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柱坐标系下浅海传播声场时域有限差分预报方法
1
作者 朱嘉慧 吴金荣 +1 位作者 侯倩男 马力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71,共9页
直角坐标系下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水声传播仿真时由于计算量太大而较少应用。文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推导了柱坐标系下的声波方程的近似表达式,结合复频移完全匹配层建立浅海声传播模型,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准确预报了传播信号声压的... 直角坐标系下的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在水声传播仿真时由于计算量太大而较少应用。文章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推导了柱坐标系下的声波方程的近似表达式,结合复频移完全匹配层建立浅海声传播模型,在减少计算量的同时准确预报了传播信号声压的时域波形、传播声场的时空演变过程以及频域传播损失曲线。在柱坐标系下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Pekeris传播环境声场并与简正波和波数积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时域有限差分水声传播模型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浅海中近程传播声场精度较高。模型的稳定性与时间和空间网格大小有关,声源频率越高,空间和时间网格划分越小,计算量越大。数值离散带来的频散误差累积会导致远场传播声场计算不准确,因此时域有限差分水声传播模型更适用于低频中近程声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声传播 时域有限差分 声场预报 时域波形
下载PDF
浅海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的反演 被引量:5
2
作者 侯倩男 吴金荣 +2 位作者 尚尔昌 马力 张建兰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2-451,共10页
理论分析了一种通过混响强度衰减特性获取海底反射系数的幅值参数的方法.将海底反射系数的幅值参数和相位参数引入到全波动混响模型中,为海底反射系数的反演提供理论基础。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在小掠射角条件下,利用混响强度衰减特... 理论分析了一种通过混响强度衰减特性获取海底反射系数的幅值参数的方法.将海底反射系数的幅值参数和相位参数引入到全波动混响模型中,为海底反射系数的反演提供理论基础。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在小掠射角条件下,利用混响强度衰减特性反演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该反演方法只需要输入4个变量:本地混响强度的衰减特性,反射系数的相位参数,海深以及海深处的声速,同时要求混响数据具有一定的混响噪声比(大于6 dB)才能够使反演结果准确可信。根据本地静态混响实验数据成功反演得到海底反射系数的幅值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 反演方法 海底 值参 浅海 衰减特性 相位参数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浅海小掠射角的海底界面声反向散射模型的简化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倩男 吴金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8-246,共9页
在浅海,尤其是负梯度声速剖面和海面较为平静的浅海波导,海底界面反向散射是浅海混响的主要来源.经验散射模型只适用于分析浅海混响平均强度衰减特性,而基于物理机理建立的反向散射模型克服了这一缺陷,但同时也引入了其受地声模型约束... 在浅海,尤其是负梯度声速剖面和海面较为平静的浅海波导,海底界面反向散射是浅海混响的主要来源.经验散射模型只适用于分析浅海混响平均强度衰减特性,而基于物理机理建立的反向散射模型克服了这一缺陷,但同时也引入了其受地声模型约束的问题.本文结合了海底反射系数的三参数模型,对浅海远场海底反向散射模型进行了简化,以减少地声模型的输入参数.理论分析了海底反射系数的相移参数可以描述海底对声场的散射作用,无需任何海底地声参数的先验知识.通过对海底反向散射模型近似简化,结果表明在临界角附近和甚小掠射角范围内的海底粗糙界面反向散射模型的角度特性和强度特性受海底沉积层的影响不同:在临界角附近,海底反向散射的角度特性受海底反射系数的相移参数加权,而其散射系数则近似与相移参数无关;对于甚小掠射角,海底反向散射的角度特性近似与海底反射系数的相移参数无关,其散射系数则近似与相移参数的4次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反向散射模型 强度特性 角度特性 小掠射角近似
下载PDF
浅海海底界面混响平均强度特性仿真
4
作者 侯倩男 吴金荣 +1 位作者 张建兰 马力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276,共5页
海底粗糙界面是产生混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方法,根据浅海全波动混响模型对不同海底粗糙界面所引起浅海混响平均强度特性进行研究,主要考虑Goff-Jordan谱、Gauss谱和指数谱三种不同粗糙界面条件下的海底反向... 海底粗糙界面是产生混响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方法,根据浅海全波动混响模型对不同海底粗糙界面所引起浅海混响平均强度特性进行研究,主要考虑Goff-Jordan谱、Gauss谱和指数谱三种不同粗糙界面条件下的海底反向散射强度和混响平均强度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海底粗糙界面会引起海底反向散射强度的频率特性的差异,进而导致海底平均混响强度的频率特性的差异,但随入射角度的变化不大。即使界面起伏的方差和相关长度相同,不同的粗糙度谱也会引起平均混响强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混响 Goff-Jordan谱 Gaussian谱 指数分布谱
下载PDF
浅海低频全波动混响水平纵相关模型
5
作者 侯倩男 吴金荣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7-1153,共7页
