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侯乐声 宋佩辉 +2 位作者 陈楚昂 田德英 黄元成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分析 1 0 0例重型肝炎的预后与性别、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糖、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以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重型肝炎的预后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以及并...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分析 1 0 0例重型肝炎的预后与性别、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血糖、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以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重型肝炎的预后与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以及并发症有关 (P <0 0 5、P <0 0 1、P <0 0 1、P <0 0 1 ) ,而与性别、年龄、白蛋白、血糖无明显关系 (均P >0 0 5 )。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 肝炎 预后 病死率
下载PDF
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庄见齐 林秀辉 +2 位作者 李涛 侯乐声 周小辉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替比夫定(Telbivud ine LDT)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服用替比夫定,每日600 mg,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替比夫定(Telbivud ine LDT)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服用替比夫定,每日600 mg,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替比夫定治疗组观察24个月。所有患者治疗3-6月后症状和体征逐渐改善,腹水消失。替比夫定治疗组1年内血清HBV-DNA转阴率94.1%(16/17),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总胆红素均有下降,Child-Pugh评分减少,2年生存率达94.1%,并发症及再次住院率明显下降。结论:替比夫定治疗能改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肝功能和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失代偿期肝硬化 替比夫定 抗病毒
下载PDF
血清总胆汁酸在肝脏疾病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涛 侯乐声 庄见齐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8期716-716,718,共2页
目的通过测定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等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含量,探讨其在判定肝脏功能,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n=82)、急性病毒性肝炎(n=4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n=156)、重型肝炎(n=41)、... 目的通过测定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等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含量,探讨其在判定肝脏功能,指导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n=82)、急性病毒性肝炎(n=45)、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n=156)、重型肝炎(n=41)、肝硬化患者(n=104)清晨空腹静脉血,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血清TBA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42、15、66倍和9倍(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TBA水平也显著升高。结论血清总胆汁酸含量的检测可了解肝细胞受损情况,可作为肝功能检测的辅助指标,对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具有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汁酸 肝炎 肝硬化
下载PDF
严重肝病使用血浆致贫血1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庄见齐 林秀辉 +2 位作者 周小辉 李涛 侯乐声 《中外医疗》 2010年第9期1-1,3,共2页
目的分析晚期肝病患者并发非急性出血性贫血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其可能原因和机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280例晚期肝病合并非急性出血性贫血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记录有关的实验室检... 目的分析晚期肝病患者并发非急性出血性贫血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其可能原因和机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280例晚期肝病合并非急性出血性贫血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记录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临床的治疗情况,分析外周血的形态学特征、骨髓的表现、贫血发生的的可能原因。结果发现晚期肝病患者积极输血浆后出现明显贫血,不输注或输注少量血浆的患者则不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晚期肝病患者在治疗时频繁血浆输注出现明显的溶血性贫血。这类病人溶血表现不典型,而大部分患者Coomb's试验阴性,有时甚至仅仅表现为Hb的进行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血浆 晚期肝病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检测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抗冠状病毒抗体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少明 王嘉 +5 位作者 徐克敏 林秀辉 蔡应木 侯乐声 管轶 李康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29-131,F001,共4页
目的 :检测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中抗冠状病毒抗体及其滴度变化 ,协助临床确诊非典型肺炎。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体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冠状病毒抗体。结果 :3例临床诊断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内有特异性抗冠状病毒抗体 ,且... 目的 :检测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中抗冠状病毒抗体及其滴度变化 ,协助临床确诊非典型肺炎。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体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的抗冠状病毒抗体。结果 :3例临床诊断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内有特异性抗冠状病毒抗体 ,且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的滴度增高 4倍以上。结论 :用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免疫荧光技术对怀疑感染非典型肺炎的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法 非典型肺炎 血清 抗冠状病毒抗体 AP 诊断 SARS
