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注射性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混合软骨颗粒制备支撑移植物实验研究
1
作者 马泽坤 侯团结 +1 位作者 陈啸 李平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可注射性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混合软骨颗粒覆盖高密度多孔聚乙烯(HPDE)制备复合软骨支撑移植物的方法。方法获取i-PRF和软骨颗粒,准备HPDE材料,分组制备复合支撑移植物,分别为A组(单纯HPDE材料组)、B组(i-PRF+HPDE材料组)、... 目的探讨可注射性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混合软骨颗粒覆盖高密度多孔聚乙烯(HPDE)制备复合软骨支撑移植物的方法。方法获取i-PRF和软骨颗粒,准备HPDE材料,分组制备复合支撑移植物,分别为A组(单纯HPDE材料组)、B组(i-PRF+HPDE材料组)、C组(软骨颗粒+HPDE材料组)和D组(i-PRF+软骨颗粒+HPDE材料组)。将移植物埋在9只新西兰白兔背部皮下(每只白兔取背部的上下左右共4个位置,分别埋入各组的1个移植物),进行动物体内实验和移植物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肉眼观察结果显示,术后12周时,相较于C组,D组移植物从皮下取出后软骨颗粒丢失较少,表面纤维血管更丰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结果显示,含有i-PRF的D组复合软骨支撑移植物,软骨颗粒相较C组能更早连接成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含有i-PRF的D组软骨移植物中Ⅱ型胶原之间连接比C组更快。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含有i-PRF的B组HPDE材料,其孔径内的胶原纤维长入比A组更密集。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含有i-PRF的B组HPDE材料,其孔径内新生血管长入比A组更密集。结论i-PRF混合软骨颗粒所形成的复合软骨支撑移植物,其软骨颗粒可更快连接成片,且软骨颗粒固定在位情况较好。相较于单纯HPDE材料,含有i-PRF的HPDE材料胶原和纤维血管在材料孔隙中的长入增多,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性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软骨颗粒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 鼻整形 支撑移植物 软骨再生
下载PDF
吉林一次降水层状云的结构和物理过程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侯团结 胡朝霞 雷恒池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8-520,共13页
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的探测结果,配合雷达及地面降水资料,结合一维层状云模式,通过对吉林2004年7月1日的一例降水性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降水机制的定量化分析,对顾震潮三层模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观测资料表明,该降水过程为典... 利用机载粒子测量系统的探测结果,配合雷达及地面降水资料,结合一维层状云模式,通过对吉林2004年7月1日的一例降水性层状云系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降水机制的定量化分析,对顾震潮三层模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观测资料表明,该降水过程为典型的层状云降水,地面降水存在不均匀性,云系结构符合顾震潮三层概念模型,其中第1层为尺度很小的冰晶;第2层为混合层,以高层云和层积云为主体,其物理过程包括冰雪晶的凝华增长、结凇、聚并以及过冷水的直接冻结等;第3层为暖层,该层存在明显的0℃层回波亮带。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数值模拟表明,模拟云发展成熟时存在3层结构,第1层(7.8—10.0 km)为少量的冰雪晶,以凝华增长为主。第2层(3.8—7.8 km)的冰雪晶在该层初始时增长方式主要为贝吉龙过程,而后以结凇增长为主。第2层的雪和霰降落到第3层后的融化及进一步的碰并云水则促进了雨水的形成及降落。第3层内雨水形成后,其质量增长的50%—60%来自于有冰相粒子参与的微物理过程。总体而言,云体发展成熟时,各层之间存在播种-供应关系,其中第1层对降水的贡献0.2%—0.4%,第2层为接近75%,而第3层约25%。模拟还表明,第1层冰晶浓度减少时,可导致第2层上部雪的浓度变化约40%—90%,其影响在云体的初始阶段较大,并随云体的发展及高度的降低而减弱,可导致平均降水强度减少2%—8%,因而其重要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云 播种云-供应云 三层模型 降水机制
下载PDF