为研究浅海低频混响的水平相关特性,本文在浅海全波动混响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角度谱理论的混响垂直相关建模思想,结合海底反射系数的三参数模型,将混响平均强度的简正模态叠加的形式解转化为角度积分的解析解。利用海底反射系数的幅值参... 为研究浅海低频混响的水平相关特性,本文在浅海全波动混响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角度谱理论的混响垂直相关建模思想,结合海底反射系数的三参数模型,将混响平均强度的简正模态叠加的形式解转化为角度积分的解析解。利用海底反射系数的幅值参数和相移参数建立了浅海全波动混响水平纵相关模型。数值仿真表明:在混响噪声比足够高的条件下,混响水平纵相关随混响时间发生缓变,呈现稳定的亮暗相间的条纹;接收水听器水平距离在波长整数倍上会出现相关峰值,在半波长的位置出现相关谷值,与海上实验现象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混响 低频混响 全波动混响理论 混响强度的角度积分解 单基地混响水平纵相关 远场小掠射角近似 海底反射系数的幅值参数 海底反射相移参数
下载PDF
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6
6
作者 侯敏敏 吕莎 +3 位作者 张健 侯倩男 赖婷 郄明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712-2714,共3页
医学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在完成临床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实践的重要时期。该文针对现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达到改进临床实习现状和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临床实习 临床教学 医学生
下载PDF
浅议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健 青文婕 +3 位作者 陈悦 侯倩男 赖婷 郄明蓉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培养医学生 临床思维能力 “以病人为中心” 学习过程 临床实习 临床经验 知识运用
下载PDF
负梯度声速剖面的浅海混响平均强度的垂直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倩男 吴金荣 +1 位作者 马力 张建兰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36-1044,共9页
声速剖面是影响声场能量重新分配的主要参量。混响包含有双程传播和反向散射过程,文中根据全波动混响理论,从声速剖面对简正模态的垂直结构的影响出发,通过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负梯度声速剖面对双程传播损失和反向散射强度的垂直... 声速剖面是影响声场能量重新分配的主要参量。混响包含有双程传播和反向散射过程,文中根据全波动混响理论,从声速剖面对简正模态的垂直结构的影响出发,通过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负梯度声速剖面对双程传播损失和反向散射强度的垂直结构的影响,进而得到声速剖面对混响平均强度的垂直结构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传播距离近的条件下,混响平均强度的垂直结构受声速剖面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忽略不计;传播距离足够远,并且相对声速梯度在10-4 m-1量级时,混响平均强度的垂直结构才会受声速剖面的影响有明显的变化。负声速梯度下的混响实验也表明,在有限的混响时间内,混响平均强度的垂直结构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散射 垂直结构 声速剖面 传播距离 平均强度 混响时间 传播损失 浅海混响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诱导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对单核细胞趋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赖婷 袁嘉玲 +2 位作者 侯倩男 王卡娜 郄明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诱导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其对趋化因子CCL2、CCL5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ng/ml(对照组)、1ng/ml、10ng/ml、100ng/ml浓度的IL-17诱导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24h后收集细...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诱导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对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其对趋化因子CCL2、CCL5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ng/ml(对照组)、1ng/ml、10ng/ml、100ng/ml浓度的IL-17诱导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24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置于transwell小室的下室,上室放入THP-1细胞,计数进入下室的THP-1细胞并计算趋化指数;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1ng/ml、10ng/ml、100ng/ml IL-17对HEC-1-B细胞CCL2、CCL5 mRNA基因表达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单核细胞的趋化能力与IL-17呈浓度依赖性,趋化指数在对照组及1ng/ml、10ng/ml、100ng/ml 3个实验组分别为2.05±0.17、2.93±0.22、3.53±0.28及4.57±0.37,4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实验组细胞CCL2及CCL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表达水平均随着IL-17浓度增加而增高。结论:IL-17诱导后的子宫内膜癌细胞液可以促进单核细胞的趋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L-17促进HEC-1-B细胞分泌趋化因子CCL2、CCL5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株 THP-1细胞 CCL2 CCL5
