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抑素对大鼠肝移植围术期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齐鸣 王新保 郑树森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SMT)对肝移植大鼠围手术期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 将20对Lewis 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对.实验组行原位肝移植,并在阻断门静脉前5min、阻断即刻和阻断后5min 分别于阴茎背静脉注射SMT 20μg/...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SMT)对肝移植大鼠围手术期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 将20对Lewis 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对.实验组行原位肝移植,并在阻断门静脉前5min、阻断即刻和阻断后5min 分别于阴茎背静脉注射SMT 20μg/(kg·次);于阻断前5min、阻断即刻和开放后5、10、15min行门静脉测压,并于门静脉开放60min 后进行血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测定及小肠和肝脏组织标本MPO活性、MDA 含量和Na+/K+ -ATP 酶活性测定.肝移植后6h 取肝脏组织进行HE 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实验组在各个时点的门静脉压力均小于对照组;血中MDA 含量峰值出现在门静脉开放后1h;实验组血、小肠组织和肝脏组织中MPO 活性明显下降,MDA 含量显著降低,Na+/K+ -ATP 酶活性显著升高(均P<0.05).使用SMT后肝脏组织的变性和坏死明显减轻.结论 SMT能够在肝移植围手术期间降低循环系统压力,从而在瘀血时及缺血再灌注时减轻中性粒细胞在肝脏和肠道组织内浸润、减少氧自由基释放,从而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 大鼠 生长抑素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生长抑素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2
作者 余齐鸣 郑树森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1235-1237,共3页
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病情和手术本身的特殊性,肝移植手术一直存在术中出血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后肠道淤血水肿明显等棘手问题。因此,如何降低无肝期腹腔脏器静脉压、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病情和手术本身的特殊性,肝移植手术一直存在术中出血多、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后肠道淤血水肿明显等棘手问题。因此,如何降低无肝期腹腔脏器静脉压、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加快术后肠功能的恢复等等,是肝移植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MT)为肽类激素,能抑制如胃泌素、胰高糖素、m管活性肠肽、胰多肽等多种激素的释放,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胰腺炎、门静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等疾病㈣。最新研究显示它在肝移植中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本文就SMT在肝移植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手术 生长抑素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上消化道出血 肽类激素 终末期肝病 术后肠功能 重症胰腺炎
下载PDF
免疫营养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陆怡 濮丽英 +1 位作者 周利群 余齐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3722-3726,共5页
免疫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免疫调节和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免疫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肿瘤营养治疗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常用的三种免疫营养素谷氨酰胺(Gln)、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和精氨酸(A... 免疫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免疫调节和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免疫营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肿瘤营养治疗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对常用的三种免疫营养素谷氨酰胺(Gln)、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和精氨酸(Arg)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为临床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营养 谷氨酰胺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精氨酸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游离DNA中TIMP-3基因甲基化与腹腔微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江流 韩静 +3 位作者 余齐鸣 郑智国 方铣华 凌志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194-2199,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 3,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与腹腔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metalloproteinase 3,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与腹腔微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标本中,有49(53.26%)例检测到了TIMP-3基因甲基化,且TIMP-3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P=0.013)、静脉侵犯(P=0.030)和远处转移(P=0.013)间均存在相关性,与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而与性别、年龄、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状况以及肿瘤部位等不存在相关性(P分别为0.833、0.236、0.300、0.236).生存分析发现TIMP-3基因非甲基化患者具有独立的生存优势(P=0.000).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游离DNA中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反映腹腔微转移发生,并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 甲基化 腹腔微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被引量:6
5
作者 胡超 余齐鸣 王新保 《腹部外科》 2018年第2期116-118,122,共4页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出血的2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例病人中有14例为术后早期出血,其中消化道出血4例,腹腔内出血10例;3例经保...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浙江省肿瘤医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出血的2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20例病人中有14例为术后早期出血,其中消化道出血4例,腹腔内出血10例;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手术止血,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栓塞止血,其余10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有6例病人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均为腹腔内出血;其中1例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破裂出血,经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有3例为术后吻合口漏引起出血,经手术止血后2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1例病人为血管夹在拔除腹腔引流管时脱落引起出血,经手术治疗止血成功;1例病人腹腔内出血原因不明,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胃癌根治术后腹腔出血病因复杂,需根据不同病因灵活选择止血方法,DSA及胃镜检查可帮助诊断及治疗,有时可避免再次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手术后出血 治疗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TIMP-3基因甲基化水平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余江流 凌志强 +5 位作者 韩静 吕萍 余齐鸣 郑智国 赵挺 王建军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88-91,98,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40例正常人胃...