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轧带钢边部折皱缺陷的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广林 周晓琦 +4 位作者 范正军 牛枫 侍爱臣 赵运攀 王路兵 《轧钢》 2013年第4期55-58,共4页
针对首钢迁钢公司冷轧生产中带钢边部折皱缺陷,对其形成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带钢边部相对增厚是其主要原因,而热轧来料局部高点和冷轧工作辊轴向横移不当也是带钢边部增厚产生的原因。因此,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冷轧带钢 边部折皱缺陷 边部增厚 控制措施
下载PDF
消应力退火对无取向硅钢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侍爱臣 陈冬梅 +3 位作者 姚海东 刘玉金 曹瑞芳 刘海涛 《电工钢》 2021年第5期32-36,58,共6页
采用连续退火和井式退火两种消应力退火工艺生产35SW440牌号的爱泼斯坦方圈样,并对不同消应力退火工艺与组织、析出及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退火板经消应力退火后铁损明显降低,磁感增加。与井式退火工艺相比,... 采用连续退火和井式退火两种消应力退火工艺生产35SW440牌号的爱泼斯坦方圈样,并对不同消应力退火工艺与组织、析出及磁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退火板经消应力退火后铁损明显降低,磁感增加。与井式退火工艺相比,连续退火工艺生产的铁心在高磁密条件下磁性能较差,主要原因是带钢表面出现了明显的表面渗氮现象。表面渗氮源于其保护气氛、退火工艺设计不合理,形成大量细小弥散的AlN析出物。AlN析出物通过影响磁畴壁和磁矩运动,恶化磁性能。井式退火工艺由于有效控制了带钢表面渗氮,显著降低了电工钢片高磁密下铁损值,使成品铁心性能指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消除应力退火工艺 组织 磁性能
下载PDF
带钢横向厚度控制不均对退火板形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广林 胡志远 +3 位作者 侍爱臣 张宝磊 陈凌峰 余威 《中国冶金》 CAS 2015年第5期40-42,共3页
带钢横向厚度控制不均,会使带钢在退火过程中产生横向温度差异和横向张应力分布差异,而横向温度和横向张应力分布存在差异会使带钢横向各位置处产生纵向延伸不均,进而导致退火带钢板形不良。以实际生产过程中带钢横向厚度控制不均的典... 带钢横向厚度控制不均,会使带钢在退火过程中产生横向温度差异和横向张应力分布差异,而横向温度和横向张应力分布存在差异会使带钢横向各位置处产生纵向延伸不均,进而导致退火带钢板形不良。以实际生产过程中带钢横向厚度控制不均的典型现象为切入点,分析带钢横向厚度不均对退火板形的影响,对分析和改进退火板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钢 横向厚度 退火 板形 影响
原文传递
原料边部组织和力学性能对冷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广林 陈凌峰 +3 位作者 胡志远 侍爱臣 付光 陈伟 《中国冶金》 CAS 2015年第3期33-36,共4页
通过对热轧原料边部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定性研究,阐述了其对冷轧轧制过程中切边质量和轧制边裂的影响,对于晶粒度不均或存在混晶的组织,使其横、纵向力学性能存在显著差异,会导致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因横、纵向金属流动不均而产生边裂缺陷,... 通过对热轧原料边部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定性研究,阐述了其对冷轧轧制过程中切边质量和轧制边裂的影响,对于晶粒度不均或存在混晶的组织,使其横、纵向力学性能存在显著差异,会导致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因横、纵向金属流动不均而产生边裂缺陷,严重时会引发轧机断带事故,为分析冷轧切边的质量和轧机轧制过程中的断带原因指出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边部 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无取向硅钢夹杂物分布及对带钢性能一致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程林 胡志远 +3 位作者 庞炜光 赵晓东 刘龚涛 侍爱臣 《连铸》 2019年第1期44-48,共5页
针对无取向硅钢的典型牌号,在带钢长度上的夹杂物和析出物的种类、形貌和分布做了系统的检测和分析对比。1μm以上的夹杂物主要为Al_2O_3及CaO-Al_2O_3夹杂,其分布在钢卷不同部位差异较小;尺寸在0.5μm以下的细小析出相主要为AlN、MnS... 针对无取向硅钢的典型牌号,在带钢长度上的夹杂物和析出物的种类、形貌和分布做了系统的检测和分析对比。1μm以上的夹杂物主要为Al_2O_3及CaO-Al_2O_3夹杂,其分布在钢卷不同部位差异较小;尺寸在0.5μm以下的细小析出相主要为AlN、MnS以及它们的复合析出,在钢卷头部分布的数量明显较尾部多。夹杂物和析出物分布的差异造成了晶粒尺寸的差异,头尾晶粒尺寸差异达到20%左右,进而造成了头尾磁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性能一致性 夹杂物 析出物 金相尺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