下载PDF
非完全深海声道环境下混响强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殷丽君 吴金荣 +3 位作者 郭圣明 张建兰 侯倩男 马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5-330,共6页
为研究非完全深海声道环境下海面和海底近距离大掠射角散射以及远距离小掠射角散射对混响的贡献,本文采用小斜率近似考虑全掠射角范围粗糙界面散射作用,结合射线理论声场算法,建立了海面和海底混响强度模型。利用南海实测混响数据对模... 为研究非完全深海声道环境下海面和海底近距离大掠射角散射以及远距离小掠射角散射对混响的贡献,本文采用小斜率近似考虑全掠射角范围粗糙界面散射作用,结合射线理论声场算法,建立了海面和海底混响强度模型。利用南海实测混响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海面和海底混响强度衰减特性差异,揭示了不同时间段的混响信号多途属性。结果表明:在表面声速为负梯度的非完全深海声道环境中,对于通常的海面附近发射和接收情形,海面混响强度衰减较快,海底散射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全深海声道 混响模型 深海混响 平均混响强度 小斜率近似 射线理论 海底混响 海面混响 海底散射强度 海面散射强度
下载PDF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与子宫动脉栓塞作为剖宫产瘢痕妊娠术前预处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一铃 赵虎 +3 位作者 周芷伊 侯倩男 周胜兰 敬怀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对比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与子宫动脉栓塞作为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术前预处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临床和影像学确诊并在治疗前行预处理的CS... 目的:对比腹主动脉球囊阻断与子宫动脉栓塞作为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术前预处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临床和影像学确诊并在治疗前行预处理的CSP患者104例,其中47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57例患者在手术治疗前采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结果:2组患者基本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介入术后疼痛、X线透视下介入操作辐射时间和体表辐射剂量、术后月经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和UAE作为CSP术前预处理均可有效控制CSP患者术中出血,相较于UAE使医务人员及患者接受辐射的时间和辐射剂量减少,患者无严重盆腔痛,术后出现月经量及闭经的并发症减少,未发现对子宫和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但是价格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 子宫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浅海近程混响的振荡现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殷丽君 吴金荣 侯倩男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8-832,共5页
研究浅海近程混响特性对于评估和提高主动声呐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多次浅海混响实验显示,近程混响强度存在稳定的振荡现象,发射信号的脉宽基本对振荡的幅度和周期没有影响。为解释这一现象,该文基于射线理论和小斜率近似给出了浅海近程... 研究浅海近程混响特性对于评估和提高主动声呐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多次浅海混响实验显示,近程混响强度存在稳定的振荡现象,发射信号的脉宽基本对振荡的幅度和周期没有影响。为解释这一现象,该文基于射线理论和小斜率近似给出了浅海近程混响模型,仿真与实测数据结果基本吻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海底反射声场对单站声呐接收到回声信号的贡献远小于海底近垂向大掠射角散射声场的作用;混响强度振荡现象是海底近程散射声场的多途信号叠加的结果,并由此给出了振荡周期与海深及收发深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 小斜率近似 射线理论
下载PDF
浅海低频集约参数混响强度模型
13
作者 李鹏 侯倩男 +2 位作者 吴金荣 郭圣明 马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3-1517,共5页
为了克服传统混响模型中参数多、难以测量及参数间耦合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少数信息集中、受基本物理现象约束的集约参数描述的混响强度模型。通过海底反射相位参数P、海底反射损失参数Q描述全波动混响模型中简正波本征函数和本征值... 为了克服传统混响模型中参数多、难以测量及参数间耦合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少数信息集中、受基本物理现象约束的集约参数描述的混响强度模型。通过海底反射相位参数P、海底反射损失参数Q描述全波动混响模型中简正波本征函数和本征值,利用近似常数μ描述小尺度条件下、剔除角度分布项的海底反向散射能力,获得了集约参数混响强度模型。考虑实际测量数据情况,采用海洋环境噪声强度对混响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参数P对混响强度影响相对较小,主要通过控制海底散射角度特性间接影响混响强度;参数Q主要影响混响强度的衰减快慢;参数μ主要控制混响强度总体的强弱;该模型主要适用于浅海低频高混响-噪声比的情况,当混响-噪声比较小时,需要利用海洋环境噪声强度对混响强度模型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参数 混响强度 反向散射 反射相位 反射损失 海洋环境噪声 混响-噪声比 浅海
下载PDF
噪声修正的混响反演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
14
作者 殷丽君 吴金荣 +2 位作者 侯倩男 莫亚枭 马力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4-642,共9页