下载PDF
汕头地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研究
6
作者 周小辉 郭光华 +8 位作者 骆建民 侯乐声 林秀辉 庄见齐 吴茂雄 吴洁文 刘元生 吴贤仁 蔡应木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01-203,206,共4页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AP)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及预后。方法 :根据中国卫生部IAP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冠状病毒IgG。分析本组 (8例 )病例特点 ,患者均有密切接触史 ,潜伏期 1~10天 ;均发热 ,...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AP)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原学检查及预后。方法 :根据中国卫生部IAP临床诊断标准。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冠状病毒IgG。分析本组 (8例 )病例特点 ,患者均有密切接触史 ,潜伏期 1~10天 ;均发热 ,且热型多不规则。胸片特点 :本组肺部均出现片状或斑片状炎症阴影。常规予广谱抗生素、利巴韦林抗病毒以及免疫球蛋白、生物反应调节剂胸腺肽等治疗无效 ,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有效。结果 :本组均符合IAP临床诊断标准。 7例存活者于半个月~ 2个月内肺部炎症阴影均完全吸收。 1例死于呼吸衰竭。住院时间 14~ 4 4天 ,平均 (2 8 9± 13 7)天。 3例抗冠状病毒IgG阳性 ,且恢复期的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 4倍以上。结论 :IAP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本组以近距离传播为主 ,具有家族局部爆发流行的特点。以发热为主要表现 ,热程多在 14天左右 ,重症者可长达 30多天。该疾病侵犯多个肺叶 ,及肺部以外的其他器官。激素可以促使肺部炎症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地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病原学检查
下载PDF
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对照研究
7
作者 陈楚昂 庄见齐 +2 位作者 侯乐声 林秀辉 徐辉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2-18,共7页
用赛若金(IFNt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7例,结果HBV-DNA阴转率为72%(27/37),HBeAg阴转率为48.6%(18/37),明显高于对照组15.0%(3/20)和10.0%(2/20),与国内Ⅱ期临床试验结果相接近,其副作用比美国IntronA的副... 用赛若金(IFNt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7例,结果HBV-DNA阴转率为72%(27/37),HBeAg阴转率为48.6%(18/37),明显高于对照组15.0%(3/20)和10.0%(2/20),与国内Ⅱ期临床试验结果相接近,其副作用比美国IntronA的副反应,特别是流感样反应轻,看来赛若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促使病毒指标阴转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若金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E抗原
下载PDF
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与临床转归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小辉 王嘉 +5 位作者 刘育华 黄瑞滨 林秀辉 侯乐声 庄勤建 黄林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49-1552,156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不同部位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与临床转归的关系及可能的致病机理。方法选取2020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OVID-19确诊病例13例为研究对象。全病程中连续采集患者的口咽拭...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不同部位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与临床转归的关系及可能的致病机理。方法选取2020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OVID-19确诊病例13例为研究对象。全病程中连续采集患者的口咽拭子和痰液、肛拭子和粪便、眼结膜拭子、尿液和血清样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收集并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痰液和口咽拭子的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11例患者粪便伴8例肛拭子病毒核酸阳性,2例危重患者的血液、眼结膜和尿液中检出了病毒核酸。呼吸道病毒核酸检出阳性持续时间在轻型、普通型和重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呼吸道症状及胸部CT炎症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病毒核酸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出现腹泻,持续1~6 d。1例危重型患者病程第6~17天血液中连续检出病毒核酸,第7天出现了重度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结论 COVID-19患者呼吸道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可能与病情的转归和严重程度无明显的关联性。消化道病毒核酸阳性的患者,可无或表现轻微消化道症状。病毒血症可能是激发炎症风暴导致ARDS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输入性恶性疟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致死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戴玉容 周小辉 +4 位作者 庄见齐 林秀辉 李涛 侯乐声 王光丽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528-1528,共1页
1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 患者男性,27岁,汕头人,因"发热、尿黄1周"于2009年11月5日入院。入院前8d从非洲回国,次日即出现高热及尿黄,感乏力,偶有咳嗽,在深圳当地医院查血未见疟原虫,拟"支气管炎"予退热及氨曲南抗感染处理。
关键词 恶性疟 输入 脏器功能 衰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