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吸入性损伤与循环炎症蛋白之间因果关系的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
作者 代站站 朱沁 +3 位作者 佟希睿 马兵 夏照帆 房贺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3-1051,共9页
目的探究人吸入性损伤与循环炎症蛋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的研究。以吸入性损伤为暴露因素、循环炎症蛋白为结局,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库中获得吸入性损伤(216993个样本)和91种循环炎症蛋白(1... 目的探究人吸入性损伤与循环炎症蛋白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该研究为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的研究。以吸入性损伤为暴露因素、循环炎症蛋白为结局,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库中获得吸入性损伤(216993个样本)和91种循环炎症蛋白(14824个样本)的数据,采用双样本MR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根据连锁不平衡分析获得与吸入性损伤显著相关的独立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将其作为工具变量,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进行吸入性损伤与91种循环炎症蛋白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进一步使用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MR-Egger法和简单模式法进行验证。根据前述IVW法分析结果,针对符合假设的吸入性损伤SNP,进行Cochran Q检验评估异质性,进行MR-Egger回归检验、MR-PRESSO离群值检验评估水平多效性,进行留一法分析评估可靠性。结果筛选出6个达到显著阈值(P<5×10^(-5))的SNP作为代表吸入性损伤的工具变量,其F值均>10,提示均为强相关工具变量。基于6个吸入性损伤SNP,IVW法分析显示,吸入性损伤与白细胞介素20(IL-20)、IL-20受体亚基α(IL-20RA)、IL-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9(TNFRSF9)之间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比值比分别为1.01、1.01、1.02、1.0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2、1.00~1.03、1.01~1.03、1.00~1.03,P<0.05)。经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验证,吸入性损伤与IL-5(比值比分别为1.02、1.0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4、1.01~1.04,P<0.05)、TNFRSF9(比值比分别为1.02、1.0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0~1.04、1.01~1.04,P<0.05)之间均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经加权模式法和简单模式法验证,吸入性损伤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显(P值均>0.05),仍需以IVW法结果为准。根据前述IVW法分析结果,Cochran Q检验评估显示,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的6个吸入性损伤SNP均不存在显著异质性(Q值分别为2.67、5.00、5.17、5.29,P>0.05);MR-Egger回归检验、MR-PRESSO离群值检验评估显示,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存在显著因果关系的6个吸入性损伤SNP均不存在显著水平多效性(截距分别为0.01、<0.01、-0.02、-0.03,RSSobs值分别为3.33、9.00、7.88、7.26,P>0.05);留一法分析显示,吸入性损伤与IL-20、IL-20RA、IL-5和TNFRSF9之间的显著因果关系在逐个剔除6个吸入性损伤SNP后结果稳定可靠。结论通过双样本MR分析,明确吸入性损伤与4种循环炎症蛋白IL-20、IL-20RA、IL-5和TNFRSF9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提示发生吸入性损伤后以上4种循环炎症蛋白的生成呈增多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吸入性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数据库 遗传学 因果律 循环炎症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