长春地区对流云起电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侯团结 牛生杰 +2 位作者 雷恒池 郭学良 孙安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7,共7页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和电耦合数值模式的基础上,考虑了粒子直径及降落末速差对转移电荷的影响,把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作了进一步改进,对长春地区两次不同强度、不同环境风切变的对流云内电荷累积和电场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和电耦合数值模式的基础上,考虑了粒子直径及降落末速差对转移电荷的影响,把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作了进一步改进,对长春地区两次不同强度、不同环境风切变的对流云内电荷累积和电场发展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流云上升气流达到极大值时,较强和较弱两块云分别具有三极性和反偶极性电荷分布结构。垂直上升气流是表明电场发展强弱的重要参量。对发展强烈的对流云,较强的上升气流使霰和冰晶在云体的中上部维持较长的时间,存在感应和非感应起电的跃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 非感应起电 电荷结构 电场
下载PDF
肌皮穿支瓣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团结 高学宏 +2 位作者 宁金龙 李小静 李平松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97-599,共3页
关键词 肌瓣 皮穿支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随意型皮瓣 20世纪 逆行岛状皮瓣 轴型皮瓣 远端蒂皮瓣 外科发展 带蒂转移
下载PDF
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侯团结 雷恒池 牛生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的非感应起电机制对模拟云内电场的可适用性,把3种不同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引入三维强风暴动力和电耦合数值模式,以2005年6月10日发生在长春的一次雹暴过程为例,模拟分析第一次闪电发生前云内电场的发展情况。结果表...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的非感应起电机制对模拟云内电场的可适用性,把3种不同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引入三维强风暴动力和电耦合数值模式,以2005年6月10日发生在长春的一次雹暴过程为例,模拟分析第一次闪电发生前云内电场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电荷的产生始于过冷水含量中心,并随着过冷水含量中心的向上发展而上移;在-20~-30℃层存在一电荷的累积区,雷达回波跃增出现后的10min左右,电场迅速增长,且在4~8min内由不足50kV.m-1增长到110kV.m-1以上。采用方案一形成的主电荷区为偶极性结构,而采用方案二和方案三形成的为比较常见的三极性结构。对比其他地区的观测资料及模拟结果,表明相同的云体宏微观条件下,不同方案中极性反转温度的不同对云内中低层电荷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影响。考虑低层正电荷区的发展及冰相粒子与过冷水含量的配置关系,取极性反转温度为-10~-20℃,方案二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感应起电 极性反转温度 电荷结构
下载PDF
交叉真皮皮瓣联合贯穿缝合法矫治乳头内陷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团结 李平松 +2 位作者 施泽宏 马乐 陈啸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矫治乳头内陷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在乳头基底部两侧对称性地设计两个真皮皮瓣,将两皮瓣交叉缝合固定到对侧乳头基底部,同时在乳头基底部行贯穿缝合。结果:本组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乳头外形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交叉... 目的:探讨矫治乳头内陷效果较好的手术方法。方法:在乳头基底部两侧对称性地设计两个真皮皮瓣,将两皮瓣交叉缝合固定到对侧乳头基底部,同时在乳头基底部行贯穿缝合。结果:本组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乳头外形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交叉真皮皮瓣联合贯穿缝合法手术简单,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内陷 交叉真皮皮瓣 贯穿缝合 乳房整形
下载PDF
头面部血管瘤242例治疗体会
7
作者 侯团结 高学宏 +1 位作者 宁金龙 李小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6期684-685,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瘤/治疗 面部肿瘤/治疗