利用一种噪声修正方法解决低混噪比条件下混响数据反演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偏差的问题。将全波动混响理论中的混响非相干平均强度,叠加海洋环境噪声平均强度,获得包含噪声的混响平均强度理论,分析背景噪声平均强度对反演海底反射系数... 利用一种噪声修正方法解决低混噪比条件下混响数据反演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偏差的问题。将全波动混响理论中的混响非相干平均强度,叠加海洋环境噪声平均强度,获得包含噪声的混响平均强度理论,分析背景噪声平均强度对反演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的影响。数值仿真表明,背景噪声平均强度的叠加使得混响平均强度衰减趋势减缓,导致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反演结果偏小,混响噪声比越低,影响越明显。提出一种噪声平均强度相减的修正方法,对混响噪声比为[0,6] dB的混响平均强度数据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混响数据反演得到偏差较小的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对比浅海混响实验数据衰减至不同混噪比时反演所得海底反射系数幅值参数,以及经噪声修正后的反演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噪声 海洋环境噪声 非相干 噪声比 值参数 平均强度 混响 参数反演
下载PDF
浅海低频垂直相控阵多模声场聚焦
15
作者 衣晓锋 彭大勇 +1 位作者 侯倩男 郭圣明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5-622,共8页
为了提高低频垂直相控阵声场聚焦的环境适应性,增强环境失配情况下的声场聚焦效果,提出一种多模声场聚焦方法。该方法利用环境失配对低阶模态影响相对较小的特点,只利用前 3阶模态进行发射权系数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多模声场具有较大... 为了提高低频垂直相控阵声场聚焦的环境适应性,增强环境失配情况下的声场聚焦效果,提出一种多模声场聚焦方法。该方法利用环境失配对低阶模态影响相对较小的特点,只利用前 3阶模态进行发射权系数的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多模声场具有较大的聚焦跨度,在环境失配情况下仍能在期望的聚焦位置实现良好的聚焦效果。进一步地,根据巴斯微扰理论计算分析了多模声场的混响特性。由于多模声场聚焦将能量集中到了掠射角较小的低阶模态中,因此比最优权系数聚焦具有更低的混响平均强度。多模聚焦对聚焦深度进行扫描可以实现目标的深度分辨,这在水下目标探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声场聚焦 多模 混响抑制
下载PDF
基于小斜率近似的深海海面混响
16
作者 殷丽君 吴金荣 +1 位作者 侯倩男 马力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43-152,共10页
收发设备在海面附近的深海混响实验中,多途时延使得最先到达水听器的为海面混响信号,且不受海底散射声场的干扰.本文利用射线理论描述深海声传播的格林函数,采用粗糙界面一阶小斜率近似方法描述全角度海面散射,给出海面混响声场的表达式... 收发设备在海面附近的深海混响实验中,多途时延使得最先到达水听器的为海面混响信号,且不受海底散射声场的干扰.本文利用射线理论描述深海声传播的格林函数,采用粗糙界面一阶小斜率近似方法描述全角度海面散射,给出海面混响声场的表达式.同时考虑了海面表层气泡散射的贡献,获得了海面混响理论.通过数值仿真数据和深海实验数据的比较对海面混响模型进行验证,分析了不同接收深度、频率下的海面混响强度衰减趋势.结果表明:低海况条件下,低频海面混响由粗糙界面散射主导,气泡散射可以忽略,随频率升高,气泡散射对海面混响的贡献逐渐增大,海面附近收发深度的小幅变化对混响衰减曲线的影响不明显.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反演海面粗糙界面谱参数的方法,数值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型能够在风速已知的前提下,通过海面混响数据提取海面粗糙界面谱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混响 小斜率近似 射线 海面散射
下载PDF
妊娠晚期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一例的识别与诊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羊裔明 周辉 +1 位作者 廖建梅 侯倩男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提高对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认识。方法对1例申请会诊的妊娠晚期EDTA-PTCP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妊娠晚期羊膜早破,查血小板5×109/L申请会... 目的提高对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的认识。方法对1例申请会诊的妊娠晚期EDTA-PTCP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妊娠晚期羊膜早破,查血小板5×109/L申请会诊。经问诊与查体,未发现出血病史和体征。后采用肝素抗凝血手工进行血小板计数70×109/L,自动计数仪血小板计数34×109/L,两者差异推测可能与肝素引起了部分血小板聚集有关,诊断为EDTA-PTCP。患者剖宫产术中与术后均无明显出血。结论临床上应将EDTA-PTCP作为血小板减少的重要鉴别项目之一,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乙二胺四乙酸 妊娠末期 误诊 血小板减少 特发性
下载PDF
动脉序贯介入治疗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利民 罗丹 +7 位作者 周辉 谢聪 刘星涛 李立群 赵虎 张家佳 侯倩男 青文婕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3-827,共5页