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与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MSP)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和40例正常人胃组织、48例胃炎患者胃组织中TIMP-3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TIMP-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58例(63.0%)检测到TIMP-3基因甲基化,配对的癌旁组织中只有4例(414%)存在TIMP-3基因甲基化,正常人胃组织和胃炎组织中均没有TIMP-3基因甲基化。TIMP-3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类型、分化程度、静脉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问均存在相关性(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Hp感染状况以及肿瘤着生部位等无关(均P〉0.05)。生存分析表明TIMP-3基因非甲基化胃癌患者具有独立的生存优势(P〈0.01)。结论胃癌患者TIMP-3基因甲基化增强肿瘤的侵袭能力,甲基化水平和肿瘤恶性程度正相关,TIMP-3基因高甲基化提示胃癌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TIMP-3基因 甲基化临床意义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Syk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吕萍 余江流 +4 位作者 韩静 余齐鸣 王实 郑智国 凌志强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102-104,110,共4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中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技术(MSP)检测92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配对的癌旁组织中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 目的探讨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中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联反应技术(MSP)检测92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配对的癌旁组织中Sy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选取40例年龄对应的健康志愿者及48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获取的组织DNA作对照。结果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检测到Syk基因甲基化有33.7%(31/9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4%(5/92)。健康对照者和胃炎患者均无Syk基因甲基化。Syk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是否有静脉或淋巴管侵犯、TNM分期有关(17〈005)。结论胃腺癌患者Syk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Syk基因DNA甲基化
下载PDF
胃腺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状态分析
8
作者 彭兵锋 凌志强 +6 位作者 王新保 余齐鸣 赵挺 方仁桂 王建军 方铣华 王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DNA中结肠腺瘤性息肉(APC)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异常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MSP)检测92例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中APC基因异常甲... 目的探讨胃腺癌(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DNA中结肠腺瘤性息肉(APC)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异常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MSP)检测92例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状况,分析APC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2例GAC患者术前腹腔冲洗细胞标本中,有49例(53.26%)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其中28例(30.43%)完全甲基化,21例(22.83%)半甲基化。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分别与GAC的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表明,胃癌患者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5个月,非甲基化组为4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APC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影响GAC患者的预后。结论术前腹腔冲洗液细胞DNA中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可反映GAC进展状况,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结肠腺瘤性息肉基因 甲基化 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MicroRNA的表达及其对胃癌诊断与治疗的意义
9
作者 余齐鸣 凌志强 《中国肿瘤》 CAS 2011年第11期842-846,共5页
MicroRNA是最近发现的自然发生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们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水平的各种机制,包括发育转变、器官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血管形成和免疫应答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RNA在包括胃癌在内的肿... MicroRNA是最近发现的自然发生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们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水平的各种机制,包括发育转变、器官形态、细胞凋亡、细胞增殖、血管形成和免疫应答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croRNA在包括胃癌在内的肿瘤发病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文对MicroRNA的生物合成、功能,以及抑制胃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胃癌 诊断
原文传递
胃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嘉敏 余齐鸣 凌志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33例胃癌首诊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25^+、CD44^+及NK^+细胞.并根据96名健康对照者的平均...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33例胃癌首诊患者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25^+、CD44^+及NK^+细胞.并根据96名健康对照者的平均检测值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比较各亚群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胃癌患者CD3^+、CD8^+低表达。而CD4^+,CDl9^+,CD25^+、CD4^+/CD8^+、CD44^+,NK^+高表达(P〈0.05)。CD19^+高表达与低表达者分别为444例和389例,3年生存率为36.4%和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7种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则与患者生存率无关(均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显著变化.其中CDl9^+高表达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抗原 CDL9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1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君 王新保 +8 位作者 余齐鸣 赵挺 方仁桂 王建军 郑智国 余江流 方铣华 王实 凌志强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710-71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l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l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 目的探讨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l基因的异常甲基化与胃癌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术前腹腔冲洗液中CDHl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92例胃癌患者中.有45例(48.9%)检测到了CDHl基因异常甲基化现象,其中完全甲基化12例(13.0%),部分甲基化33例(35.9%)。CDHl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均P〉0.05)。CDHl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患者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0和3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Cox模型分析证实,术前腹腔冲洗液DNA中的CDHl甲基化状态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0,RR=332.88,95%CI:21.71-5105.07)。结论CDHl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的异常甲基化在胃癌中属于高频分子事件.术前腹腔冲洗液DNA中CDHl甲基化分析可反映胃癌进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CDHl 甲基化 腹腔冲洗液
