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地质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余际从 段怡春 +6 位作者 赵连荣 沙景华 刘粤湘 储祖旺 曹希绅 承金 徐绍红 《中国地质教育》 2011年第1期3-13,共11页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服务功能与作用。强国必先强教,强地质必先强地质教育。因...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快速发展。但是目前一线地质人才严重不足、创新人才不足、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机制不完善,极大地制约了地质工作的服务功能与作用。强国必先强教,强地质必先强地质教育。因此,地质工作发展必须加强地质人才培养,将地质教育纳人地质工作,并优先发展。在未来20~30年,我国应建立起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地质人才培养体系、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本概念的地质学科体系,使地质人才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地质学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从高等地质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地质教育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人才 地质学科 地质教育 发展战略
下载PDF
矿产资源开发社会效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余际从 刘慧芳 +2 位作者 雷蕾 石云龙 冯宇 《资源与产业》 2013年第3期62-67,共6页
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的构成要素包括对国家资源保障安全、对当地社会经济、对当地民生、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对当地社会和谐的影响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及... 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社会效益综合评价的构成要素包括对国家资源保障安全、对当地社会经济、对当地民生、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对当地社会和谐的影响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及综合评价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开发 社会效益 资源保障 社会经济 综合评价体系
下载PDF
我国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突破口 被引量:40
3
作者 余际从 刘粤湘 +1 位作者 李杰 吴青 《中国地质教育》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地质实习基地作为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地质人才质量的重要基石。本文在综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结果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的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四类问题,并指出建设国家级(高水平)野外地质教学基地是我国... 地质实习基地作为培养地质专业人才的摇篮,是提高地质人才质量的重要基石。本文在综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结果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的野外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四类问题,并指出建设国家级(高水平)野外地质教学基地是我国地质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地质实践教学 野外教学基地
下载PDF
国外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和教训 被引量:30
4
作者 余际从 李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资源的天然禀赋是导致资源型城市产生的初始原因。由于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生的特性 ,其一开始就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国产业成功转...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资源的天然禀赋是导致资源型城市产生的初始原因。由于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生的特性 ,其一开始就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等国产业成功转型以及前苏联巴库和委内瑞拉资源型城市停滞和衰退的介绍 ,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城市转型 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
下载PDF
新时代地质教育发展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余际从 刘粤湘 赵卫真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我国地质教育成阶梯式发展,并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专业结构和学生就业呈多元化,科学研究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但地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建议完善人才供给侧结构...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前我国地质教育成阶梯式发展,并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专业结构和学生就业呈多元化,科学研究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但地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建议完善人才供给侧结构,抓住"双一流"机遇,建设地质教育强国,积极参与"新工科"改革创新,新建"自然资源工程"专业,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地质教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最受欢迎的学科专业和科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阶梯式发展 人才供给侧结构 地质教育强国 自然资源工程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西部矿产资源接替选区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余际从 郭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58,共6页
中国西部地区储藏着大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们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运用层析分析法,对西部4个特定的矿产资源接替选区的经济社会实力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各选区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西部 矿产资源接替选区 综合评价
下载PDF
阜新市经济转型中就业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余际从 贺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阜新市是全国唯一的资源衰竭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城市,就业问题成为城市改革和转型的一个“瓶颈”。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进行,需要依靠市场的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加强财政和教育投入、... 阜新市是全国唯一的资源衰竭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城市,就业问题成为城市改革和转型的一个“瓶颈”。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进行,需要依靠市场的配置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劳动力的有效配置、加强财政和教育投入、实行人才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城市 转型 就业
下载PDF
我国地质科技工作者供需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余际从 王炜 +1 位作者 刘粤湘 陈婧丹 《中国市场》 2009年第6期146-150,共5页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院校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毕业生就业去向、地质单位对高等院校毕业生需求状况,预测我国2010年、2015年、2020年地质科技工作者供需状况。结果显示未来10~15年我国地质人才存在着需求大于供给的趋势,且缺口数量...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院校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毕业生就业去向、地质单位对高等院校毕业生需求状况,预测我国2010年、2015年、2020年地质科技工作者供需状况。结果显示未来10~15年我国地质人才存在着需求大于供给的趋势,且缺口数量较大。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我国地质人才严重缺乏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科技工作者 地勘单位 供需状况
下载PDF
关于我国资源保障能力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余际从 卿智渊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3,共3页
资源保障能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首先界定了资源保障能力的涵义 ,然后分析了五个对资源保障能力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即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因素、政治因素和人们的资源观 ,最后得出几点我国提高资源... 资源保障能力是一国综合国力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首先界定了资源保障能力的涵义 ,然后分析了五个对资源保障能力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即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因素、政治因素和人们的资源观 ,最后得出几点我国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资源保障能力 资源观
下载PDF
关于矿业产业定位的国际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际从 王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共3页