下载PDF
吉林地区一次雷暴云个例电和云微物理特征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芳 肖稳安 +1 位作者 雷恒池 侯团结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5-394,共10页
利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藕合数值模式,结合闪电定位仪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吉林地区一次雷暴云个例在发生第一次闪电前云内电场的发展情况及微物理变化过程,并与青藏高原一次典型雷暴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云发展成... 利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藕合数值模式,结合闪电定位仪资料、雷达回波资料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吉林地区一次雷暴云个例在发生第一次闪电前云内电场的发展情况及微物理变化过程,并与青藏高原一次典型雷暴过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云发展成熟时,云中呈现上正下负及云下部次正的三极性分布,主负电荷区稳定在-10℃层附近,次正电荷区浓度较大;上升气流穿过-15℃层之上开始强起电;云中最大电场出现在上升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回落的阶段;闪电频数与云发展的高度及回波强度有关,回波强度>45 dBz时,云发展越高,闪电频数越大,云顶高度<6 km时,闪电发生较少;青藏高原雷暴具有与我国北方雷暴明显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地区 电荷结构 垂直电场 回波强度 闪电定位仪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山西夏季层积云降水微物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封秋娟 李培仁 +2 位作者 晋立军 侯团结 王功娃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8-546,共9页
利用Droplet Measurement Technology(DMT)资料,分析了山西2008年7月17日降水性层积云的云微物理结构,通过对云中粒子浓度、平均直径、二维图像以及谱型分布变化,并结合宏观记录特征,详细分析了飞机上升和下降阶段云系的垂直结构特征。... 利用Droplet Measurement Technology(DMT)资料,分析了山西2008年7月17日降水性层积云的云微物理结构,通过对云中粒子浓度、平均直径、二维图像以及谱型分布变化,并结合宏观记录特征,详细分析了飞机上升和下降阶段云系的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飞机上升阶段云系为高积云,下降阶段云系为高积云—层积云结构,云粒子探头(Cloud Droplet Probe,CDP)和云粒子图像探头(Cloud Imaging Probe,CIP)测得粒子浓度偏大,最大浓度分别为236cm-3和9.74cm-3。层积云云中微物理量水平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飞机上升阶段降水的雨滴主要是冰粒子融化形成的,冷云过程占主导地位,在0℃层附近存在明显的融化层亮带。飞机下降阶段降水机制为高积云冷云过程和层积云暖云过程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积云 云微物理 山西 飞机探测
下载PDF
华北部分地区云凝结核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封秋娟 李培仁 +1 位作者 樊明月 侯团结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3-540,共8页
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连续气流单过饱和度云凝结核计数器对华北部分地区地面和空中云凝结核(CCN)进行了观测研究。地面观测结果表明,太原由于污染严重CCN数浓度高于石家庄。CCN数浓度日最大值、日平均值均随过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CCN... 利用美国DMT公司生产的连续气流单过饱和度云凝结核计数器对华北部分地区地面和空中云凝结核(CCN)进行了观测研究。地面观测结果表明,太原由于污染严重CCN数浓度高于石家庄。CCN数浓度日最大值、日平均值均随过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CCN数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人类活动有关。降水对地面CCN具有明显的冲刷作用。利用关系式N=CSk拟合太原地面CCN活化谱,C>2200cm-3,k<1,C、k值很高,属于典型的大陆型核谱。飞机观测资料显示,CCN主要来源于地面,数浓度随高度增加明显减少。高空风向发生变化时,长距离气团输送提供CCN二次源。云对CCN有消耗作用,云内CCN比云外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云凝结核 观测分析
下载PDF
