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四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淳 张蜀澜 +3 位作者 李永哲 张海莹 佟大伟 胡朝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268-271,337,共5页
为探讨联合测定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IG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克罗恩病(CD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例UC组和20例CD组以及10... 为探讨联合测定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IGA)、抗胰腺腺泡抗体(PAB)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克罗恩病(CD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20例UC组和20例CD组以及10例肠道疾病组患者和5名健康对照组血清ANCA、ASCA、IGA、PAB水平。在四个组中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70%、25%、10%和0%,UC组显著高于后三组(P<0.05);而ASCA的阳性率分别为15%、60%、10%和0%,CD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IGA阳性率分别为30%、65%、10%和0%,CD组亦显著高于二个对照组(P<0.05),但与U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NCA+/ASCA诊-断U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5%、90%、84.6%和66.7%,而ASCA+/ANCA-的诊断CD分别是35%、95%、87.5%和59.4%。IGA+/ANCA的-诊断CD分别是45%、95%、90%和63.3%;AN-CA、ASCA和IGA阳性有利于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却不能敏感地筛选;ANCA、ASCA和IGA联合检测可作为UC和CD鉴别诊断,是IBD非创伤性鉴别诊断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抗酿酒酵母菌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 抗胰腺腺泡抗体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表达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可歆 李永哲 +4 位作者 赵臣 刘定华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性肠病(IBD)不同病期患者以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的表达,来分析与IBD疾病活动性关系,探讨CD4+CD25+Treg和Foxp3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2例IBD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 目的:通过检测炎症性肠病(IBD)不同病期患者以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及其特异标志物Foxp3的表达,来分析与IBD疾病活动性关系,探讨CD4+CD25+Treg和Foxp3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52例IBD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组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测定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疾病缓解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IBD患者中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缓解期和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缓解期Foxp3 mRNA水平与正常人差异无显著性(P>0.05);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及PBMC中的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 mRNA表达下调,而恢复期其表达回升,且二者呈正相关,并与临床活动评分呈负相关,因此认为CD4+CD25+Treg细胞和Foxp3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CD4^+CD25^+T调节细胞 FOXP3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朝军 李永哲 +2 位作者 刘定华 佟大伟 张蜀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8+调节性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血清抗ds-DNA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和门诊SLE患者(n=37)外周血CD4+CD2...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CD8+调节性T细胞亚群,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血清抗ds-DNA抗体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和门诊SLE患者(n=37)外周血CD4+CD25+T、CD4+CD8+T细胞群比例,以15例RA和15例SS组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观察调节性T细胞亚群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性指标SLEDAI、IgG、C3及血清抗ds-DNA抗体的关系。结果:①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群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稳定期和风湿性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活动期和稳定期SLE患者CD4+CD8+T细胞群比例都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未发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及CD4+CD25+/CD4+值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P<0.01)。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CD4+值与SLEDAI、补体C3呈低度相关(r分别为-0.491、0.368,P<0.05),CD4+CD25+T细胞数量与SLEDAI呈负相关(r=-0.578,P<0.05)。③SLE并发肾病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群比例及CD4+CD25+/CD4+值显著低于非肾病组(P<0.01;P<0.05)。同一SLE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细胞和NK细胞降低,CD4+CD25+细胞、CD4+CD25+/CD4+值及CD8+T细胞增加,但未发现这些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未发现NK细胞、CD4+CD8+T细胞、CD4+CD25+T细胞群比例在ds-DNA+组与ds-DNA-组之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群比例与SLEDAI成负相关,与肾脏的损害也有密切关系,但与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不明显。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减少,稳定期CD4+CD25+T细胞比例回升,因此推测CD4+CD25+T细胞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疾病发生和病情发展及相关器官(如肾脏)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4^+CD25^+T细胞 外周血
下载PDF
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海莹 李永哲 +4 位作者 栾海霞 何淳 佟大伟 张蜀澜 胡朝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278-281,284,共5页
