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用地空间格局变化分析——以陕西省洛川县为例
1
作者 侯会延 李彤 +2 位作者 贾宝全 张秋梦 房有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1-330,共10页
[目的]揭示基础生态用地与生产性生态用地相结合的现实条件下生态用地的时空格局变化,为探索果业生产在林地资源有限区域的现实生态意义提供支撑。[方法]利用国土二调和三调数据,从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统计学视角,对洛川县生态用地数量变... [目的]揭示基础生态用地与生产性生态用地相结合的现实条件下生态用地的时空格局变化,为探索果业生产在林地资源有限区域的现实生态意义提供支撑。[方法]利用国土二调和三调数据,从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统计学视角,对洛川县生态用地数量变化、转移过程、空间冷热点进行了分析。[结果](1)2009—2019年,洛川县生态用地总量增加了4703.87 hm^(2),其中林地和果园增加面积最大,分别为23103.4,9025.31 hm^(2)。(2)全县稳定性生态用地面积达108583.1 hm^(2),其中北部的低峁丘陵区稳定性生态用地以林地为主,其面积占比达到了90.04%。中部塬区与南部残塬沟壑区稳定性生态用地以生产性生态用地类型为主,面积占比分别达到了各区域稳定生态用地总面积的44.35%,45.7%。(3)生态用地占比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09年和2019年两个年度基础性生态用地的聚集度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生产性生态用地的空间聚集格局变化较大,其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分别增加了6079.64,10792.11 hm^(2),统计不显著区域减少了18309.15 hm^(2)。(4)以园地为代表的生产性生态用地变化直接促进了整个县域生态用地格局的变化,其中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分别减少了18262.62,8373.14 hm^(2),统计不显著区域增加了27725.61 hm^(2),并显著提高了乡村农民的收入水平,对区域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结论]洛川县以果园为代表的生产性生态用地对该区生态用地稳定性影响较大,未来应加强果业生产对林地资源有限区域的生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空间格局 空间统计学 黄土高原 洛川县
下载PDF
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特点及其对植树造林的影响
2
作者 张成生 杨琉 侯会延 《中国高新科技》 2020年第7期66-67,共2页
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应该注重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土壤状况选择不同的植被。文章主要探讨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相关特点及其对于植树造林产生的一些影响,在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草还林的过程中,为了协调生态环境的发展,无论是... 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应该注重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土壤状况选择不同的植被。文章主要探讨陕西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相关特点及其对于植树造林产生的一些影响,在陕西黄土高原退耕还草还林的过程中,为了协调生态环境的发展,无论是植树造林还是发展草灌,应该选择生长比较适中的物种,诸如草、灌、及乔等物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土壤中含水量,避免土壤中水分被过渡消耗的不良后果产生,可以为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黄土高原 土壤干层 特点 植树造林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