原文传递
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萍 凌志强 +5 位作者 余江流 韩静 王实 王新宝 余齐鸣 方铣华 《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对照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状态,分析p16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腺癌患者癌组织中检测到p16基因甲基化79例(85.9%),癌旁组织11例(12.0%),胃炎患者组织10例(20.8%),健康人未检测到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管侵犯、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p16基因甲基化影响患者预后,但不是胃癌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胃腺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提示肿瘤进展,恶性程度高,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16基因 甲基化
原文传递
连续顺蠕动空肠间置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灵 王新保 +4 位作者 余齐鸣 樊孙甫 杜义安 杨立涛 俞鹏飞 《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顺蠕动空肠间置在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近端胃切除、连续顺蠕动空肠间置吻合消化道重建,术后随访至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连续顺蠕动空肠间置重建,术后病理切缘阴性,术后... [目的]探讨连续顺蠕动空肠间置在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患者进行近端胃切除、连续顺蠕动空肠间置吻合消化道重建,术后随访至6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连续顺蠕动空肠间置重建,术后病理切缘阴性,术后近期未出现出血、吻合口瘘等吻合直接相关并发症,但存在1例吻合口狭窄伴胸腹腔积液,1例胃瘫,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远期随访仅1例患者因结扎线脱落导致较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出现肠梗阻,其余患者均饮食良好,体重恢复,胃肠造影、胃镜等基本正常。[结论]连续顺蠕动间置空肠吻合简便、牢靠,近期、远期并发症少,有利于生活质量恢复,具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吻合术 外科 消化道重建
原文传递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D对人胃癌AGS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齐鸣 洪莲莲 +2 位作者 胡旋宇 李沛 凌志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D在人胃癌细胞系AGS中表达下调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发夹状RNA(small hairoin RNA,shRNA)技术干扰AGS细胞中JMJD2D表达,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JMJD2D沉默效果,同时设置对照...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D在人胃癌细胞系AGS中表达下调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发夹状RNA(small hairoin RNA,shRNA)技术干扰AGS细胞中JMJD2D表达,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JMJD2D沉默效果,同时设置对照组;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JMJD2D对AGS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JMJD2D对AGS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JMJD2D对AGS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比较行配对t检验。结果通过shRNA技术成功下调AGS细胞中JMJD2D表达,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在培养24、48、72 h后,JMJD2D shRNA组细胞的增殖水平(0.311±0.012、0.475±0.038、0.813±0.043)明显低于对照组(0.385±0.013、0.558±0.042、0.917±0.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60、5.370、7.830,P<0.0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划痕24 h后,JMJD2D shRNA组细胞的相对倍数(0.53±0.09)明显低于对照组(0.9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40,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JMJD2D shRNA组迁移到膜下的细胞数[(155.0±10.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312.0±18.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0,P<0.01);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JMJD2D shRNA组细胞阻滞于G1期(t=4.290,P<0.05);细胞凋亡试验显示,抑制JMJD2D表达可明显增加AGS细胞凋亡(JMJD2D shRNA组细胞凋亡率18.5%,对照组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70,P<0.01)。结论下调JMJD2D表达可明显抑制AGS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提示JMJD2D在胃癌细胞中起着癌基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增殖 迁移 细胞周期 凋亡
原文传递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含有Jumonji结构域的蛋白质2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齐鸣 洪莲莲 +2 位作者 胡旋宇 李沛 凌志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9-342,共4页
目的观察含有Jumonji结构域的蛋白质2D(JMJD2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133例胃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观察含有Jumonji结构域的蛋白质2D(JMJD2D)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证实的133例胃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33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JMJD2D的表达,应用SPSS-22统计软件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采用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JMJD2D蛋白表达及其他病理参数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织中JMJD2D的高表达率为75.9%(101/1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高表达率2.3%,3/133,χ^(2)=64.8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JMJD2D高表达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χ^(2)=22.163,P<0.01)、肿瘤分化程度(χ^(2)=7.022,P<0.05)、浸润深度(χ^(2)=5.061,P<0.05)、淋巴结转移状态(χ^(2)=14.123,P<0.01)、临床TNM分期(χ^(2)=23.194,P<0.01)显著相关,而与患者性别、肿瘤诊断时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相关(χ^(2)=0.072、1.451、2.562、1.383,P值均>0.05)。普兰-迈耶(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JMJD2D高表达的胃癌患者与正常/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4个月和65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JMJD2D高表达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危险比(HR)=2.38,P<0.01]。结论JMJD2D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胃癌进展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进展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