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TOPSIS模型的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浩 赵立磊 +6 位作者 田辉 丁廉超 王凡 王郅睿 韩朝辉 龚文强 侯孝东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5期642-654,共13页
采用陕西省安康市2011—2020年统计资料,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运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20年安康... 采用陕西省安康市2011—2020年统计资料,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运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20年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呈“W”型,总体变化不大,水资源仍有较大开发利用空间;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制约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主要是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氨氮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态环境用水率、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主要的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博弈论 TOPSIS法 障碍度模型 安康市 陕西省
下载PDF
基于Visual MODFLOW的汉中盆地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
2
作者 赵浩 李新斌 +3 位作者 田辉 丁廉超 赵立磊 侯孝东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5期45-48,共4页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将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概化含水层结构为包气带层、潜水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综合利用钻孔、遥感影像、地质地貌、数字高程数据等资料,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中空间三维、非均质、各向异性的...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将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概化含水层结构为包气带层、潜水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承压含水层。综合利用钻孔、遥感影像、地质地貌、数字高程数据等资料,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中空间三维、非均质、各向异性的非稳定地下水流系统模型实现三维可视化。结果表明,该模型构建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刻画地层结构和水文地质特征,实现三维地质体的精准模拟,为进一步开展地下水数值模拟和溶质运移工作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中盆地 三维可视化 含水层结构 Visual MODFLOW
下载PDF
汉源九襄地区深厚砾石层渗透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侯孝东 涂国祥 +3 位作者 邱潇 李明 王清 钱昭宇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年第4期192-197,共6页
为了探讨该地区砾石层的粒度分布、沉积特征与其渗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以汉源九襄地区深厚砾石层为例,通过野外实地勘测及室内渗透试验,得到以下主要认识:研究区内砾石层渗透系数总体在10^(-2) cm/s^10^(-4) cm/s左右,基本为中透水土体... 为了探讨该地区砾石层的粒度分布、沉积特征与其渗透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以汉源九襄地区深厚砾石层为例,通过野外实地勘测及室内渗透试验,得到以下主要认识:研究区内砾石层渗透系数总体在10^(-2) cm/s^10^(-4) cm/s左右,基本为中透水土体;随着土样中细颗粒含量的增多,其渗透性变差;土样的渗透系数与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均表现为正相关;研究区砾石层渗透特性与其高程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层 渗透试验 颗粒级配 渗透系数
下载PDF
堆积体内部裂隙对降雨入渗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邱潇 涂国祥 +1 位作者 赵石力 侯孝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117,共8页
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与裂隙诱发入渗密切相关。为了探究裂隙发育对堆积体降雨入渗的影响,以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坡表发育的裂隙现象为出发点,设计了均质堆积体和主-次裂隙堆积体2种模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值分析,并结合土体... 降雨条件下滑坡体稳定性与裂隙诱发入渗密切相关。为了探究裂隙发育对堆积体降雨入渗的影响,以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坡表发育的裂隙现象为出发点,设计了均质堆积体和主-次裂隙堆积体2种模型。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及数值分析,并结合土体中的含水率、基质吸力、湿润锋迁移速度及深度的变化趋势可得出以下结论:裂隙型堆积体在降雨1 h和观测23 h的整个时间段内,其湿润锋迁移变化趋势可归纳为入渗加速→峰值→入渗减速→趋向于0;裂隙的存在为雨水入渗提供了有利的通道,雨水可到达土体深部,形成暂态饱和区,随降雨结束又逐渐消散;降雨在裂隙型发育的堆积体中的入渗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前期完全入渗、裂隙下方强烈入渗、补偿加速入渗及水平侧渗。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滑坡复活机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入渗 模型试验 数值分析 堆积体 湿润锋
下载PDF
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下肢力线异常的翻修手术效果 被引量:23
5
作者 丛锐军 刘俊峰 +3 位作者 蒋悦 迪力夏提·多力坤 侯孝东 郑龙坡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9-195,共7页
目的探索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下肢力线异常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和平衡关节面与下肢力线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2例胫骨平台Schatzker Ⅵ型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翻修的病例资料。初次内固... 目的探索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下肢力线异常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和平衡关节面与下肢力线的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2例胫骨平台Schatzker Ⅵ型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翻修的病例资料。初次内固定手术后,连续随访1年,明确失败及翻修指征。翻修术前行患膝三维CT扫描、负重位双下肢全长X线片、感染指标筛查、步态录像、关节主被动活动度、标准正侧位X线片及下肢负重位力线测量(胫股角、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后倾角)。术中先通过内侧入路探查并清理骨折端,双平面截骨,撑开抬高截骨面纠正内翻畸形,恢复关节面平整,自体髂骨植骨,术后快速康复通道。观察患者翻修术前、术后7 d、6周、3个月、6个月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双下肢全长X线片,患肢膝关节评分(KSS)。记录所有内固定周围感染、伤口表面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关节主被动活动度,双下肢负重位力线,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SF-36评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回归检验。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患肢KSS优和良21例,步态恢复正常,差1例,跛行步态。无深部感染病例,未出现皮肤坏死,1例术后2 d出现皮肤周围少量水泡,经消肿、冷敷治疗5 d后消失。是否恢复力线病例的KSS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00,P=0.000)。翻修后膝关节关节主被动活动度、KSS和SF-36评分随患者下肢力线纠正得到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关节面恢复平整,解剖角度恢复,后倾角度个体差异较大,但后倾角的恢复与KSS和SF-36评分间相关性差(P〉0.01)。结论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失败后的翻修手术应关注膝关节下肢力线的恢复,适度矫枉过正的截骨和充分恢复关节面高度都能给术后膝关节功能带来益处。翻修手术的患者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更早期的心理干预、更积极的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SchatzkerⅥ型 下肢力线 翻修手术
原文传递
顺势牵引复位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丛锐军 仇荣敏 +3 位作者 刘俊峰 迪力夏提.多力坤 侯孝东 郑龙坡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索顺势牵引复位技术是否能为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提供更好的牵引复位、提高手术效率并减少手术创伤。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股骨... 目的探索顺势牵引复位技术是否能为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提供更好的牵引复位、提高手术效率并减少手术创伤。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6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法随机分为顺势牵引复位组和牵引床复位组,各30例。顺势牵引复位组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牵引复位,牵引床复位组使用牵引床辅助复位。观察指标包括:股骨正侧位X线片、VAS评分、SF-36评分、手术时间(麻醉完成至牵引拆除)、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失血量、复位切口长度、股骨畸形程度。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顺势牵引复位组均实现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牵引床复位组26例实现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4例因无法复位延长切口纳入切开病例,顺势牵引复位组无切开,复位困难发生率低于牵引床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38)。顺势牵引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121±22)min]少于牵引床复位组[(147±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6,P<0.001)。顺势牵引复位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20±50)ml]少于牵引床复位组[(410±55)ml,t=6.632,P<0.001],围手术期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3±115)ml,(474±100)ml,t=1.833,P=0.073]。结论双反牵引复位技术能提供符合下肢力线的牵引方向,准确的牵引调整更方便复位和纠正旋转成角畸形,足够的牵引强度显著提高了复位效率与复位精确程度,减少术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推广的术中牵引复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牵引术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