山西春季一次层状冷云的微物理结构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封秋娟 李培仁 +3 位作者 侯团结 申东东 刘伟 晋立军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9-458,共10页
利用2009年3月11日机载DMT(droplet measurement technology)粒子测量系统获取的山西层状云探测资料,结合天气、卫星、雷达等,分析了降水性冷云的宏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降水云系由高层云和层积云组成,液态含水量变化范围为0~0.42g/m... 利用2009年3月11日机载DMT(droplet measurement technology)粒子测量系统获取的山西层状云探测资料,结合天气、卫星、雷达等,分析了降水性冷云的宏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降水云系由高层云和层积云组成,液态含水量变化范围为0~0.42g/m3。CDP(cloud droplet probe;云粒子探头)和CIP(cloud imaging probe;云粒子图像探头)观测到的粒子数浓度偏大,CDP探测到最大粒子数浓度为451.93cm-3,CIP探测到最大粒子数浓度为162.78L-1。本次探测适宜的人工增雨作业温度区间为-11.4^-7℃、-4.4~0℃。高层云上部以冰晶的核化和凝华增长为主;高层云的中下部为冰雪晶活跃增长层;通过凝华、碰并机制高层云降落的冰雪晶粒子在层积云进一步长大。层状云水平分布不均匀特性很明显。统计云滴谱谱型分布发现,双峰型、多峰型出现几率较高,指数型主要出现在层积云的中部和顶部,出现单峰型时LWC(liquid water concentration;液态水含量)小于0.03g/m3或大于0.1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冷云 微物理结构特征 飞机探测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假体隆胸术中的精准剥离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啸 李平松 +1 位作者 侯团结 马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189-190,共2页
19世纪末,人类开始通过隆胸术来塑造乳房的外观.目前临床安全隆胸技术主要分为假体隆胸术和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内窥镜辅助腋下假体隆胸术采用内窥镜经腋窝皮肤切口完成剥离,可达到直视操作的效果、更加可控的精准剥离、更好的止血,弥... 19世纪末,人类开始通过隆胸术来塑造乳房的外观.目前临床安全隆胸技术主要分为假体隆胸术和自体脂肪移植隆胸术.内窥镜辅助腋下假体隆胸术采用内窥镜经腋窝皮肤切口完成剥离,可达到直视操作的效果、更加可控的精准剥离、更好的止血,弥补了传统盲视钝性剥离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假体隆胸术 精准剥离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一次层状云系结构和降水机制的观测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秀娟 李培仁 +4 位作者 赵震 侯团结 杨洁帆 申东东 雷恒池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328,共18页
利用机载微物理探测仪器获得了2010年4月20~21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的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云系的微物理结构和降水过程,并利用WRF模式对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详细探讨了此次降雨形成的微物理机制。分析表明,降... 利用机载微物理探测仪器获得了2010年4月20~21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的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云系的微物理结构和降水过程,并利用WRF模式对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详细探讨了此次降雨形成的微物理机制。分析表明,降水前期,云体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结构,云粒子探头(Cloud Droplet Probe,CDP)粒子浓度存在较大起伏。降水中期,CDP粒子主要存在于4.27km以下,其中3.69km处浓度较大,峰值普遍超过100cm-3;降水粒子和尺度较大的云粒子同样在4.27km以下。4.27km、3.69km处粒子形态较丰富,经历了不同尺度的片状、不规则状、针状及辐枝状的变化,3.69km处CDP粒子浓度较少时,降水粒子以针状为主,而CDP粒子浓度充足时则转化为尺寸更大的辐枝状粒子。4.27km、3.69km高度层存在的主要粒子是雪晶,其次是少许冰晶。降水后期,云体从顶部开始趋于消散,表现为3.9km高度以上无明显CDP粒子,仅存在部分云粒子和降水粒子,其形态为不规则状。降水主要形成于3.9km以下的云层,此时冷层仍存在部分针状的冰雪晶。WRF模拟结果表明:雨滴大部分形成于2.9km以下,0℃层下方,2.2~2.9km雪的融化贡献最大,2.2km以下重力碰并为主。雪是冷暖层主要的降水粒子,雪在冰雪晶层大部分高度仍以凝华增长为主,混合层以凝华增长和结淞增长为主,而雪的增长程度可能受上升气流强度、过冷水含量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云 飞机观测 降水机制 WRF模式
