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日照对北方温室茎瘤芥生长及瘤茎膨大的影响
1
作者 王乙丁 蒋欣梅 +5 位作者 佟雪姣 刘在民 李沛歆 孙颖 于锡宏 程瑶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62,共6页
以中熟茎瘤芥品种永安传奇为试验材料,设置光照时长和处理时间两个因素处理,研究短日照对北方温室茎瘤芥生长、瘤茎形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茎瘤芥的植株开展度,使茎瘤发生提前,其中6h/10 d处理对茎瘤... 以中熟茎瘤芥品种永安传奇为试验材料,设置光照时长和处理时间两个因素处理,研究短日照对北方温室茎瘤芥生长、瘤茎形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茎瘤芥的植株开展度,使茎瘤发生提前,其中6h/10 d处理对茎瘤芥的单株瘤茎质量和茎形指数无显著影响,而且瘤茎粗纤维含量降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增加;茎瘤芥瘤茎横径与累积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日均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瘤芥 光周期 短日照 茎瘤发生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温室太阳能水循环集热装置的蓄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佟雪姣 孙周平 +2 位作者 李天来 刘义玲 马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的夜间温度,保障作物越冬,研制了以太阳能为热源,以水为介质的日光温室太阳能水循环系统。为了提高太阳能水循环系统集热装置的蓄热性能,比较了PC阳光板的不同颜色、厚度、不同黑膜添加方式对其蓄热性能的...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的夜间温度,保障作物越冬,研制了以太阳能为热源,以水为介质的日光温室太阳能水循环系统。为了提高太阳能水循环系统集热装置的蓄热性能,比较了PC阳光板的不同颜色、厚度、不同黑膜添加方式对其蓄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黑膜条件下,颜色较深的褐色阳光板蓄热性能最强,6mm褐色阳光板板的蓄热量为191.5k J·m^(-2)d^(-1),同时厚度为8mm的阳光板相比于6mm和10mm阳光板的蓄热效果是最好的。而添加黑膜后,蓄热量均明显升高,特别是透明阳光板内外侧均添加黑膜后蓄热量增加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太阳能 水循环 PC阳光板 蓄热
下载PDF
日光温室太阳能水循环系统冬季与夏季试验效果 被引量:13
3
作者 佟雪姣 孙周平 +1 位作者 李天来 刘义玲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06-2313,共8页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的温度,保障作物越冬,该试验以太阳能为热源,以水为蓄热介质,以PC阳光板为集/散热装置,研究日光温室太阳能水循环系统冬季的蓄热增温效果以及夏季的吸热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颜色阳光板中,... 为了提高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的温度,保障作物越冬,该试验以太阳能为热源,以水为蓄热介质,以PC阳光板为集/散热装置,研究日光温室太阳能水循环系统冬季的蓄热增温效果以及夏季的吸热降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种颜色阳光板中,褐色阳光板的蓄热量最多,达到191.5kJ/(m2·d),比蓄热量最少的透明阳光板增加15.2%。不同厚度阳光板中,8mm透明阳光板的蓄热量最多,为198.2kJ/(m2·d),分别较6、10mm阳光板增加19.2%和4.5%。而当流量为4.4,4.5L/h时,透明8mm阳光板吸收的热量最多,蓄热效果最好。冬季晴天,日光温室内光照条件好,太阳能水循环系统日蓄热量为159.8MJ,可将温室内夜间温度提高3—5℃,集热效率为54.5%,蓄热增温效果明显。同时该系统在夏季可使温室中午的温度降低5~8℃,集热效率为54.6%。太阳能水循环系统能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可实现日光温室的高效节能,为装配式日光温室结构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太阳能 水循环 蓄热量 集热效率
下载PDF
辽东楤木活性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程瑶 于锡宏 +3 位作者 佟雪姣 刘汉兵 赵恒田 蒋欣梅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07-1513,共7页
辽东楤木(Aralia lata(Miq.)Seem)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其嫩芽是一种可食用的山野菜,其根皮、茎皮是一种中药材,中药名“刺龙芽”,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黄酮和多糖。研究辽东楤木活性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可以为辽东楤木人工栽培... 辽东楤木(Aralia lata(Miq.)Seem)是一种药食两用植物,其嫩芽是一种可食用的山野菜,其根皮、茎皮是一种中药材,中药名“刺龙芽”,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黄酮和多糖。研究辽东楤木活性成分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可以为辽东楤木人工栽培和药材产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以黑龙江省8个不同产区的辽东楤木为试材,分析了辽东楤木总皂苷、黄酮和多糖含量与19个气候因子和10个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并建立了逐步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阿城和佳木斯的楤木皂苷含量最高;东宁地区辽东楤木黄酮含量最高,伊春产地的辽东楤木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7月最高气温和土壤全氮是影响辽东楤木总皂苷含量的主导生态因子,分别与楤木皂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7月最高气温、土壤碱解氮和土壤速效P是影响辽东楤木黄酮含量的主导生态因子,黄酮含量与7月最高气温和土壤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与速效P呈正相关关系;多糖含量与年平均气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辽东楤木多糖含量的主导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楤木 总皂苷 黄酮 多糖 生态因子 相关性 逐步多元回归
