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首都功能疏解下的北京市产业转移——基于集聚效益视角 被引量:7
1
作者 辛静静 侯圣银 王德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2-205,共4页
依据新经济地理学(NEG)产业转移及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本文把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看作单中心经济体的再平衡过程,放宽了空间经济学中多国多产业模型的原有假设环境,首先测算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强度,在改进市场... 依据新经济地理学(NEG)产业转移及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本文把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看作单中心经济体的再平衡过程,放宽了空间经济学中多国多产业模型的原有假设环境,首先测算了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强度,在改进市场潜力函数的基础上模拟出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函数,实证分析模拟了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北京市产业转移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产业在京津冀区域内尚没有承接城市,天津应通过增加制造业的总类维持规模报酬递增的状态,唐山和沧州需淘汰落后产能并与北京进一步加深产业互动,深化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有效推进未来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产业转移路径 集聚效益
下载PDF
基于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强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德起 侯圣银 《土地经济研究》 2016年第2期107-125,共19页
从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实际状况出发,确定由12个指标构成的土地利用强度评估体系,使用BP神经网络对京津冀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土地利用强度进行测度,并利用引力模型验证城市群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特征。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各节点城市... 从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实际状况出发,确定由12个指标构成的土地利用强度评估体系,使用BP神经网络对京津冀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土地利用强度进行测度,并利用引力模型验证城市群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特征。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各节点城市的土地利用强度基本符合中心城市引力效应,土地利用强度与引力要素间的相关性逐年增强;中心城市的土地利用强度呈现负增长,中心城市应由土地扩张转型为原建设用地上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与周边城市的产业联系,走出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不相适应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引力模型 土地利用强度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集聚效益均衡研究
3
作者 辛静静 侯圣银 王德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28-33,共6页
依据集聚经济相关理论与研究,可以模拟出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及该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产业部门集聚弹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群经济学视角的均衡模型。针对中心城市过度集聚问题,应当通过配置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部门人口以实现... 依据集聚经济相关理论与研究,可以模拟出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及该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产业部门集聚弹性函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城市群经济学视角的均衡模型。针对中心城市过度集聚问题,应当通过配置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部门人口以实现城市群整体集聚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综合集聚效益 均衡
下载PDF
关于哲学人类学(上)
4
作者 H.O.帕贝 侯圣银 袁凯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49-54,共6页
现代哲学人类学起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四十年代它成为德国哲学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流派。它与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同时兴起并且吸收了这些哲学流派的精华,但它又与这些哲学流派有着明显不同,它与实用主义和认知社会学有过密切... 现代哲学人类学起源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四十年代它成为德国哲学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流派。它与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同时兴起并且吸收了这些哲学流派的精华,但它又与这些哲学流派有着明显不同,它与实用主义和认知社会学有过密切的联系。从历史的观点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人类学 哲学流派 生命哲学 德国传统 四十年代 帕斯卡尔 德国哲学 路德维希 舍勒 自我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