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级绿色食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守贵 刘博 +3 位作者 王友芬 于广星 马丰庆 王祥九 《农业新技术》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A级绿色食品 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 优质大米 施用 优质稻谷 化肥 需求 滞销 现代农业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效果的研究
2
作者 侯守贵 刘博 张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4,共2页
立枯病是水稻苗期主要病害 ,近年来 ,市场上销售防治立枯病的药剂较多 ,在选择药剂、使用方法、用药时期及防治效果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筛选出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低、效果好的药剂 ,进行了本试验研究。确认了苗病清、恶枯灵以每袋拌... 立枯病是水稻苗期主要病害 ,近年来 ,市场上销售防治立枯病的药剂较多 ,在选择药剂、使用方法、用药时期及防治效果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筛选出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低、效果好的药剂 ,进行了本试验研究。确认了苗病清、恶枯灵以每袋拌湿籽不超过 2 0kg效果较好。育苗灵 12 g/m2 2 5 0倍液 ,于育苗前进行土壤处理较为适宜。在三种药剂对比试验中 ,苗病清拌种效果好于恶枯灵和育苗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防治 水稻 立枯病 效果
下载PDF
我省水稻壮秧剂的研制与应用情况
3
作者 侯守贵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共2页
旱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影响旱育秧最大的障碍是水稻立枯病。为解决秧苗期立枯病及壮秧问题,农业专家开始了水稻壮秧剂的研制工作。经多年试验筛选,已研制出普通调酸防病型和精量杀菌防病型两种型号壮秧剂。应用于水稻生产,大大提... 旱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基础。影响旱育秧最大的障碍是水稻立枯病。为解决秧苗期立枯病及壮秧问题,农业专家开始了水稻壮秧剂的研制工作。经多年试验筛选,已研制出普通调酸防病型和精量杀菌防病型两种型号壮秧剂。应用于水稻生产,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秧苗素质,增加了产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壮秧剂并不是万能剂,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跳出其使用误区。同时指出了今后壮秧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水稻壮秧剂 研制技术 应用
下载PDF
粳稻持续快速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一凡 隋国民 +2 位作者 王友芬 侯守贵 于广星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6期8-10,共3页
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稻谷总产量始终居于首位。其中粳稻是世界最大生产国,粳稻大米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也最大,具有最强的竞争优势。据笔者最近调查:我国2008年粳稻面积已将近809万hm2,超过全国水稻总面积的1/4。从产量水平上看,... 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稻谷总产量始终居于首位。其中粳稻是世界最大生产国,粳稻大米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也最大,具有最强的竞争优势。据笔者最近调查:我国2008年粳稻面积已将近809万hm2,超过全国水稻总面积的1/4。从产量水平上看,粳稻一季产量水平高于籼稻单季产量。粳稻生产的地缘优势和具有的高产性、高品质、高经济效益等优势也是籼稻所不及的。但水资源严重不足,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了粳稻的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加强粳稻科研组织协作和粳稻科研系统立项研究、促进粳稻科技学术交流等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生产现况 发展优势 影响因素 建议和对策
下载PDF
风沙半干旱地区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5
作者 侯守贵 马宝贵 《农业新技术》 2003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风沙半干旱地区 水稻 配套栽培技术 选种 播种 施肥 栽植密度 病虫草害防治
下载PDF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友芬 隋国民 +3 位作者 王一凡 侯守贵 于广星 陈盈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主要从水稻节水栽培的技术原理、核心技术及重要技术创新、主要关键技术及其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通过多年来采取不同学科、跨地区、多层次、联合攻关和潜心研究,在水稻栽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 主要从水稻节水栽培的技术原理、核心技术及重要技术创新、主要关键技术及其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通过多年来采取不同学科、跨地区、多层次、联合攻关和潜心研究,在水稻栽培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与实践表明,水稻节水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1981年~2005年,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全方位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不断创新和吸取群众经验,在长达25年间,进行各项技术集成、组装与配套,建立了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淹水栽培方式。经过不断深入开发和大面积应用推广,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我国水稻栽培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栽培 创新与集成 技术体系
下载PDF
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2
7
