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苏峥 任海朋 依荷芭丽·迟 《癌症进展》 2023年第8期824-829,865,共7页
调节性T细胞(Treg)在免疫系统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对维持机体免疫稳态起重要作用,其特征是CD4^(+)CD25^(+)叉头框蛋白P3(FOXP3)^(+)。Treg在抗原识别、抗原呈递、免疫效应阶段都能发挥免疫抑制功能,通过多种细胞因子、激酶调控肿瘤微环... 调节性T细胞(Treg)在免疫系统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对维持机体免疫稳态起重要作用,其特征是CD4^(+)CD25^(+)叉头框蛋白P3(FOXP3)^(+)。Treg在抗原识别、抗原呈递、免疫效应阶段都能发挥免疫抑制功能,通过多种细胞因子、激酶调控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减少Treg数量或下调Treg功能可以起到抗肿瘤作用,针对这些靶点的药物单用或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通过改变缺氧微环境,抑制血管生长也可以调控Treg功能。Treg可能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单抗潜在的耐药和超进展有关,因此针对Treg的治疗可能有助于解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中的一些问题。本文对Treg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予以综述,并阐述通过调控Treg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调节性T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
下载PDF
32例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永琨 杨林 +5 位作者 依荷芭丽·迟 黄镜 周爱萍 袁兴华 蔡建强 王金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88-991,共4页
目的:对晚期胃癌一线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寻找影响该组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7月32例一线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 目的:对晚期胃癌一线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寻找影响该组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1年7月32例一线化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多种临床病理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以Log-rank法比较组间差异,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中位年龄46岁(22—74岁),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4~59个月)。生存分析显示化疗疗效(PR,SD患者分别为23个月和14.5个月,P=0.045)和原发灶是否切除(切除,未切除患者分别为23个月和5.5个月,P=0.017)与总生存相关。多因素分析未显示单一的因素与患者的生存相关。结论:化疗有效、原发病灶可切除的经过选择的晚期胃癌患者,可以尝试进行原发病灶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疗 手术治疗 总生存
下载PDF
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单中心报告
3
作者 孙永琨 杨林 +3 位作者 依荷芭丽·迟 张雯 王金万 孙燕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9年3月至2009年10月共入组7例患者,口服舒尼替尼单药,50mg/天,服用4周,6周为1周期。结果 7例患者中有1例治疗1周期后退出试验,其余6例患者中位治疗7... 目的初步观察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9年3月至2009年10月共入组7例患者,口服舒尼替尼单药,50mg/天,服用4周,6周为1周期。结果 7例患者中有1例治疗1周期后退出试验,其余6例患者中位治疗7个周期(2~22个周期);最佳疗效均为S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个月(2.5~29.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8个月(4~49个月)。7例患者均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腹泻、镜下血尿、乏力、蛋白尿,另有1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结论苹果酸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晚期GIST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尼替尼 胃肠道间质瘤 二线治疗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复发伴肝、肺、骨多发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李慧民 依荷芭丽·迟 +1 位作者 许晓英 谭慧晶 《肝癌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68-71,共4页
颅内孤立性纤维肿瘤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颅内孤立性纤维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术后复发伴肝、肺、骨等多处转移患者经验性化疗及靶向药物多线治疗结果,同时对其病理学、影像学特征、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治疗进展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肿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肝转移 化疗
下载PDF
肝内胆管癌驱动基因改变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诗汇 李卓 +1 位作者 依荷芭丽·迟 石素胜 《肝癌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是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恶性程度极高,5年总生存率不足10%。手术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晚期ICCA患者放化疗抵抗,治疗效果不理想,亟需寻找...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A)是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恶性程度极高,5年总生存率不足10%。手术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晚期ICCA患者放化疗抵抗,治疗效果不理想,亟需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ICCA多种驱动基因改变及信号通路异常的机制研究不断深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探索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拟对ICCA驱动基因改变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驱动基因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肺不典型类癌术后肝转移内科治疗1例
6
作者 刘维 依荷芭丽·迟 赵峻 《肝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55-58,共4页
该病例为肺不典型类癌术后肝脏多发转移患者。既往行左肺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分期为T_(1)N_(0)M_(0)(Ⅰ期),术后4年发现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水平明显升高,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 该病例为肺不典型类癌术后肝脏多发转移患者。既往行左肺根治性切除术,术后分期为T_(1)N_(0)M_(0)(Ⅰ期),术后4年发现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水平明显升高,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征象。术后5年发现肝脏多发弥漫性占位,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明确为肺不典型类癌肝转移,晚期无手术机会,以内科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不典型类癌 肝转移 内科治疗