下载PDF
折叠技术在双环法巨乳缩小术塑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乐 李平松 +2 位作者 施泽宏 侯团结 陈啸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696-1698,共3页
目的:探讨折叠技术在巨乳缩小术中的应用技巧。方法:在双环法手术基础上,采用多处折叠的方法,以乳房外下方腺体为蒂,旋转折叠腺体,增加乳头乳晕的凸度。并把外环内上方的皮下脂肪组织进行折叠缝合,以充填乳房上极使之饱满。结果:对12例... 目的:探讨折叠技术在巨乳缩小术中的应用技巧。方法:在双环法手术基础上,采用多处折叠的方法,以乳房外下方腺体为蒂,旋转折叠腺体,增加乳头乳晕的凸度。并把外环内上方的皮下脂肪组织进行折叠缝合,以充填乳房上极使之饱满。结果:对12例患者、24只乳房用该方法行巨乳缩小矫正术,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在巨乳缩小术式中,应用折叠技术,有效减少术后上极瘪塌、乳房凸度不足等情况的发生,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技术 双环法 乳房缩小术
下载PDF
小切口修剪与负压抽吸治疗腋臭的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啸 葛红梅 +3 位作者 李平松 施泽宏 侯团结 马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小切口 修剪 负压抽吸 腋臭
下载PDF
山西一次回流倒槽降雪过程的飞机观测研究
16
作者 封秋娟 牛生杰 +2 位作者 侯团结 岳治国 申东东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4-1054,共11页
2019年11月29日山西出现一次回流倒槽系统影响的降雪过程。利用机载云物理探测数据,研究了此次降雪过程云微物理结构和冰粒子增长的演变特征。雷达观测显示在强度5~15 dBZ的不均匀片状回波中镶嵌有15~25 dBZ的块状回波。第一次探测云内... 2019年11月29日山西出现一次回流倒槽系统影响的降雪过程。利用机载云物理探测数据,研究了此次降雪过程云微物理结构和冰粒子增长的演变特征。雷达观测显示在强度5~15 dBZ的不均匀片状回波中镶嵌有15~25 dBZ的块状回波。第一次探测云内液态水分布在云的上部,云顶温度-10℃冰雪晶呈板状,云内冰雪晶形态以板状、针状为主;通过凝华增长主要生成小于200μm的小冰晶且数浓度最大值为297 L^(-1),雪花最大直径为1700μm位于2000 m,2000 m以下由于相对湿度减小导致大部分雪花未到达地面。第二次探测云内基本无液态水,云顶温度-12.5℃冰雪晶呈辐枝状,云内冰雪晶形态为板状、针状、大量辐枝状及聚合体;通过凝华和攀附增长N200(粒子直径大于200μm的冰雪晶数浓度)和冰雪晶最大直径分别在-11℃和-2℃出现极大值,冰雪晶谱出现第二峰值,近地面形成雪花最大直径为2800μm。通过平飞观测发现云内粒子水平分布不均匀,冰水含量和冰雪晶数浓度大的区域以辐枝状和聚合体冰雪晶为主,聚合增长是雪花重要增长方式。将FY-4A卫星反演云内粒子相态与飞机观测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发现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云 回流倒槽 微物理特征 飞机观测
下载PDF
山西一次降雪云物理特征的飞机观测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封秋娟 牛生杰 +3 位作者 侯团结 范秀平 申东东 杨俊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6-1160,共15页
通过飞机直接进入降雪云进行探测,并配合MICPA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雷达和卫星等资料,对2011年11月29日山西一次降雪云宏、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次降雪过程的雷达回波以10~20 dBZ大片层状云回波为主,镶嵌了超过30... 通过飞机直接进入降雪云进行探测,并配合MICPA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雷达和卫星等资料,对2011年11月29日山西一次降雪云宏、微观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本次降雪过程的雷达回波以10~20 dBZ大片层状云回波为主,镶嵌了超过30 dBZ的块状强回波,雷达径向速度零线呈较强的“S”型弯曲,出现“牛眼”结构,从低层到高层有较强的风垂直切变。液态水含量主要位于3.2 km以下,最大值为0.0697 g m^(-3),N_(50)(粒子直径大于50μm的冰雪晶数浓度)、N_(200)(粒子直径大于200μm的冰雪晶数浓度)和冰水含量主要产生于层积混合降雪云的上部,极大值出现在-9.3℃附近,分别为188.4 L^(−1)、33.5 L^(-1)和0.121 g m^(-3)。-14.4℃~-19.7℃冰晶图像以针状、柱状和不规则状为主,以冰晶的凝华增长为主。-9.3℃附近冰雪晶图像以辐枝状、不规则状为主,辐枝状冰晶的聚并碰撞和折裂繁生可能是造成此处冰雪晶高浓度的主要原因。利用指数形式能较好地拟合冰雪晶谱分布,谱拟合参数可以用幂函数N_(os)=1.021λ^(1.684)表示(其中,N_(os)、λ分别表示截距和斜率,N_(os)越大表示小粒子数浓度越大,λ越大表示小粒子数浓度占总粒子数浓度比例越高),相关系数R^(2)为0.86。3.2 km以下存在三次逆温,逆温层的出现使云微物理特征量和拟合参数N_(os)减小,抑制了云内凇附增长和凝华增长,导致本次观测谱拟合参数N_(os)、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以往的观测不一致,逆温强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雪云 冰雪晶图像 形成机制 飞机探测