矿产资源是国家发展经济、保障安全的物资基础,矿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矿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矿业的产业定位不当,基础地位不牢。本文通过矿业产业定位情况的国际比较分析,对此问题进行... 矿产资源是国家发展经济、保障安全的物资基础,矿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矿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矿业的产业定位不当,基础地位不牢。本文通过矿业产业定位情况的国际比较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 产业定位 国际比较分析
下载PDF
自然资源优势到人力资源优势——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际从 许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1,24,共4页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多寡,而往往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在于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势。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劣势,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实现自然资源优势到人力资源... 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不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多寡,而往往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提升,在于城市的人力资源优势。本文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的优势劣势,指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实现自然资源优势到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并进一步对这一转化进行了阶段分析,划分出自然资源优势到人力资源优势转化的四个时期,对比了优势转化的两种不同情形,从中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自然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优势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抓住机遇 积极发展地质教育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际从 郭琦妮 《中国地质教育》 2006年第3期5-8,共4页
本文在简述“积极发展地质教育”主要内容后,分析了地质人才供求现状与地质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按照《决定》精神提出了“积极发展地质教育”的七条建议。
关键词 地质教育 机遇与挑战 建议 人才供求 高校 科学发展观 学科建设 小康社会 教育经费 教学资源
下载PDF
对矿产资源需求管理的一些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际从 张岳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4-37,共4页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整个社会对矿产资源的大量需求,并且这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有多少矿产品需求就提供多少供给,是当前经济社会的主要观点,而大量的研究更是集中在如何增加供给量方面,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管理方面的研究则...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整个社会对矿产资源的大量需求,并且这种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有多少矿产品需求就提供多少供给,是当前经济社会的主要观点,而大量的研究更是集中在如何增加供给量方面,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管理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面对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利用矿产品的科技并不十分发达和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的这些特点,本文在分析中国目前的矿产资源形势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矿产资源需求管理给出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 需求管理 建议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构建与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际从 汪安佑 +1 位作者 许鹏 冯宇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12,共3页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出发研究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应重视人才培养、就业扶持、科技研发和创业支持。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源开发可有四种模式:即创业型、创新型、就业型、流动型。可依据可能度/满意度思想,利用综合评判方法来对模型进行选择。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人力资源开发 模式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石油天然气安全战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际从 石云龙 雷涯邻 《资源.产业》 2002年第6期50-52,共3页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源于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特别是由于消耗能源资源所排放出的废气物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安全供应和安全使用也就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源于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特别是由于消耗能源资源所排放出的废气物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的安全供应和安全使用也就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和石油天然气安全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论述 ,针对我国目前的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安全战略 石油 天然气 环境保护 能源安全
下载PDF
实施素质教育重在更新观念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际从 《中国地质教育》 1998年第3期14-19,共2页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风靡全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哈佛大学校长Neil I.
关键词 实施素质教育 更新观念 21世纪教育 四个统一 富蕴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生存 德育工作 哈佛大学
下载PDF
抓住比较优势 选择矿城替代产业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际从 卿智渊 《资源.产业》 2003年第6期100-101,共2页
从我国矿城现状和现存突出问题入手,指出矿城产业结构转型的客观必然性。再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分析矿城应如何抓住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政府和企业的配合下选择和导入替代产业,以求矿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矿业城市 比较优势 替代产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现代企业管理纵向流程的研究
18
作者 余际从 毕普云 乔丽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8,共4页
在对现代企业横向关系研究完善的情况下,笔者提出应重视企业管理的纵向流程研究。即应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思想。笔者把纵向流程研究分为基础性管理阶段、人性化管理阶段、团队式管理阶段,并进而阐述了这三个阶段... 在对现代企业横向关系研究完善的情况下,笔者提出应重视企业管理的纵向流程研究。即应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思想。笔者把纵向流程研究分为基础性管理阶段、人性化管理阶段、团队式管理阶段,并进而阐述了这三个阶段各自对应的阶段任务、人性假设、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流程基础性管理阶段 人性化管理 团队式管理
下载PDF
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资源接替选区经济社会调查分析与评价
19
作者 余际从 李春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26,共4页
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利用可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14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资源接替选区的5个旗县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内蒙古和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较,最后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析... 本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利用可以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14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对内蒙古大兴安岭中南段资源接替选区的5个旗县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内蒙古和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较,最后对排序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选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提出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接替选区 因子分析 资源优势
下载PDF
坚持改革 推动发展 加快文管学院建设
20
作者 余际从 雷涯邻 《中国地质教育》 2004年第2期69-71,共3页
本文总结了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文管学院创办 10年中 ,坚持改革 ,推动发展 。
关键词 文管学院 坚持改革 推动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