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票煤田三家子井田侵入岩特征及其对煤层影响程度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佟德文 王立君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10期20-25,共6页
三家子井田位于南票煤田西南段,呈一弧顶凸向东南方向的弧形构造。根据井田大量钻孔资料分析,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有酸性花岗斑岩、中性的闪长斑岩及基性的辉绿岩。其中酸性花岗斑岩分三个源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侵入井田含煤地层,全区... 三家子井田位于南票煤田西南段,呈一弧顶凸向东南方向的弧形构造。根据井田大量钻孔资料分析,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有酸性花岗斑岩、中性的闪长斑岩及基性的辉绿岩。其中酸性花岗斑岩分三个源区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侵入井田含煤地层,全区发育,以复式层间侵入为主,有1~24个分层,单层厚度0.07~19.78m,破坏了3、6、7、8四个煤组,尤以6煤组二煤受破坏最为严重;中性侵入岩闪长斑岩分布在5线以西及东北部21-24线,以岩墙侵入为主,其特点是厚度大,分层少,1-2层,分层厚度58.6~94.09m。由于侵入岩影响使煤层失去连续性,造成煤层对比、估算储量及开采困难,甚至失去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岩性特征 产出状态 煤层影响程度
下载PDF
下辽河西斜坡带区煤层赋存的可能性
2
作者 佟德文 王建平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1期3-4,33,共3页
煤层赋存的条件取决于煤系地层沉积时的古地理景观、古气候及构造条件。根据下辽河西斜坡带区以往地质资料,本区发育一套含煤地层,由黑灰色泥岩、粉砂岩与灰白色砂岩、砂砾岩互层,含十余煤层,动植物化石丰富,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沙... 煤层赋存的条件取决于煤系地层沉积时的古地理景观、古气候及构造条件。根据下辽河西斜坡带区以往地质资料,本区发育一套含煤地层,由黑灰色泥岩、粉砂岩与灰白色砂岩、砂砾岩互层,含十余煤层,动植物化石丰富,属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沙海组、阜新组。本区与赤峰—铁岭盆地群的其它煤盆地皆分布在辽宁省中西部,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沉降带与阴山巨型纬向构造带复合部位,都是伴随新华夏系主干断裂而产生的断陷型盆地,无论在煤系沉积特征,还是后期所受构造改造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认为本区可能有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赋存 断陷型盆地 沉积环境 下辽河西斜坡带区
下载PDF
北票盆地构造特征及聚煤规律分析
3
作者 佟德文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第1期39-39,41,共2页
本文通过笔者在北票矿区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以野外地质调查、找矿研究及大量的钻孔资料为基础,从总结矿区含煤地层特征入手,通过编制各种图件,并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盆地的形成、形变,分析盆地的成生发展,研究煤盆地的构造... 本文通过笔者在北票矿区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以野外地质调查、找矿研究及大量的钻孔资料为基础,从总结矿区含煤地层特征入手,通过编制各种图件,并运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盆地的形成、形变,分析盆地的成生发展,研究煤盆地的构造特征及聚煤规律,从而为矿区及外围普查找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票盆地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下载PDF
煤炭资源储量估算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沈萍 刘喜奇 +3 位作者 王立君 佟德文 刘志峰 刘欣 《中国煤炭地质》 2009年第6期6-10,26,共6页
煤炭资源储量是衡量矿山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估算依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资源储量的可靠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新旧标准混用、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新标准规范等一些问题。根据新规范的要求及近年在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估算工作的实践,... 煤炭资源储量是衡量矿山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估算依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资源储量的可靠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新旧标准混用、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新标准规范等一些问题。根据新规范的要求及近年在矿产勘查和矿产资源估算工作的实践,阐述了执行新规范的资源储量估算应注意的问题: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采煤层,一般工业指标在具体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控制程度及块段划分。认为新规范的准确执行对煤炭资源健康有序开发利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量估算 问题 煤炭资源
下载PDF
历史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以七年级“会说话的青铜器”一课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雅荃 佟德文 《辽宁教育》 2022年第3期84-88,共5页
历史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主题式学科实践活动。以七年级“会说的的青铜器”一课为例,教师可着眼于教材文本、突破教材视角,将学科课程的“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与活动课程的“主体性、开... 历史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主题式学科实践活动。以七年级“会说的的青铜器”一课为例,教师可着眼于教材文本、突破教材视角,将学科课程的“逻辑性、系统性、简约性”与活动课程的“主体性、开放性、过程性”有机结合,构建历史学科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科 实践活动课 教学设计 学生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