下载PDF
PRP在瘢痕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再昌 陈啸 +4 位作者 侯团结 马乐 金俊俊 马坤(综述) 李平松(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73-177,共5页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瘢痕的产生,除了影响外观外,事实上有不少的瘢痕会有令人难受的瘙痒、疼痛及干裂,甚至产生瘢痕挛缩,影响五官或四肢关节的正常功能。目前,治疗瘢痕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药物、激光等,但它们也有各自的局限性...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瘢痕的产生,除了影响外观外,事实上有不少的瘢痕会有令人难受的瘙痒、疼痛及干裂,甚至产生瘢痕挛缩,影响五官或四肢关节的正常功能。目前,治疗瘢痕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药物、激光等,但它们也有各自的局限性。PRP作为一种治疗瘢痕的新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目前PRP对瘢痕调节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瘢痕 生长因子 黑色素 透明质酸
下载PDF
北京地区雷暴云微物理结构数值模拟及其与双偏振雷达观测对比
19
作者 谭天 肖辉 +4 位作者 孙跃 侯团结 冯亮 闻光 周筠珺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409-418,共10页
为了对华北地区雷暴云微物理和起电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微物理-电耦合数值模式对2015年8月22日发生在北京东北部的一次雷暴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所得雷暴云微观结构与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进行了对比分析。... 为了对华北地区雷暴云微物理和起电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微物理-电耦合数值模式对2015年8月22日发生在北京东北部的一次雷暴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所得雷暴云微观结构与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的雷暴云宏观结构和各水成物粒子分布与双偏振雷达观测宏观结构和根据双偏振参量反演的粒子相态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拟的雷暴云宏微观结构有较好的可信度。在发展阶段雷暴云电荷结构出现为"上负下正"反偶极性,在发展阶段后期,在雷暴云上部的主负电荷区中出现了正电荷中心。在成熟阶段雷暴云中总电荷结构呈现为典型的"正-负-正"三极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物理学 雷暴云 微物理结构 双偏振雷达观测 电荷结构 起电机制
下载PDF
眼周年轻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被引量:13
20
作者 侯团结 刘漪沦 +3 位作者 李平松 施泽宏 马乐 陈啸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为提高手术效果,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采取合适的术式矫正眼周老化征象。方法:根据患者眼周皮肤衰老情况选择肉毒素注射、眼袋整形术、重睑术、提眉术等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结果:本组85例患者,选择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目的:为提高手术效果,综合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采取合适的术式矫正眼周老化征象。方法:根据患者眼周皮肤衰老情况选择肉毒素注射、眼袋整形术、重睑术、提眉术等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结果:本组85例患者,选择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效果满意。结论:针对眼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性强,效果可靠,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周 年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