目的:评价动脉序贯介入治疗(髂内动脉置管+封堵/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对凶险型前置胎盘( PPP)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69例PPP患者,其中29例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对照组) ,40例给予动脉... 目的:评价动脉序贯介入治疗(髂内动脉置管+封堵/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对凶险型前置胎盘( PPP)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69例PPP患者,其中29例给予传统的治疗方法(对照组) ,40例给予动脉序贯介入治疗(观察组).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红悬量、子宫切除率、剖宫产手术时间、剖宫产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并发症(疼痛、发热、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868. 5±549. 77) ml vs (1506. 90±1417. 39)ml]、输红悬量[(1. 50±1. 40)U vs (2. 72±2. 00)U]、子宫切除率(2. 50% vs 17. 24%)、剖宫产手术时间[(58. 86±20. 33)min vs (70. 83±29. 26)min]、术后疼痛发生率(81. 25% vs 48. 28%)、其它并发症发生率(0. 00% vs 10. 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的剖宫产术后24h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疼痛VAS评分、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产妇(子宫切除者除外)均于停止哺乳后1~3月月经恢复情况正常;42天常规新生儿体检,血象、肝功能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新生儿均无血液系统疾病. 结论:动脉序贯介入治疗PPP有效、可行,且对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序贯介入治疗 凶险型前置胎盘 髂内动脉置管 髂内动脉封堵 子宫动脉栓塞 髂内动脉栓塞
下载PDF
动脉序贯介入镶嵌式治疗在防治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利民 罗丹 +3 位作者 侯倩男 刘星涛 周辉 李立群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A0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比较动脉序贯介入(ASIT)与动脉栓塞(AE)两种镶嵌式治疗(HT)方法对凶险型前置胎盘(PPP)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HT的PPP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6例给予ASIT的治疗方法(观察组),11例给予AE的治疗方法... 目的比较动脉序贯介入(ASIT)与动脉栓塞(AE)两种镶嵌式治疗(HT)方法对凶险型前置胎盘(PPP)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HT的PPP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6例给予ASIT的治疗方法(观察组),11例给予AE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防治效果的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的子宫切除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输红细胞悬液量、剖宫产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剖宫产术后24h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休克发生率、DIC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手术费用、术后肿胀/疼痛发生率、术后发热发生率较对照组高,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序贯介入镶嵌式治疗(ASITHT)是一种预防和治疗PPP产后出血的全新、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镶嵌式治疗 动脉序贯介入治疗 凶险型前置胎盘 动脉栓塞
下载PDF
动脉栓塞镶嵌式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利民 侯倩男 +5 位作者 罗丹 刘丹丹 刘星涛 唐冬梅 周辉 高岚 《西部医学》 2016年第8期1130-1134,1137,共6页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镶嵌式治疗(AEHT)凶险型前置胎盘(PPP)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出血的PPP患者26例,其中16例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TT)(对照组),10例采用HT(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PPP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评价动脉栓塞镶嵌式治疗(AEHT)凶险型前置胎盘(PPP)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产后出血的PPP患者26例,其中16例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TT)(对照组),10例采用HT(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PPP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子宫切除率(10.00%vs 50.00%)、胎盘娩出后术中出血量(1144.50±1054.70)mL vs(394.38±217.81)mL、输红悬量(7.8±3.49)U vs(4.81±3.48)U、住院费用(34671.58±12344.48)$vs(21382.05±7785.31)$、术后疼痛发生率(80.00%vs 37.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剖宫产手术时间、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休克发生率、DIC发生率、其它并发症发生率、疼痛VAS评分、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可作为PPP产后出血首选、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镶嵌式治疗 凶险型前置胎盘 产后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