位作者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徐家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X期87-89,共3页
京研快菜4号系由两个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10163和10187配制而成的以幼苗或半成株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耐抽薹黄绿色苗用白菜一代杂种。外叶黄绿色,叶面皱,无毛,质地柔软,帮白,帮宽,帮厚,品质佳。耐湿、抗病、较耐抽薹,适合北方冬春季保护地... 京研快菜4号系由两个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10163和10187配制而成的以幼苗或半成株为主要食用部分的耐抽薹黄绿色苗用白菜一代杂种。外叶黄绿色,叶面皱,无毛,质地柔软,帮白,帮宽,帮厚,品质佳。耐湿、抗病、较耐抽薹,适合北方冬春季保护地及南方越冬栽培。生长速度快,播种后28~30d(天)开始收获幼苗上市,北京地区9月15日播种后35d(天)株高约32.3cm,单株质量约294g,每667m2产量4500~5000kg。已在北京、云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用白菜 京研快菜4号 一代杂种 耐抽薹
下载PDF
小株型大白菜新品种京春娃3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5 位作者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徐家炳 汪维红 苏同兵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8-60,共3页
京春娃3号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0152与自交不亲和系09219配制而成的叠抱型深黄心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定植后55 d(天)收获,株型小,较直立,外叶深绿色,叶球筒形,叠抱,球内叶深黄色,球高21.9 cm,球直径10.2 cm,单球质量0.7 k... 京春娃3号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0152与自交不亲和系09219配制而成的叠抱型深黄心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早熟,定植后55 d(天)收获,株型小,较直立,外叶深绿色,叶球筒形,叠抱,球内叶深黄色,球高21.9 cm,球直径10.2 cm,单球质量0.7 kg,667 m^2产净菜6 000-7 000 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耐抽薹性较强,品质佳。适于密植,每667 m^2可定植10 000-12 000株。已在北京、河北、甘肃、云南、湖北等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株型大白菜(娃娃菜) 京春娃3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春大白菜新品种京春黄3号的选育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阳俊 苏同兵 +6 位作者 张凤兰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汪维红 李佩荣 辛晓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1,共4页
京春黄3号是由2个自交不亲和系1631和07229配制而成的黄心春大白菜一代杂种。定植后55~60 d(天)采收,耐抽薹性强,田间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和黄萎病发病轻。叶球合抱、筒形、顶部尖,球高约30 cm,横径约18 cm,球内叶黄色,质地... 京春黄3号是由2个自交不亲和系1631和07229配制而成的黄心春大白菜一代杂种。定植后55~60 d(天)采收,耐抽薹性强,田间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和黄萎病发病轻。叶球合抱、筒形、顶部尖,球高约30 cm,横径约18 cm,球内叶黄色,质地脆嫩,单球质量3.0 kg左右,每667 m^(2)净菜产量6500 kg左右,适宜北京、山东春季以及云南、甘肃、河北张家口坝上高冷地区(海拔800~1800 m)夏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白菜 京春黄3号 一代杂种 耐抽薹 黄心
下载PDF
黄瓜成熟胚离体培养中的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简报) 被引量:28
18
作者 余阳俊 朱其杰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2年第1期37-39,共3页
以10个黄瓜品种为材料,取成熟胚外植体先经MS+2,4—D 1.0mg/L(单位下同)+KT0.5诱导后转入MS+IAA 0.1+KT0.5上分化,胚状体发生频率高并有植株再生。材料的基因型差异显著,“农大春光”分化率最高(40%)。双层培养有效地促进畸形胚状体的... 以10个黄瓜品种为材料,取成熟胚外植体先经MS+2,4—D 1.0mg/L(单位下同)+KT0.5诱导后转入MS+IAA 0.1+KT0.5上分化,胚状体发生频率高并有植株再生。材料的基因型差异显著,“农大春光”分化率最高(40%)。双层培养有效地促进畸形胚状体的正常发育,5%蔗糖和1.0mg/L ABA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增殖和胚性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成熟胚 胚状体发生 植株再生
下载PDF
小株型大白菜新品种京春娃2号的选育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4 位作者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徐家炳 汪维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5-97,共3页
京春娃2号系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6135和06177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极早熟,定植后45~50 d(天)收获,株型小,较直立,适于密植,每667 m2可种植12 000株以上。耐先期抽薹性强,抗病毒病(TuMV)、霜霉病和黑腐病,品质佳。叶球炮弹... 京春娃2号系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6135和06177配制而成的小株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极早熟,定植后45~50 d(天)收获,株型小,较直立,适于密植,每667 m2可种植12 000株以上。耐先期抽薹性强,抗病毒病(TuMV)、霜霉病和黑腐病,品质佳。叶球炮弹形,球高22.5 cm,球横径9.8 cm,球内叶浅黄色,单球质量0.6 kg,每667 m2净菜产量5 000 kg。已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甘肃、云南、贵州等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大白菜 京春娃2号 一代杂种
下载PDF
春大白菜新品种京春黄的选育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4 位作者 张德双 赵岫云 于拴仓 徐家炳 汪维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84-86,共3页
京春黄系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1bj25和0034配制而成的春大白菜一代杂种。定植后55~60d(天)收获,耐抽薹性强,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黑腐病。植株生长势强,株高39.0cm,叶球合抱,球高27.3cm,直径14.9cm。外叶深绿色,球内叶浅黄色,单球质量2... 京春黄系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1bj25和0034配制而成的春大白菜一代杂种。定植后55~60d(天)收获,耐抽薹性强,高抗霜霉病,抗病毒病、黑腐病。植株生长势强,株高39.0cm,叶球合抱,球高27.3cm,直径14.9cm。外叶深绿色,球内叶浅黄色,单球质量2.2kg,净菜率66.3%。一般每667m2净菜产量6000kg左右,已在北京、河北、山东、甘肃、云南、贵州等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白菜 京春黄 黄心 一代杂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