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段脊髓损伤所致截瘫患者19例报告
1
作者 侯忠红 厉红 +2 位作者 刘宏亮 周贤丽 黄祥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9期4003-4003,共1页
脊髓损伤造成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残存功能,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立的、创造性的生活,重返社会即全面康复。通过上肢肌力训练,可发挥代偿... 脊髓损伤造成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残存功能,尽可能地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重新开始自立的、创造性的生活,重返社会即全面康复。通过上肢肌力训练,可发挥代偿功能,有利于使用拐杖和轮椅;进行双下肢主动被动运动,改善了下肢功能,增强肌力,促进或加速神经肌肉机制反应;腹肌、腰背肌锻炼有利于恢复站立和步行。脊髓损伤有一定的康复潜力,尤其是损伤节段较低(胸腰段以下)的患者,如果训练得当合理地使用辅助支具,以熟练使用为目的的训练就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段 脊髓损伤 截瘫 治疗
下载PDF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ADL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周贤丽 汪琴 +4 位作者 刘宏亮 武继祥 厉红 侯忠红 罗利平 《中国康复》 2005年第6期363-363,共1页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ADL能力的影响。方法:30例SCI患者予以运动、作业和物理治疗及正规的康复护理,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康复评定。结果:经过90 d的康复治疗,30例患者AD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SCI)患者ADL能力的影响。方法:30例SCI患者予以运动、作业和物理治疗及正规的康复护理,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康复评定。结果:经过90 d的康复治疗,30例患者AD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康复治疗能显著促进SCI患者ADL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ADL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对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贤丽 武继祥 +2 位作者 刘宏亮 厉红 侯忠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132-2133,共2页
目的:观察颈、胸段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疗效及病程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其病程将30例颈、胸段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并分别给予运动治疗、热疗及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等综合... 目的:观察颈、胸段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疗效及病程对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其病程将30例颈、胸段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并分别给予运动治疗、热疗及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分法(ModifiedAshworthScale,MAS)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6.170,P<0.0001;t=6.00,P<0.0001),并且早期组疗效优于晚期组(t=-5.014,P<0.01)。结论:对于创伤性脊髓损伤后肌痉挛应尽早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创伤性脊髓损伤 肌痉挛 并发症 运动治疗 热疗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肌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贤丽 刘宏亮 +4 位作者 武继祥 汪琴 邹毅 厉红 侯忠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2-363,共2页
目的 观察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的疗效 ,以及患者病程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30例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根据其病程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 ,并分别给予运动治疗、热疗及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 目的 观察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的疗效 ,以及患者病程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30例颈、胸段脊髓损伤后肌痉挛患者根据其病程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 ,并分别给予运动治疗、热疗及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等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MAS评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并且早期组疗效优于晚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肌痉挛 康复治疗 体位摆放 运动治疗 热疗法 气压式四肢血液循环促进装置
原文传递
短波紫外线致红斑的临床特点研究
5
作者 周贤丽 吴宗耀 +3 位作者 刘宏亮 武继祥 伍秋含 侯忠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观察低压水银石英灯(短波紫外线灯)照射后所致红斑等皮肤反应,探讨其与传统高压水银石英灯照射的差异。方法将平均年龄21岁的30名受试者分为5组,用低压水银石英灯照射上腹部。照射时间分别从1,2,8,16,32S开始,经过6孔后成... 目的观察低压水银石英灯(短波紫外线灯)照射后所致红斑等皮肤反应,探讨其与传统高压水银石英灯照射的差异。方法将平均年龄21岁的30名受试者分为5组,用低压水银石英灯照射上腹部。照射时间分别从1,2,8,16,32S开始,经过6孔后成倍递增到32,64,256,512,1024S。照射后第3,6,9小时,以及之后每天观察1次,最久观察20d。结果①引起红斑的最短照射时间为1s,即平均生物剂量为1S。②照射1S后出现红斑的最早时间分别为照射后3~9h;最早出现红斑时间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缩短。③红斑消退的时间:照射1,2,4S所致红斑在照射后24h内均消退,其它红斑均在5d以内消退;有1例受试者照射32,64,128,256S的红斑持续时间为15d。④最早出现色素的时间:1例照射32s的受试者,在照射后第24小时出现色素;最晚出现色素的时间为照射后第5天。⑤色素消退的时间:1例为照射后第4天消退;其他受试者至观察期的12~18d色素始终未消退。⑥皮肤水肿:8例出现皮肤水肿,但是无一例出现水疱。⑦脱屑:受试者照射后6~13d均出现脱屑。结论与高压水银石英灯比较,低压水银石英灯照射所致红斑出现得更早且消失得更快,平均生物剂量为1S。红斑强度与照射剂量的关系较小,即使照射1024个生物剂量也不会导致皮肤起水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 红斑 生物剂量 低压水银石英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