下载PDF
间作玉米对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刘在民 刘汉兵 +3 位作者 程瑶 佟雪姣 蒋欣梅 于锡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0-1417,共8页
以短毛独活为试材,采用短毛独活与玉米间作的种植模式,研究间作玉米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可以有效防控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3种间作种植模式下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 以短毛独活为试材,采用短毛独活与玉米间作的种植模式,研究间作玉米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可以有效防控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3种间作种植模式下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间作玉米有效改善了短毛独活冠层微环境,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相比,植株冠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较低。间作玉米可提高植株抗性,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相比,3种间作种植模式下,植株内总酚、类黄酮含量,POD、CAT酶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另外1∶5和1∶6间作种植模式下,植株生长旺盛,株高、叶片开展度和单株产量较高。总的来说,1∶6间作模式下,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最轻,生长势强,单株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毛独活 白粉病 间作 病情发生 植株生长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日光温室秋冬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于锡宏 朱桐 +5 位作者 佟雪姣 张梦瑶 孙颖 刘雯婷 张蕊 蒋欣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43,共8页
以高纬高寒地区装配式双膜内被节能日光温室为试验温室,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设置三种土壤含水量处理(50%~65%、65%~80%、80%~95%),探究秋冬季节装配式日光温室中土壤含水量对番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土壤相对含水量增加... 以高纬高寒地区装配式双膜内被节能日光温室为试验温室,采用膜下滴灌方式设置三种土壤含水量处理(50%~65%、65%~80%、80%~95%),探究秋冬季节装配式日光温室中土壤含水量对番茄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土壤相对含水量增加提高番茄植株株高和产量,茎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果实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降低。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番茄品质和产量,再结合土壤含水量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的影响,认为低水分处理(50%~65%)在装配式日光温室秋冬季番茄生产中应用较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秋冬 日光温室 番茄生长 品质 产量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与家庭园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7
作者 蒋欣梅 程瑶 +3 位作者 佟雪姣 刘在民 吴凤芝 赵兴隆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43-247,共5页
家庭园艺学是园艺学组成部分之一,针对家庭园艺学课程教学形式较落后、教学内容欠缺和考核成绩比较单一等问题,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家庭园艺学课程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创新,包括教学形式采用慕课模式,教学... 家庭园艺学是园艺学组成部分之一,针对家庭园艺学课程教学形式较落后、教学内容欠缺和考核成绩比较单一等问题,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家庭园艺学课程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创新,包括教学形式采用慕课模式,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补充、新增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立“任务点学习成绩+平时考核成绩+课程论文成绩+实验成绩+实践成绩”的综合考评体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家庭园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意识有机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其自我专业技能,加强他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把园艺专业大学生培育成为国家高水平应用型园艺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园艺学 教学改革 慕课 创新创业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