为了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Sm抗体、抗双链DNA(double stranded-DNA,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ribosomal P protein,rRNP)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为了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osome antibody,AnuA)、抗Sm抗体、抗双链DNA(double stranded-DNA,dsDNA)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ribosomal P protein,rRNP)抗体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23例SLE患者、61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含量。结果显示,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AnuA与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自身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和抗rRNP抗体阴性的SLE患者中,AnuA阳性率为52.6%~68.0%;SLE活动期患者与非活动期患者AnuA、抗dsDNA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别。四种自身抗体在SLE的诊断中有明显的互补作用,特别是AnuA和抗dsDNA抗体可以弥补其他抗体的不足;AnuA、抗dsDNA抗体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AnuA与抗Sm抗体或AnuA与抗dsDNA抗体的二联检测可明显提高其对SLE诊断的敏感性。Anu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三联检测的阳性率可达87%。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对SLE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抗体 敏感性 特异性 疾病活动性
下载PDF
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冠飞 李永哲 +3 位作者 王红梅 佟大伟 张蜀澜 胡朝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7期884-88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升高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8例RA患者,86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血清中GP... 目的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升高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8例RA患者,86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血清中GPI抗原的浓度,RA患者同时还检测了类风湿因子(RF),关节疼痛及肿胀数,血沉(ESR),以及X线分级等。结果128例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2.52±2.37)μg/ml,8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组为(0.083±0.056)μg/ml,42例健康对照组为(0.081±0.050)μg/ml,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在RA活动组和RA非活动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分段回归分析发现GPI的浓度和RA病情活动成正相关。GPI抗原对RA检测的敏感性为43.5%,特异性为98.3%。结论GPI在部分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有可能成为诊断RA及判断其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关节炎 类风湿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AtheNA Multi-Lyte自身抗体自动化检测系统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胡朝军 李永哲 +1 位作者 张蜀澜 佟大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评价Luminex公司基于多元微珠流式点阵分析(MBA)技术研制的AtheNAMulti-Lyte自身抗体自动化检测系统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方法用AtheNAMulti-Lyte系统检测146例确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00例本实验室常规送检的连续标本和90例献... 目的评价Luminex公司基于多元微珠流式点阵分析(MBA)技术研制的AtheNAMulti-Lyte自身抗体自动化检测系统检测抗核抗体的性能。方法用AtheNAMulti-Lyte系统检测146例确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00例本实验室常规送检的连续标本和90例献血者血清中的抗SSA、抗SSB、抗ds-DNA、抗rRNP、抗Sm、抗Jo-1、抗Scl-70、抗组蛋白抗体和ACA,与传统的ANAHep-2IFA和单个可提取核抗原(ENA)标志物的ELISA法比较。结果AtheNA系统与Hep-2IFA法和ELISA法在自身免疫疾病、常规送检标本、献血者的符合率为分别为:81.5%、79.5%、96.7%和95.9%、96.5%、98.9%。436份标本分析中AtheNA系统与ELISA单个标志物抗(SSA、SSB、ds-DNA、rRNP、Sm、Jo-1、Scl-70、组蛋白)抗体和ACA的符合率分别为:95.2%、95.0%、96.1%、89.9%、85.1%、93.1%、97.0%、94.3%、97.9%。结论AtheNAMulti-Lyte检测系统在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上提供了均相、多元而且客观的崭新方法,在单一微孔中实现同时对多种自身抗体的定性、定量分析,与ELISA结果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一致性。使传统的抗核抗体检测实现了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多元微珠流式点阵分析(MBA) 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致血肌酐检测结果假性偏低1例 被引量:7
7
作者 齐志宏 佟大伟 +8 位作者 倪雪峰 郝英英 朱任媛 张辉 毛镭篥 迟书玲 国秀芝 杜娟 崔巍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52-354,共3页
本院1例患者住院前后7个月内动态检测9次血肌酐,结果波动较大,最高和最低相差333μmol/L;血尿素检测结果较稳定,为持续高水平,最高和最低相差19.66 mmol/L,血肌酐和尿素水平变化不一致。为找出血肌酐检测结果波动较大的原因,按照EP15-A... 本院1例患者住院前后7个月内动态检测9次血肌酐,结果波动较大,最高和最低相差333μmol/L;血尿素检测结果较稳定,为持续高水平,最高和最低相差19.66 mmol/L,血肌酐和尿素水平变化不一致。为找出血肌酐检测结果波动较大的原因,按照EP15-A2评估不同检测系统的精密度,以及EP9-A2采用随机样本评价不同检测系统血肌酐测定的一致性,重复测定患者既往检测后保存的样本,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 血肌酐 检测结果
下载PDF