下载PDF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文铭 陈洁 +26 位作者 白春梅 依荷芭丽·迟 杜奕奇 冯仕庭 霍力 姜玉新 李景南 楼文晖 罗杰 邵成浩 沈琳 王峰 王理伟 王鸥 王于 吴焕文 邢小平 徐建明 薛华丹 薛玲 杨扬 虞先濬 原春辉 赵宏 朱雄增 赵玉沛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60-480,共21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回顾了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重要问题,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相应的诊疗建议,以期进一步改进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不同年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欢 王晓坤 +4 位作者 石素胜 蒋力明 依荷芭丽·迟 范金虎 乔友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92-796,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中国不同诊断年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信息,探讨诊断年龄与术后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作为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全国多中... 目的:本研究旨在描述中国不同诊断年龄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信息,探讨诊断年龄与术后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作为一项以医院为基础的全国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回顾性收集了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研究医院就诊的GEP-NENs患者的病历信息和术后生存情况。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估计研究对象的术后死亡风险比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共2002例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患者按照诊断年龄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术后5年生存数据分析显示,与年龄≤50岁的患者相比,年龄>50岁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2.83,95%CI:1.87~4.28)。在调整了原发部位、功能状态、TNM分期、分级、肿瘤浸润和转移情况、放化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情况后,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63,95%CI:0.98~2.72)。对性别亚组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男性患者中,年龄>50岁组患者术后死亡风险显著增加(HR=2.65,95%CI:1.28~5.47)。结论:不同年龄组GEP-NEN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式选择存在差异,但年龄不是GEP-NEN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对于诊断年龄不同的患者,临床医生应根据现有临床实践指南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精准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年龄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治疗 5 年生存率
下载PDF
安罗替尼治疗难治型晚期结直肠癌Ⅲ期临床研究的单中心数据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文蔚 孙永琨 +1 位作者 依荷芭丽·迟 蔡建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三线治疗难治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5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信息,观察、评估安罗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患者随机分为安罗替尼组和安...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三线治疗难治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53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信息,观察、评估安罗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患者随机分为安罗替尼组和安慰剂组。安罗替尼组与安慰剂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37个月和8.23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5.03个月和1.33个月(HR=0.27,95%CI:0.13~0.54)。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2.94%和0;安罗替尼组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显著高于安慰剂组(88.24%vs.36.84%,P<0.001)。26例RAS/BRAF野生型患者中,安罗替尼组中位PFS显著长于安慰剂组(5.37个月vs.1.33个月),DCR显著优于安慰剂组(93.33%vs.36.36%,P=0.003)。最常见的≥3级安罗替尼相关不良事件为高血压(17.65%)、腹泻(8.82%)和掌跖红肿综合征(8.82%)。结论:安罗替尼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改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提升DCR,且安全性良好,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对于RAS/BRAF野生型人群的临床获益趋势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安罗替尼 疗效 生存分析 安全性
下载PDF
抗体偶联药物治疗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浩 依荷芭丽·迟 石素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6-922,共7页
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对于缺乏手术适应证及放疗、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亟需发展新型而高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因其具有抗体药物的高选择性和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等优点而逐渐... 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对于缺乏手术适应证及放疗、化疗效果不好的患者,亟需发展新型而高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因其具有抗体药物的高选择性和细胞毒药物的高活性等优点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已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仍需面对诸多挑战。本文将对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消化系肿瘤 生物学基础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基因改变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浩 依荷芭丽·迟 石素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6-438,共3页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 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MiNEN)属于罕见肿瘤,包含至少30%的神经内分泌成分和非神经内分泌成分。在过去的30年里,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术语来定义MiNEN,但均不能准确描述该疾...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 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MiNEN)属于罕见肿瘤,包含至少30%的神经内分泌成分和非神经内分泌成分。在过去的30年里,人们提出了不同的术语来定义MiNEN,但均不能准确描述该疾病。此外,有关MiNEN的基础研究和管理方案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是MiNEN的分子特征和组织分类仍然不十分清楚,这显著影响了肿瘤的治疗方案的确定。为此,该文总结归纳相关文献,对这类肿瘤的基因改变和治疗靶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基因改变 靶向治疗
下载PDF
CAR-T在胃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浩 依荷芭丽·迟 +2 位作者 周全 应建明 石素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80-486,共7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病例由于诊断较晚和治疗不佳,患者的整体生存期较差。近几年,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疗法在肿瘤治疗研究领域受到相当大的关注,且已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发挥了重...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病例由于诊断较晚和治疗不佳,患者的整体生存期较差。近几年,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疗法在肿瘤治疗研究领域受到相当大的关注,且已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体肿瘤因受到靶点特异性,肿瘤微环境等因素影响而作用受限。尽管如此,各种临床前和临床实验已证实CAR-T细胞免疫治疗是胃癌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并具有有别于其他实体瘤的优势,但是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系统介绍CAR-T疗法在胃癌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AR-T治疗 生物学基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索凡替尼临床合理用药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2024版)