作者 马兴全 侯守贵 +1 位作者 陈盈 于广星 《中国稻米》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综述了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育秧技术、移栽技术、节水稻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稻田综合利用技术,探讨了目前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展望了辽宁未来稻作技术... 栽培技术是影响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综述了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育秧技术、移栽技术、节水稻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稻田综合利用技术,探讨了目前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并展望了辽宁未来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技术 辽宁
下载PDF
水稻高产群体的冠层特征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韩春雷 魏树和 +2 位作者 刘宪平 邹积斌 侯守贵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27,共4页
水稻高产群体的冠层特征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韩春雷,魏树和,刘宪平,邹积斌,侯守贵(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1]。提高单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任何技术措施都依赖于... 水稻高产群体的冠层特征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韩春雷,魏树和,刘宪平,邹积斌,侯守贵(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1]。提高单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任何技术措施都依赖于基础理论,尤其是高产生理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群体 冠层 产量
下载PDF
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作用及其数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韩春雷 侯守贵 +2 位作者 刘宪平 魏树和 邹积斌 《辽宁农业科学》 1997年第1期18-21,共4页
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作用及其数量关系研究收稿日期:1996-08-20韩春雷侯守贵刘宪平魏树和邹积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中国是一个稻米生产大国,也是稻米生产的古国。在过去,稻米生产曾有只注重产量、忽视品质的... 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作用及其数量关系研究收稿日期:1996-08-20韩春雷侯守贵刘宪平魏树和邹积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中国是一个稻米生产大国,也是稻米生产的古国。在过去,稻米生产曾有只注重产量、忽视品质的倾向。随着稻作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数量性状 栽培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的探讨(2)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一凡 闵忠鹏 +4 位作者 侯守贵 王友芬 于广星 高日玲 张晓惠 《垦殖与稻作》 2004年第5期16-17,49,共3页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南方各地进行的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进行了概要评述,结合本地区的水稻高产节水湿润栽培开展了对水稻强化栽培初步试验和探讨。结果表明,将该项技术与节水湿润栽培结合起来,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应。一是对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南方各地进行的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进行了概要评述,结合本地区的水稻高产节水湿润栽培开展了对水稻强化栽培初步试验和探讨。结果表明,将该项技术与节水湿润栽培结合起来,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应。一是对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明显作用;二是对提高稻米品质,进行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更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湿润栽培 强化栽培体系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体系的探讨(1)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一凡 闵忠鹏 +4 位作者 侯守贵 王友芬 于广星 高日玲 张晓惠 《垦殖与稻作》 2004年第4期14-16,共3页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南方各地进行的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进行了概要评述,结合本地区的水稻高产节水湿润栽培开展了对水稻强化栽培初步试验和探讨。结果表明,将该项技术与节水湿润栽培结合起来,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应。一是对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南方各地进行的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进行了概要评述,结合本地区的水稻高产节水湿润栽培开展了对水稻强化栽培初步试验和探讨。结果表明,将该项技术与节水湿润栽培结合起来,表现出良好的增产效应。一是对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明显作用;二是对提高稻米品质,进行绿色有机稻米生产更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湿润栽培 强化栽培体系
下载PDF
水稻苗田改土与秧苗生理效应
12
作者 董春田 王枫林 +3 位作者 刘政国 陈秋柏 侯守贵 马靖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2-45,共4页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国内外文献及生产实践均说明了秧苗素质与秧田床土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在吸取国内外水稻苗田改土经验基础上,于1987~1988年开展了以改善水稻苗田土壤质量为中心的育秧试验,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初步... 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国内外文献及生产实践均说明了秧苗素质与秧田床土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在吸取国内外水稻苗田改土经验基础上,于1987~1988年开展了以改善水稻苗田土壤质量为中心的育秧试验,在生产中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现报告如下。一、床土调制剂育秧效果 (一) 1.处理:调制剂底肥处理区:每10平方米苗床用1袋(2kg)调制剂,兑水30千克溶解后均匀洒于床面上(不施底化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田 改土 秧苗 生理效应