应用蛋白指纹图谱技术筛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血清特异性标志物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朝军 李永哲 +4 位作者 赵冠飞 李宁 许洋 佟大伟 张蜀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7-283,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指纹图谱技术筛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可用于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球捕获血清中的蛋白,ProteinChip PBS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检测绘制成蛋白指纹图谱.所有蛋白指纹图谱采用Biom... 目的:探讨蛋白指纹图谱技术筛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中可用于诊断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采用弱阳离子纳米磁性微球捕获血清中的蛋白,ProteinChip PBSII-C型蛋白质芯片阅读仪检测绘制成蛋白指纹图谱.所有蛋白指纹图谱采用Biomarker Wizard 3.1分析之后用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 5.0识别最终可能用于PBC诊断的蛋白标志物并优化组合建立诊断模型.结果:在PBC患者和对照组之间找到69个差异蛋白峰(P<0.05).其中质荷比(m/z)为3445,4260,8133和16290的蛋白峰建立PBC诊断模型.该诊断模型能很好地把PBC患者从其他肝脏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群中区分出来,其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5.1%.经双盲实验验证,该模型对PBC诊断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2.4%.结论:采用纳米磁性微球与蛋白质芯片阅读仪联用的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可以检测PBC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并建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PBC诊断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肝炎 生物标志物 磁性微球 蛋白指纹图谱技术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亚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冯雪 李永哲 +4 位作者 张洋 包书萌 佟大伟 张蜀澜 胡朝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265-267,277,共4页
为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抗M2、M4、M9抗体的临床意义,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6例PBC患者血清AMA水平,采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AMA-M2、M4、M9抗体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等生化指标。结果... 为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亚型抗M2、M4、M9抗体的临床意义,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6例PBC患者血清AMA水平,采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AMA-M2、M4、M9抗体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96例PBC患者中,荧光法AMA阳性率为84.4%,抗M2抗体为81.3%;斑点法抗M2抗体阳性率为72.9%,抗M4抗体为44.8%,抗M9抗体为18.8%,抗M2和M4抗体同时阳性阳性率为43.8%,抗M2和M9抗体同时阳性阳性率为16.7%,抗M2、M4和M9抗体同时阳性阳性率为13.5%,抗M4抗体阳性的PBC患者ALT、AST和IgM水平明显高于抗M4抗体阴性(P<0.05),抗M9抗体阳性的PBC患者ALT、AST和IgG水平明显低于抗M9抗体阴性(P<0.05)。AMA-M2抗体的检测对PBC患者有诊断意义,抗M4抗体和抗M9抗体的检测对于PBC患者的病情判断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酶免疫斑点法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建华 李永哲 +2 位作者 佟大伟 张蜀澜 胡朝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6期756-759,共4页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这些抗核抗体(ANA)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62例SSc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5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 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这些抗核抗体(ANA)对系统性硬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62例SSc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15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Sc患者中ANA的阳性率为98.4%(61/62),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均质核仁型;IB检测15种ANA结果显示,SSc患者中的ANA以抗Scl-70抗体、抗SS-A抗体和抗Ro-52抗体为主,在46例弥漫性硬皮病(dSSc)患者中抗Scl-70抗体的阳性率高达67%,特异性为100%。结论多种自身抗体同时检出,可能提示SSc患者同时伴随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有发生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此外,欧蒙免疫印迹试剂盒,对ANAs检测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高,对SSc的诊断帮助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皮病 抗核抗体谱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寿玮龄 李永哲 +5 位作者 包书萌 张海莹 刘志肖 佟大伟 张蜀澜 胡朝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CTD)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别检测88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69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及29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血清hs-CRP和Hcy水平,对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正常... 目的探讨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CTD)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分别检测88例结缔组织疾病患者、69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及29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水平、血清hs-CRP和Hcy水平,对上述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和疾病对照组相比,CTD患者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增高;HDL-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43)。2CTD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P=0.001)和正常对照组(P=0.002),且与HDL-C,ApoA1水平负相关。3CTD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疾病对照组(P=0.044)与健康对照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血清脂质、hs-CRP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TD患者存在严重血脂代谢紊乱,炎性指标升高,同时具有高Hcy血症。结果提示CTD与ASCVD密切相关,且为治疗CTD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提供相应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脂代谢异常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天疱疮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蜀澜 佟大伟 +2 位作者 李永哲 胡朝军 王宝玺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评价抗细胞间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1(Dsg1)抗体和抗桥粒芯糖蛋白3(Dsg3)抗体联合检测对于天疱疮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各项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天疱疮患者、14例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抗Dsg1... 