13
作者 索凡替尼临床合理用药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编审小组 徐建明 +4 位作者 沈琳 依荷芭丽·迟 谭煌英 吴胤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0-939,共10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肺以及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常见。近年来,全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相较于其他类型肿瘤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尤其是在近40年间(1973—2018年)神经...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异质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肺以及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较为常见。近年来,全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相较于其他类型肿瘤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尤其是在近40年间(1973—2018年)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药物治疗手段包括生长抑素类似物药物、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核素治疗和化疗等。索凡替尼是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的口服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基于索凡替尼治疗非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2项研究结果,2020年和2021年索凡替尼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进展期非功能性、分化良好(G1、G2)的非胰腺和胰腺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瘤,目前针对索凡替尼治疗其他瘤种的探索性研究正在进行。在索凡替尼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出血、肝脏实验室检查异常以及腹泻。为了临床上更加合理、有效使用索凡替尼,国内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根据索凡替尼上市前后的临床实践,参考其他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使用经验,经过共同讨论和反复修改,最终形成《索凡替尼临床合理用药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2024版)》,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索凡替尼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神经内分泌瘤2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依荷芭丽·迟 姜文昌 +5 位作者 杜丰 孙永坤 宋岩 杨林 周爱萍 王金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瘤(NET)的发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有病案记录的252例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初诊症状、原发部位、病理诊断、确诊病期、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男...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瘤(NET)的发病、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有病案记录的252例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初诊症状、原发部位、病理诊断、确诊病期、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男女之比为1.9:1,平均年龄为55.2岁,发病高峰为60~69岁。病灶位于消化道117例(46.4%),肺74例(29.4%),其他部位61例(24.2%),原发灶不明2例(0.8%)。不同原发部位患者的首发症状各不相同。肺原发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咳嗽(48.0%)和痰中带血(22.7%)。直肠原发患者常见的症状为大便习惯的改变(29.3%)、腹泻和便秘(17.2%)。胃原发患者多表现为上腹部不适(86.4%)。类癌110例(43.7%),神经内分泌癌108例(42.9%),非典型类癌23例(9.1%),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2.0%),梅克尔氏细胞瘤4例(1.6%),复合型类癌2例(0.8%)。180例(71.4%)患者为I~Ⅲ期。206例(81.7%)患者接受手术治疗,39例(15.5%)接受化疗,31例(12.3%)接受姑息性放射治疗。结论NET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消化道原发最为常见,其次为肺部原发。不同发病部位患者首诊症状不同。多数患者能够经过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姑息性放射治疗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8
15
作者 周一 黄镜 +4 位作者 杨林 依荷芭丽·迟 屈涛 吕潇 王金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60-864,共5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胃癌患者术后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71例胃癌术后患者中,17例采用奥沙利铂双周给药方案...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胃癌患者术后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71例胃癌术后患者中,17例采用奥沙利铂双周给药方案,54例采用奥沙利铂三周给药方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51例(71.8%),中性粒细胞降低49例(69.0%),食欲下降49例(69.0%);常见的3-4度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降低13例(18.3%),血小板降低10例(14.1%),食欲下降5例(7.0%),恶心、呕吐4例(5.6%)。8例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其中7例(87.5%)发生血小板降低,4例(50.0%)发生3-4度血小板降低。≥65岁患者与〈65岁患者发生3-4度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在胃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的耐受性较差;≥65岁的老年患者耐受性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奥沙利铂 替吉奥 药物疗法 辅助 安全性 副作用
原文传递
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手足皮肤反应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岩 杜春霞 +7 位作者 张雯 孙永琨 杨林 崔成旭 依荷芭丽·迟 周爱萍 王金万 孙燕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2717-272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VEGFR-TKI)治疗过程中出现手足皮肤反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55例转移性肾细胞癌( 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一...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VEGFR-TKI)治疗过程中出现手足皮肤反应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55例转移性肾细胞癌( 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线VEGFR-TKI治疗,比较其中出现手足皮肤反应患者与无手足皮肤反应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治疗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全组155例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中位生存期36.2个月。出现手足皮肤反应117例(75.5%),其中1度19例(12.3%),2度73例(47.1%),3度25例(16.1%),无4度不良反应。无手足皮肤反应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5.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PFS)为6.7个月;出现手足皮肤反应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2.1%,mPFS为13.8个月,二者间有效率(P<0.001)和mPFS(P=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度手足皮肤反应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2.1%,mPFS为9.5个月,2度手足皮肤反应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6.2%,mPFS为12.2个月,3度手足皮肤反应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8.0%,mPFS为22.2个月,不同程度间治疗有效率及m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0.009)。结论在接受VEGFR-TKI治疗的mRCC中出现手足皮肤反应可能是药物治疗有效的预测因素,其结果有待大样本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手足皮肤反应 预测