下载PDF
基于产业融合导向的辽宁灯塔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建设
13
作者 史书强 袁立新 +1 位作者 侯守贵 丁岩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55-57,共3页
结合规模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进行规划设计,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集成应用推广水稻生产先进技术,将辽宁灯塔优质水稻产业基地建设与科技示范、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结合规模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进行规划设计,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集成应用推广水稻生产先进技术,将辽宁灯塔优质水稻产业基地建设与科技示范、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探索建设科技为支撑、产业为核心、要素集聚、企业引领的新型农业园区,拓展园区多功能,形成依托农业园区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农业园区 规划
下载PDF
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9
14
作者 侯守贵 隋国民 +1 位作者 马兴全 陈盈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5期70-73,共4页
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辽宁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辽宁省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限制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辽宁省水稻增产的途径,并展望了辽宁省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辽宁省 水稻 产业 因素 发展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杂交粳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侯守贵 于广星 +1 位作者 陈盈 王友芬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进行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辽优5218和辽优5238在高氮量处理区能明显提高成穗率,中氮量和高氮量之间对辽优5238成穗数影响差异不大;辽优5238分蘖速率对于磷肥用量的增加并不敏感;辽优5... 通过进行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杂交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辽优5218和辽优5238在高氮量处理区能明显提高成穗率,中氮量和高氮量之间对辽优5238成穗数影响差异不大;辽优5238分蘖速率对于磷肥用量的增加并不敏感;辽优5218在高磷量下前期分蘖加快,有效分蘖率下降;过高或过低钾肥用量对辽优5218分蘖没有明显促进作用;辽优5218在高氮高磷和中钾肥量的条件下,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辽优5238则可以在低氮、低磷、低钾条件下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氮磷钾 产量 施肥量
下载PDF
水稻旱种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侯守贵 《垦殖与稻作》 2006年第3期41-43,共3页
水稻旱种是一种特殊的栽培形势,它不仅节约稻田灌溉用水,而且是一种轻简的栽培方法,此技术对实行水稻节水、减本、轻简、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旱种与移栽稻的区别、旱种栽培的条件及技术要点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配套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旱种 技术 节水 高效
下载PDF
超级杂交粳稻辽优5218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守贵 隋国民 +3 位作者 刘政国 王友芬 于广星 张新 《辽宁农业科学》 2006年第4期57-59,共3页
针对超级杂交粳稻辽优5218的特征特性及杂交稻栽培技术要点,提出了以培育壮秧为基础、提高结实率为中心、增加粒重为重点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超级杂交粳稻 辽优5218 高产栽培
下载PDF
水稻高产节水栽培技术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有芬 闵忠鹏 +4 位作者 侯守贵 于广星 代贵金 王一凡 薛德志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高产节水栽培技术 淹水栽培方式 旱种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 抗旱性
下载PDF
金纳莱生物活性液体肥料试验总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守贵 于广星 +2 位作者 陈盈 王友芬 张新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6期46-47,共2页
由于目前生产中农民普遍施氮肥量较高,因此对水稻生育造成了不利影响。常规品种耐肥,前期封行早,易造成田间郁闭,病虫害加重,农药投入增多,对生态环境及优质稻栽培不利。杂交稻多为高秆松散大穗型品种,施氮肥过多易导致后期倒伏... 由于目前生产中农民普遍施氮肥量较高,因此对水稻生育造成了不利影响。常规品种耐肥,前期封行早,易造成田间郁闭,病虫害加重,农药投入增多,对生态环境及优质稻栽培不利。杂交稻多为高秆松散大穗型品种,施氮肥过多易导致后期倒伏,使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受到限制。因此在控制氮肥用量的同时,也迫切需要应用一种叶面肥来调节水稻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总结 液体肥料 生物活性 水稻生育 大穗型品种 常规品种 生态环境 氮肥用量
下载PDF
化控技术在水稻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于广星 王之旭 +3 位作者 侯守贵 王友芬 张立军 王一凡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对多效唑、烯效唑、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机理研究介绍,说明了化控技术在水稻栽培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化控 水稻 多效唑 烯效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