目的评价抗细胞间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1(Dsg1)抗体和抗桥粒芯糖蛋白3(Dsg3)抗体联合检测对于天疱疮诊断的临床意义,以及各项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天疱疮患者、14例类天疱疮患者血清中的抗Dsg1抗体和抗Dsg3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细胞间抗体。结果抗细胞间抗体、抗Dsg1抗体和抗Dsg3抗体在天疱疮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33%(16/30)、46.67%(14/30)、53.33%(16/30)。3项检测指标在天疱疮患者和类天疱疮患者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细胞间抗体与抗Dsg1抗体在天疱疮患者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检测结果显著相关。抗细胞间抗体与抗Dsg3抗体在天疱疮患者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种检测结果显著相关。他们之间有交叉重叠现象。结论3种检测指标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临床上诊断天疱疮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抗细胞间抗体 抗桥粒芯糖蛋白1抗体 抗桥粒芯糖蛋白3抗体
下载PDF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其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洋 李永哲 +4 位作者 冯雪 包书萌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9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以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三联体(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以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检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AMA-M2抗体。结果以PDC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1.25%,特异性达97.15%;以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88.54%,特异性达98.37%;以M2-3E(BPO)为靶抗原的ELISA法测定AMA-M2抗体检出率(敏感性)达96.88%,特异性达97.15%。结论包被有天然M2抗原和BPO融合蛋白这两种抗原联合制备的三联体检测AMA-M2抗体的阳性率最高,特异性达到97.15%,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提供了简便、快速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抗线粒体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对前列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大光 杨晓枫 +1 位作者 佟大伟 肖飞 《癌症进展》 2010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评价血清中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浓度对前列腺疾病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患者血清中PSMA的浓度,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采用通用的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二者在不同分组中的浓度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前... 目的评价血清中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浓度对前列腺疾病的辅助诊断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患者血清中PSMA的浓度,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采用通用的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分析二者在不同分组中的浓度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中PSM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的患者则低于正常人群,而PSA浓度无论是前列腺癌还是前列腺良性病变均高于正常人。结论前列腺特异膜抗原浓度可以作为区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辅助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血清浓度 前列腺癌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
15
作者 刘定华 李永哲 +2 位作者 胡朝军 佟大伟 张蜀澜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及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选定SLE疾病组51例、疾病对照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舍格伦综...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与疾病活动性、肾脏损伤及血清抗ds—DNA抗体产生的关系。方法选定SLE疾病组51例、疾病对照组30例(类风湿关节炎、舍格伦综合征患者各15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指标。结果①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疾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而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LE肾病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23^+亚群比例显著高于非肾病组患者(P〈0.01),两者CD11c^+亚群比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DNA^+组SLE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比例均显著低于ds—DNA^-组(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CD11c^+,CD123^+亚群的变化可能是SLE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树突状细胞 CD11c^+ CD123^+
下载PDF
间接酶联免疫法测定抗Jo-1抗体及其临床应用
16
作者 李珊珊 李永哲 +4 位作者 赵智贤 佟大伟 张蜀澜 胡朝军 杨卫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表达的组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自身抗原Jo-1蛋白,建立ELISA法,初步用于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中的抗Jo-1抗体。方法用表达蛋白建立间接ELISA,摸索反应时间、抗原包被浓度、样本稀释浓度及抗抗体工作浓度等工...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表达的组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自身抗原Jo-1蛋白,建立ELISA法,初步用于检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中的抗Jo-1抗体。方法用表达蛋白建立间接ELISA,摸索反应时间、抗原包被浓度、样本稀释浓度及抗抗体工作浓度等工作条件,进一步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及稳定性。用建立的方法,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20例干燥综合征(SS)、9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血清中抗Jo-1抗体。结果成功建立间接ELISA法,并确立了一系列反应条件。临床检测结果显示,PM/DM患者抗Jo-1抗体的阳性率为25.6%,而非PM/DM患者均为阴性。