原文传递
治疗相关高血压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岩 杜春霞 +7 位作者 张雯 孙永琨 杨林 崔成旭 依荷芭丽·迟 周爱萍 王金万 孙燕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细胞癌( mRCC)患者接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VEGFR?TKIs)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55例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转移性肾细胞癌( mRCC)患者接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VEGFR?TKIs)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55例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一线接受VEGFR?TKIs治疗,其中一线接受舒尼替尼治疗69例,帕唑帕尼治疗14例,索拉非尼治疗51例,法米替尼治疗21例。结果155例mRC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压98例(63.2%),其中1度9例(5.8%),2度54例(34.8%),3度35例(22.6%),无4度高血压患者。155例mRCC患者经VEGFR?TKIs治疗后是否发生治疗相关高血压与患者的年龄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是否行肾切除、T分期、转移部位数目、有无肺转移、是否接受舒尼替尼治疗无关(均P>0.05)。全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3.2%(67/15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2.0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6.2个月。血压正常和高血压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26.3%(15/57)和53.1%(5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压正常和高血压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7.1和13.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1度、2度、3度高血压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9)、51.9%(28/54)和60.0%(2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血压正常、1度、2度、3度高血压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7.1、9.7、12.0和1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治疗相关高血压是影响VEGFR?TKIs治疗mRCC患者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在接受VEGFR?TKIs治疗的mRCC患者中,出现治疗相关高血压可能是药物治疗有效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高血压 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117例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岩 杨林 +2 位作者 周爱萍 依荷芭丽·迟 王金万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7例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线化疗,46例者接受二线化疗。结果全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17例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一线化疗,46例者接受二线化疗。结果全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男女之比为3.33:1。全组患者的半年、1年、2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61.3%、32.3%、24.2%和8.1%。一线化疗方案中,吉西他滨+铂类化疗的有效率为49.3%(37/7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0s)分别为7.9和18.7个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铂类化疗的有效率为45.5%(10/22),中位PFS和OS分别为7.1和15.3个月;紫杉醇+铂类化疗的有效率为47.1%(8/17),中位PFS和OS分别为6.5和13.7个月。其中吉西他滨+顺铂化疗67例,有效率为47.8%,中位PFS和0s分别为7.0和15.3个月;紫杉醇+卡铂化疗13例,有效率为53.8%,中位PFS和Os分别为7.7和16.0个月。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主要为1~2级,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吉西他滨+顺铂方案为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首选的一线化疗方案之一,其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紫杉类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肿瘤 膀胱肿瘤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国际上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两种分期、分级异同的比较和解读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玉立 依荷芭丽·迟 +9 位作者 陈洁 白春梅 肖雨 陈杰 范金虎 乔友林 贲其稳 袁耀宗 陈原稼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一、目前国际上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neuroendocrinetumor,GEP—NET)分期(stage)。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肠胰 分期 国际 解读 异同 GEP
原文传递
腹膜后肉瘤基因检测专家共识与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腹膜后肿瘤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 北京医师协会腹膜后肿瘤专科医师分会 罗成华 张星 依荷芭丽·迟 周宇红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3-477,共5页
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 RPT)是一类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肌肉、神经、淋巴结和血液或淋巴管等软组织的肿瘤, 除外发生于腹膜后器官的肿瘤, 本文亦不包括发生于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 以及发生于成人的包括恶性淋巴瘤、原... 腹膜后肿瘤(retroperitoneal tumor, RPT)是一类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脂肪、肌肉、神经、淋巴结和血液或淋巴管等软组织的肿瘤, 除外发生于腹膜后器官的肿瘤, 本文亦不包括发生于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 以及发生于成人的包括恶性淋巴瘤、原发性生殖细胞肿瘤和其他原发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等相关的淋巴结肿大性疾病。腹膜后肿瘤包括良性、中间型和恶性肿瘤, 而大约70%~80%起源于腹膜后软组织的肿瘤为恶性肿瘤, 大多是腹膜后肉瘤(retroperitoneal sarcoma, RPS), 每年新发的RPS病例约为0.5~1/1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腹膜后肉瘤 腹膜后间隙 神经母细胞瘤 原发肿瘤 恶性淋巴瘤 腹膜后器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