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类脑器官探索压应力调控小头症神经损伤及干预研究
1
作者 郝石磊 侯宗坤 王伯初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6-86,共1页
目的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致病机理和神经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小头症最基本的临床表现是头颅周径生长滞后,颅骨形变诱导压应力可直接导致脑组织压缩及神经功能受损,探究压应力调控小头症神经损伤的变化规律对于深刻理解小头... 目的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致病机理和神经损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小头症最基本的临床表现是头颅周径生长滞后,颅骨形变诱导压应力可直接导致脑组织压缩及神经功能受损,探究压应力调控小头症神经损伤的变化规律对于深刻理解小头症的神经损伤机理和开发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生物力学、神经科学及细胞组织工程手段构建了hi PSC来源类脑器官的小头症可控加载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加载梯度探究了压应力与类脑器官生长、接触模量和硬度的关系,以及压应力的传导途径。结果通过设置不同加载梯度探究了压应力与类脑器官生长、接触模量和硬度的关系,在类脑诱导至16 d后,类脑面积与加载间距呈正相关,当加载间距低于400μm时类脑生长受限,在加载间距为200μm时,类脑面积比对照组降低35%。当类脑处在压应力环境下,机械力通道蛋白Piezo1被大量表达,且随压应力增加而增加,同时通过细胞骨架及Wnt通路进行传导。结论设计了适用于小头症压应力损伤模型,探究了压应力在小头症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头症 WNT通路 神经发育障碍 神经损伤 生物力学 神经科学 传导途径 细胞骨架
下载PDF
基于类脑器官探索压应力调控小头症神经损伤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侯宗坤 曾柱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3-583,共1页
目的小头症最基本的临床表现是头颅周径生长滞后,颅骨形变诱导压应力可直接导致脑组织压缩及神经功能受损。本研究通过类脑器官模型探究压应力调控小头症神经损伤规律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力学、神经科学及细胞组织工程手段构建了... 目的小头症最基本的临床表现是头颅周径生长滞后,颅骨形变诱导压应力可直接导致脑组织压缩及神经功能受损。本研究通过类脑器官模型探究压应力调控小头症神经损伤规律及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生物力学、神经科学及细胞组织工程手段构建了小头症可控的加载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加载梯度探究压应力与类脑器官生长、接触模量和硬度的关系,以及压应力的传导途径。选取最显著加载间距明确类脑器官不同脑区的压应力响应规律,评价小头症特征标志物表达与分布变化。借助转录组分析及基因编辑技术阐明压应力调控小头症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结果随着压应力逐渐增加,类脑生长明显受限,在加载间距为200μm时,类脑面积降低了35%,其中前脑区域降低了18.81%,且前额叶皮质减小,神经祖细胞整体水平表达降低,纺锤体呈现更多的倾斜及垂直方向,增殖能力下降,以及新生神经元表达水平降低。同时,压应力促进力学通道蛋白Piezo1基因上调,及细胞骨架Actin表达上升,并通过Wnt通路进行信息传导,引发前额叶皮质受损及紧密连接蛋白下调,最终导致类脑尺寸减小。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压应力在小头症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理解小头症压应力损伤机制和治疗新策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头症 神经损伤 前额叶皮质 信息传导 生物力学 神经科学 传导途径 细胞骨架
下载PDF
瓜蒌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侯宗坤 高振秋 +3 位作者 杨丽 季庆治 耿荣庆 王伯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1-265,共5页
采用液压冷榨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瓜蒌籽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瓜蒌籽油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入榨水分5%、压榨压力40 MPa、压榨时间50 min、压榨温度60℃,在此条件下... 采用液压冷榨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瓜蒌籽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瓜蒌籽油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入榨水分5%、压榨压力40 MPa、压榨时间50 min、压榨温度60℃,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28.64%±0.12%,提取率为90.26%;瓜蒌籽油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06%,包括亚油酸(41.54%±0.11%),油酸(29.63%±0.07%)和瓜蒌酸(17.89%±0.30%)为主。酸值(0.44±0.03)(KOH)mg/g、过氧化值(0.06±0.00)g/100 g等指标均符合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瓜蒌籽油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0.25±0.01)mg/m L,当浓度为100 mg/m L时,DPPH·清除率为89.50%±1.04%。优化的液压冷榨工艺能够提高出油率,保证质量,瓜蒌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籽油 液压冷榨 正交实验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生物力学的小头症类脑器官模型的构建
4
作者 侯宗坤 陈港华 +1 位作者 郝石磊 王伯初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2-162,共1页
目的临床数据显示,小头症患者颅内压要比正常人高出10 mmHg,颅内压可能也参与了小头症疾病发生过程。通过生物力学手段在类脑器官水平构建小头症疾病模型,探究颅内压是否参与了小头畸形的发生。方法首先,通过光刻技术及光固化技术制作... 目的临床数据显示,小头症患者颅内压要比正常人高出10 mmHg,颅内压可能也参与了小头症疾病发生过程。通过生物力学手段在类脑器官水平构建小头症疾病模型,探究颅内压是否参与了小头畸形的发生。方法首先,通过光刻技术及光固化技术制作具有物质交换功能的加载装置,培养人多能干细胞或胚胎干细胞至汇合度70%~80%后用于制备胚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头畸形 器官水平 临床数据 小头症 光固化技术 疾病模型 生物力学 颅内压
下载PDF
努力推进党风建设向基层延伸
5
作者 侯宗坤 《现代国企研究》 2018年第6期227-227,共1页
党风建设一直以来是我党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确保我党先进性的关键举措,本文从推进党风建设向基层延伸的原因入手,总结和分析当前党风建设现状,简要介绍推进基层党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党风建设 基层 纪律
下载PDF
瓜蒌籽油与不同植物油脂肪酸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宗坤 严莹 +3 位作者 张超 王田田 耿荣庆 王伯初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4-277,共4页
建立了甲酯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脂肪酸,选用KOH-甲醇法甲酯化,色谱柱选用DB-wax毛细管柱。对瓜蒌籽油和11种植物油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油中瓜蒌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3.11%)最高,且含有... 建立了甲酯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脂肪酸,选用KOH-甲醇法甲酯化,色谱柱选用DB-wax毛细管柱。对瓜蒌籽油和11种植物油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油中瓜蒌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3.11%)最高,且含有特有的共轭亚麻酸,瓜蒌酸(24.34%)、α-桐酸(3.82%)及梓树酸(1.23%)。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均含有棕榈酸(C_(16︰0))、油酸(C_(18︰1))、亚油酸(C_(18︰2))及花生酸(C_(20︰0)),以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居高。瓜蒌籽油与葵花籽油、核桃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及红花油归为一亚类,又因特有的共轭亚麻酸独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籽油 脂肪酸 植物油 分析
原文传递
栝楼藤茎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蔡冬青 杨丽 +3 位作者 陈艳丽 高振秋 侯宗坤 王伯初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4-179,共6页
选用栝楼的藤茎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栝楼藤茎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栝楼藤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栝楼藤茎多... 选用栝楼的藤茎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栝楼藤茎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栝楼藤茎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栝楼藤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5(g:mL),微波处理时间为4 min,微波功率为700 W,此提取条件下栝楼藤茎多糖的平均得率为3.71%;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829 mg/mL和0.52 mg/mL;还原能力测定试验中,当栝楼藤茎多糖的质量浓度为2.5 mg/mL时,在700 nm下的吸光度值达到0.426。说明栝楼藤茎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藤茎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