PM/DM组Jo-1抗体阳性率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应用基因工程表达的Jo-1蛋白建立了间接ELISA法,检测抗Jo-1抗体,与国外报道的结果基本相当,与常用免疫印迹法对比检测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酰转移核糖核酸合成酶 自身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栾海霞 李永哲 +2 位作者 佟大伟 张蜀澜 胡朝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8年第5期272-274,277,共4页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的活性,探讨其在判断SLE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炎(LN)中的临床意义。采集116例SLE患者、30例疾病对照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DNase活性。结果表明:SL...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的活性,探讨其在判断SLE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炎(LN)中的临床意义。采集116例SLE患者、30例疾病对照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DNase活性。结果表明:SLE患者血清DNase活性明显低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疾病活动期低于缓解期(P<0.01);DNase活性与SLE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P<0.01);狼疮肾炎组DNase活性低于SLE非狼疮肾炎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se活性下降可能是促进SLE及LN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DNase活性检测可用于判断SLE及其疾病活动程度的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作为判断LN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脱氧核糖核酸酶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SG15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18
作者 张海莹 李永哲 +5 位作者 张洋 冯雪 包书萌 佟大伟 张蜀澜 胡朝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10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SG15 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在Light Cycler Real time PCR检测仪上检测89例SLE患者(活动期50例、缓...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SG15 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的方法,在Light Cycler Real time PCR检测仪上检测89例SLE患者(活动期50例、缓解期39例)、结缔组织病(CTD)患者34例(疾病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5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PBMCs中ISG15 mRNA的表达水平和含量。以ΔCt=Ct(待测基因)-Ct(内参基因)来比较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活动期SLE患者ISG15 mRNA表达水平(ΔCt=2.04±1.07)明显高于缓解期SLE患者(ΔCt=5.48±1.72,t=11.572,P<0.01);活动期SLE患者ISG15 mRNA表达水平(ΔCt=2.04±1.07)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ΔCt=5.90±1.72,t=12.69,P<0.01)和正常对照组(ΔCt=5.66±1.63,t=12.359,P<0.01);缓解期SLE患者ISG15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人及疾病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SLE患者PBMCs中ISG15 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疾病活动评分指数(SLEDAI)评分及抗双链DNA抗体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补体C3、C4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活动期SLE患者ISG1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疾病对照组和疾病缓解期,提示ISG15的表达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并与疾病的活动性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泛素蛋白 ISG15 逆转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家炜 徐英春 +86 位作者 佟大伟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李辉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4-742,共9页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我国不同地区51家医院分离的不动杆菌属分布情况和耐药变迁趋势。方法 按CHINET耐药监测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收集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21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我国不同地区51家医院分离的不动杆菌属分布情况和耐药变迁趋势。方法 按CHINET耐药监测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收集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21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在此期间共分离到不动杆菌属143 393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菌种,占所有不动杆菌属的89.6%。呼吸道样本分离最常见的是不动杆菌属,占所有样本分离株的73.0%。94.0%的菌株分离自住院患者,其中ICU分离的菌株占35.5%。除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B外,不动杆菌属对其他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等耐药率较高。不同等级医院和不同科室分离的不动杆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差异。2015—2021年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而对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呈现下降趋势。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较高,在三级医院达75.2%。结论 不动杆菌属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现较高的耐药性。对于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属感染,可以采用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和米诺环素等抗菌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属 耐药性监测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京津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
20
作者 佟大伟 刘琨 《天津建设科技》 2008年第B05期45-47,共3页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京津高速公路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现场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质量 管理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